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華
摘要: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所接觸的寫作難度也越來越大,而新課標對他們的寫作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去選擇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小學生作文寫作的高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教師能夠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去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寫作構(gòu)思能力,并通過運用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那么對學生寫作總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思維導圖;寫作能力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也被嚴格要求,新課標提倡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且運用新的教學模式。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有效地應用這種思維導圖的教學策略,自然地將其引入到寫作教學中,從全新的角度出發(fā)帶領(lǐng)學生進行寫作教學,開拓學生的寫作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
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小學生被寫作的要求束縛得太緊了,他們的作文里的思想和表達大都源自于課本教材或是老師每天上課講的想法與觀點,他們表達的都是屬于別人的情感,卻失去了自己的純真。通常來說,小學作文教學一般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重表達、輕教育
在現(xiàn)如今的寫作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學生寫作的速度和作文的結(jié)構(gòu)與技巧,而對于作文的內(nèi)容是否具有真實性,則完全忽略不計,因此,小學生經(jīng)常在作文中編造虛假的故事。此外,很多老師要求學生的作文要符合"標準",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不敢將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注入寫作中去,而一直反復使用那些舊的材料,比如說學雷鋒做好事、公交車讓座、幫助盲人過馬路等。直到今日,小學作文教學仍然是一樣的,為了取得好成績,學生們非常隨便地將作文立意拔高,在文章中夸夸其談,卻失去了真實的情感。這種“重表達、輕教育”的作文教學方法與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求真、做人”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二)重模式,輕能力
在今天的小學作文教學中,一些教師一味地將把寫作的公式與方法一股腦塞給學生,讓學生去記憶和運用現(xiàn)成的材料和模型。這種死板的公式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導致學生沒辦法敞開心扉,表達內(nèi)心最真摯的情感,丟失了自己的思想。寫作是一個全面的思維訓練過程,絕不是簡簡單單套用模板即可。
二、小學作文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一個中心點或者關(guān)鍵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展開寫作,這樣才能寫出和其他文章不同風格的作文。其次,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老師只有在批改作文之后,師生之間才有了一定的交流。而教師如果通過思維導圖安排任務,教師和學生就可以開始討論,并交換寫作的想法,這可以使師生互動更為頻繁。最后,思維導圖十分形象直觀,更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拓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作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建議
(一)引入思維導圖優(yōu)化寫作思路
如果學生對寫作毫無興趣,甚至害怕寫作,不敢動筆寫,那就說明學生平時沒有良好的知識儲備,沒有在生活中去積累素材,或是沒有背誦一些有利于寫作的名言警句、好詞好段等。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將學生的思路打開,讓學生對寫作充滿信心,對寫作內(nèi)容與方式充滿把握,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對寫作產(chǎn)生畏懼和厭煩,從而敢于動筆寫作。
例如,教師如果要求學生描述一個景色,就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的思路開闊起來。以春天為例,讓學生通過"春天"這兩個關(guān)鍵詞去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對春天的景色展開聯(lián)想,如:春天的色彩、特點、活動以及象征意義等。這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更加豐富,還能讓學生對寫作充滿興趣,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運用思維導圖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一般來說,學生的思維來源于生活中經(jīng)歷的各種各樣的事情,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拓展自身的想象空間,從而開拓更加寬廣的寫作空間。
例如在小學語文《我的自畫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想象,讓他們把真實的情感都抒發(fā)出來。首先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人物臉及五宮,討論概括人物表情:喜、怒、哀、樂。讓學生去想象自己有沒有過這樣的表情,而在這樣的表情之下,我們又是經(jīng)歷了怎樣的一件事情。學生們的思路打開了,在腦海中迅速的浮現(xiàn)出了很多有關(guān)表情的事情,而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在每個表情的關(guān)聯(lián)畫中都有著一件件鮮活的事情,而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對事件進行精選,想象的世界頓時變得繽紛一片。
小學生的作文重在聯(lián)想和想象,在充分的聯(lián)想中,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就會變得更加的充實,才能對題目進行有效的拓展。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迅速的發(fā)散,迅速的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各個細節(jié),拓展想象的空間,從而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寫作。
(三)采用提問教學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導圖繪制
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從而達到激發(fā)思維的作用,這可以讓學生獨立地繪制思維導圖。
比如:在《假如我會變》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說對這個話題的感想,比如自己如果有能力了,想要運用這些能力去做什么?學生可能會說假如我會變,我要變成鳥;有的會說假如我會變,我要變成科學家;還有的會說假如我會變,我要變成玉皇大帝。
在明確學生的想法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提出來的這些想法挖掘幾個問題,并拋給學生,比如:為什么你想變成這些人物,有什么意義呢?通過這些問題,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寫作目的以及寫作思路,也能夠加深對這個話題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思維導圖的繪制,從而讓學生想法在寫作過程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總之,在課堂上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優(yōu)化小學作文的教學,將思維方式和作文教學聯(lián)系在一起,教給學生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白亮.巧借思維導圖打通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路徑[J].科技風,2020(09):74.
[2]湯麗壯.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20(09):23-24.
[3]邱英東.思維導圖,讓低年級語文教學更有效[J].小學教學參考,2020(07):46.
[4]惠曉婷.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思維導圖應用例談[J].江蘇教育研究,2020(Z1):116-119.
[5]辛鳳芝.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讀寫中的應用[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shù)創(chuàng)新學術(shù)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35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