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陽 趙國政
摘 要:民間俗語諺語是民間思想文化的寶庫,包含豐富的傳播思想。大量的諺語揭示了信息與事實以及行動的區(qū)別,反映了民間諺語對信息本質的清晰把握,以及對信息傳播規(guī)律的認識。深入研究諺語中的民間傳播思想,對豐富我國的傳播學理論、推動傳播學的本土化都有積極意義,對當下的信息傳播實踐也不乏啟迪意義。
關鍵詞:民間傳播思想;諺語;傳播規(guī)律
中圖分類號:I206.2;J8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4-00-04
民間諺語豐富多彩,包含著豐富的民間傳播思想,是我國本土傳播思想的重要組織部分。盡管表現形式上比較樸素,但與現有的傳播學理論有諸多吻合;還有一些諺語反映的傳播思想,甚至是現有的傳播學研究尚未觸及的空白點。所以深入研究諺語中的民間傳播思想,對豐富我國的傳播學理論、推動傳播學的本土化都有積極意義,對信息傳播實踐也不乏啟迪意義。
但目前對諺語中傳播思想的研究還很不夠。從傳播學視角研究諺語的學術論文,知網上能查到只有孫旭培的《諺語、格言中的傳播原理》一文。該文認為:“在中國大量的諺語、格言中,有相當一部分濃縮了傳播的原理,能從多方面給我們有關的傳播的啟迪”[1]。孫先生是嚴謹的學者,從諺語格言中挖掘傳播思想,就筆者所見,孫先生是第一人,有開創(chuàng)之功。但孫先生的研究只是初步的,還需要更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諺語體現的傳播思想涉及信息傳播規(guī)律、信息傳播原則和要求、傳播效果等諸多方面,本文僅就諺語反映的信息本質和傳播規(guī)律展開探討,其他另文專論。
人類社會,信息豐富而復雜,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真實反映客觀事物的信息,二是人為虛構的信息。前者可以稱為實務信息,后者可以稱為虛構信息。實務信息具有真實性、實用性和時效性。正如諺語所言“十句諺語九句真”。其主要功能一般是直接指導實踐,所以諺語以揭示事理、指導人們行動為根本旨歸。下文的信息均指實務信息。
一、民間俗語諺語對信息本質的認識
民間諺語中沒有信息概念,更沒有對信息本質的直接回答。但是,大量的諺語通過形象的比喻,鮮明地揭示了信息與事實、信息與行動的區(qū)別,從而使信息的本質成為不言而喻的東西,間接地反映了民間諺語對信息本質的清晰把握。
信息與事實,是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的兩個概念。美國著名數學家、控制論的創(chuàng)始人諾伯特·維納(N.Weiner)在1948年出版的《控制論》一書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質,也非能量”[2]。信息不同于事實,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信息又源于事實,是對事實的反映。對二者的關系,陸定一在《我們對新聞學的基本觀點》一文中闡述相當明確:“新聞的本源是事實,新聞是事實的報道,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事實在先,新聞(報道)在后。新聞是對事實的反映”[3]。這實際上也是信息與事實的關系。諺語“屋里不起火,屋外不冒煙”“海水無風浪不高,樹上無風枝不搖”,即反映了信息源于事實,沒有事實就沒有信息的道理。正因為事實對信息具有優(yōu)先地位,諺語特別強調親身經驗對獲取信息的決定作用,如“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事非經過不知難”“不到西天不識佛”“不吃一塹,不長一智”“不絆三跤不知道天高地厚”“不吃黃連,不知糖甜”“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經得廣,知得多”等,說明的都是這一道理。而未曾經驗的事實則往往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所以,諺語有“隔行如隔山”“富人不知窮人苦,飽漢不知餓漢饑”之說。
