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爾斌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道德與法治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關,對于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但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較少,思維體系還不成熟,為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導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從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結合教學實踐,對探究式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析。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道德與法治;探究式教學
1明確學習主題,提高探究教學針對性
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習主題的制定是一項首要任務。學習主題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知識基礎,易于理解和接受,又要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確保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如果探究教學中的學習主題不夠明確,會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的思路與方向,從而降低學習的效率,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1】。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對于事物的判斷能力較弱。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量做到生動、具體,可從學生當前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出發(fā),結合他們在實際當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疑惑來確定探究教學的主題,引導他們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掌握教材知識,實現(xiàn)思維能力上的發(fā)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一課的時候,教師可開展“拒絕成長中的危害”主題探究活動。首先,讓學生在課前對青少年和成年人進行調(diào)查,包括是否吸煙、每天吸多少支煙、煙齡多大、患病情況等。課堂上,學生對調(diào)查的結果進行討論交流,小組之間分享得到的結論與啟示。接著,教師提出本節(jié)課探討的主題,即煙酒和毒品,并為每個小組分發(fā)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依次對這三種物品的危害性進行探討。最后,教師對小組們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和補充。通過這種主題式的探究教學,能夠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激活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對煙酒與毒品的危害性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從而自覺地拒絕這些物品,保障自身的健康成長。
2開展實踐演練,增強探究活動實效性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要讓學生記住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實現(xiàn)道德素養(yǎng)與法治意識的提升,從而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許多內(nèi)容都有著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但在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往往以理論講解為主,較少開展實踐性的活動,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被動的聽講位置,雖然能夠記住了知識,但由于缺少鍛煉的機會,往往難以靈活自如地運用到實際中去【2】。對此,教師可通過開展實踐性的探究活動,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使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鍛煉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探究式教學的實效性,充分發(fā)揮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學生成長的指導意義【3】。
例如在教學《應對自然災害》一課的時候,如果教師僅通過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難以切實掌握各種防災避險的方法。對此,教師可在課堂上開展實踐性的演練活動,首先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育視頻,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危險防范意識,了解面對各種災害的正確自救方法。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演練,讓他們在面對火災、地震等災害時,能夠在第一時間作出正確的反應。在實踐演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出學生們出現(xiàn)的錯誤行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與防范能力。
3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升學生探究積極性
當學生發(fā)現(xiàn)所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有所聯(lián)系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更高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與生活相關聯(lián)的教學內(nèi)容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其探究的興趣【4】。因此,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不妨引入一些熟悉的生活情境,拉近學生與課堂的距離,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來,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形成更為深刻的感受。同時,這種方式也有利于將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實現(xiàn)對他們思想、行為的深層次影響,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該課程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5】。
例如在教學《自主選擇課余生活》一課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課余時間喜歡做些什么,并將學生所說的事情寫在黑板上,如讀書、做家務、做運動、玩游戲等等。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課余活動分別能夠使我們獲得什么?”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析。通過思考,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有些課余活動有益于自身的成長,有些則沒有意義,甚至還會起到負面作用。接著,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分析健康積極的課余生活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并鼓勵學生自主制定課余生活計劃,引導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結語
總之,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改變過去以講說為主的教學方法,積極運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探究學習活動中來,通過明確探究學習的主題、開展實踐性的演練活動以及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等措施,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知識與能力,實現(xiàn)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莉.小學道德與法治探究式教學思考[J].學周刊.2020,(07):65-66.
[2]吳周澤.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亞太教育.2019,(08):19-20.
[3]廖輝鴻.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當代教研論叢.2019,(05)|:98-98.
[4]丁釗.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06):4-4.
[5]柴曉芳.德潤心靈 法護成長——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與實踐[J].名師在線.2018,(2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