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李恩珠
韓國的古代王室或者官衙舉行朝會、祭祀、外出、游園、巡視等活動時,為彰顯禮儀和規(guī)格,凸顯主人公的威嚴(yán),會使用多樣的象征物。這些象征物被稱為“鹵簿”,或“儀仗”“儀仗物”。
源于中國秦漢時期的鹵簿、儀仗制度,從高麗時期延續(xù)至朝鮮時代,成為朝鮮半島禮制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根據(jù)儀制,鹵簿和儀仗的規(guī)模有所不同,可大略分為大駕、法駕和小駕等,儀仗物的種類和個數(shù)各有區(qū)別。同時,手持儀仗物的人員服飾也有特殊規(guī)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儀仗物的種類、個數(shù)以及儀仗軍的服飾有所變化。
本文將簡略分析朝鮮時代鹵簿、儀仗制度的特征,并劃分前后期,對朝鮮時代儀仗物的種類、儀仗軍服飾的種類及其發(fā)型、裝束等進(jìn)行研究。
《周禮》載,儀仗根據(jù)統(tǒng)治者身份而不同,種類、個數(shù)按等級區(qū)分,設(shè)“司常”管理。①《史記·留侯世家》載“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边@是秦朝時有關(guān)“鹵簿”的記載,但是有關(guān)“鹵簿”的具體記載到漢朝時才開始出現(xiàn)。②“鹵簿”與“儀仗”一詞有時同義混用,有時也區(qū)別開使用。1450年《世宗實錄》中載“大駕儀仗”③,《國朝五禮儀》中載“大駕鹵簿”,實為同一內(nèi)容。但“鹵簿”與“儀仗”也有嚴(yán)格劃分。
《大明集禮》卷四十二《儀仗》總序中詳細(xì)記述了“儀仗”的意義?!皟x仗”是為提高君主權(quán)威、警戒臣子,歸根結(jié)底是為區(qū)分君臣上下所設(shè)。古人創(chuàng)設(shè)旗、蓋、幢之形,以慎出入、嚴(yán)尊卑④。而為“慎出入、嚴(yán)尊卑”創(chuàng)設(shè)之物就是“儀仗”“儀仗物”。
圖1:大駕儀仗的紅門大旗和六丁旗局部(丁巳旗、丁卯旗、丁丑旗),1834年《純祖國葬都監(jiān)儀軌下》,第252頁
圖2:白澤旗起始的王妃儀仗1802年,《純祖純元王后嘉禮都監(jiān)儀軌下》,第306頁
圖3:由麒麟旗起始的王世子儀仗1816年,《孝明世子冊禮都監(jiān)儀軌》,第283-284頁
圖4:肅宗時代,皮帽,《崇政殿進(jìn)饌圖》,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圖5:英祖時代,皮帽,《景福宮行事圖》,首爾歷史博物館藏
東漢蔡邕《獨斷》中記述“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有大駕,有小駕,有法駕?!雹轁h應(yīng)劭在《漢官儀》中解釋道:“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兵衛(wèi)以甲盾居外為前導(dǎo),皆謂之簿,故曰鹵簿?!雹?/p>
《大明集禮》卷四十五《鹵簿》總序記述“鹵,大盾也。簿,籍也。唐制四品以上皆給鹵簿,君臣皆用鹵簿?!雹呒?“鹵簿”包含著“帳簿”之意,指出行時列隊扈從的人、物集合的整體。因此“鹵簿”一詞具有更全面的意義,指“持奉儀仗、儀仗物的方陣或隊列”。
