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林間那塊小地

2020-09-08 06:25劉振泉
小說林 2020年5期
關(guān)鍵詞:大嫂林場孩子

劉振泉

我被宣傳部的頭兒喊到辦公室,說是上級要在我們這召開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現(xiàn)場大會。點名要我們局在會上做經(jīng)驗介紹。要知道,咱們領(lǐng)導(dǎo)是個要強的人,更是個要臉面的人。所以要我們下基層篩選一位退耕還林方面的最佳典型人物,領(lǐng)導(dǎo)還特別叮囑,這次參加會的最小的都是管營林的副場長,事跡一定要超凡的突出,讓大家聽了,要感到震驚,要受到鼓舞,讓上級領(lǐng)導(dǎo)在最后的總結(jié)會上能有滔滔不絕地表揚也好,夸贊也好,號召其他單位向我們學(xué)習(xí)也好,只要我們領(lǐng)導(dǎo)坐在臺上,能穩(wěn)住屁股,坐穩(wěn)身子,有舒服感,有光榮感。 這可是個光榮的任務(wù)。

我把任務(wù)接到手,想起了我原來工作過的林場,因為那里有我的一位孫大哥。

我和孫大哥關(guān)系算是詭秘,都是同年同月同日來到這個林業(yè)局,分到林場后,同編在一個伐木工組,同住一個大棚,又睡鄰鋪,又是一個大食堂就餐,食堂糧票都在褥子底下放著,他去早了,就把我的飯給打回來,我去早了,也同樣把他的飯給捎回來。上山伐樹又是同使一臺油鋸,今天他是師傅,我是徒弟,明天我們倆就調(diào)個個,我又成了師傅,他又成了徒弟。上下班帶工具,誰搶著是誰的。后來我們有了家,有了幾個孩子,為了讓孩子們吃飽喝足,又合伙種了好大一塊林間小地,外人都說我倆是多一個腦袋,差一個姓的親兄弟。

我和孫大哥都是山東人,是1960年跑盲流來的。我們的伐木工組,不單單是伐木,而且還得把伐倒的木頭斷成段,再把段歸成堆,冬天還要把大木頭運下山,裝上小火車。這一系列的工序,在我們行業(yè)上叫作伐、打、造、歸、裝五個程序,這五個程序,都是靠拼體力來完成。按國家規(guī)定,也給劃為特繁重體力勞動。所以每月的定量是五十七斤。不管咋的,當(dāng)我們第一個月領(lǐng)到五十七斤食堂糧票時,還感到很驚訝,樂得蹦高,都寫信向關(guān)里的爹媽報了喜,爹媽回信說,只要孩子你能吃飽肚子,爹媽就放心了。可實際操作起來,早上一上班就像牛馬上了套。身上壓上了四五百斤的重載,原來每一道工序都是和大木頭摔跤,早上吃七兩飯,中午帶八兩,還撐不到飯時,肚子就咕咕地叫上了,中午吃上一斤,還能將就下來,我們真正體會到了‘特繁的真正含義,所以每到開工資,孫大哥就把錢給我,說到周邊農(nóng)村買些包米黃豆之類的,晚上餓了,就用自制的飯盒放在爐子上煮著吃。結(jié)果開的工資也省不下來,就沒錢郵給關(guān)里爹媽盡孝,說起來心里覺著很愧疚,一個大小伙子出來,掙不到錢來孝敬爹媽,還算男子漢嗎?拖欠爹媽的太多太多了。

我和孫大哥發(fā)現(xiàn)這里的土壤特別的肥沃,黑得流油,像關(guān)里的糞堆一樣。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就商量把這個地方開墾出來。種些糧菜,享受毛主席提倡的自力更生,豐衣足食,有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種這樣的小塊地特別的簡單省勁。拿一把鐮刀,一把鎬頭,割巴割巴,摟巴摟巴,背起大壟就可以點籽了。

