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策、 筮、 筭” 關(guān)系再考

2024-09-26 00:00尤志鵬
今古文創(chuàng) 2024年34期

【摘要】“策、筮、筭”均有“算籌”義,但三者的關(guān)系較為復(fù)雜,前人研究存在疏漏。如王國維的《簡牘檢署考》在論及“策、筮、筭”之間的關(guān)系時認(rèn)為“策、筮、筭”實為一物,均為簡策,并從形制、字形、文獻用例等方面進行了論證。但囿于出土材料和語言學(xué)理論的限制,其論證過程存在三個問題,即“策”的引申義與假借義混淆、未區(qū)分字與詞和“筮”字的字形分析有誤。從字形、文獻用例、出土材料等方面來看,“策”在表示“簡策”義時是假借義,與“筮、筭”并沒有聯(lián)系。表示“算籌”義的“策、筮、筭”中,“筮”最早出現(xiàn),其次是“策”,最晚是“筭”。

【關(guān)鍵詞】《簡牘檢署考》;策;筮;筭;算籌

【中圖分類號】H13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34-0133-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4.039

基金項目: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詞匯史視角下的秦漢簡牘官文書詞匯研究”(項目編號:20BYY134)。

一、引言

“策、筮、筭”三詞在先秦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均有算籌義,但三者的關(guān)系較為復(fù)雜。前人也對“策、筮、筭”三者的關(guān)系有所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國維在《簡牘檢署考》中的論述?!逗啝z署考》是王國維的一部關(guān)于簡牘制度的名作,對簡牘制度做了系統(tǒng)整理。此文在第四段中論及了策、筮、筭之間的關(guān)系,提出了以下觀點:第一,“(筭)為策之一種”;第二,“古筭字往往作筴,筴者,策之別字也”;第三,“古者筮亦用筭以代蓍……筮字從竹,亦當(dāng)由此”,“愚意此字(筮)或竟從筴,而《周禮》之簭,小篆之 均非其本字”。[1]27-35此后少有文章對“策、筮、筭”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系統(tǒng)研究,更多的是論述其中兩者的關(guān)系,或者是在論述其他觀點涉及了策、筮或筭。涂白奎認(rèn)為由于筮法趨向繁雜,占筮工具的材料由玉轉(zhuǎn)為竹、草,因此表示玉占的“巫”冠以竹字而成為“筮”。[2]馬明宗認(rèn)為“筭”字的構(gòu)件“王”與“筮”字的構(gòu)件“巫”為象形,與算籌交錯的形狀相似。[3]李旭冉、于沁可認(rèn)為“蓍”是“筮”的通假字,義為竹制籌策。[4]以上文章主要是從筮占角度出發(fā),認(rèn)為“筮”的本義與算籌有關(guān),但并沒有考證“策、筮、筭”之間的關(guān)系。而辭書對“策、筮、筭”的釋義是分條列項式的,義項與義項、詞與詞之間的關(guān)系不夠清晰。如《漢語大字典》對“策”的解釋是“馬鞭”“古時用于計算的小籌”“簡策”[5]3160,對“筮”的解釋是“用蓍草做成的占卜用具”[5]3169,對“筭”的解釋是“古代用以計算的籌碼”[5]3170,從辭書的釋義中難以看出“策、筮、筭”之間的關(guān)系。本文就王國維的觀點,對“策、筮、筭”之間的關(guān)系再作考辯。

二、筭并非是策的一種

要想知道筭是否是策的一種,必須先知道“筭”和“策”各自的意義?!安摺钡囊饬x較多,這里只選取與本文有關(guān)的意義。“策”的本義為馬箠?!墩f文解字·竹部》:“馬箠也。從竹,朿聲?!盵6]98“策”也指用于計數(shù)的小籌。《說文解字注·竹部》:“策猶籌,籌猶筭?!盵7]196《老子·道經(jīng)》:“善計,不用籌策?!盵8]69“策”作“簡冊”之義時,并非由策的本義或引申義引申而來,而是假借為“冊”?!安?、冊”上古均為初母錫部[9]22,上古音相同,語音上符合通假的條件。文獻中也常有“策”借為“冊”的用例。如《禮記·曲禮上》:“先生書策。”孔穎達疏:“策,篇簡也?!盵10]1239-1240筭的意義比較簡單,指用以計數(shù)的算籌?!墩f文解字·竹部》:“長六寸。計歷數(shù)者?!盵6]98《禮記·投壺》:“筭長尺二寸?!编嵭ⅲ骸肮g長尺有握。”[10]1666

從“策”和“筭”的意義上來看,二者只在算籌義上有關(guān)聯(lián)。但是,王國維在第四段之前討論的是簡冊的制度,后文討論的也是有關(guān)簡冊的問題,所以“(筭)則為策之一種”中所說的“策”指的是簡冊。而“策”的“算籌”義是引申義,“簡冊”義是假借義,二者不能混同。因此,并不能說筭是作為簡冊的策的一種,王國維先生將“策”的引申義與假借義混同了,得出了第一個觀點。