“儀仗”的“儀”指“威儀”,“仗”指矛、刀等兵器,也泛指旗幟刀劍⑧?!皟x仗”從狹義上講是鹵簿的組成部分,指禮制上使用的武器或器物等。因此可以說,“儀仗”一詞廣義上雖可作“鹵簿”使用,但本身更側(cè)重指具體的“儀仗物”。
“鹵簿”和“儀仗”兩詞最初雖是不同的概念,但被混用已久。至朝鮮時代,則根據(jù)其側(cè)重的概念不同,用詞也有所差異。因此本文將根據(jù)具體情況分別使用“鹵簿”“儀仗”“鹵簿、儀仗”等詞。
朝鮮的鹵簿制度源自古代中國。唐朝時期,在準(zhǔn)備皇帝的儀仗時,欲突出皇權(quán)及其儀仗體系,這樣的傳統(tǒng)沿襲至宋明兩朝。宋朝的《大駕鹵簿圖書》⑨,是展示宋朝皇帝鹵簿的重要資料。
有學(xué)者認(rèn)為鹵簿制度在朝鮮半島由來已久,但史書載明是始于高麗時代。據(jù)推斷,朝鮮王朝建國初期曾沿襲使用高麗時期的儀仗物,但在與明朝建立外交關(guān)系后,逐步完善其制度,并采用了諸侯國禮制。同時其在儀仗物數(shù)目上,并未原封不動地接受中國的儀仗制度,而是根據(jù)朝鮮的實情,增減了儀仗物的數(shù)量,并依據(jù)材料制定了相應(yīng)的儀仗物⑩。在《世宗實錄》中有關(guān)“儀仗物”的記述很多,由此可見世宗時期曾進(jìn)一步完善儀仗制度。
圖6:昌德宮藏,巾,《朝鮮時代宮中服飾》,第18頁
圖7:紅巾、紫巾示意圖
1、朝鮮時代的鹵簿儀仗制度資料
(1)朝鮮前期鹵簿儀仗制度資料
《世宗實錄·五禮》中嘉禮、序例、鹵簿部分記載著鹵簿種類及個別儀仗物的圖解。其中介紹了①大駕鹵簿;②法駕鹵簿;③小駕鹵簿;④中宮鹵簿四種具體的鹵簿構(gòu)成。在《鹵簿圖說》中也有“紅門大旗”等62種儀仗物的圖片和簡介?。
成宗時期的《國朝五禮序例》卷二《嘉禮》重新整理收錄了世宗時期的“鹵簿、儀仗”制度,但局限于對禮儀、儀式、節(jié)次的闡釋,而在制度的實際執(zhí)行上還有討論的余地。因此,它按照五禮的順序解釋了制度執(zhí)行所需的參考事項,并附上了圖解。
成宗時期成書的《國朝五禮序例》卷二記載了①黃儀仗;②紅儀仗;③大駕;④法駕;⑤小駕;⑥王妃儀仗;⑦王世子儀仗等七種鹵簿?。與 《世宗實錄·五禮》相比,《國朝五禮序例》對鹵簿的劃分更為詳細(xì),并對不同鹵簿的儀仗、侍位、儀仗軍等的排列順序以及儀仗軍的服飾等有所說明。
(2)朝鮮后期鹵簿儀仗制度資料
1751年(英祖27年)編纂的《國朝續(xù)五禮序例》中記載了朝鮮后期重新完善的鹵簿制度。大的變化是將屬于形名的交龍旗和纛包含在了鹵簿中,但不包括在儀仗物中。同時《國朝續(xù)五禮儀補(bǔ)序例》中首次增補(bǔ)了王世孫和王世孫嬪的儀仗?。1780年在《春官通考》中又出現(xiàn)了這種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的制度。
除以上典籍外,專門整理記錄鹵簿的文獻(xiàn)還有英祖時期的《鹵簿式》(1762年)、正祖初期的《正衙朝會之圖》《儀仗班次圖》(1787年左右)、純祖時期的《各殿宮動駕儀節(jié)》(1811年)等。以上的記錄雖多少有些變化,但保留了前期的體制,也表現(xiàn)出細(xì)化和增加儀仗種類的傾向。
2、主要鹵簿、儀仗
朝鮮前期1474年(成宗5年)成書的《國朝五禮序例》記載了①黃儀仗(37柄);②紅儀仗(23柄);③大駕鹵簿(165柄);④法駕鹵簿(110柄);⑤小駕鹵簿(56柄);⑥王妃儀仗(55柄);⑦王世子儀仗(35柄)等七種儀仗。