沒用兩天的時間就開了一大塊小地,種些東北盛行的豆角、土豆子、大倭瓜……樣樣都種點兒。那時我和孫大哥還不知媳婦還在哪個老丈人腿肚子里轉(zhuǎn)筋呢,種的都送給了食堂,食堂一斤給我們一個菜票,開飯時,一個菜票給一碗菜,只交二分錢的油鹽醬醋錢。

那年,我和孫大哥收了兩千多斤,兩千多個菜票,一時半時吃不了,就分給新調(diào)來的工友們。除此而外,我倆還收了那么一大堆倭瓜,晚上在大棚沒事,就找一個小鍋烀倭瓜吃,吃了才知道,比關(guān)里的地瓜還要面,還噎人。

我和孫大哥種小塊地的舉動,啟迪了身邊的工友,第二年,工友們都拎起鐮刀,扛起鎬頭,到樹林子的邊邊沿沿,旮旮旯旯開起了小塊地,掀起種地?zé)?。這樣有糧了,有菜了,黃豆還能換回豆油來。這才真正填飽肚子,徹底不挨餓了。省下的工資也能郵到關(guān)里老家,孝敬爹媽了。

這時有不少人看出這么一步棋,在這深山老林里,只要人勤快,永遠不會挨餓的。所以,就有人帶頭把關(guān)里老家的父母,老婆孩子搬來了。那時,也正符合林業(yè)大發(fā)展提出的口號,為了解決勞力的不足,防止勞力的流動,就動員職工把家搬來,在林區(qū)扎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家里人來了,馬上給落戶,適合條件的,馬上給安排工作。一躍成了工人。有點文化墨水的,有積極表現(xiàn)的,還能提拔個輪不上級別的小官兒什么的。太容易太簡單了,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

領(lǐng)導(dǎo)找了我和孫大哥,問我倆什么打算?這時,孫大哥才暴露了,他是有未婚妻的,是關(guān)里的一位兩姨表妹,現(xiàn)在已在東北離這不遠的一個山村的哥哥家,說結(jié)婚,舉手之勞,馬上可辦。問到我時,我說我年齡還小,到了結(jié)婚年齡,肯定也得響應(yīng)號召。

孫大哥響應(yīng)組織號召,真的不到一個月,就把表妹接過來了,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他怕拖累我,就提出不合伙種林間小塊地的想法。特別是他結(jié)婚的第二年,大嫂生了貴子,大嫂還不能下地幫忙,說什么也不和我合伙種那塊林間小地了。我批評孫大哥,原來你是個小家子氣,假如我先結(jié)婚,先生貴子,我不提出分種小塊地,你能主動提出不和我合伙嗎?再說了,種小塊地,一半是解決口糧不足,另一半是為了尋找樂趣,這幾年都不挨餓了,種地就是瀟灑,就是散心,就是為了換換新鮮空氣。

又隔兩年,我也結(jié)了婚,也有了貴子,吃糧又出現(xiàn)了不足,我和孫大哥又往外拓寬了面積,春種秋收,四人一塊兒,真像當(dāng)年農(nóng)村合作化的互助小組,這也是有趣的一段歷史回味。

那年頭,也沒有個計劃生育的限制,子女的多與少,都是用命運來衡量的,不是你想要幾個就來幾個,也不是你想要男就來男,想要女就來女,生多生少,來男來女全是你本人的命里注定。所以哪家都有個三男兩女的。我和孫大哥家都是兩男兩女。國家供糧政策,成年家屬每月才二十八斤,小孩才幾斤,十幾斤,大人有體力消耗,小孩正長身體,當(dāng)然不夠,添糧、添油、吃菜,全靠我們種小塊地。這時,我和孫大哥真正體驗到種小塊地的作用,大半是為了玩的概念徹底不存在了。而百分之百的是生活的需要,日子的需要,養(yǎng)家糊口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成了男子漢大丈夫不可推卸的天職。