王國維證明“(筭)為策之一種”的一條論據(jù)是,“古者史官,一名作冊……故冊祝、冊命,及國之典冊,史實掌之。而《大射禮》實筭、釋筭亦太史之事。明策之與筭,非異物也”。但根據(jù)《通典·職官八》所載,西周、春秋時,太史既掌管編寫史書、文書相關(guān)的工作,又掌管天文歷法和國家典籍。[11]1465而《說文解字》認(rèn)為“筭”的本義是“計歷數(shù)者”,也就是計算天文歷法所用的算籌,正與太史兼管的天文歷法相合。所以策和筭都應(yīng)歸太史掌管,不能由此推斷出“策之與筭,非異物也”。

從出土實物方面也可以知道筭并非是策的一種。河北平山縣中山王墓出土了兩批算籌,其中中山成公陪葬墓出土了45根細(xì)長圓棍狀獸骨算籌[12]101,中山王舋墓出土了7根長條形的玉算籌。[13]231陜西岐山縣鳳雛村西周早期大型宮室兩個窖穴出土了959枚圓柱形角質(zhì)算籌,一般長度在1.3—2.5厘米之間,其中一部分一端呈圓錐形,一部分兩端均呈圓錐形。[14]廣州北部象崗山上的第二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組細(xì)長條狀象牙算籌,總數(shù)約200支,殘長12-13厘米。[15]140安徽霍山縣西漢前期木槨墓出土了47根竹簽狀竹算籌,長15.5厘米。[16]江蘇東陽小云山漢墓出土約20根長條狀銀算籌,殘長14-18厘米不等。[17]湖北江陵王家臺秦墓出土了60支細(xì)長圓柱形骨-竹算籌,長62.5厘米,一端為骨制,另一端為竹制,竹制一端均用絲線纏繞,外涂紅漆。[18]江蘇徐州東甸子西漢墓出土了一組圓柱狀鐵算籌,上面均纏有絲織品。[19]江蘇徐州后山西漢墓出土了一組細(xì)長條狀錫算籌,截面呈長方形,長20厘米。①[20]

這些算籌的制作材料十分豐富,包括玉、角、竹、木、骨、銀、鐵、錫、象牙等等,甚至有骨竹合制。而簡冊義的策的制作材料只有竹和木,材料類別上遠(yuǎn)少于算籌。算籌的形狀主要有長條形、圓柱形、方形等。簡冊義的策是編連起來的簡,算籌則是單只不編連(編連起來也難以用來計數(shù))。即使策是作為簡牘的泛稱,也只有長條薄片形和方形,與各種形狀的算籌的差別都比較大。

從長度上來看,上文列舉的算籌最短為1.3厘米,最長為62.5厘米,長度跨度很大,與《簡牘檢署考》中“筭長六寸”的觀點不相符。從功用上來看,策主要是用于書寫記錄,而出土的算籌上均無文字的痕跡。這主要是受到了材料和形狀的限制。算籌的各種材料中只有竹和木適宜書寫,其他材料均不適宜書寫。圓柱形的算籌上也難以書寫。盡管王國維在論述筭時添加了一些補充條件,“此種短簡,連編不易,故不用于書籍”,但是,既然筭與策的材質(zhì)、形狀、長度、功用都不相同,那么筭和策也就不能認(rèn)為是同一類物品了。

三、“古文筭皆為筴”中的“筭”“筴”也是“算籌”義

“古文筭皆為筴”是鄭玄對《儀禮·既夕禮》中“主人之史請讀赗,執(zhí)筭從”一句的注釋語。[10]1154王國維為了證明“(筭)為策之一種”而引用這條注釋作為論據(jù),其論證邏輯為六國時期使用“筴”,秦漢以后使用“筭”,所以“筭”有“筴”義。而“筴”是“策”的別字,所以筭可以歸為策的一種。但這個論證過程是存在問題的,主要問題在于前半部分的字詞對應(yīng)關(guān)系有誤。

首先分析一下鄭玄的“古文筭皆為筴”。鄭玄是東漢的經(jīng)學(xué)大師,兼擅古文經(jīng)和今文經(jīng)。他在注釋時如果遇見古文經(jīng)和今文經(jīng)用字的不同之處,會在注釋中說明“古文某為某”或“今文某為某”。“古文筭皆為筴”就是這種情況。這說明《儀禮·既夕禮》“主人之史請讀赗,執(zhí)筭從”中的“筭”是今文經(jīng)用字,而“筴”是古文經(jīng)用字。但這只是古文經(jīng)和今文經(jīng)的用字情況,而并非用詞情況。前文已經(jīng)提到,“策”字的“算籌”義為引申義,“簡策”義為假借義,二者不相關(guān)聯(lián),所以“策”字記錄了兩個詞。因此,不能簡單地把“筭”和“策”兩個字對應(yīng)起來,而是要探明原文中“筭”的詞義,并將“筭”與“策”的其中一個詞義對應(yīng)。

再回到《儀禮·既夕禮》的原文當(dāng)中?!爸魅酥氛堊x赗,執(zhí)筭從”意為主人的史官請求宣讀助人辦喪事的財物,拿著筭跟隨。如果將“主人之史請讀赗,執(zhí)筭從”一句中的“筭”理解為簡策,那么后文中的“讀書,釋筭而坐”“書與筭,執(zhí)之”中的“筭”也應(yīng)理解為簡策?!摆R”是助人辦喪事的財物,后文的“書”指的是這些財物的清單。如果“筭”再理解為簡策,簡策與書豈不重復(fù)?

