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福 李曉華
摘?要:氧化還原反應是中學化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也是教師教學的難點。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凡涉及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掌握氧化還原反應是認識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基礎。
關鍵詞:氧化還原反應;中學化學;教學研究
一、 引言
氧化還原反應是高一化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若能準確理解并熟練掌握,將為以后學習有關配平、計算奠定良好的基礎,也將對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化學學習氛圍具有重要意義。它雖然沒有以一個固定的專題的形式在教材中體現(xiàn),但是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知識卻滲透在教材的每個部分。這部分內容對于剛剛開始學習有關化學內容的學生來講,是比較抽象而且難于認識和理解的。
二、 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現(xiàn)狀
在當前的氧化還原反應教學中,一線的許多教師認為氧化還原反應是高中知識的重中之重,在課堂教學上主要采用的是講授法,他們認為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是高考的重點,在不少高考題目中都已出現(xiàn)過,于是在課堂上教師還是以灌輸?shù)男问綖橹?,讓學生一味接受:從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價升降的表面現(xiàn)象,到電子轉移的本質原因,并以討論初中學過的四類基本類型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等為輔線來充實相關概念,最后再加以一定量的練習、應用來鞏固概念。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充分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埋頭記筆記,所有的知識都是依靠教師傳授,并不是通過自己思考后得知的。學生在課堂上只是一個被動的學習者,這對于新課程的要求來說是不相符的,而且會遇到一些問題。
三、 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研究的必要性
(一)新課程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以來,高中化學教材難度明顯下降,但是知識面和新科技的介紹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要從注重具體的化學學科知識點的嚴謹性和深刻性轉變?yōu)檫M行化學教育的大教育。對于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節(jié),教學大綱上要求的很少,只需要學生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理解氧化還原反應即可,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具體的化學知識點,而是可以與具體化學背景聯(lián)系的實際問題或思考方法。要教會學生怎樣從現(xiàn)象觀察到本質,從化學中的對立統(tǒng)一現(xiàn)象理解到自然現(xiàn)象里的體現(xiàn)。
(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方式不斷更新
化學學科本身有自己的優(yōu)勢,化學現(xiàn)象的千變萬化、化學產品的豐富多彩實驗手段的多樣性——而學生本就生活在充滿化學產品的時代,新的化學科技不斷出現(xiàn)。新課程中,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是要充分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提問討論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分析講解,讓老師的認識轉化為學生的認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題,發(fā)揮學生的主動作用。
(三)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理論基礎與教學策略
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是中學化學授課的難點之一,教學活動是為學生而組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沒有學生就不存在教學活動。建構主義者認為“實在”不過是知者的心中之物,是知者構造了實在。或者至少是知者按照自己的檢驗解釋了實在。學習者的知識應該是他們在環(huán)境中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構的,而不是灌輸?shù)?,相對于客觀主義來說,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特別偏重于學的方面。高中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確實占據(jù)著很重要的地位,對教師的要求也很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其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同時又不能忽視教師的作用,教師起著一個傳帶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提問、討論等形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從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建構主義的設計思路是:在問題解決中學習。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針對要講授的知識設計出有思考價值的、有意義的問題,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嘗試解決,在學生獨立思考時,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一些提示,組織學生談論、合作地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綜合原有的知識,并查閱相關的資料。從而做出合理的推論,得出自己的結論。
在科學研究領域,概念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簡單文字定義,而是包含了能夠反映物質各方面屬性的一個關系總和,因此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也成立概念學習的關鍵所在,而概念圖則是一種通過運用圖示的方法來理想地展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的可視化工具。在氧化還原反應教學中,有很多概念,而且很難記,十分容易混淆,運用概念圖策略,按照對知識的理解,用結構網(wǎng)絡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義及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將會給學生帶來一些幫助。科學知識的發(fā)現(xiàn)不是某一個人的貢獻,它是共同合作的結果,合作意思和合作精神是科學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方面。合作交流策略要求學生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參與探究,相互交流各自的進展,并對觀點進行討論。在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的課堂,要通過分組談論的形式讓學生自己進行交流各自的看法與觀點,并在課前布置給學生預習的作業(yè),查閱相關的資料,分工合作,用這種方式得到比較科學的結論。
總之,新課程中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應當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態(tài)度和情感,特別是要注意學習方法的傳授,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由表及里的層層推進,循序漸進,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思考、推理、判斷和概括總結,有利于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特征及本質的理解與掌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概念的發(fā)展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結合,逐漸遷移和深化,在探討時及時歸納小結,才能讓學生把握重點,提升學習能力。
作者簡介:
周德福,李曉華,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青云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