有付出就有回報,我和孫大哥豁出去的力氣,真就換來了糧油菜,養(yǎng)得孩子們胖乎乎的稀罕人。兩家八個孩子在一塊,像一群虎狼羔子。

正是小日子甜美的時刻,我卻接到調(diào)令,去局里宣傳部工作。臨走時,孫大哥把我請到他家,一是為我送行,二是和我商量小塊地的事,孫大哥說,你到局里上班,離咱溝里幾十公里,不方便再回來種這些小塊地,咱倆開墾那小塊地,永遠不能忘懷的是,那年的頭一天手就磨起了三個大泡?,F(xiàn)在是養(yǎng)家的必須?,F(xiàn)在留給我種了,我不能白種。咋也得給你幾個辛苦錢。我又生氣了,說:孫大哥,你又犯了小家子氣的毛病,不細想想,你這樣做豈不是拎鐮刀進白菜地,把棵(嗑)撈(嘮)散了嗎?就憑咱哥們的感情,還能提出這事。孫大哥是個實在人,想想也是,說不提就不提吧,我在心里有數(shù)就行了。

我看到在山下上班的工人也好,干部也好,糧油菜全靠商場和自由市場去買。單從這點上看,沒有山上工人干部那樣自由方便。而我還是享受山上的自由方便,從來沒去過蔬菜超市或蔬菜市場。從開春,孫大哥就給我捎菜,什么菠菜、小白菜、豆角、茄子、辣椒,當(dāng)然,也少不了土豆子大倭瓜,到了冬天,又捎大蘿卜、大白菜、還有曬的豆角干。常常是吃不了,吃不了就分給鄰居,分給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他們吃了,都夸我家的菜水分少,口感好,有味道。他們問我,你家的菜為什么比從市場上買來的好吃?我告訴他們,我家的菜是我原來單位的孫大哥在林間小塊地里種的。不上化肥,不噴農(nóng)藥,糞肥也不上,全靠自然條件,是嘎嘎純的綠色食品。要知道,當(dāng)今就大森林是地球上的唯一一塊凈土。

同志們聽了,特別羨慕我,都問明年你的孫大哥還給你捎嗎?咱花點兒錢,也讓他給咱捎些行嗎?我說不用,只要我這位大哥給我捎,就有你們吃的。

孫大哥已經(jīng)為我捎了十年的菜,十年,回憶起來,是一眨眼的工夫,但細細回顧一下,是一天一天,一個月一個月,一年又一年地走過來的,是十分漫長的。我覺得孫大哥為我付出的是十年的持久,十年的毅力,十年的恒心,更是十年的深情厚誼。

孫大哥從去年沒給我捎菜了。什么原因?他沒有口信,也沒有書信,那時,家里連個座機電話都沒有,不過,據(jù)我分析,有兩大原因:一是他已經(jīng)辦理了退休手續(xù),孫大哥的性格,是個認死理的人,他人退休,除了吃飯,其他什么都想退休,可對這小塊地咋個處理?現(xiàn)在林業(yè)形勢處于非常時期,以前由于過量采伐,造成森林覆蓋面積大大減少,林木資源儲備也跟著大大減少,導(dǎo)致生態(tài)失去平衡,危害地球,危及人類生命。聯(lián)合國都把此事納入到議事日程,而我們國家就得率先垂范,為了治理地球,拯救大森林,下了狠碴子,先是頒發(fā)了天保工程。配套而來的,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具體做法,其一就是各林場營造林欠賬的,必須毫不猶豫的全部還上,這條只要林場拿出人力物力還是好辦的。其二是個人在林間耕種的小塊地,該退耕的退耕,該還林的還林。這條可就是大老難了,多數(shù)伐木工從崗上退下來,沒活兒干,不開工資,把小塊地當(dāng)成能養(yǎng)家糊口的一部分,難道他把小塊地交給了孩子們?不可能,他會想到自己是名老黨員,是名老先進,十年前,我來局里上班的時候,曾記得他和我說過,你們開會時,在領(lǐng)導(dǎo)的面前能不能提一提把這采伐任務(wù)減下來?孫大哥對我說這話的意思我明白。他看出了,吃祖宗飯造子孫福,不但沒實現(xiàn),還把子孫的飯都吃了,是個大大的錯誤。弄不好,他把那小塊地還上了林。謝天謝地,但愿如此吧。