所以獲得信息最好的方式是在事實和現場中獲得。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和信息,影響是最深刻、最真切的。所以諺語說,“百聞不如一見,一見不如實踐”“聞名不如見面”“百見不如一干”“聽過不如見過,見過不如干過”“口說不如身到,耳聞不如目睹”“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身經驗獲得的第一手信息優(yōu)于靠聽聞獲得的第二手信息。當然,任何人都不可能經歷所有的生活,大量的信息還是要依靠第二手信息。從大量的第二手信息中獲得正確的信息就要有科學的方法,這就是諺語所說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信息作為對事實的反映,表述是多種多樣的,但事實是唯一的?!半u叫有早晚,天亮一起亮”“舌頭是肉長的,事實是鐵打的”。編造虛假信息也改變不了事實的唯一性和本來面貌。反映這一道理的諺語特別多,如“事實勝于雄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黑老鴰洗不成白天鵝”“水退石頭在,好人說不壞”“好人不怕貶,好貨不怕選”“好花開不敗,好事說不壞”“好酒說不酸,酸酒說不甜”“方的說不成圓的,缺的說不成全的”“干屎抹不到人身上”“巧說藏不著手笨”“巧言遮不住黑心”“巧舌頭轉不出腮幫子”“謊言腿不長”等。這些諺語非常明確地表明,事實就是事實,事實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對那些企圖用虛假信息掩蓋事實的行為,則辛辣地嘲諷為“既當婊子,又立牌坊”。
“口說無憑,事實為證”。諺語認為,檢驗信息是否真實的唯一標準是客觀事實。類似的諺語還有“斧頭好不好,砍砍樹木就知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怕三對面,木怕彈墨線”“說謊難瞞當鄉(xiāng)人”“二人說話有地頭,三人說話有見證”“盡信書不如無書”,等等??梢?,民間諺語對事實與信息的區(qū)別認識是非常清楚的,也是正確的。
依據事實獲得信息,依據信息指導行動。真實的信息是正確認知、決策和行動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正如列寧所言,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所有的實務性信息,最終都是為了指導人的行動。“人們創(chuàng)造諺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說知識、講道理。為了把人們在各種社會實踐中積累的知識經驗鞏固下來,傳授給子孫后代,使他們的生產斗爭、社會實踐,更卓有成效”[4]。
信息可以指導行動,但信息不等于行動。擁有信息,如果不用于指導行動,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就無法產生實際效果。諺語有云:“岸上學不好游泳,嘴上長不出莊稼”、“八哥嘴巧過不了潼關”“好話說盡不充饑,墻上畫馬不能騎”“聰明在耳目,富貴在手腳”。
正因為信息不同于行動,所以必須在信息傳播與實際行動之間保持適度的張力。沒有充分的信息,就可能導致出現“盲人騎瞎馬”的危險局面。而過度熱衷信息傳播,迷信信息傳播,會占用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能力,消耗大量的能量,反而會削弱人的行動能力,影響和制約行動甚至阻礙行動,影響實際效果。所謂“多鳴之貓,捕鼠必少”“好叫的母雞不下蛋”“愛叫的麻雀不長肉”。假大空連篇的信息傳播更是如此,不僅不會產生實際效果,反而浪費大量的社會資源。所以諺語生動地指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廢話喂不飽肚子”“空話不結果,空喊不成事”。因此,那些光說不干、流于空談,或者說多干少、言過于實,就被諷刺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嘴行千里,屁股在家里”“光敲梆子不賣油”“干打雷不下雨”“雷聲大雨點小”“口惠而實不至”。而對那些言行不一者,更是嘲諷為“說人話不做人事”“說人話不拉人屎”。所以判斷一個人,正確方法就是“聽其言,觀其行”。因此信息傳播與行動之間要保持適當的比重,要清楚行動才是目的。
綜合上述分析,從民間諺語對信息與事實、信息與行動的明確區(qū)別可以看出,民間諺語對信息本質有極為清晰的把握,與傳播學的基本共識也是十分吻合的。在媒介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信息如汪洋大海,人在信息上耗費精力和時間越來越多,已經影響人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重溫這些諺語,不無啟迪意義。
二、民間諺語對信息傳播規(guī)律性現象的認識
信息科學認為,質料、能量、信息是物質的三大屬性。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傳播是信息存在的方式,是信息的生命形式。自由傳播是信息的內在本性,也是人的本能和存在方式。
