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丹 尚原野
【摘? ? 要】在地方黨報版面結構中,文史類副刊因遠離現實生活、新聞性較弱,一般并不多見。在碎片化閱讀為主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阜陽日報》獨辟蹊徑,開辦以聚焦地方人文歷史、反映時代變遷印記為主要內容的“潁河周刊”,受眾定位以興趣型慢閱讀群體為主,貫徹新聞性、厚重性、知識性、人情味和通俗化并重的編輯方針,予人以豐厚學養(yǎng),給人以思想啟迪,為留住鄉(xiāng)愁記憶、增強區(qū)域文化認同,提升報紙整體閱讀品位,發(fā)揮了以文化人的助力作用。
【關鍵詞】 地方黨報;文史副刊;人文性;可讀性
在快閱讀時代辦慢閱讀版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阜陽日報》“潁河周刊”堅持以新聞視角辦文史副刊,注重通俗化表達和移動端傳播,吸引一大批讀者和粉絲關注,成為目前安徽省16家地市級黨報中唯一聚焦地方人文歷史的文史類周刊。開辦5年多來,“潁河周刊”以其厚重的文史內容、豐富的知識含量、新聞的表現手法、通俗的辦刊風格贏得一大批受眾的認同和喜愛,不少優(yōu)質作品被“今日頭條”等手機客戶端轉發(fā),獲得大量粉絲關注和點贊,成為開展熱愛家鄉(xiāng)教育、講述阜陽悠久歷史的生動讀本。
一、時光可追, 開發(fā)地方文史富礦
移動互聯網時代,碎片化閱讀、快閱讀是主流。與此同時,興趣型閱讀、求知型閱讀也是一種客觀存在。與新聞報道求新求快不同,文史類周刊并不追求報道內容的時效性,內容定位以新聞視角講述地方文史故事為主,受眾定位以本地文史愛好者、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和學校師生為主。辦刊過程中堅持文史報道的地域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確保報道素材富有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關注度和可靠的歷史依據。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自古以來,河流就與人類文明和區(qū)域文化發(fā)展息息相關。阜陽位于淮河中游,淮河最大支流潁河貫穿全境,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留下先民生活的足跡,歷史遺存和人文資源豐富?;诖?,《阜陽日報》于2014年10月創(chuàng)版了聚焦地方文史題材的“潁河周刊”,開辦了“記憶阜陽”“古今”“潁淮文苑”等版面和欄目,緊緊圍繞受眾關注點,且以具備一定知識性、新聞性的題材策劃報道選題,致力于增強文史報道的厚重性、新鮮感和可讀性。
目前,阜陽地區(qū)保留大量有文獻記載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存,以實物形態(tài)留存至今,或成為地方歷史文化名片,或被確立為文物保護單位。比如,位于阜陽潤河沿岸的臺家寺遺址與國家一級文物龍虎尊的出土地有何關聯,遺址為何被確立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的阜陽地名從何而來,地名演變中發(fā)生過哪些故事?位于阜陽中心城區(qū)的奎星樓和文峰塔作為標志性古建筑,當初建設處于什么目的,幾百年來經歷了怎樣的變遷?對于這些問題,當地市民或知之不多,或熟視無睹。鑒于其中隱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且富有故事性、趣味性,“潁河周刊”就此策劃報道選題,編發(fā)風貌通訊,推出深度報道。