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
摘 要:不等式選講部分是高考的重要考點。通過分析近年來的高考習題可知,相關習題的難度不大,但仍有部分學生未能得全分。為保證學生在考試不失分,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實踐分析相關題型特點,講解相關解題策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不等式;題型特點;解題;策略
不等式選講部分相關習題主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不等式性質、定理、分類討論等知識,解題時需要注重考慮問題的全面性。為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良好啟發(fā),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以及解答相關題型的能力與水平,應注重優(yōu)選精講例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題型特點以及解題策略。
一、含絕對值不等式的解題策略
解含絕對值不等式是最為基本的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分類討論,靈活轉化能力。解答該題題型時應注重不等式的恒等變形,并找到正確的討論邊界,做到討論的不重不漏。另外,應具備靈活的頭腦,部分習題運用絕對值的幾何意義,采用數(shù)形結合法解題,可獲得事半功倍的解題效果,因此,解題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思維定勢。
例1,已知函數(shù)f(x)=|2x+4|+|x-a|。
(1)若a<-2時,f(x)的最小值為1,求實數(shù)a的值;
(2)當f(x)=|x+a+4|時,求x的取值范圍。
該題目屬于常規(guī)題型,難度并不大,解題時需要找到不同定義域下函數(shù)的正確表達式,并靈活應用絕對值不等式的性質進行恒等變形。對于問題(1)可通過分類討論去掉絕對值符號,再根據(jù)其具體的表達式進行分析。根據(jù)已知條件不難得出f(x)=|2x+4|+|x-a|=。當x=-2時,f(x)取得最小值1,即,f(-2)=-a-2=1,解得a=-3。問題(2)中f(x)=|2x+4|+|x-a|≥|(2x+4)-(x-a)|=|x+a+4|。只有當(2x+4)(x-a)≤0時等號成立,則當a<-2時,x的取值范圍為{x|a≤x≤-2};當a=-2時,x的取值范圍為{x|x=-2};a>-2時,x的取值范圍為{x|-2≤x≤a}。
二、含絕對值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解題策略
含絕對值不等式恒成立問題是高考中的熱門題型。該類題型常轉化為求不等式的最值問題。解答該類習題時應牢記含絕對值不等式的定理,并深入理解其本質,實現(xiàn)靈活應用,尤其注重等號成立的條件。另外,注重正確應用恒成立結論,避免與存在性問題混淆在一起,如f(x)>a恒成立等價于f(x)min>a;而f(x)>a有解等價于f(x)max>a。
例2,已知函數(shù)f(x)=|x|+|x+1|。
(1)若對任意的x∈R,恒有f(x)≥λ,求實數(shù)λ的取值范圍。
(2)若存在m∈R,使得m2+2m+f(t)=0成立,求實數(shù)t的取值范圍。
兩個問題一個是恒成立問題,一個是存在性問題,搞清楚兩者的區(qū)別是正確解題的基礎。問題(1)較為簡單,只需求出f(x)的最小值,只要λ≤f(x)min即可?!遞(x)=|x|+|x+1|≥|x-(x+1)|=1,因此,λ的取值范圍為(-∞,1]。對于問題(2)由題干可知f(t)=要想滿足題意,對于m2+2m+f(t)=0,Δ=4-4f(t)≥0,即,f(t)≤1,即,,或,或,解得-1≤t≤0,因此,實數(shù)t的取值范圍為[-1,0]。
三、不等式證明題的解題策略
不等式證明習題給出的已知條件不多,題干較為簡潔,但卻比較抽象,??疾閷W生靈活應用基本不等式性質、定理的能力。解答該類習題時應明確常用的證明思路,如作差、作商,運用基本不等式等,尤其應用基本不等式時應注重相關的變形公式,明確不等式取等號時滿足的條件。同時,還應充分利用題干給出的已知條件,進行巧妙的轉化,以實現(xiàn)順利求解。
例3,已知a,b,c為正數(shù),且滿足abc=1。證明:
(1)≤a2+b2+c2;(2)(a+b)3+(b+c)3+(a+c)3≥24
該題目為2019年全國一卷理科數(shù)學中的題目。題目難度并不大,學生只要能夠熟練應用基本不等式知識都能得全分。問題(1)應用完全平方式進行證明,即,∵a2+b2≥2ab,b2+c2≥2bc,a2+c2≥2ac,即,a2+b2+c2≥ab+bc+ac,又∵abc=1,則ab+bc+ac=,當且僅當a=b=c=1時等號成立,即,≤a2+b2+c2;對于問題(2)由(a+b)3+(b+c)3+(a+c)3≥3=3(a+b)(b+c)(a+c)≥3×(2)×(2)×(2)=24abc,當且僅當a=b=c=1時取等號,又∵abc=1,∴(a+b)3+(b+c)3+(a+c)3≥24。
四、總結
總體來看,不等式選講部分的題型難度并不大,主要考查學生靈活應用基礎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應抓住這一特點,為學生深入細致的講解不等式的性質、相關定理,使其牢固記憶,深入理解。同時,還應結合具體例題為學生講解相關解題策略,并鼓勵學生在聯(lián)系中多進行總結,積累不同題型的解題經驗與技巧,進一步提高解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貴江.高中數(shù)學不等式教學要點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08):127.
[2]李建波,劉英.淺談高中不等式恒成立的解題策略[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24):94.
[3]戴凌峰.高中數(shù)學不等式的解題技巧[J].農家參謀,2018(1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