(一)傳播是信息的生命,信息傳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任何事物自身必然承載信息,而信息必然傳播,傳播是信息的生命,是信息的存在形式,也是信息的內在規(guī)律和根本規(guī)律,正如運動之于物質世界。所以,信息傳播不僅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必然性。
所謂“人有人言,獸有獸語”“蠓蟲兒飛過也有影兒”“是鳥就要叫”“車子走過,必有輪跡;狐貍走過,必有騷氣”“有車就有轍,有樹就有影”“車子未到鈴先響,哪里還有走不了的信兒”“騙子的尾巴一大把”“扯到藤藤葉葉動”等,說明“無論是人類,是動物界,都有信息傳遞”[5],“傳播是世界的普遍現象”,“各種生物也能處理信息則是被科學證明了的”[6]。而另外一些諺語如“沒有不透風的墻”“紙包不住火”“蓋得著火,藏不住煙”“墻打百遍也透風”“聲無細而弗聞,事未形而心彰”“被頭里做事終曉得”“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墻里說話墻外聽”“巧中說話,巧中有人”“大事瞞不了莊鄉(xiāng),小事瞞不住鄰居”“瞞得了今,瞞不了明”“附耳之言,聲聞千里”“天有眼,墻有耳”“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私語,天聞若雷”“人在做天在看”,等等,則反映了信息是隱瞞不了,掩蓋不住的,它具有傳播的必然性。
“人類對傳播的需要是自發(fā)的,是無所不在的、必須的活動”[7]。傳播也是人存在的方式,是人的本性和本能。帕洛阿爾托學派把傳播等同于人類行為,“人們不能不傳播”是這個學派著名的格言?!叭俗炜烊顼L”“放火不由手,說話不由口”“路上行人口似碑”“簸箕大的手,掩不住眾人口”“縱有千只手,難捂萬人口”“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拴住驢嘴馬嘴,拴不住人嘴”“拿得住手,掩不住口”“難將一人手,掩盡天下目”“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這些諺語一方面說明傳播是人的本能,是人與生俱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說明封鎖信息,阻撓傳播,通常是徒勞的?!叭祟愂菚鞑サ膭游?,傳播滲透在人類的一切活動中”[8]。“需要傳播與溝通,是人類的天性”[9]。從生理上看,“人類在傳播方面具有獨特的天賦”[10]。眼睛和耳朵等是人類專門接收信息的器官。想消除人的本能,是不現實的,“不能在人民的嘴上裝扇門”。因此,古人早就說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二)不同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生命力
傳播是信息的生命和活力,但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生命力。信息的生命力就是信息的傳播力。傳播的速度、廣度、影響的深度是考察信息傳播力的三個主要維度。諺語“話是一股風,眨眼到東京”“話沒腳走千里”,說明信息傳播的速度極快,范圍很廣。諺語“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好話過不了門坎,壞話翻得過七重山”“好事不出門,壞事一溜風”則表明,負面事實的信息具有更強大的傳播力量,同時,也說明壞事的信息價值更高。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傳播學命題。
“壞事最容易傳播”,孫旭培先生也注意到了民間對這一傳播現象的認識。但孫先生把原因歸結為“壞事通常具有反常性,好事具有正常性”[11],似未切中要害。筆者認為,更主要的原因不在于反常性,而在于壞事的信息價值往往更高。通常情況下,不了解好事的信息,得不到增益,至少可以保持現有水平,不至于連現狀都難以維持;不及時了解壞事的信息,就可能重蹈覆轍,受到類似的傷害,甚至雪上加霜。正如諺語所言,“好事不說跑不了,壞事不說不得了”。正因為如此,重要的決策和行動,好事的信息要掌握,壞事的信息更要掌握?!扒败嚳设b”“前船就是后船眼”“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及時掌握各種壞事的信息,及時吸收教訓,才能有備無患,避免重蹈覆轍、悲劇重演??梢?,壞事雖然壞,本身雖然破壞價值,但它的信息價值很高,這才是出現“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一傳播現象的根本原因。人們之所以傳播謠言,也是因為謠言有時候具有較高的信息價值,能夠在事實不明的情況下,及時發(fā)揮警示意義和預防作用。當然,信息價值高的好事,也會出現“好事傳千里”的情況。
