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不斷推行的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開始進入改革與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根據(jù)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明確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目標,探究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策略
初中歷史學習時期,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單純的對歷史知識進行背誦記憶,機械地做練習題。這種情況下直接影響了學生歷史學習的效率,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不良的印象。而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加強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更有利于學生深入學習歷史知識。
一、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言行舉止都將會給學生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師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就需要先樹立起生活化教學理念,這是實施生活化歷史教學的前提條件。此外,還需要在教學之前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就是在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想要獲得的教學效果。簡單來講,教師通過組織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學習能力達到預期的效果。新課改提倡教師要把教學目標與三維目標結合起來。因而,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要充分三維目標進行考慮,不僅要為學生傳授知識,還需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積極參加到課堂教學中,獲得情感體驗。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找到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縮短學生與歷史知識之間的距離,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教師在講解“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從宋元時期的節(jié)日中給學生拓展生活化知識。比如在PPT中為學生們呈現(xiàn)出一幅圖,讓學生們回答圖中是什么節(jié)日?另外讓學生回答宋元時期還有其他什么節(jié)日?并且讓學生想一想現(xiàn)在生活當中都有哪些節(jié)日呢?通過與實際生活之間的比較,極大程度上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印象,從而更好的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新課改下提出新的教育理念,為了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需要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歷史教學當中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通過引入生活元素,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直觀感受到歷史中的真實情景,加深學生的印象,體會到初中歷史知識的魅力。此外,這樣的教學方法還能夠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索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建立起高效歷史教學課堂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比如,教師在講解人教部編版初中歷史內容時,為了能夠良好的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就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如組織學生學習《宋代經(jīng)濟的發(fā)展》的相關知識點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宋代瓷器,可以在上課時將《青花瓷》這首歌曲引入進來,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宋代瓷器的發(fā)展狀況,了解瓷器發(fā)展給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的影響。這樣通過引入實際生活當中的因素,實現(xiàn)教學生活化目標,能夠促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當中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
三、加強生活化教學實踐
目前的課堂教學已經(jīng)不能完全滿足學生歷史學習的需要,現(xiàn)今的初中生需要掌握更豐富的歷史知識。因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要組織學生參與到課外活動當中,帶著學生走出課堂,從實際生活當中找尋、應用歷史,從而加強生活化教學實踐效果,幫助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進行鞏固,不斷擴大知識面,深入感受歷史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比如,教師在講解人教部編版初中歷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這節(jié)課的時候,能夠將實際生活當中富有紅色資源的地區(qū)介紹給學生,比如山東沂蒙山、江西瑞金、河北西柏坡等。另外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與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的內容時,能夠組織學生們在當?shù)氐牟┪镳^、紀念館等地方進行參觀,讓學生近距離與歷史接觸,了解先輩們的英雄事跡,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從而促使學生更愿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國慶節(jié)作為契機,組織學生們到天安門廣場一起慶祝祖國的生日。這種實踐活動不能局限在一種形式上,要強調實踐內容,重視學生的體會,在學生進行慶祝時為學生介紹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新中國的不易,讓學生對歷史知識印象深刻的基礎上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時,還需要重視學生心理,帶領學生多參與具有公益性的活動中,讓學生更有責任感,促使學生更主動參與到課外實踐活動中,配合教師的工作,接受歷史文化的洗禮。
總之,新課改下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樹立起生活化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加強生活化教學實踐,從而深化學生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理解與感悟,讓歷史更好的為學生未來的生活提供服務,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更好的加快教學改革的速度。
參考文獻:
[1]馬明霞.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J].甘肅教育,2018(13):117.
[2]王賀強.淺論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歷史課堂更精彩[J].中國校外教育,2018(07):139+142.
[3]馬應勝.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研論叢,201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