朝鮮后期1749年(英祖20年;英祖1725~1776在位)成書的《國朝續(xù)五禮序例》中記載了國王儀仗①大駕道駕;②法駕道駕;③小駕道駕(56柄)。此外,還增加了④祈雨祭小駕(38柄);⑤王世子嬪儀仗(19柄)。王妃儀仗和王世子儀仗與朝鮮前期相比沒有變動,因此沒有相關(guān)記錄。另外,1751年(英祖27年)成書的《國朝續(xù)五禮儀補(bǔ)序例》中又增加了⑥王世孫儀仗(19柄);⑦王世孫嬪儀仗(8柄)。英祖時期鹵簿的特征是增加了象征王權(quán)的纛及交龍旗。在這一點上與前期的鹵簿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纛與交龍旗不計算在儀仗的數(shù)目內(nèi)。
圖8:15世紀(jì)金時習(xí)肖像畫的黑笠,《歷史人物肖像畫大詞典》,第67頁
圖9:16世紀(jì)金璡肖像畫的黑笠,《書生,其魅力與生活的世界》,第19頁
圖10:17世紀(jì)黑笠,《神德王后祔廟都監(jiān)儀軌》,第385頁
圖11:崔元立(1618~1690)墓,小氅衣 ,《17世紀(jì)朝鮮武官的裝束》,第24頁
圖12:20世紀(jì)初,小氅衣,《德國萊比錫格拉西民俗博物館所藏韓國文化遺產(chǎn)》,第204頁
圖13:朝鮮前期紫衣圖示
圖14:朝鮮后期青衣圖式
正祖 (1777~1800在位) 時期的 《儀仗班次圖》明確提出儀仗數(shù)目與前期相同。規(guī)定①大駕(165柄);②法駕(110柄);③小駕(56柄);④祈雨祭(38柄),此外⑤影幀細(xì)儀仗(31柄);⑥細(xì)儀仗(30柄);⑦王世子儀仗(35柄);⑧王世孫儀仗(19柄);⑨王妃儀仗(55柄);⑩王世子嬪儀仗(21柄);?惠慶宮儀仗(45柄);?嘉順宮儀仗(3柄)。這其中增加了影幀細(xì)儀仗、細(xì)儀仗和惠慶宮儀仗以及后宮儀仗嘉順宮儀仗。純祖時期(1801~1834)的《各殿宮動駕儀節(jié)》記載①王大妃(55柄);②中宮殿(55柄) ;③惠慶宮(45柄);④嘉順宮(45柄);⑤元子宮(1柄);⑥慶壽宮(53柄)?儀仗。增加了國王生母嘉順宮的儀仗數(shù)目,增加了元壽宮和慶壽宮儀仗。
朝鮮王室使用的儀仗物種類總共為68種??梢苑譃橐韵?類:①儀仗旗24種;②儀物20種;③器物6種;④形名5種;⑤幢4種;⑥扇4種;⑦傘3種;⑧蓋2種。屬于儀仗旗(24種)和儀物(20種)的儀仗物占大比重。儀仗物的類型和個數(shù)根據(jù)鹵簿、儀仗的規(guī)定決定。
朝鮮后期儀仗的種類進(jìn)一步細(xì)分化,有關(guān)使用者的記錄也更加具體化。朝鮮后期確定了19種儀仗種類。本文只研究朝鮮前期制定的7種主要鹵簿。
(1)黃儀仗
黃儀仗是在接受明皇帝詔敕或是向明皇帝拜表時使用的儀仗。儀物同闕庭儀仗?皆為37柄。黃儀仗以黃清道旗和黃蓋、黃鳳扇、黃龍扇、黃陽傘、黃龍亭等象征皇帝的黃色儀仗物為特征。
(2)紅儀仗
紅儀仗的儀仗物為23柄。千秋節(jié)拜箋時使用,儀仗物同宮廷儀仗?。從一對令字旗起,青鳳扇2柄、紅鳳扇2柄、紅陽傘、鼓吹、香亭、至青龍亭止。
(3)大駕儀仗