由此可見,民間諺語不僅對信息生命力的差異有了一定的認識,對事實本身的價值與其信息的價值的差異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就是說,事實本身價值越高,信息價值越高;事實本身價值越壞,信息價值也越高。即事實本事價值的絕對值才是信息價值。
(三)信息在傳播中的失真和變形現象
大量的諺語反映了失真和變形現象?!皷|門失條扁擔,西門說是造反”“話傳三人,能變本意”“話經三張嘴,長蟲也長腿”“唇是軟的,話是轉的”“舌是扁的,話是圓的”“百里無真言,三里無真味”“十里沒準信兒”“十里沒真言”“話越說越多,錢越使越少”“東家長,西家短,三個耗子四只眼,瘸腿蛤蟆跳得遠”等。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傳播者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有意無意地更改、添加、遺漏,從而造成信息的變形。別有用心者更會添枝加葉,添油加醋,捕風捉影,故意隱瞞、夸大和曲解。也可能因為環(huán)境噪音、媒介因素或者信息自身的復雜性,而導致信息失真和變形。信息之所以可能失真和變形,源于信息與事實不同,信息可以壓縮、可以膨脹、可以共享,可以與事實完全對應,也可以部分對應,甚至完全錯位和扭曲。信息失真和變形是信息傳播中的普遍現象,甚至是帶有規(guī)律性的現象。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報不如無報”。尤其是口傳信息,失真和變形更加常見。鄭板橋總結自己畫竹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12]。從“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與自然之竹,已經有了很大差別。這就意味著信息在采集、加工、傳播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變形。民間信息傳播主要以口頭為主。口頭傳播中,由于口頭媒介的特點,也由于立場、角度等問題,會出現信息失真、變形和雜入噪音等現象。出現于2 000年之前的成語“三人成虎”說明的就是這個道理。諺語“十里無真言”“三里無準信兒”“一犬喙形百犬喙聲”“十里無真信”“飯越捎越少,話越捎越多”“話越傳越多,錢越使越少”“三人說著九頭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就要求聽者對傳播中的信息尤其是口頭傳播中的信息,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分析的態(tài)度、質疑的態(tài)度。既不能盲目全信,也不能完全不信?!叭搜晕幢卣?,聽言聽三分”“經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后之言,豈能全信”。
三、民間對信息傳播現象的獨特認識
一些諺語表明,民間對信息傳播現象有不少獨特的認識,而這些認識在現有的傳播學理論中難覓蹤跡。這里僅從下面兩點加以說明。
(一)諺語對信息傳播不可逆轉性的認識
信息傳播的不可逆轉性,是民間對信息傳播現象的獨特認識。諺語“川不可預,言不可弭”“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出籠的鳥難回,出口的話難收”“錯走的路能回來,錯說的話不能回來”、“平空一句話,入耳就生根”“筆寫下來的,斧頭砍不斷”等,十分清楚地表明,信息一旦傳播出去,事實上是無法收回的。所謂“我收回我說的話”,只能表示傳播者對該信息的態(tài)度有了巨大的變化,但信息本身消除不了的。信息如水、如風、如氣、如箭,不少民間諺語運用這類比喻來說明這一道理。如“潑出去的水,說出去的話”“吐出去的口水收不回來”“沉舟可補,覆水難收”“話出如風”“人口快過風”“話是一股風,眨眼到東京”“放了的屁拾不起來,說出的話追不回來”“開弓沒有回頭箭”“言出如箭,不可亂發(fā);一入人耳,有力難撥”,等等。信息傳播的不可逆轉性,是信息的本質屬性,也是信息傳播的規(guī)律性現象,民間對信息傳播這一現象和本質的認識,豐富而深刻,值得學界深入挖掘和探討。
(二)民間諺語對信息傳播形態(tài)及其變化的認識
由于傳播者的意圖不同,人類的信息傳播實際上處于開放傳播、封閉傳播、自在傳播三種不同形態(tài)。開放傳播積極面向社會公眾廣泛傳播,大眾傳播、宣傳、廣告都是典型形式。如諺語“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封閉傳播即秘密傳播,傳播者自覺限制傳播范圍,防止信息外傳,如“家丑不可外揚”。自在傳播,傳播者既未積極面向社會公眾廣泛傳播,又未自覺禁止外傳,如“秋風過耳”。目前傳播學還極少涉及封閉傳播,更沒有把封閉傳播作為一種信息傳播形態(tài)予以重視。而我國大量的諺語對封閉傳播有十分深刻的認識。如“天機不可泄漏”“話不傳六耳”“井水不外流,密事不外傳”“家里事,家里了”“兵之情貴速,兵之機貴密”等諺語,即反映了封閉傳播的基本要求?!凹页蟛豢赏鈸P”,并不是一概反對傳播,而是要求維護“家丑”的封閉傳播形態(tài),反對“家丑”對外公開傳播。
