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新時代,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得到了廣大教職人員的重視,同時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的問題也日漸突出,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诖?,將從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入手,對當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如何提升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成效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 朗讀教學 方法
一、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1.朗讀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語感。語文教學實際上是一門語言教學,要學好語文需要具備的基本要點很多。而閱讀的過程就是從語表到語內不斷深入的一個過程,是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感知語境,多側面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行解讀,并從中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滿足自我情感需求的一個過程。換言之,閱讀是通過讀者將作品中的語言、情感等進行自我想象和深化思考的一個認知過程,其中包括讀者的理性還有感性思維,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而學生要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語感,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大量的閱讀,并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漢語的魅力,在自我吸收和消化中提升語文能力。
2.朗讀教學能提升學生的美感品鑒能力。在九年義務教育新課標中有這樣一句話: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由此不難看出,閱讀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培養(yǎng)人的審美能力的過程。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兼顧文章字詞、句篇的人文教育和美感教育,而讓學生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就是培養(yǎng)和提升其審美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也有重要的影響。而讀者在閱讀中就是與作者進行思想感知和交鋒的過程。初中生多讀一些名家作品,無疑能使其思想得到熏陶和升華,對美感的品鑒能力也會在無形中提升。
二、提升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成效的方法
1.提前預習,對教學材料進行分析。在教學朗讀過程中,教師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第一,提前預習,讓學生預習將要講述的課文之外,還應對不同題材的文章進行朗讀練習。第二,課堂分步教學。對重點的知識進行講解和學習,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寒冷侵襲中人們希望春回大地的一種渴盼之心,并通過講述向學生展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畫面。在內容講解中,向學生展示了不同段落中作者的心情,以及該用哪種感情來朗讀。第三,課后朗讀。課堂教學結束后,鼓勵學生通篇帶著感情進行朗讀,收效不錯。
2.結合學生心理特點,注重泛讀教學方法。在《背影》這篇文章的學習中,考慮到初中生年齡較小和社會閱歷不足的情況,他們普遍對父親的年老和分離的感情還不能更深入的理解,所以我在教學中采取了泛讀的教學方法,通過有感情地泛讀將文章所描述的場景盡可能地還原,讓學生在教學中被感染,將作者的思想情感傳遞給每一位同學,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抓住文章的主旨,進而給學生帶來情感上的感染和共鳴,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開展多形式的朗讀活動,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在語文教學中,要想發(fā)揮語文朗讀的作用,可采取如下方法:第一,定期舉辦班級朗讀比賽。教師可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到朗讀比賽中,可自由選擇文章,但不能僅局限于書本,目的在于使學生的朗讀技巧在朗誦比賽中得以展示和鞏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在比賽中,教師應充當裁判角色,適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和引導,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朗讀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以此提升學生的朗讀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信心。第二,分組朗誦。在語文朗誦中,除了比賽形式外,還可采取分組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并互相充當對方的裁判,這樣更能提升學生的興趣,而分組競爭的方法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體精神。第三,男女配合的朗誦方法。除了分組形式外,還可以采取男女生配合的方法進行朗誦,激發(fā)學生們更好地表現(xiàn),同時也能增加文章朗讀中的音色美感,不但能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
4.指導應中肯,評價要及時。在新課程改革教學中,要求學生作為課堂的教學主體,教師應發(fā)揮好自身的引導者和指導者的身份,在語文朗讀教學中同樣適用。朗讀教學作為一種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法,更應得到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和朗誦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朗讀中也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出現(xiàn)不一樣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做到個性化教育,對不同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評價,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在教師的指點下進行改正。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中的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只有初中語文教師提升了對朗讀教學的重視,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朗讀觀念,掌握適合自己的個性化閱讀技巧,并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對后期文章閱讀體驗和感悟等方面也會有非常積極的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聶會剛.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探析[J].教育科學,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