大駕儀仗是在詔敕迎接、宗廟祭祀、祭社稷、國葬、嘉禮(始自英祖)等場合使用,共165柄組成。其儀物同殿庭大杖?,從紅門大旗起,至后殿大旗結(jié)束。從第四排開始有六丁旗,左右各站3柄。左排丁巳旗、丁卯旗、丁丑旗排列,右排丁未旗、丁酉旗、丁亥旗。只有六旗完備才可稱為大駕鹵簿。典禮書記載舉旗的儀仗軍著青衣、皮帽,但在大部分的儀軌班次圖中儀仗軍皆著紅衣皮帽(圖1)??梢娢淖钟涊d和圖片有所不同。
(4)法駕儀仗
法駕儀仗在祭祀文昭殿、先農(nóng)、文宣王(孔子)時,射箭場觀看射箭和武科殿試時使用。法駕儀仗共110柄,左右一對紅門大旗起,左右一對后殿大旗止。法駕不使用六丁旗。因此有紅門大旗,但沒有六丁旗的鹵簿可判斷為法駕鹵簿。法駕儀仗又稱為“半儀仗”或“半仗”?。
(5)小駕儀仗
小駕儀仗在拜謁皇陵等御駕出宮時使用??偣?6柄,以朱雀旗和白虎旗起,至御輦后的青扇止。簡單而言,沒有紅門大旗,即可判斷為小駕。
(6)王妃儀仗
王妃儀仗比國君的小駕儀仗少一柄,由55柄構(gòu)成。王妃儀仗的特征是一對白澤旗。如圖2所示,從一對白澤旗起,且旗幟只有白澤旗,轎后一對青扇止。轎子前使用紅陽傘。
(7)王世子儀仗
王世子儀仗共35柄。如圖3所示,以一對麒麟旗起,轎后一對青扇止。王妃儀仗的特征是只使用白澤旗一種旗幟,而王世子儀仗的特征是使用麒麟旗。之外還使用白澤旗一對,玄鶴旗一柄,白鶴旗一柄,駕龜仙人旗一對,旗幟總共有5種8柄。與王和王妃的紅傘不同,王世子儀仗使用的是青陽傘,以紅色和青色區(qū)分王妃以上的身份和王世子以下的身份。
總結(jié)儀仗使用的幾個特點:一是王室成員的身份可能隨著時間和特定事件變化。身份變化時儀仗的構(gòu)成和個數(shù)也隨之不同。二是可根據(jù)情況靈活使用儀仗和儀仗軍服飾。三是鹵簿的管理和運營以及儀仗軍由兵曹負(fù)責(zé),儀仗軍服飾則由工曹濟(jì)用監(jiān)負(fù)責(zé)。
18世紀(jì)之前的各類鹵簿、儀仗的儀仗物類型如表1所示,19世紀(jì)后各類鹵簿、儀仗的儀仗物類型如表2所示。
《國朝五禮序例》明確記載了有關(guān)朝鮮前期的儀仗軍服飾的規(guī)定。儀仗物不同,儀仗軍服飾也不同,少則使用兩種服飾,多則使用五種服飾??芍鶕?jù)儀仗物類型有固定的服飾。鹵簿的管理和運營由兵曹下屬的乘輿司負(fù)責(zé)。儀仗軍也由兵曹司調(diào)遣,其服飾由工曹濟(jì)用監(jiān)負(fù)責(zé)。儀仗軍服飾由儀仗庫下屬的郎廳管理?、濟(jì)用監(jiān)制作、費用由戶曹承擔(dān)。?
表1:15~18世紀(jì)鹵簿·儀仗種類
表2:19世紀(jì)以后鹵簿·儀仗種類
圖15:朝鮮前期紅衣
圖16:朝鮮后期紅衣
圖17:丁應(yīng)斗(1508~1572)墓出土帖里,檀國大學(xué)石宙善紀(jì)念博物館藏
圖18:李益炡(1699~1782)墓出土帖里,檀國大學(xué)石宙善紀(jì)念博物館藏
圖19:青行纏側(cè)面示意圖
圖20:李應(yīng)臺(1556~1586)墓出土行纏,國立安東大學(xué)博物館藏
1474年成宗時期的《國朝五禮序例·鹵簿》記載了儀仗軍服飾。按照儀仗種類,儀仗物的構(gòu)成有所不同。儀仗物不同,儀仗軍服飾亦有所差別??偣灿形宸N服飾:①青衣、皮帽(儀仗旗);②青衣、紫巾(傘、扇、蓋、水晶仗、金鉞斧)?;③青衣、黑笠(銀馬杌);④紫衣、紫巾(銀交椅、腳踏、銀盂、銀罐、朱漆交椅、腳踏);⑤紅衣、皮帽(儀物)。
此后服飾體制沒有發(fā)生變化,但在實際的運用中為追求便利性和靈活性,將服飾類型由五種減少至三種。1800年正祖國葬,儀仗軍服飾為青衣、皮帽,青衣、紫巾及紅衣、紫巾三種。?
