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天秤星座》中的身份焦慮

2020-09-10 07:22李夢陽
今古文創(chuàng) 2020年16期
關鍵詞:文化身份焦慮

【摘要】 通過對1963年肯尼迪總統(tǒng)遇刺事件的改編,德里羅在《天秤星座》中生動地描述了刺殺總統(tǒng)的“兇手”奧斯瓦爾德的成長經(jīng)歷及總統(tǒng)遇刺案背后所不為人知的巨大陰謀。本文對小說主要人物呈現(xiàn)的身份焦慮現(xiàn)象及其原因進行研究,旨在透視處于緊張、不安、物化的“焦慮時代”中現(xiàn)代人類的精神沖突和生存困境。

【關鍵詞】 焦慮;階級身份;文化身份

【中圖分類號】I7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6-0017-02

基金項目:江蘇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年校科研立項項目,焦慮視閾下唐·德里羅小說研究——以《天秤星座》為例,項目編號JYQZ19-21。

唐·德里羅作為當代美國最突出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因其創(chuàng)作主題的廣泛性,被譽為“‘復印’美國當代生活的后現(xiàn)代派作家”。對于美國社會文化危機的持續(xù)關注是德里羅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主題之一,他多次對美國當代重要事件進行重新解讀,將作品建筑在歷史和現(xiàn)實的基石之上,折射出歷史對于當下社會存在的意義?!短斐有亲芬?963年肯尼迪總統(tǒng)遇刺事件為背景,精心描述了刺殺總統(tǒng)的“兇手”奧斯瓦爾德的成長經(jīng)歷及總統(tǒng)遇刺案背后所不為人知的巨大陰謀,呈現(xiàn)了美國社會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壓抑人性和扭曲人性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冷戰(zhàn)時期因劍拔弩張的國際政治斗爭而形成的緊張、猜疑的社會氛圍。

存在心理學家羅洛·梅在其代表作《焦慮的意義》一書中曾把20世紀人類社會的巨變稱為由“隱形的焦慮時代”變?yōu)椤帮@性的焦慮時代”。(羅洛·梅,2010:4)由于以大眾媒介為代表的現(xiàn)代技術的興起,伴隨著人們新的交往方式出現(xiàn)了許多陌生甚至從未經(jīng)歷過的情感體驗,時空距離的模糊使人的情感變得更加捉摸不定,虛幻與真實之間失去了界限,人的心靈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復雜,更為豐富,也更混亂的征候。《天秤星座》中的主人公奧斯瓦爾德及其家人就是這樣的社會“邊緣人”,深植于他們心中,如夢魘般無法脫逃的焦慮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背景下美國社會中,個人普遍飽受痛苦和精神傷害的殘酷性事實。

一、“精英崇拜”社會中的“零”存在

作為唐·德里羅第一部以美國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小說,《天秤星座》中虛構與歷史雜糅,極力還原了歷史人物的真實性?!暗吕锪_曾說對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的事肯尼迪遇刺事件”,(范小玫,2003:4)可見這部帶有政治色彩的社會小說對其寫作生涯有著特殊的意義。 通過對這一歷史事件進行文學紀實般的重新刻畫,德里羅試圖將個體層面的焦慮和美國歷史聯(lián)系起來。