圍繞臺家寺遺址考古發(fā)掘,編發(fā)了《青銅華章臺家寺》《冬訪臺家寺 探訪古文明》《臺家寺遺址傳遞的神秘信息》等稿件,揭示了臺家寺遺址是淮河流域商代高等級貴族聚落,國家一級文物龍虎尊的出土地,是商代都城以外淮河流域的青銅鑄造中心。圍繞阜陽地名來歷,以“阜陽地名來歷三人談”為題,編發(fā)了《阜陽取名與土山有關》《古阜陽以水為名》《阜陽之名 源于東漢阜陽侯國》,闡明了有關阜陽地名來歷的三種說法。圍繞奎星樓、文峰塔兩處古建筑的來歷與變遷,編發(fā)了《明清的天空下 阜陽文風不太盛》《保護明清古塔 延續(xù)潁州文明》《建于潁州城東南 祈望地方文運興》,揭示了兩座古塔興建的歷史背景、歷代維修和有關戰(zhàn)事情況。
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總是以歷史為基礎,以文化為根脈。除物質形態(tài)的歷史遺存外,悠久的地方文化往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傳承性。“潁河周刊”圍繞阜陽敬老愛老優(yōu)良傳統(tǒng)、阜陽方言演變、阜陽移民演變、古代官員廉潔自律、官民愛護古樹名木等主題,編發(fā)了《潁州善郡 尊老愛老傳古今》《阜陽方言 鄉(xiāng)音未改上千年》《阜陽移民——歷史洪流一葉舟》等反映地方悠久文化傳統(tǒng)的深度報道,一定程度上為當下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現象厘清了文化根脈,找到了歷史源頭。
二、緊跟時代 ,活化文史報道內容
文史類報道一般題材老舊,新聞性不強,內容較為枯燥。辦刊過程中,必須堅持報紙是新聞紙、不是專業(yè)學術刊物的基本定位,努力淡化學究氣和考證性,杜絕陳腐氣息和老生常談,在保證真實性的前提下強化報道內容的新聞性、通俗性和可讀性。
探訪古鎮(zhèn)名村和老街巷,反映時代變遷帶來的心靈沖擊,往往具有廣泛的受眾群體。通過深入偏遠村落實地采訪和尋蹤訪古,“潁河周刊”編發(fā)了《倪邱訪古 經鋤文化勵后人》《詩與遠方到二郎》《殿頂子 楚國舊都何處尋》《雙集茶館 品人間百味》等風貌通訊,以記者所見所聞和講故事的方式,介紹了有關古鎮(zhèn)名村的地名由來、名人典故、風物遺存和當代發(fā)展特點。同樣,阜城老街巷也寫滿了時光印記和歷史故事,隨著時代變遷或落魄衰敗,或煥發(fā)新生,是文史報道的優(yōu)質題材?!皾}河周刊”編發(fā)的《順河街 隔路花開爛漫》《狀元巷 不見尋常百姓家》《仁里街 生活簡單而寧靜》等探訪式報道,在挖掘老街巷歷史故事和文化底蘊的同時,注重現場描寫和細節(jié)刻畫,賦予報道濃郁的人情味和現場感,讓讀者真切感受到時代跳動的脈搏,體會到時光刻刀的無情力量。比如,《玉石街——故事還在記憶中》一文,在描寫阜城老北關玉石街上生活了一輩子的老太太時,注入了作者個人情感:“‘以前,這條街還很熱鬧哩,因為它比較寬敞。路兩邊,開的有茶館、布店、裁縫店、剃頭店啥的。這是張李氏嫁入張家后,對玉石街的生活記憶。曾經的新娘,如今已白發(fā)蒼蒼,一個人生活在玉石街的老房子里,又一個人坐在門口,每天從日出看到日落,看著生活在這里的老鄰居或早已搬走或早已去世,看著來來往往她不認識的年輕面孔。玉石牌坊,蘇公放糧,王氏行醫(yī)的故事,還有這里上演的一幕幕生老病死,在街口北城小學讀書的孩子們還無法完全明白,還不太懂得時間意味著什么。不過,他們卻給這條日漸冷清的街道增添了不少歡聲笑語……”
