所謂精明的人,就是這些自以為高明的人。他們活得自以為是,還常常居高臨下。
愚拙的人,不敏感,不挑剔,不計較。人的鈍感力,差不多就是一種幸福的能力。岳母快八十了,耳力越來越弱,別人問話,她也聽不很清,卻見她臉色一天比一天紅潤了。人,沒那么多事了,才會上下通泰,內外通達,方可心寬體胖。
精明的人眼里,必然會有兩個世界:聰明人的世界、蠢笨人的世界。愚拙的人眼中,只有一個世界,他們覺得誰都是另一個自己——拙的本質,不是愚,而是簡單和純粹。精明的人看不起笨人,卻希望滿世界都是笨人。道理很簡單,這些人是怪物,更是獵物——愚拙人的厚道,成全了精明人的厚黑。
從人生的長遠來看,笨人的身邊會聚攏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相處放心,所以廝守安心。精明人身邊的人會越來越少,即便是同類,也絕不會惺惺相惜。在更長的歲月里,利益最終會讓他們窮形盡相,然后針尖對麥芒。人性上有所欠缺的人,必然會在人格上黯淡。他們贏不了異類,也無法呼朋引伴。
這個世間,更多的人是精明的人,因此,真正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人就顯得十分珍貴。這珍貴絕不是緣于數(shù)量上稀少,而是人性上稀缺。
白鹿原上的鹿子霖精明了一輩子,結局卻很悲慘。也許,在小說家陳忠實看來,人活得太過精明了,恐怕不太合適吧。
(摘自《今晚報》 馬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