《天秤星座》背景設置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這是西方經(jīng)濟的精英崇拜制度興起的年代。在美國,1961年肯尼迪總統(tǒng)在就職兩個月內(nèi)便成立了“機會均等委員會”,進行用人制度的改革。這時,精英崇拜的制度已經(jīng)開始影響并改變了人們對窮人和富人的看法,也對身份低微的人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在精英制度下人們致富無可厚非,同理,人們挨窮也是咎由自取?!案F人已不再是不幸的人……而變成了人生的失敗者、讓……精英階層所不齒的人?!保ò⑻m·德波頓,2007:82)對于年輕的奧斯瓦爾德來說,與母親相依為命、流離失所、終日為貧窮所困的日子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而在這樣一個精神崇拜的社會背景下,更是一種恥辱。他的母親因為貧窮而在工作上備受凌辱,她從來不能夠主張自己的生活,奧斯瓦爾德則常常遭到同班的嘲笑、侮辱,甚至被他們揍到流血?!八湍赣H終日被困在金錢和財產(chǎn)的制度下,他們作為人的價值就這樣一天一天地被消磨了?!保―eLillo,1988:42)他被認定是“失敗者”,喪失了存在感。對他來說,最殘忍的懲罰莫過于此,“給他自由,讓他在社會上逍游,卻又視之如無物,完全不給他絲毫的關注?!保ㄍふ材匪梗?012:75)他深知自己在社會體系中是個“零”一般的存在,對于階級身份的焦慮則變成了一種擔憂。

為了免受焦慮的侵擾,奧斯瓦爾德采用所謂的“瘋狂行為”來發(fā)泄自己的憤怒和情緒。他為了享受極致的速度和動力乘坐地鐵。站在地鐵最前面一節(jié)車廂里,他感覺到一種秘密的力量,即他改變身份、重塑自我的勇氣和力量。

二、 文化夾縫中的生存窘境

作為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強權政治環(huán)境下成長的個體,奧斯瓦爾德對于美國身份的不安和焦慮一定程度上成為冷戰(zhàn)前期偏執(zhí)、壓抑、人性扭曲的美國社會的反映。早在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對自我身份的闡釋就已經(jīng)奠定了美國歷史的基調(diào)。“他們宣稱美洲大陸是‘自由之鄉(xiāng)’……作為‘自由世界’領導者,它有義務將自己的價值觀和制度輸出到世界其他地方?!保ㄍ趿⑿?,2007:74)“他們這些來自別國的‘歸化’移民處處以‘獨特性’和‘使命觀’來界定這個新世界,在與舊世界的對比中彰顯美國的與眾不同,進而構建民族身份和國家認同?!保ㄍ鯐缘?,2006:48)可是在青年奧斯瓦爾德的眼中,這一歷史神話卻已破碎。從小他經(jīng)歷了各種心酸和困苦,童年的經(jīng)歷促使他耗盡一生去尋找新世界,而這個新世界卻不是最初的建國者們所定義的美國。盡管肯尼迪的上臺在50年代重燃了美國人的“希望之火”,但是奧斯瓦爾德所經(jīng)歷的美國社會卻依然不像肯尼迪曾經(jīng)許諾的那樣平等而幸福。通過對《資本論》和《共產(chǎn)黨宣言》的學習,他成長為一個具有初步社會主義知識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青年,認為美國資產(chǎn)階級對勞苦大眾的剝削讓他這樣的普通人無法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深陷越南泥潭、籠罩在冷戰(zhàn)的陰霾之下,傳統(tǒng)價值觀念和文化秩序均發(fā)生了嚴重的裂變,社會動蕩不安、秩序混亂、缺乏理性,而政治制度對人性的壓抑使人民逐步喪失身份的歸屬感。同時期成年后參軍的奧斯瓦爾德,在以為從此可以為國效力時,受到的卻是羞辱和拳頭,甚至是軍事監(jiān)獄。軍隊和監(jiān)獄的生活讓他深刻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下美國的黑暗與混亂。他對政府宣揚的民主價值理念深惡痛絕,向往蘇聯(lián)共產(chǎn)主義制度下的“理想社會”,想盡辦法逃離故鄉(xiāng)奔向了蘇聯(lián)。正當他以為歷史將他帶到新世界之時,他又一次失望了:“在這里,人們利用政黨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政黨是攫取利益財富的工具”。(DeLillo,1988:258)他們對他一次又一次地審訊,將他視為竊取美國軍事機密的工具。除此之外,他更無法擺脫自己的美國身份尋求新生活。蘇聯(lián)的姑娘因他是美國人爭前恐后想要跟他約會,而當他陷入愛情之后,對方卻拒絕與他結(jié)婚,“理由竟然跟她當初和我約會的原因完全相同:我是一個美國人?!保―eLillo,1988:203)離開祖國本是他的抗議之舉,但在蘇聯(lián)人的眼中,他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國小伙子。美國身份讓他深感不安和焦慮,更難以為蘇聯(lián)人所接受。在他看來,這個曾帶給他無限希望的國度和美國愈發(fā)相似,官僚機制和生活不適最終迫使他離開?;貒蟮膴W斯瓦爾德被扣上叛徒和間諜的罪名,他找不到工作,無法贍養(yǎng)家人,成為社會的棄兒。即使這樣,他也無法逃離秘密機構無孔不入的監(jiān)視、跟蹤、竊聽和陷害。對陰謀叢生和人人自危的偏執(zhí)社會極度失望的奧斯瓦爾德最終將目光投向古巴,去尋找歷史使命感和未來的希望,因為“當個體的身份感遭遇威脅時,個體會積極地尋求新的身份認同”。(Bloom,1990:40)他將人生的期望寄于古巴革命的成功,但美國政府要推翻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社會主義革命政權,他唯一的希望也將破滅。遭受極權政治和窘迫生活雙重壓力的奧斯瓦爾德不禁感嘆自己:“他多么需要一個能容納他的環(huán)境,多么想知道他到底屬于哪里啊”。(DeLillo,1988:250)奧斯瓦爾德一生都在尋求文化身份的歸屬感,他曾希望自己能像“美國夢”所宣揚的那樣通過辛勤努力,實現(xiàn)個人價值,也曾滿腔熱血,希望投身無產(chǎn)階級事業(yè),成為被歷史記錄的人。處在文化身份困局中的奧斯瓦爾德,曾通過自殺、暗殺等方式或逃避、或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都以失敗告終,甚至被歷史打上了譴責的烙印。作為病態(tài)社會的畸形兒,他跌宕起伏、無力掙扎的一生就是搖擺在兩種社會制度之下,飽受身份焦慮侵襲和困擾的一生,這位年輕人終為“我是誰”這個問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三、結(jié)語

