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義峰
摘要:《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是我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楊念群的代表作之一。在本書中,作者認為當代中國的歷史研究易走入宏觀和微觀的兩個極端,應當引入“中層理論”來克服過去歷史學研究的一些弊病。本書對當下我國新時代歷史學研究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層理論;宏大敘事;楊念群
一、本書的寫作意圖與目的
作者認為,我們現(xiàn)在所接受的歷史研究訓練極易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是過渡追求宏大敘事。另一個是傳統(tǒng)的乾嘉考據學體系對我們歷史認知方法的影響。這兩個極端造成目前歷史研究的缺陷,從而使我們現(xiàn)在的歷史學缺乏自身尋求意義的自主能力和自身再生產的能力,要么走向一個受意識形態(tài)支配的極端,要么走向一個瑣碎的、僅僅以描述某個歷史事件的緣由為最終目的的臼標。我想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來克服這兩個極端帶來的弊病呢?于是作者提出需要在歷史學領域引進中層理論。
作者提出,通過借鑒庫恩的“中層理論”的方法和理論,實現(xiàn)史學研究范式的轉換。因為 “中層理論”介于宏大的理論體系與微觀的經驗描述之間,既具有高屋建瓴的抽象性,又具有細致入微的可操作性,是抽象性與具體性二者的統(tǒng)一。通過借鑒“中層理論”可以在 “宏大敘事”式的宏觀研究與乾嘉學派式的實證研究之間探尋一條新的解釋和解讀歷史的路徑,真正消解中觀歷史研究因無 “理”而導致的解釋無能和因無 “據”導致的解讀無力的窘境,從而增強中觀歷史研究的解釋功能和解讀功能,這既能使我們盡量擺脫唯意識形態(tài)化的桎梏,又能改變價值中立或政治無涉的態(tài)度,進而實現(xiàn)史學研究立場的回歸。
既然是想要在中國引入庫恩的“中層理論”的方法和理論,那么為何作者在本書中將大量篇幅用在海外中國學與中國史學界進行比較參照上呢?首先,中國史學界沒有建立“中層理論”概念化解釋體,其次,海外中國學運用“中層理論”進行研究較成熟,可以帶給中國史學界許多啟發(fā)。作者在自序中說,這本書的主旨是想通過對海外中國學與國內史學習用的理論前提進行雙向比較和互相參證試圖探索建立中國史學研究“中層理論”的可能性。于是,這樣一部具有學術史意義的著作便在這樣的緣起之上誕生了。
二、本書的優(yōu)點
“中層理論”是社會學家羅伯特.K.默頓提出的“介于社會系統(tǒng)的一般理論和對細節(jié)的詳盡描述之間”的理論。不過,作者在本書中對于中層理論本身的介紹,包括起源,引用,批判,跨學科等方面并沒有想象中多,也較少著墨于歷史學的“中層理論”的運用其與社會學的理論區(qū)別,本書所要展現(xiàn)給作者的乃是一個解決學界現(xiàn)實問題的“改革方案”。從這一層面上來講,本書能夠勝任其使命。
關于本書的價值,有學者認為:楊念群重點指出了當前中國社會史研究中的存在問題,以華南學派的理論與方法為主要批判對象,提出了“新社會史”的系統(tǒng)觀點。楊念群的研究理論與方法,帶有明顯的后現(xiàn)代特色,他對于當前區(qū)域社會史與歷史人類學的批評,對于我們認識中國社會史研究的范式轉換非常有意義。
本書寫作于2001年,從出版以來便引發(fā)了很大反響。作者通過對中美學界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梳理與批評,指出了中國傳統(tǒng)史學“兩個極端”和西方漢學的問題與不足。明確了中國史學界引入“中層理論”的必要性。同時,作者并非“趕時髦”,將一個60年代誕生于國外的領域“嫁接”入中國,而是在充分認識國內外對“中層理論”批判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中層理論”的本土化,以解決當今史學界確實存在的問題。
此外,本書在其敘述上也有其特色,作者所說的在評價一個觀點時,首先要對其概念進行概念史式的剖析。如書中提到的對杜贊奇使用的“內卷化”一詞的評論,他認為杜贊奇在著作中使用的內卷化這個概念不完全符合吉爾茨在《農業(yè)內卷化》的定義,自己只是借用這個詞,它所揭示的現(xiàn)象已脫離了原詞意義。也正是有這樣對舶來概念含義的敏感與警惕,作者在引入“中層理論”概念時,便設想可在中國自身傳統(tǒng)資源中提煉出“道統(tǒng)”、“政教關系”、“大一統(tǒng)”等可作為“中層理論”依據的古典概念,以回避盲目引入西方社會科學的規(guī)范概念所導致的錯誤解釋,從這一點上可以說是作者的又一創(chuàng)見。
三、對本書的反思
“中層理論”的引入確實是改變中國史學書寫范式的優(yōu)秀方案。進來社會史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更是印證了作者在本書中的許多倡議。但是,這樣一種方案似乎有些“叫好不叫座”,近年來歷史學領域運用“中層理論”進行研究的著作并不像社會學那樣多。如肖自強評價:“盡管這一理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作者的價值預設意識不強烈,清晰度不夠,作者對他所批判的形形色色的史學理論往往缺乏 ‘中層理論’ 的基本意識,許多現(xiàn)成的判斷不加內在差異的分析就帶進來了。楊念群本人也認為,“‘中層理論’在中國歷史中的運用還達不到一種理論創(chuàng)構的自足水平,在我這里還主要是一個方法論的借用,是一個如何應用和加以轉換的問題,或者說如何向歷史學界遷移的問題?!?/p>
盡管由“中層理論”所引發(fā)的書寫范式的革新仍然方興未艾,但這一改革方案本身的價值并不因此而失去價值。就筆者自身來講,由于缺乏史學理論與海外漢學的訓練,很難對書中所提問題有深入的認識,獨自閱讀本書亦感到困難很多。但書中所批評的“兩個極端”的問題在中外關系史方面亦廣泛存在且不僅僅限于中國史學界。同時,當后殖民主義的分析框架被一些學者引入帝國主義問題與國際政治史時,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倫不類”的學術成果,得出一些缺乏說服力的結論(以海外學者的東亞著作居多)。在這種情況下,“中層理論”所倡導的介于宏觀與微觀之間的取向,不得不說對于中外關系史研究亦多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楊念群:《當代中國歷史學何以引入中層理論》,《社會觀察》,2004年07期,第34-35頁。
[2]楊念群:《“中層理論”應用之再檢視:一個基于跨學科演變的分析》,《文化縱橫》,2013年02期,第1-18頁。
[3]楊念群 肖自強:《中層理論與新社會史觀的興起》,《開放時代》,2002 年第 2 期,第6-30頁。
[4]肖自強:《中層理論:一項具有摧毀性的史學建設》,《博覽群書》,2001年12期,64-67頁。
[5]代洪亮:《復興與發(fā)展:學術史視野中的中國社會史研究(1980-2010)》,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