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 本文基于目的論,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為研究對象,將中國特色詞匯分為四字成語、時代新詞、數(shù)字縮略詞和地域縮略詞,探究直譯、減譯法、解釋性翻譯法和意譯加腳注法在此四類特色詞匯英譯中的具體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 目的論;中國特色詞匯;2020《政府工作報告》;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文獻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09-0088-02
一、引言
《政府工作報告》是官方每年公布一次的綱領(lǐng)性文件,既回顧政府前一年的各項工作,又匯報政府當(dāng)年的工作計劃和目標(biāo)。由于中西方在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報告中的中國特色詞匯也隨之成為英譯過程中的難點與重點。本文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為研究對象,基于目的論來探究中國特色詞匯的翻譯策略。
二、目的論的基本內(nèi)涵
目的論,由德國的漢斯·弗米爾提出,是德國功能學(xué)派的核心理論。該理論認為翻譯必須遵循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其中忠實原則服從于連貫原則,連貫原則又服從于目的原則。在實踐翻譯過程中,譯者需根據(jù)具體翻譯目的靈活使用以上三大原則。
三、《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特色詞匯的分類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國特色詞匯,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四字成語
報告中往往會存在大量四字成語。這些成語內(nèi)涵豐富,簡潔有力,生動凝練,如“風(fēng)雨同舟”“攻堅克難”“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精打細算”“艱苦卓絕”和“揭榜掛帥”等。
(二)時代新詞
報告中通常會有許多時代新詞,與時俱進,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創(chuàng)意性,如 “放管服”“互聯(lián)網(wǎng)+”“跨境電商”“平臺經(jīng)濟”“共享經(jīng)濟”“數(shù)字經(jīng)濟”“海洋經(jīng)濟”和“抗疫特別國債”等。
(三)數(shù)字縮略詞
報告中也會涉及到大量數(shù)字縮略詞。這些詞匯是對政策措施、原則理念的高度概括,西方讀者難以根據(jù)表義直接獲得詞匯的深層信息。如 “四風(fēng)”“四早”“六?!薄傲€(wěn)”“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和“三大攻堅戰(zhàn)”等。
(四)地域縮略詞
報告中也會出現(xiàn)一些地域縮略詞,如“成渝” “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和“港澳臺”等。
四、《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特色詞匯的翻譯策略
在目的論的指導(dǎo)下,文章將對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部分特色詞匯的翻譯策略進行探討。
(一)直譯
直譯,即在翻譯過程中,在目的語中保留原文內(nèi)容,同時保持原文形式。采用直譯的翻譯策略有助于傳達原語言的文化、風(fēng)格,也有助于西方讀者更容易理解原文內(nèi)容,符合目的論中的忠實原則。
例1:發(fā)展平臺經(jīng)濟、共享經(jīng)濟。
譯文:develop the platform economy and the sharing economy.
例2:全面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打造數(shù)字經(jīng)濟新優(yōu)勢。
譯文:We will advance Internet Plus initiatives across the board and create new competitive strength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平臺經(jīng)濟”“共享經(jīng)濟”“數(shù)字經(jīng)濟”和“互聯(lián)網(wǎng)+”都是時代新詞,簡潔精煉,內(nèi)涵豐富。采用直譯的翻譯策略,不僅保留原文所要傳達的信息,也將原文的風(fēng)格特點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來,讓目的語讀者很快獲取到原文所要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
(二)減譯法
減譯法,即將原語言進行壓縮、刪減, 集中表達其中心內(nèi)容。實際上,減譯法所刪減的只是一些可有可無或會違背目的語表達習(xí)慣的詞句,因此采用減譯法可以使譯文化繁為簡,保證其流暢性和可讀性,符合目的論中的連貫原則。
例1:各項支出務(wù)必精打細算。
譯文:we will scrutinize all expenditure items.
例2: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深入開展。
譯文:Business startups and innovation continued to surge nationwide.
例3:以習(xí)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jié)帶領(lǐng)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
譯文: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t its corerallied the Chinese people and led them in surmounting difficulties.
上述例子中的“精打細算”“攻堅克難”和“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都采用了減譯法,避免直譯的繁瑣死板,也增加了譯文可讀性,保證了譯文簡潔性,有助于外國讀者的信息獲取與理解。
(三)解釋性翻譯
解釋性翻譯,顧名思義,即將原文中目的語讀者陌生的信息通過解釋而非注釋的手段直接表達在原文中。由于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英譯中國特色詞匯無法找到對應(yīng)詞,通常會采用解釋性翻譯法。通過補充說明詞匯的具體含義,有助于目的語讀者對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達到翻譯目的的同時,還忠于忠實原則。
例1:“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
譯文:Reforms to 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e power, improve regulation, and upgrade services were steadily advanced.
例2:持續(xù)糾治“四風(fēng)”。
譯文:We continued to address the practice of formalities for formalities’ sake, bureaucratism, hedonism, and extravagance.
例3:堅定“四個自信”。
譯文:stay confident in the path, theory, system, an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例子中的詞匯是中國典型的政治特色詞匯,也可稱之為數(shù)字縮略詞匯。若將上述特色詞匯簡單直譯,只會讓西方讀者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但是通過解釋性翻譯,不僅起到文化補償?shù)淖饔?,也有助于目的語讀者能直接理解原文內(nèi)容。
(四)意譯加腳注法
僅采用意譯的翻譯策略無法準(zhǔn)確、完整地傳達原語言內(nèi)容時,意譯加腳注法就不失為更好的選擇。添加腳注有助于為目的語讀者補充背景知識,起到文化補償?shù)淖饔?,符合連貫原則。
例1:三大攻堅戰(zhàn)。
譯文:three critical battles.
Notes: This refers to the battles against poverty, pollution, and potential risk.
例2:“六穩(wěn)”。
譯文:stability on six fronts.
Notes: The six fronts refer to employment, the financial sector, foreign trade,foreign investment,domestic investment,and expectations.The six areas refer to job security, basic living needs,operations of market entities,food and energy security,stable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and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primarylevel governments.
“三大攻堅戰(zhàn)”和“六穩(wěn)”也是數(shù)字縮略詞匯,在文中將其簡單意譯,并不能準(zhǔn)確表達出其真正內(nèi)涵,因此在意譯基礎(chǔ)上加腳注,不僅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也有助于外國讀者了解原文內(nèi)容。
五、結(jié)語
《政府工作報告》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渠道,其英譯版本必然值得重視。報告中的中國特色詞匯一直是英譯過程中的難點與重點。本文基于功能目的論,從直譯、減譯法、解釋性翻譯法以及意譯加腳注法這四種翻譯策略探討了中國特色詞匯的英譯,以期為更多的后來研究者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Nord,C.2001.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程鎮(zhèn)球.政治文獻的翻譯[J].中國翻譯,2004,(1):48-5.
[3]傅新宇.論解釋性翻譯法及其應(yīng)用[J].蘭州學(xué)刊, 2005,(6):303-304.
[4]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