圖21:青行纏剪裁圖
圖22:一對青行纏的剪裁方法
1811年《各殿宮動駕儀節(jié)》整理了儀仗軍服飾的變化。①持旗儀仗軍著青衣、花帽、紅帶、青行纏; ②持傘、扇、蓋的儀仗軍著青衣、紅巾、紅帶、青行纏;③持銀罐以下的鳳扇等器物、儀物的儀仗軍著紅衣、花帽、紅帶、青行纏。
1、冠帽類
(1)皮帽
因皮帽由皮制成,所以也稱為“皮笠”,在圖示中也記錄為“花帽”。前期是持旗的儀仗軍及持幢、儀物的儀仗軍穿戴,1800年后持奉器物的儀仗軍也穿戴皮帽。根據(jù)情況也用紅巾或紫巾來代替。
《儀軌》記載皮帽的材料為生牛皮、三綠、真粉、朱土、磻朱紅、明油、熟麻等。?生牛皮長寬各1尺1寸5分,用布帛尺計算的話大約為面積53.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生牛皮制成帽子后,用半塊朱土給帽子染色,用三綠6分、真粉3分、磻朱紅2錢、明油3盒等畫圖,此外用熟麻紅繩2錢制作纓子。?
皮帽的樣式在黑笠出現(xiàn)以后發(fā)生變化,由此推測皮帽的樣式是按照黑笠的樣式進(jìn)行變化的。因此推測,在帽頂扁平的黑笠出現(xiàn)前使用圓形皮帽(圖4),18世紀(jì)后使用帽頂扁平的皮帽(圖5)。
(2)紫巾、紅巾
紫巾和紅巾在穿著青衣和紅衣時搭配。紫巾19世紀(jì)后被紅巾取代,最終只使用紅巾。紫巾和紅巾雖然顏色不同,但材料和制作方法一致。使用2層的棉布,在表層和里層放上生布芯,圍成頭圍大小的直挺的圓筒后壓平,將左右兩側(cè)疊出10厘米左右的褶皺,再將上部縫合。上邊縫制3個小的棉鈴,下邊縫繩系在下頜。
表3:朝鮮儀仗軍服飾的種類及變遷
昌德宮收藏的巾上沿綴有3個1.2厘米大小的小棉鈴。巾高26.5厘米,上沿寬13.5厘米,左右各疊5厘米,共10厘米,下圍約等于頭圍(圖6)?。其顏色應(yīng)如圖7所示。
(3)黑笠
黑笠是銀馬杌儀仗軍搭配青衣穿戴的帽子。帶黑笠時穿著青衣帖里。黑笠作為朝鮮時代的代表官帽,隨著時代的流行,帽頂?shù)臉邮胶透叩烷L寬等也發(fā)生變化。例如從日本天理大學(xué)所藏的《金時習(xí)(1435~1493)肖像畫》(圖8)?中可見15世紀(jì)中期的黑笠,帽頂為圓形。從1572年的名作《金璡(1500~1580)肖像畫》(圖9)?可見黑笠樣式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可推測,持奉銀馬杌的儀仗軍穿戴的也是跟隨時代潮流的黑笠。平帽頂?shù)暮隗易钤缫娪?669年(顯宗10年)《神德王后祔廟都監(jiān)儀軌》班次圖(圖 10)。?
黑笠的材料也很多樣。初期在草笠上涂黑漆制成黑笠,但漸漸按照身份的不同,制作材料出現(xiàn)了差異。并且竹絲的粗細(xì)也根據(jù)身份不同有異。1446年(世宗28年)一品兩班子弟戴“真草笠”,頂竹數(shù)為30根以下,坪竹數(shù)為14根以下。而平民和奴婢都穿戴“常草笠”,頂竹數(shù)要在15根以下,坪竹要在7根以下。?《文獻(xiàn)通考》記載士族戴50竹草笠,平民戴30竹草笠。所謂“竹”是指編織草笠時的經(jīng)絲數(shù)。?
