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老了
老態(tài)龍鐘
就像人們說的
如風中的殘燭
隨時都將熄滅了
太陽落山了
明天會升起來
土地干旱了
雨后萬物仍會生長
花謝了明年還會開
手機沒電了
可以充電
可我的暮年
再回不到青春年少
暮年的我
有時會坐在壁爐旁
在手機微信里
聽誰在朗誦
普希金或艾青的詩
有時會坐在沙發(fā)上
想起小時候
跟父親學游泳
還有學畫畫
畫一個走在田埂上
提著酒瓶的人
暮年的我
有時會扶著拐杖
在院子里走動
在草坪上看太陽
回憶初戀的情景
說時光真美好
有時我會微笑
想起恨過我的人
有時我會流淚
想起深愛我的人
暮年的我
像是一沓沓信箋
密密麻麻的
寫著過去一些
平平淡淡的故事
還有幾百首詩歌
就會被裝進信封
然后蓋上郵戳
寄回故鄉(xiāng)了
無花果樹
默默生長在
庭院的井臺邊
光禿禿的枝頭
忍受寒冬的孤單
當春天來臨
它開始醒悟
滿樹的綠葉
是它興奮地發(fā)言
等到夏秋時節(jié)
結(jié)出累累果實
那是它用心
孕育出的甘甜
用不著開花
沒有半點炫耀
總是那樣低調(diào)
表達自己的意愿
窗外的天空
陌生的高樓
漸漸地靠攏
正在不斷分割
窗外的天空
書房的窗外
所看到的天空
只剩下一條
狹窄的長縫
白天難再見
成片的云彩
夜晚也看不到
更多的星星
有一種失落
實在難以說出
似乎生活空間
越來越逼仄
唯有自己的心
依然保留著
那曾經(jīng)的蔚藍
曾經(jīng)的遼闊
邱灼明 1957年1月生,畢業(yè)于廣西大學中文系,現(xiàn)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廣西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北海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著有詩集《咖啡之外的情緒》《尋找螺號》,詩文集《廣西當代作家叢書·邱灼明卷》,散文集《反彈琵琶》,主編有詩歌散文集《珍珠之夢》,詩詞集《銀灘百詠》《當代百家詠珍珠》,散文集《北海游記》,民間故事集《珍珠的傳說》,文史資料集《北海文學三十年》。作品及傳略分別入選《中國作家大辭典》《廣西文學五十年》《文學桂軍二十年》《廣西多民族文學經(jīng)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