我來到林場,說明了來意,林場場長說,你已經(jīng)來晚了,老孫早就把那塊小地還上了林,還把自己家的園子也栽上了樹。所差的就是他的舉動,引起了家庭風(fēng)波。和兩個兒子干翻了,雖說沒動武把抄,但比動武把抄還厲害。兩個兒子當(dāng)著眾人的面大喊大叫,從今天起,我哥兒倆就不認你這個爹了!老孫頭更不示弱,說,好!從今天起,我要是再認你倆這樣的兒子。我就是你倆的兒子!老孫太太嚇得渾身篩糠,硬是插不上言。說老頭子吧,老頭子猛烈回擊說,你不講理,我連你一塊收拾;規(guī)勸兒子吧,兒子們說,沒見過你這樣當(dāng)?shù)?,虎毒還不食子呢,來不來就先拿我們開刀,開刀也行,可總得給指出一條活命的路吧,不能這邊讓聽你的,那邊讓老婆孩子都扎上脖。蹲在墻根底下喝西北風(fēng)吧。兩個兒媳婦嚇得都貓在自個的屋里不敢出門,不敢吱聲。像攤上天災(zāi)人禍似的。

論說,老孫頭這個先進夠典型的,可他們家鬧成這個樣子,我們也不敢上報。我們正辦一個學(xué)習(xí)班呢,從林業(yè)大學(xué)請來一個專家教授,給他們講著課呢。要不,你去瞧瞧。

不用了,我還是先到他家看看吧。

我這才明白了,孫大哥不給我捎菜的原因,是他把那塊小地退耕還上了林。自己家房前屋后的園子也栽上樹了。我打內(nèi)心里佩服,我的孫大哥夠哥們兒意思,都知道這小塊地是我倆合伙的,怕不積極退耕還林,對我在局里上班有影響,就帶頭還上了。退耕還林是好事,可也不能把家庭造成像場長說的那個樣子,又令我非常的擔(dān)心。

我迫切地想見孫大哥,探個究竟。

原來,孫大哥參加完林場召開的退耕還林動員大會回到家,就和老婆說林場召開了退耕還林動員大會,我在會上報了名,老婆問有多少報名的,他說暫時就我自個。就你自個?老婆說你顯得那份大眼兒。你沒聽說,領(lǐng)導(dǎo)分頭下去走訪,沒有幾個同意的。不同意不說,還有的馬上去找領(lǐng)導(dǎo),現(xiàn)在不采伐了,人都下崗了,這吃飯問題全靠小塊地了。把小塊地還上林,還讓我們活不活?還有的把殘孩子病老婆送到辦公室,故意給領(lǐng)導(dǎo)出難題,可也有人說,胳膊擰不過大腿,退耕還林是早晚的事??杀撇坏筋^上就拖著,多種一年,多得一年的寬松,還有的說,棒子打不到屁股上,就是不退不還。在這風(fēng)頭浪尖上你顯這個大眼兒,就不怕大家在背后罵你祖宗。