不同性質的信息需要采用不同的傳播形態(tài),才能實現傳播目的,獲得預期的傳播效果。否則,不僅無法收到預期的傳播效果,相反,還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如國家機密、商業(yè)機密、個人隱私等,只能在特定范圍內進行封閉傳播。維護正當的封閉傳播,對國家、對團體、對家庭都非常重要,是國家安全、軍事安全、社會穩(wěn)定和公民權利的重要保障。正當的封閉傳播失敗,就可能給國家、社會、個人帶來危害。所謂“機事不密禍先行”。
而維護和保障封閉傳播的安全十分困難。信息泄露防不勝防。有的是感情沖動身不由己。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賊不打三年自招”“放火不由手,說話不由口”。這種身不由己造成的信息外傳,體現了信息傳播的規(guī)律性和必然性。因為保密是沉重的心理負擔,人必須向外傾訴才能達到心理平衡。事實上,即使是力圖阻止信息外傳,也總會因為各種意外因素,導致封閉傳播轉化為開放傳播。從信息本性上看,信息具有必然傳播的本性,人有傳播的本能。信息如風如水如火,信息從封閉傳播形態(tài)向開放傳播形態(tài)轉化,是信息的本能,是信息流動的基本規(guī)律。也正因為如此,才導致“附耳之言,聞于千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從時間上說,“瞞得了今,瞞不了明”“晴天不見陰天見”“白天有眼,黑夜有耳”;從傳播對象上說,“瞞得了張三,瞞不了李四”“瞞得住人,瞞不住天”“瞞得過人,瞞不住神”“瞞天瞞地,瞞不了隔壁鄰居”“燈光里說話,暗里有人聽”。因為“沒有不透風的墻”“紙包不住火”“人有耳朵墻有縫”“巧中說話,巧中有人”“大路上說話,草叢里有人”“墻里說話,墻外有人”“百密也有一疏”“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意外泄密是封閉傳播失敗的重要原因。外在暴力壓迫,也是摧毀封閉傳播形態(tài)重要原因。所謂“人是苦蟲,不打不招”“人是賤蟲,不打不招”。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封閉傳播都是必要的和正當的,如儒家倫理思想中的為尊者諱,為長者諱,為賢者諱,由所形成的封閉傳播形態(tài),就需要辯證分析。
信息的生命力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傳播能力也有大有小,有強有弱。無視信息自身的生命力,僅憑主觀愿望隨意改變信息的傳播形態(tài),尤其是對傳播能力極強、應該進行正常的開放傳播的信息,依靠暴力強制進行封閉傳播,甚至企圖從開放傳播退回到封閉傳播,通常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后果,即如諺語所言“封住群眾口,松了敵人手”。
四、結語
民間諺語包含的民間傳播思想,是我國本土傳播思想的重要構成部分。有很多認識與現有的傳播學理論有諸多吻合,如對信息與事實之間的區(qū)別、信息與行動之間的區(qū)別的明確認識,說明民間傳播思想對信息本質有清晰的把握;而對信息傳播能力、人的傳播本能的準確認識,則說明民間傳播思想對信息傳播規(guī)律性現象的深刻把握。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有些諺語反映傳播思想十分獨特,是現有的傳播學論著幾乎沒有涉及的。如信息傳播的不可逆轉性、信息傳播形態(tài)變化及其影響等,現有的傳播學研究都極少涉及。
參考文獻:
[1][5][9][11]孫旭培.諺語、格言中的傳播原理[EB/OL].http://x9x9.bokee.com/1545923.html.
[2][美]N·維納.控制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
[3]陸定一.我們對于新聞學的基本觀點[C].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匯編.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
[4]武占坤.中華諺謠研究[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6][7][8][10]戴元光.傳播:人的本能[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12][清]鄭板橋.鄭板橋全集·題畫[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