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旺
摘?要: 磁共振醫(yī)療系統是借助高強度磁場超導核磁共振儀進行檢查,還原高度清晰圖像,進行多方面薄層掃描的技術。在強磁場環(huán)境下,一般大于1.5T的超導磁共振醫(yī)療系統涉及到機械結構設計等的內容,為了提升醫(yī)療診療結果的精確度,應從其不同的方面總結機械結構設計的有關經驗,推進醫(yī)療系統強磁環(huán)境下的設計和使用原則,使得文章的參考意見更加具有實用性和推廣性。
關鍵詞: 磁共振;醫(yī)療系統;強磁場環(huán)境;機械結構設計
【中圖分類號】TH7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3733(2020)22-0183-01
引言:高效磁場超導核磁共振儀的發(fā)明使得醫(yī)療診療技術上到一個新臺階,尤其擅長對于疑難病癥的高確診率。為了推進我國醫(yī)療系統的長足發(fā)展,應該密切重視磁共振醫(yī)療系統影響下的機械結構設計,以求達到最好的臨床推廣和診斷體驗?,F有的磁共振醫(yī)療系統對于磁體中心的磁場強度等均有清晰的規(guī)范和要求。
1?磁共振機械結構設計研究背景
1.1?磁共振醫(yī)療系統使用的必要性
因為高強度的磁場能夠更便捷的掃描,因此多方位的薄層掃描,能快速確診疑難病癥,由于其幾乎無痛苦,因此收到了廣大病患的好評和歡迎。磁共振醫(yī)療系統對人體無痛苦,無損傷,無副作用,備受臨床和群眾的歡迎。磁共振醫(yī)療系統的精確度極高,核磁共振甚至可以發(fā)現顱內直徑小于三毫米的腫瘤,從而能夠為早期發(fā)現癥狀提供可靠的依據。
1.2?優(yōu)化磁共振機械結構設計的必要性
在超導體磁共振醫(yī)療系統中,磁體中心的磁場強度應為1.5T以上,目前市面上一般使用3T和1.5T兩種的磁體中心,其中包含了臨床上的真實數據,并且可以對這些數據予以明確的判斷,由于磁共振的強度在臨床上已經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遠遠超出地球表面磁場強度,因此不能使用普通的鋼材來設計自動制冷結構,應當從選材起就仔細甄別、合理設計,加速研究磁共振機械空間布置的選擇,并配備合理的加工工藝。
2?磁共振機械結構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
醫(yī)療器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磁共振機械等的醫(yī)療器械,在結構設計上要滿足功能的需要,同時還必須要有極高的產品安全性,結構設計要兼顧功能性和安全性兩方面的考慮。通過分析磁共振機械在使用過程中的要點和具體使用環(huán)境的特點,掌握正確的結構設計原則,利用合理的原材料,在保證產品特點的同時,利用結構優(yōu)化保證其合理使用需求得以滿足。
2.1?機械制造的原材料
磁共振機械所處的環(huán)境恰恰是強磁場環(huán)境,這是由于其特殊的使用性能所決定的,因此周邊材料的選擇必須要使用無磁性材料,考慮到強磁環(huán)境之下,材料容易被損耗,磁共振的機械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一般都使用無磁的不銹鋼、鋁合金、塑料等等。另外,目前比較流行的復合性無磁材料也成為使用者比較青睞的選材,像這些選材連接到一起使用螺絲和螺母等兼顧安全的標準件。磁共振機械的中心區(qū)域為磁體成像區(qū)域,磁共振成像原理具有特殊性,常常需要不斷的變化高頻磁信號,在成像區(qū)附近的零件采用的是玻纖加強的復合型材料,比如說離城鄉(xiāng)區(qū)域最近的床板位置等,使用這種材料能夠更加堅固耐用,減少磁信號的長期破壞影響。
2.2?磁共振機械核心部件的特殊技術
磁共振機械對應磁場附近的高速運動,為了使其更加堅固耐用,可以使用齒輪或軸承承接機械的運用需求。位于磁場附近的材料,同樣應選擇絕緣性好且無磁材料,為了使磁共振機械的使用壽命更長,可采用新工藝研制新的復合型材料,以滿足特殊的高硬度和高彈性需求??紤]到磁共振機械將受到切割磁力線的作用,自身產生渦流并擁有自身磁場,因此盡量優(yōu)化磁共振機械的中心結構,使其內部零件更加平滑,另外對于比較特殊的機械位置,如導軌的接觸軌,也可以采用略昂貴的鈦合金材料等。如果不能完全找到絕對無磁的材料,還可以考慮把強磁材料接軌嵌入本體之內,減少整個導軌的磁性。
2.3?磁場附近結構材料的新工藝
不銹鋼結構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藝會產生不同的磁化效果,這對于磁共振機械的制造來說是有特殊意義的,尤其是在焊接的焊縫處或者扳金的折彎處,很有可能因為機械加工的表面不夠平滑或因雜質的進入,使得不銹鋼的無磁性發(fā)生轉變和影響,嚴重時會導致無磁性的反轉。為了保證磁共振機械結構的安全,要盡量減少機械加工和焊接制備工藝,采用連接件固定連接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結構件的磁性。制造人員在焊接和機器加工完成之后,應該實地測量不銹鋼鐵素體含量,那可以使用熱處理技術進行消磁,但是要注意不同的銷售方法,對于強磁環(huán)境下不銹鋼結構件的影響不同,在核心磁場位置的不銹鋼結構件可能會反復恢復磁性,使用簡單的熱處理方式不一定能達到良好的消磁效果。
2.4?合理規(guī)劃磁共振機械內部空間
對磁共振機械來說,需要實現部件的無磁性能,不僅僅需要考慮原材料因素,更需要考慮原材料和結構之間的結合設計,很多機器的零部件沒有辦法實現完全無磁,那么就可以借助空間位置的調整實現無磁干擾。對于磁共振機械來說比較常見的,沒有辦法完全實現無磁的零部件,有電機和風扇由于其自身已經擁有了很強的導磁性,而且自身也會在工作室產生磁場效應,因此為了不使其干擾成像,可以允許電機安裝的最近位置離磁體中心2.2米以外。針對1.5T磁體來說,磁共振機械內部空間的安排需合理,保證適當的安全距離,如磁共振機械的導軌需要與磁體中心位置保持距離。另外要在日常定期核查磁共振機械各個零部件的穩(wěn)固情況,確保無松動、無故障,從而實現安全使用的最終效果,在日常維修過程中要注意完全關閉,不碰觸內部其他組件。
結論:在正常設計和使用醫(yī)療器械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醫(yī)療器械產品結構設計的外殼材料和核心材料不同,為了達到防護的要求,盡量消磁處理,對于磁共振醫(yī)療器械的原材料選擇應特別把握。目前完全針對磁共振機械設計的研究內容并不多,因此,有必要階段性地、層次的探索磁共振機械的制造訴求,從而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的原材料,不斷改善其使用質量。
參考文獻
[1]?付海鴻,王磊.GE 1.5T磁共振成像系統原廠售后服務專家共識[J].中國醫(yī)療設備,2020,35(05):1-6.
[2]?劉龍,儲呈晨,王龍辰,李斌.國內醫(yī)用磁共振聲學噪聲測試分析[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9,34(08):19-22+27.
[3]?許奎瑞.磁共振系統典型故障維修策略的相關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9,3(15):17-19.
[4]?劉富桃,周偉.磁共振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及故障維修[J].醫(yī)療裝備,2019,32(0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