當下的新聞事件具有怎樣的歷史背景,是不少市民欲知未知的內容,具有廣泛的社會關注度。2020年7月20日,按照國家防總命令,阜南縣王家壩開閘蓄洪,濛洼蓄洪區(qū)內莊臺、農田、阡陌頓時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這是王家壩閘1953年建成投用以來第16次開閘蓄洪,為減輕中游防洪壓力、確?;春影矠懹忠淮巫鞒鰻奚?,彰顯了“舍小家顧大家”的“王家壩精神”。“潁河周刊”迅速就此組織采訪報道,及時刊發(fā)了深度報道《王家壩 千里淮河第一閘》,以記者所見所聞所感開篇:“記者在王家壩開閘前一天夜里看到,當地迅速組織庫區(qū)居民攜家?guī)Э谶B夜轉移,在通往莊臺的防汛路上,卡車、三輪車、電瓶車絡繹不絕,村民趕著牛羊在燈光下緊急撤退,一幅幅,一幕幕,展現了濛洼人民顧全大局、自強不息的博大胸懷?!弊髌凡粌H關注當下新聞事件,而且著重介紹了王家壩閘和濛洼蓄洪區(qū)的興建、加固、運用歷史,透視了上世紀50年代初,毛澤東主席發(fā)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號召后,新中國第一任水利部部長傅作義率專家組沿淮實地考察論證,決定在淮河上中游交匯處興建王家壩節(jié)制閘的生動細節(jié);報道了王家壩閘建成投用67年來,先后16次開閘蓄洪,累計蓄洪量78億多立方米,為保護淮河中下游城市和交通干線作出重要貢獻的歷史事實,揭示了“王家壩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以厚重的素材、生動的故事、新聞的視角展現了千里淮河第一閘的時光厚度和精神力量。
參與主題宣傳,服務中心工作,是文史周刊的重要報道題材。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宣傳報道中,“潁河周刊”開辟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記憶”欄目,組織采訪了一批新中國成立前參加工作的老教師、老醫(yī)生、老科技工作者,編發(fā)了《治淮勞模李秀英》《周質勝 醫(yī)者仁心終不悔》《李世忠 那年我十八歲》等稿件,以微觀視角講述他們與新中國一起成長進步的青春歲月和難忘故事,從中透視阜陽人民投身革命事業(yè)、追求幸福生活,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精彩片段和人生感悟。同時,圍繞新中國成立前后阜陽城解放、人民政權建立等主題,編發(fā)了地方文史專家學者撰寫的《縱橫馳騁 解放軍三打阜陽城》《新中國建立前 阜陽境內紅色政權成長史》等深度報道,揭示了阜陽解放和新政權建立過程中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和驚心動魄的重大事件。
地方文化名人,是大多數受眾十分感興趣的報道對象。為此,“潁河周刊”聚焦地方文學創(chuàng)作、非遺傳承、文史研究、藝術表演等領域的名人、專家,通過上門采訪、面對面對話和親歷感悟的方式,報道了一大批阜陽文化史學藝術界的精英和人才,編發(fā)了《孟影 淮河琴書說人生》《作家徐瑛 人生因夢而精彩》等人物通訊,將一批鮮活的文化人物展現在受眾面前,以鮮活事例和生動典型彰顯了阜陽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展示了地方文學藝術界精英的性格特點、執(zhí)著追求、事業(yè)成就和多彩人生。
三、個性表達 ,構建通俗易懂文風
文史周刊的受眾群體雖然以地方文史愛好者為主,但是,在碎片化閱讀快閱讀時代,他們和普通讀者一樣,喜歡通俗易懂、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任何需要查字典、上百度才能看懂的文本都是可讀性的“毒藥”?;诖?,“潁河周刊”在文史報道中堅持故事化表達、散文化描述的文稿處理風格,力避過多的專業(yè)術語、求證注釋和枯燥敘述,通過個性化表達、形象化描述,為文史報道注入鮮活的可讀性和濃郁的人情味。
在《青銅華章臺家寺》一文開篇中,記者描述了探訪臺家寺遺址的個人感受,揭示了報道的核心新聞價值:“暮春時節(jié),記者和阜陽市博物館副館長楊玉彬一同來到阜南縣朱寨鎮(zhèn)三河村潤河北岸一塊高大臺地上,四周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和炊煙縹緲的村莊,3300多年前的臺家寺遺址埋于厚土之下。滄海桑田,大地無言,沒有人能抵擋時光侵蝕萬物的力量。楊玉彬說,這里是淮河流域商代高等級貴族聚落,國家一級文物龍虎尊的出土地,商代淮河流域重要的青銅鑄造中心,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p>