孫大哥說,他們是他們,咱是咱,咱得想想,咱困難的時候,孩子多,糧不夠,是小塊地里收的糧菜幫咱把孩子們養(yǎng)得胖胖的,現(xiàn)在,那個缺糧挨餓的時代怕是一去不復(fù)返了,可眼前的森林又出現(xiàn)了毛病,大樹沒有了,光禿山一個接一個,河里的水也淺得見底,還是渾黃渾黃的,是什么原因?就是山上沒了樹。山上沒了樹,導(dǎo)致生態(tài)失去平衡,據(jù)說還危及到地球,危及到地球,就危及到人類的生存。前思后想,林子只養(yǎng)了我們這代人,孩子們才養(yǎng)了半輩子,可兒子的兒子,孫子的孫子要靠什么生存?現(xiàn)在森林向全球發(fā)出了呼救。你說咋辦,我這個黨員咋辦?我這個林業(yè)系統(tǒng)出了名的先進咋辦?當(dāng)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應(yīng)該選擇哪個?現(xiàn)在我退休了,至今還是吃著共產(chǎn)黨的,喝著共產(chǎn)黨的,就說你,只在家屬生產(chǎn)隊干了十幾年,共產(chǎn)黨也給你開工資了,想想共產(chǎn)黨一系列的好處,就憑咱的良心,咱能袖手旁觀,不管不問嗎?老婆被說的無話可對,就說是不也得和孩子們商量商量。

孫大哥召開了一個家庭會,把場里召開退耕還林的動員會講了一遍,又把自己帶頭報名說給了兒子,又把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的道理說了個清清楚楚。爭取兒子們意見,孩子們卻不吱聲了。又抻了一小會兒,還是沒有說話的,孫大哥就又說,你們不能這樣燜著,這塊小地,是我和你劉叔合伙的,他要是還在咱們場上班,怕是早就提出還林了,咱們及早地還林,也是對你劉叔工作的支持。如果再拖后腿,我們也對不起你劉叔。

大兒子說話了,老爹,你說的都在理,不過我們不能帶這個頭兒,為什么?你想想我們哥兒倆雖說沒下崗,可一年也干不上半年的活兒,你兩個孫子都上高中了,得錢花了,有這塊小地種著,解決老大問題了,不僅孩子上學(xué)的費用不用愁,到時孝敬爹媽你二老的錢,也能痛快地送過來,要是把小塊地給還上林,所有的費用都泡湯了,那可咋辦?小哎,你說這話就不在理了,是一種依賴思想,有山靠山,無山獨立,我要你們學(xué)會獨立,老爸還給兒子講了本林場的幾家既不是職工,又無林間小地的外來戶,常年靠采山,不也過得挺好的。有吃有喝有花,要錢銀行里有存款。有的工人戶都趕不上人家。大兒子說,那得吃多大苦,遭多大罪。老爹說還想不吃苦,錢就能到手?天上可沒有掉餡餅的。當(dāng)年你知道老爹和你媽養(yǎng)你們受的苦遭的罪有多大嗎?

那是啥年代?

老爹,我就不信了,你就不帶這個頭,領(lǐng)導(dǎo)還能來扭你這個瓜?

小兔羔子,你這叫人話嗎?老爹真有些生氣了。你不說領(lǐng)導(dǎo)不敢扭我這個瓜嗎?他們可敢扭你這個瓜。

就在這時,營林員把退耕還林的樹苗給送來了。老爹喊,現(xiàn)在跟我上山栽樹,有事回來再說。不和你再說了,既然你毅然決然地要退耕還林,我就不認你這個爹。不認我這個爹,兔崽子,聽好了,我還不認你這兩個兒子呢,我嫌丟人。這樣誰也不讓誰,一句將一句地就弄成了這個僵局……

我來到孫大哥的家,開始使我失望,空空的院子,冷冷清清。我喊了幾聲,也沒人應(yīng)聲,過了好大一陣子,才從屋門出來一個老太太,比古典小腳老太太還磨蹭,慢悠慢悠地向院門口走來,原來是孫大嫂。

孫大嫂真見老了,想想也是,撂下七十,往八十上奔的人了,加上近些日子跟著老頭子孩子們不省心,頭發(fā)白了,臉也由過去的大蘋果,變成了干巴棗,眼也花了,面對面地打量了我半天,也沒敢開腔,還是我先逗她一句,大嫂,忘了咱種小塊地,老天來雨,你跑到我的雨衣底下,天上響了一個炸雷,嚇得你緊緊地摟住我不放。

啊!孫大嫂使勁地拍了我一下,死鬼,我當(dāng)是誰呢,大西服、大皮鞋,不愧是當(dāng)官的。孫大嫂也愛開玩笑,年輕的時候,孩子小的時候,見面就喊我的小名。孩子們成家了,有孫子了,才規(guī)矩下來,當(dāng)著孩子們的面喊他劉叔,當(dāng)著大哥的面,或沒人的時候就喊死鬼。

我說,我來看看大哥和你。大哥哪去了?