高官等上流階層的“馬尾笠”外罩馬尾,再下一階層的黑笠外罩黑紗,更低階層的黑笠外罩麻布,用黑漆染色。持奉銀馬杌的儀仗軍戴外罩麻布的黑笠。
2、服飾類
(1)青衣、紫衣、紅衣、紅木帶
儀仗軍穿著的青衣、紫衣、紅衣樣式是兩邊敞口的長衫,即通常的小氅衣樣式。國立古宮博物館收藏著171件紅衣,推測為20世紀(jì)初儀仗軍的服飾,這些衣服樣式較短,側(cè)邊沒有擺?。朝鮮后期儀仗軍服飾與當(dāng)時小氅衣的樣式相似?。
17世紀(jì)末,儀仗軍服飾的下擺較寬而側(cè)開叉較短(圖11)?,不露出里衣。18世紀(jì)后,衣服的下擺寬度則變窄,側(cè)開叉變長,露出里衣(圖12)?。穿著時,腰系紅色棉布制的紅木帶。
持奉交椅、腳踏、銀罐、銀盂等器物的儀仗軍穿著紫衣(圖13),持奉旗、傘、扇、蓋的儀仗軍著青衣(圖14)。儀物奉持軍穿著紅衣(圖15)。但紫衣逐漸被與紫色顏色相似的紅衣所替代。19世紀(jì)持旗的儀仗軍也穿著紅衣(圖 16)。
(2)青衣、廣多繪帶
銀馬杌儀仗軍的青衣不同于上文提及的小氅樣式的青衣,是專與黑笠搭配穿著的服飾,樣式很可能是與黑笠搭配穿著的帖里或直領(lǐng)。從銀馬杌儀仗軍的職責(zé)來看,帖里比直領(lǐng)更合適。腰系鴉青色或近似黑色的廣多繪帶。
帖里分為上衣下裳兩部分,上衣和下裳的比例隨時代而變化,朝鮮前期16世紀(jì)的帖里(圖17)和18世紀(jì)的帖里(圖18)樣式也有變化。堂上官以上(正三品以上官員)的帖里使用蓮花蔓草紋、云紋等花紋織物制作。而身份等級較低的儀仗軍穿著的是棉布等制作的帖里。
(3)青行纏、云鞋(共通)
為方便行動,儀仗軍在小腿上綁著青行纏(圖19)。青行纏也被稱作青行滕,因其下端尖,故亦稱耳行纏。圖20是16世紀(jì)李應(yīng)臺墓中出土的行纏。剪裁和制作方法見(圖21)和(圖22)。
上文所述朝鮮儀仗軍服飾種類及時代變遷情況見表3。
參考中國與韓國古代文獻(xiàn),以及朝鮮時代的服飾遺物,對朝鮮時代鹵簿、儀仗制度及儀仗軍服飾研究結(jié)論如下:
1、“鹵簿”雖可作為比“儀仗”更廣泛的概念使用,但也作與“儀仗”同等的概念使用。鹵簿、儀仗制度被用來提高使用者的權(quán)威,根據(jù)禮儀的不同存在多種儀仗。朝鮮前期的《世宗實錄》和《國朝五禮序例》,朝鮮后期英祖時期的《國朝續(xù)五禮序例》《國朝續(xù)五禮儀補(bǔ)序例》《鹵簿式》,正祖時期的《春官通考》《儀仗班次圖》,純祖時期的《各殿宮動駕儀節(jié)》等,其中都有鹵簿、儀仗制度的相關(guān)記載。可知,朝鮮時代從黃儀仗至元子宮儀仗,共有19種儀仗種類。
2、儀仗物根據(jù)物品屬性可分為八類:①儀仗旗24種;②儀物20種;③器物6種;④形名5種;⑤幢4種;⑥扇4種;⑦傘3種;⑧蓋2種。
3、儀仗軍服裝由工曹濟(jì)用監(jiān)提供。根據(jù)儀仗物類型,服飾有所區(qū)別。朝鮮前期有①青衣、皮帽(儀仗旗);②青衣、紫巾(傘、扇、蓋、水晶仗、金鉞斧);③青衣、黑笠(銀馬杌);④紫衣、紫巾(器物:銀交椅、腳踏、銀盂、銀罐、朱漆交椅、腳踏);⑤紅衣、皮帽(儀物)五種。朝鮮后期,減少為①青衣、皮帽(儀仗旗);②青衣、紅巾(傘、扇、蓋、水晶仗、金鉞斧、銀馬杌);③紅衣、紅巾/花帽(銀交椅、腳踏、銀盂、銀罐、朱漆交椅、腳踏、儀物)三種。
注釋:
①《周禮》卷六,《春官宗伯》,中國哲學(xué)書電子化 計 劃,https://ctext.org/rites-of-zhou/chunguan-zong-bo/zhs.搜索日期2016-05-19.