文史副刊的生命力在于新鮮感、可讀性和人情味,長期辦刊需要破解兩大制約因素:一是如何化解稿源短缺問題,二是怎樣做到內容通俗易懂。由于采寫難度大,成稿費時費力,文史報道主要依靠記者采寫和專家撰稿兩種途徑解決稿源問題。記者采寫的好處是,稿件的新聞性、可讀性強,文本結構清晰,編輯修改較易;缺點是記者的文史專業(yè)素養(yǎng)、知識儲備不足,實地采訪、收集資料、求證核實勞神費力,成稿后往往可讀性尚可,但專業(yè)性、厚重度欠缺。專家撰稿的優(yōu)點是,資料占有詳實,專業(yè)性、知識性強,求證嚴密,行文規(guī)整,不足是缺乏讀者意識,文本內容枯燥,可讀性較差。為此,“潁河周刊”注重發(fā)揮記者和專家兩支力量的積極性,以求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在保證專業(yè)性和厚重性的同時,貫徹大眾化、通俗化編輯方針,致力于增強文史報道的可讀性和新聞性。編發(fā)的《阜陽書法 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滄海桑田 潁州西湖多變遷》等深度報道,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知識看點、個性化的文本風格、通俗的表現手法,提升了文史周刊的文化氣質和內在魅力。
比如,7000多年前的臨泉縣王新莊遺址被稱為皖西北原始第一村,如今已消失得無影無蹤。2019年3月記者前去探訪時,王新莊遺址已變?yōu)楹舆呉黄膹U地,隨手可以撿拾到殘存的陶器碎片。如何報道這一新石器時代晚期古村落遺址?《王新莊 七千春秋可安好》一文,以散文化筆法,開篇展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7000多年前,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一支先民沿古汝水順流而下,來到今臨泉縣楊橋鎮(zhèn)王新莊附近一處水豐草茂的臺地,他們停下疲憊腳步,稍事安頓后,燃起了阜陽文明史上第一堆篝火。
隨后,起土、筑室、耕種、漁獵,這支先民在古汝水河畔定居下來,開啟了阜陽乃至皖北地區(qū)的文明之源。
7000多年過去了,先民們把自己的愛、親人和生活陶片埋葬在這里,只留下無聲的沃土和靜靜流淌的泉河。陽春三月,記者隨阜陽市博物館副館長楊玉彬來到王新莊遺址,實地探訪皖北原始第一村。”
這樣一來,把讀者拉回到先民沿河遷徙、艱辛生活的遙遠年代,通過增強報道的時光厚度、現場感、人情味和可讀性,讓受眾如身臨其境,體驗了一把7000年時光隧道的穿越感和厚重度。
四、移動傳播,擴大優(yōu)質作品影響
今天,信息傳播渠道呈現多元化、移動化、平臺化、社交化發(fā)展趨勢,加上傳統(tǒng)報紙小眾化、低效率傳播的現實短板,“潁河周刊”在辦好報紙的同時,積極開拓移動端傳播新渠道,在今日頭條上注冊了“記憶阜陽”帳號,對報紙刊發(fā)的優(yōu)質文史作品和風貌通訊加以精編改造,以“文稿+圖片+短視頻”的形式放到頭條帳號上推廣傳播,《阜陽最古老村莊在哪里》《阜陽方言 鄉(xiāng)音未改上千年》等優(yōu)質作品獲得大量粉絲點贊,引起網友熱議,受眾面突破了報紙發(fā)行區(qū)域限制,大幅提高了優(yōu)質作品的有效閱讀量和實際傳播范圍,增強了“潁河周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作者單位:阜陽日報社)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