你的大哥……一提起大哥,大嫂立刻拉下臉,有些怒氣沖天的樣子,說,現(xiàn)在你的大哥,可不是過去你倆在一塊種小塊地時的大哥了,積極得好像天底下快裝不下了,牛得要上天了……現(xiàn)在變成了另一個人,和我們?nèi)叶贾紊蠚饬?,見了誰也是一張驢臉。

看你說的,我大哥的臉就是長了點兒,也不至于和驢臉相比,看來我大哥是徹底把你得罪了。我替我大哥向你賠罪。

別耍貧嘴,我擔(dān)不起。孫大嫂仍然是滿肚子怨氣地說,人家馬上就是國家勞模了,馬上就進北京了。

我勸大嫂,別埋怨了,我這就去找他。

闊別了十余年,通往林間那塊小地的羊腸小路,除了經(jīng)過的那幾道山,那條小河,那一方藍天之外,其余面目皆非。那原始林的模樣無影無蹤,站在面前的林子,是孫子輩,或重孫子那輩的,只有碗口粗細,還稀稀拉拉,如花毛禿頭上的頭發(fā)。向周圍眺目,光頭山、裸體山,到處可見,這就是過量采伐造成的惡果,令人寒心難受。說明國家封山育林,禁止采伐,退耕還林是正確的。

這些大道理,民懂,退休的也懂,當(dāng)官的也懂,大官更懂。無一不大喊大叫,無一不傷心落淚,甚至蹦高地罵祖宗,可到時候,仍舊是干著心里明白腿打摽的事,在拼著命地啃這山,吃這林,這到底是為著什么?老覺著伐木賣錢是打快拳,來錢痛快,養(yǎng)成了老毛病,就沒有長遠眼光,為今后打算打算?咋樣?老毛病釀成了如同癌癥般的重病。此時此刻,國家的舉策就是拯救大森林的靈丹妙藥。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如同祖?zhèn)髅胤?,孫大哥帶頭服用了這服藥,舍小家保大家,是典型的模范人物,他的事跡也夠典型的。我不愁和部長交不上差。

好不容易才摸到了我和孫大哥合種的那塊小地的位置,小塊地確實不見了,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綠油油,毛茸茸的近一人高的落葉松。

開始我以為我找錯了地方,可想想,雖然別離十年,北面的一面大山坡還是牢牢記得,小地就在這個大山坡的下面,小塊地下面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流淌在這里,只是水淺得一眼見底。但地方是不會遷移的。

我用周圍的標志證明,這就是我和孫大哥合伙開的那塊小地,這就是孫大哥還的林,這就是孫大哥和孩子們治氣的導(dǎo)火線。

于是我就放聲喊,剛喊了兩聲,樹林子里便搭上了腔,我和孫大哥在小樹林子邊抱在了一起,半天誰也不想松手……

好一陣子,大哥松開了手,但相互的眼睛都是濕潤的,稍停一會兒,孫大哥才沙啞地說,咱快回家喝茶去。

光喝茶不行,我還得好好批評批評你,為啥老脾氣還不改,咋和孩子們老耍家長作風(fēng),弄大嫂進退兩難,給大嫂唱一遍《蘇武牧羊》算是道個歉。

孩子們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是她摟了幾十年的丈夫,哪頭能丟下?都舍不得丟。別說這些了,快到林子里看看,看看我管理的這片林子,給沒給你這坐大樓的干部丟臉。