② 儀仗,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http://terms.naver.com/.搜索日期2016-05-19.
③《世宗實錄》卷五十九,世宗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丁丑)。
④《大明集禮》卷四十二,儀仗編總序“昔者軒轅氏創(chuàng)旗蓋麾幢之容列卒伍營衛(wèi)之警所以謹(jǐn)出入之防嚴(yán)尊卑之分而示天下后世以至公之制也蓋人君者天下之至尊也”。
⑤ [漢]蔡邕:《獨斷》卷下,中國哲學(xué)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duduan/zhs.搜索日期2016-05-19.
⑥ 鹵 簿,https://zh.wikipedia.org/.搜 索 日 期2016-05-19.“漢應(yīng)劭《漢官儀》:“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兵衛(wèi)以甲盾居外為前導(dǎo),皆謂之簿,故曰鹵簿?!?/p>
⑦ [明]徐一夔:《大明集禮》卷四十五,《鹵簿編總序》,嘉靖九年內(nèi)府刊本。
⑧ 儀仗,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http://terms.naver.com/.搜索日期2016-05-19.
⑨ 中國歷史博物館:《華夏之路》,北京:朝華出版社,1997年,第238-243頁。
⑩《世宗實錄》卷五十三,世宗十三年七月十九日 (辛巳 )。
?《世宗實錄·五禮》,《嘉禮序例鹵簿》,端宗二年刊本。
? [朝鮮王朝]姜希孟撰:《國朝五禮序例》卷二,《嘉禮鹵簿》,成宗五年刊本。
?《國朝續(xù)五禮儀補(bǔ)序例》,英祖二十七年刊本。
? 正祖的后宮(1765~1824,1780入宮)。
? [朝鮮王朝]姜希孟撰:《國朝五禮序例》卷二,《嘉禮鹵簿黃儀仗》,成宗五年刊本。
? [朝鮮王朝]姜希孟撰:《國朝五禮序例》卷二,《嘉禮鹵簿紅儀仗》,成宗五年刊本。
? [朝鮮王朝]姜希孟撰:《國朝五禮序例》卷二,《嘉禮鹵簿大駕》,成宗五年刊本。
? [朝鮮王朝]姜希孟撰:《國朝五禮序例》卷二,《嘉禮鹵簿法駕》,成宗五年刊本。
?《光海君日記》卷一四四,光海君十一年九月十八日(丁酉)。
?《己丑進(jìn)饌儀軌》,純祖二十九年,第12-13頁。
? 指立在水晶杖前的小金鉞斧。
? 金恩陳、李恩珠:《1800年正祖國葬儀仗軍的服飾再現(xiàn)硏究》,《韓服文化》,2016年第1期,第71頁。
? 同上。
? 《朝鮮朝肅宗仁賢后嘉禮的研究》,韓國文物保護(hù)財團(tuán),2004年,第133頁。
? 《朝鮮時代宮中服飾》,文化公報部、文化遺產(chǎn)管理局,1981年,第18頁。
? (韓)李康七等:《歷史人物肖像畫大辭典》,韓國:玄巖出版社,2003年,第67頁。
? 《書生,其魅力與生活的世界》,2002年,韓國國學(xué)振興院,第19頁。
? 《神德王后祔廟都監(jiān)儀軌》,《外奎章閣儀軌》,朝鮮王朝顯宗十年,第385頁。
? 《世宗實錄》卷一一二,世宗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壬辰)。
? (韓) 崔英成編譯:《傳統(tǒng)工藝文獻(xiàn)資料集成1》,韓國:清晨出版社,2018年,第100頁。
? 《朝鮮朝肅宗仁賢后嘉禮的研究》,文化公報部、文物管理局,1981年,第85頁。
? 金雅藍(lán):《通過服飾考證再現(xiàn)福溫公主婚禮迎親班次圖》,檀國大學(xué),碩士論文,2013年,第84頁。
? 《17世紀(jì)朝鮮武官的裝束》,梨花女子大學(xué)博物館,2006年,第24頁。
? 《德國萊比錫格拉西民俗博物館所藏韓國文化遺產(chǎn)》,國立文化遺產(chǎn)研究所,2013年,第2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