《天秤星座》揭示了焦慮背后所折射出的復雜的人物心理矛盾,以及整個現(xiàn)代社會人類的心理失衡和生存困境,為現(xiàn)代人類面對和戰(zhàn)勝焦慮、重建完整自我提供了啟示。

參考文獻:

[1]Bloom, William.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P,1990.

[2]DeLillo, Don. Libra [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8.

[3]阿蘭·德波頓.身份的焦慮[M].陳廣興,南治國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4]范小玫.德里羅:“復印”美國當代生活的后現(xiàn)代派作家[J].外國文學,2003,(4):3-7.

[5]羅洛·梅.焦慮的意義[M].朱侃如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6]王立新.意識形態(tài)與美國外交政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7]王曉德.“美國例外論”與美國全球文化擴張的根源[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6,(7):48-49.

[8]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M].田平譯.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李夢陽,女,漢族,山東曲阜人,學歷:碩士;職位: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文化身份焦慮
特定歷史時期外籍譯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產(chǎn)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chǎn)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保羅·馬爾登《莫伊沙礫》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游移人群的生存空間與身份認同
收藏| 太湖县| 玛多县| 法库县| 丰县| 白水县| 河北省| 蕲春县| 彰化市| 东阿县| 合阳县| 故城县| 永定县| 思南县| 阿克| 耿马| 扎鲁特旗| 白水县| 延川县| 贵州省| 陇川县| 萨迦县| 息烽县| 章丘市| 黑山县| 容城县| 玛多县| 江油市| 宜丰县| 明水县| 济南市| 行唐县| 鱼台县| 巴彦淖尔市| 休宁县| 合水县| 东安县| 长海县| 讷河市| 顺义区| 紫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