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距離10cm時兩者測量結果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距離10cm時兩者測量結果"/>
江躍琴
【摘 要】目的:探究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在發(fā)熱門診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0年3月發(fā)熱門診50例就診患者在額頭和頸內動脈的不同距離采用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進行體溫測量,同時采用水銀體溫計測量患者腋下體溫為對照,分析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在不同部位不同距離的測量結果準確性。結果:在距離額頭2cm,5cm時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測量數(shù)值與水銀體溫計測量結果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距離10cm時兩者測量結果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距離頸內動脈2cm,5cm時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測量數(shù)值與水銀體溫計測量結果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距離10cm時兩者測量結果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在臨床上可以準確測量體溫,較為準確的篩查發(fā)熱患者,在臨床上價值高。
【關鍵詞】: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發(fā)熱門診
體溫的測量對于患者的臨床診斷、護理和治療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目前傳統(tǒng)上采用水銀體溫計在發(fā)熱門診中,但是傳統(tǒng)水銀體溫計由于存在滑脫、折斷、打碎的現(xiàn)象,不僅污染環(huán)境,甚者容易出現(xiàn)汞中毒等情況,增加了醫(yī)院的工作難度[1]。目前紅外線體溫測量儀逐漸應用于臨床,但是在發(fā)熱門診中的應用價值以及合理使用還未明確,因此以本發(fā)熱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探究,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3月發(fā)熱門診50例就診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為19~69歲,平均年齡為28.17±4.29歲。所有的患者均無基礎疾病、測量部位額頭、腋下、顳部均無感染、腫脹等癥狀。所有患者均為自愿檢測。
1.2 檢測方法
就診患者在額頭和頸內動脈的2cm、5cm以及10cm采用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進行體溫測量,同時采用水銀體溫計測量患者腋下體溫為對照,均測量3次。測量體溫的室溫為24~26℃左右,水銀體溫計測量腋下體溫為至少5min后讀數(shù)。
1.3 觀察指標
比較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不同部位不同距離與水銀體溫計測量患者腋下體溫測量結果之間的差異,所有結果測量3次,取平均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進行表示,用兩組獨立t檢驗進行統(tǒng)計,當P<0.05時認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在額頭的不同距離與水銀體溫計測量的腋下體溫結果
在距離額頭2cm,5cm時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測量數(shù)值與水銀體溫計測量結果相關性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距離10cm時兩者測量結果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在頸內動脈的不同距離與水銀體溫計測量的腋下體溫結果
在距離頸內動脈2cm,5cm時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測量數(shù)值與水銀體溫計測量結果相關性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距離10cm時兩者測量結果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紅外體溫計利用黑輻射原理來測量人體體溫,它采用的紅外傳感器只吸收人體輻射的紅外線而不向外界發(fā)射任何射線,通過非接觸的方法感應人體的體溫,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且具有測量時間快、讀數(shù)方便和使用安全等優(yōu)點[2]。趙等人的研究表明紅外體溫計以及水銀體溫計檢測的體溫結果無明顯差異,表明非接觸紅外線額溫計可以取代水銀溫度計在臨床上應用,且靈敏度高[3]。
目前紅外線體溫測量儀逐漸應用于臨床,但是在發(fā)熱門診中的應用價值以及合理使用還未明確,因此以本發(fā)熱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探究,本文研究表明在距離額頭2cm,5cm時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測量數(shù)值與水銀體溫計測量結果性相比,無明顯差異,距離10cm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距離頸內動脈2cm,5cm時測量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距離10cm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在測量額頭和頸內動脈2cm~5cm處能理想的反應人體真實的溫服,表示將時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可2cm~5cm之間測量人體體溫可以代替?zhèn)鹘y(tǒng)水銀溫度計,具有較大的臨床價值。本文研究結果與溫等人的結果一致,均表示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這一新式醫(yī)療儀器能在傳染病的篩查工作中更好地為臨床服務[4]。
綜上所述,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在臨床上可以準確測量體溫,較為準確的篩查發(fā)熱患者,在臨床上價值高,但是由于樣本量的限制,可以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予以證實。
參考文獻
覃芳華,馬媚媚,游美英,葉輝.非接觸式紅外線體溫測量儀在兒科門診體溫篩查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06):118-119.
嚴琳.一種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的設計[J].電子世界,2018(03):198-199.
趙樹坤,李燦林,張琨梅,等.非接觸紅外線額溫計與水銀體溫計臨床應用對比研究[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9(4):273.
溫春莉,董建平.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儀在發(fā)熱門診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7):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