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非飛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國,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轉(zhuǎn)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我們應當把疫情當成教育素材,引導學生學會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tài),學會獨立思考,培養(yǎng)批判精神,進一步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居家防疫期間,嚴峻的形勢讓不少人空虛乃至恐慌,終日憂心忡忡;無聊的生活讓不少人煩悶乃至焦躁,整天坐立不安。面對諸多負面情緒,教師可挖掘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而完整的認識。
【案例一】學生說:居家隔離這段時間,家人每天都緊張地討論關于疫情的各種傳聞,新聞里、網(wǎng)絡上到處都是此類新聞。這么嚴重,我會不會也被傳染?好擔心?。?/p>
這是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最典型的一種心理焦慮,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對于疾病的恐懼,如何面對?在《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已經(jīng)給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見表1)
表1《道德與法治》中關于心理疏導與情感撫慰的內(nèi)容
從這次疫情來看,除了身體健康外,民眾的心理健康同樣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兜赖屡c法治》著眼于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助力學生形成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展現(xiàn)了心理疏導和情感撫慰的學科價值。翻閱課本,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教材從“探究分享”和“拓展空間”兩個板塊,對如何表達情緒和如何調(diào)節(jié)情緒布置了實踐性作業(y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如果能夠依據(jù)課標開展高質(zhì)量的教學,相信學生這些焦慮產(chǎn)生的可能性會顯著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往往忽視拓展性、實踐性作業(yè),這會導致學生對學科知識不能入腦入心,從而喪失了學科的現(xiàn)實價值。作為一門德育學科,純學科知識的教授不應該成為學科教學的全部,教師還要更多關注學生過程性的學習和學生素養(yǎng)的培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疫情面前,我們看到了很多安穩(wěn)之下少見的鏡頭,看到了更多的矛盾、沖突與掙扎,面對很多貌似“兩難”的問題,中學生如何選擇正確的立場,樹立正確的信念?
【案例二】2020年3月16日,一條女子在未佩戴口罩的情況之下外出跑步的視頻在網(wǎng)上流傳。視頻中,一名身穿運動服裝的女子正在小區(qū)內(nèi)跑步,并且沒有佩戴口罩,防疫人員上前阻攔喊話,讓她停下,但該名女子無視防疫人員的阻攔,聲稱跑步是自己的自由。3月19日,北京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澳籍華人梁某妍的工作類居留許可被依法注銷,并被限期離境。(摘自網(wǎng)易新聞)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發(fā)生沖突。在疫情期間,作為個人需要付出的代價遠遠大于日常所遇,這種真實的沖突放在中學生面前,就是具有教育價值的素材。教師要抓住這樣的教育契機,依據(jù)教材,給出解決辦法。(見表2)
表2《道德與法治》中關于集體意識與法律意識的內(nèi)容
現(xiàn)實是最好的教材,通過“跑步女”事件的處理,誰是誰非一目了然。教材中的案例,不管如何進行精妙地設計,學生在課堂學習時不能對其有深刻的體會;但是在這次舉國上下的居家隔離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矛盾:悶久了出去走走,行不行?長輩們春節(jié)的聚會去不去?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答案都在課本中,課本中的知識也在現(xiàn)實中得到了驗證。
新冠肺炎成為蔓延全球的世界性挑戰(zhàn),各個國家在這場挑戰(zhàn)面前的不同表現(xiàn),讓尚未成年的中學生有了更多關注世界的機會。
【案例三】在2020年3月20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方一些官員近來多次稱因中方分享疫情信息不夠公開、透明,耽誤了美方的疫情防控。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回應,近來美方一些人不斷對中國搞污名化,中國人民對此強烈憤慨,堅決反對。他們所謂中方不公開、不透明的說法,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摘自新浪新聞)
【案例四】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意大利蔓延,中國在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也向意大利這個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伸出援助之手。中國援意專家組以及相關物資目前已經(jīng)抵達意大利。當?shù)貢r間12日,來自中國的支援力量受到了意大利多個政府部門官員的迎接。在社交媒體上,許多意大利網(wǎng)友來到中國使館的官方臉書主頁,紛紛說“Grazie”(意為“謝謝”),比紅心向中國人表達謝意。(摘自新浪新聞)
中學生在日常生活很難有機會去切身體會復雜多變的國際關系,不少學生對于“四個自信”、家國情懷并無切身感受。在這場席卷全球的災難面前,各國的表現(xiàn)被放在聚光燈下,不同國家的應對、民眾的反應、媒體的報道,于學生而言就是一堂生動的道德與法治課。他們看到了善,也看到了惡;懂得了甄別,也懂得了擔當。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材相關內(nèi)容展開教學。(見表3)
表3《道德與法治》中關于中國擔當與國際理解的內(nèi)容
在國內(nèi)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后,中國政府向各國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少人是不能理解的,甚至拿“東郭先生與狼”來類比。對這一問題,教材給出了完美的答案:“沒有哪個國家能獨自面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边@讓中學生的格局和視野上升到了世界的層面,他們可以從更高的層面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
總而言之,《道德與法治》教材涵蓋了疫情期間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可以解答學生的諸多疑問。作為教師,要挖掘教材,從中提煉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學科教育價值;作為學生,要讓學科知識入腦入心、知行結(jié)合,以保持清醒頭腦和健康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