孫大哥,原來是你念著我。這是個玩笑,主要是念著拯救這大森林,治理好大森林就等于治理了地球,生態(tài)平衡了,林木資源上來了,就能實現(xiàn)青山常在,永續(xù)作業(yè),就能兌現(xiàn)吃祖宗飯,造子孫福的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對林業(yè)的題詞。

你的做法是對的,值得點贊,那你也不能動不動就使用家庭暴力。

你可別冤枉我,為了退耕還林我還召開了一個家庭會,把所有的道理都講清了??吹贸觯麄儾皇遣欢览恚窍肽梦疫@個黨員,拿我這個先進給他當(dāng)一個時期的保護傘,這叫人話嗎?這是咱能做的嗎?我是生氣了,當(dāng)營林員把還林樹苗給送家來,我喊兒子一塊上山栽樹時,他們就和我鬧出不認爹,爹不認的僵局。

那咋辦?

好辦。林場會找他們的。

孫大哥是個認理的人,干啥都是認真的,一絲不茍的。小樹周圍讓他侍弄得一棵草都沒有,黑油油的土壤也是松軟的,樹苗和外面的一樣綠油油、毛茸茸的長勢,沒有應(yīng)付領(lǐng)導(dǎo),應(yīng)付上級檢查的想法。

來到家,大嫂換了一張笑臉,腿腳也勤快起來,把沏好的茶水給端上來,每人給倒上一杯。兩個兒媳在廚房里叮叮當(dāng)當(dāng),是為了迎接我嗎,兩個兒子也圍上來和我搭腔,劉叔你來了,求你說說我爹別生氣了。孫大哥接話說,不生氣,開始就聽我的,我不但不生氣,還到領(lǐng)導(dǎo)那里去說積極還林是你哥兒倆的想法,你們不聽,領(lǐng)導(dǎo)眼里掛了號了,去了學(xué)習(xí)班,舒服了,也好,受受教育,終于想過來了。

劉叔,你們當(dāng)官的心眼咋這么多?咋了?在學(xué)習(xí)班上,每個人必須表態(tài),就指著我哥兒倆說,你爹是共產(chǎn)黨員,是本系統(tǒng)的老先進,你爸在動員會上第一個報了名,你倆咋也得下去鼓動鼓動,宣傳宣傳。

那你倆咋回答的?開始我倆誰也沒吱聲,后來一個勁地追問,你倆是咋想的。向爸爸學(xué)習(xí)唄。

這么說你倆想通了?是真想通了,還是口是心非?

是真想通了。想想也是,退耕還林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馬屁股后磕頭就不如馬前燒香了。

靠邊站飯桌擺好了,菜端上來了,酒也燙好了,都圍坐在一起,兒子斟酒,媳婦分擺筷子,小家庭像十年前過年那樣歡歡喜喜,溫馨和睦得就像孫大哥退耕還林的樹苗,綠油油地茁壯成長起來……

作者簡介:劉振泉,出生于1942年,1960年參加工作。先后當(dāng)過工人、林場場長、林業(yè)局副局長。1964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先后在《北方文學(xué)》《小說林》《北疆》等發(fā)表作品多篇。

猜你喜歡
大嫂林場孩子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場起火了
大嫂大,二嫂小
湖北3家林場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
塞罕壩林場向世界詮釋“美麗中國”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街上來了新城管
丁青县| 荔浦县| 宜兰市| 东乡族自治县| 霍山县| 固阳县| 延长县| 即墨市| 新龙县| 河东区| 广昌县| 工布江达县| 阳新县| 陇南市| 张家川| 静乐县| 娄烦县| 乡城县| 谢通门县| 宁陕县| 若尔盖县| 兴义市| 邵东县| 商城县| 南昌市| 阿拉善左旗| 锡林郭勒盟| 巨鹿县| 沅江市| 同心县| 南靖县| 武定县| 上杭县| 崇州市| 东宁县| 萨嘎县| 土默特左旗| 桃园县| 金塔县| 双桥区|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