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軍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發(fā)展,教育部門和學校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越來越重視。數學學科為一門服務于生活、來源于生活的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是義務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小學教育體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學習興趣
引言
數學文化課程不僅是數學知識的根本靈魂,其還可以迅速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簡單和輕松,進而真正提高授課效果和授課質量。
1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性
教學活動中,教師借助學生數學興趣的激發(fā),除可將學生迅速帶入學習情境中,促使學生愉悅的展開數學學習活動,針對學生學習潛能的激發(fā)也可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注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可促使學生自主且積極的投入學習活動中,并為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展開提供動力。小學生數學興趣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作用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其一為培養(yǎng)學生數學興趣可實現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fā),還可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收獲愉悅的學習體驗。其二為培養(yǎng)學生數學興趣可有效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其三為培養(yǎng)學生數學興趣可推動數學學習活動的深入展開,并在學生智力發(fā)展、思維水平提升、創(chuàng)造力的強化等方面均發(fā)揮重要作用,推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2小學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2.1培養(yǎng)閱讀興趣,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部分數學問題在解決過程中需要進行單純的數字運算,這會使學生對此過程感到枯燥和乏味。同時,還有部分數學應用題包含的信息量過大,需要學生解讀其深層含義。因此,只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促使學生高效地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引入小學數學繪本,以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水平,從提高學生的數學繪本閱讀興趣開始,在此基礎上提高小學生的文字分析能力,使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去理解題意,然后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數學繪本就是一種以大幅圖畫為主,沒有文字匹配,或者配以簡短的一兩句話解釋圖片的數學題集。繪本本身與普通書籍的品質也具有一定的差異,繪本的紙張較優(yōu)質,且色澤鮮艷明麗、畫質清晰、線條流暢。因此,閱讀繪本對學生來說是一種享受,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傳統層面來講,繪本描述的大都是故事內容,較少涉及數學問題。然而隨著近年來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數學繪本也逐漸出現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它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起到了較強的輔助作用,使學生可以通過繪本對數學問題進行認知。數學繪本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變得形象化,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2.2應用數字故事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
對數字故事的性質加以分析,可以發(fā)現,數字故事本身即屬于一種教學情境,教師借助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像、文字、音頻、視頻、動畫等多樣化的教學素材展開情境創(chuàng)設,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特征。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重視借助數字故事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合理選擇教學素材,切實增強數字故事的生活氣息與趣味性。與此同時,教師應重視將問題教學與情境創(chuàng)設有機結合起來,達到應用數字故事促使學生自主思考的目的。
2.3游戲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游戲是一項參與性很強的活動,在游戲中賦予教學內容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在游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獨立思考,不完全靠老師來達成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讓每個學生積極去解決問題,通過舉一反三會得出不同的過程步驟,但是最終的答案都是相同的,經過舉一反三的學習,使學得的知識掌握的更牢固。在數學問題中,有些情況有不一樣的答案,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小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都會有積極的影響。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學會一題多解的方法,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根據已經給出的條件,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最簡便的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由一道題可以拓展到多方面知識的融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2.4與多媒體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的改革要求尋找出好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與多媒體相結合就是一個新興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教學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和具體地感受到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也可以讓學生得到很好的練習。而且現如今多媒體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每個方面,大多數人會時時刻刻運用多媒體,同時,現代學生從小就接觸多媒體,所以也會有所了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九節(jié)《雞兔同籠》時,因為這個內容是比較難理解的,也是小學的奧數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把雞兔同籠做成動畫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教師可以問學生:“籠子里進去幾只雞和幾只兔子,有幾只腳和幾個頭?”學生會認真查數,然后回答教師提的問題,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循序漸進的去引導學生來回答問題,最后,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問題,學生會積極地去學習。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及學生平時的生活中開展數學文化的有效滲透,就必定會吸引到越來越多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為學生將來的進步和發(fā)展打下牢固的基礎,也為其后續(xù)的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王雪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興趣[J].小學生(下旬刊),2018(1):61.
[2]張曉輝.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教研版),2019,000(006):198.
[3]李丹.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讀與寫(上,下旬),2019,016(025):149.
[4]于茂林.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A版,2019,005(005):52.
[5]朱瑩.小學數學低年級段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