其實《十三經(jīng)注疏》中對“讀書,釋筭而坐”一句的注疏已經(jīng)對“筭”作了正確解釋。鄭玄注:“必釋筭者榮其多?!辟Z公彥疏:“云‘必釋筭者榮其多’者,以其所赗之物言之亦得。今必釋筭顯其數(shù)者,榮其多故也?!盵10]1154從注疏中可以得知,筭是用于標(biāo)示贈送財物多少的算籌。贈送的財物越多,贈送者所得到的筭也就越多,越能顯示贈送者的財力。所以說,這里的“筭”,指的還是用于計數(shù)的算籌。因此,“策”字記錄的兩個詞中,與“筭”相對應(yīng)的是“算籌”義,而并非“簡策”義。

四、“筮”的本義是占卦用具

王國維認(rèn)為筮即策,并認(rèn)為筮字從筴,試圖從字形角度為“筮與策為一物”這一觀點提供論據(jù)。但從現(xiàn)有材料來看,筮從筴的觀點是有問題的?!绑摺钡募坠俏淖中紊形窗l(fā)現(xiàn),金文字形為“ ”[21]296,對其字形分析可以有三種方式:第一,從筮,從廾;第二,從竹,從 ;第三,從竹,從巫,從廾。但是,前兩種分析是有問題的。

第一種分析認(rèn)為從筮,從廾,但“筮”字最早見于秦系簡牘中,如“ 、 ”[22]67等。所以“筮”要比“ ”晚出,

“ ”從筮的觀點是不合理的。

第二種分析認(rèn)為從竹,從 ,認(rèn)為 為巫的古字?!拔住钡募坠俏淖中螢椤?”[23]207,金文字形為“ ”[21]313,基本一致。秦系簡牘中巫作“ ”[22]69,與甲骨文、金文字形已經(jīng)有所變化,與秦漢以后乃至今日的“巫”字字形大體相似。楚系簡帛中“巫”作“ 、 ”[24]463-464,與“巫”字的主要不同在于在“巫”字上添加了一橫,在“巫”字下添加了“日”或“口”。無論是“巫”的哪種古字字形,均不見與“ ”字相似的字形?!?”疑為字形分析有誤而產(chǎn)生的訛字。

第三種分析認(rèn)為從竹,從巫,從廾,三個部件會意,意為巫祝雙手所持的竹制品,即占卦用具。應(yīng)該說這種分析是更為合理的。王國維的“愚意此字(筮)或竟從筴,而《周禮》之簭,小篆之 均非其本字”這個觀點中,后半句是合理的,“簭、 ”確非筮之本字。前半句是值得懷疑的?!绑摺敝辽僭谖髦苤衅谝呀?jīng)產(chǎn)生了,“筴”則是漢代才從“策”字訛變而來?!绑摺背霈F(xiàn)時間比“筴”早,又怎么會使用“筴”作為“筮”的會意部件呢?“筮”從“筴”的觀點,從時間線索上來看是不合理的。

從文獻用例來看,“筮”的占卦用具義在文獻中可以得到證實?!秲x禮·少牢饋食禮》:“左執(zhí)筮,右兼執(zhí)韇以擊筮?!盵10]1196前人大多數(shù)認(rèn)為“筮”的本義是用于易占的蓍草?!墩f文解字·竹部》:“ ,易卦用蓍也?!盵6]96《詩·衛(wèi)風(fēng)·氓》:“爾卜爾筮?!泵珎鳎骸拜樵惑摺!盵10]324《儀禮·少牢饋食禮》:“左執(zhí)筮,右兼執(zhí)韇以擊筮?!辟Z公彥疏:“筮者,皆是蓍?!盵10]1196毛亨、許慎、賈公彥等人均認(rèn)為筮即蓍草。

但將“蓍”作為“筮”的本義有兩點可疑之處:第一,從字形上來看,“筮”如果本義為蓍草,為什么從竹而不從艸呢?第二,文獻用例中有“筮”并非蓍草的例證,如《儀禮·少牢饋食禮》:“左執(zhí)筮,右取上韇,兼與筮執(zhí)之,東面受命于主人。”《儀禮·士冠禮》:“筮人執(zhí)筴,抽上韇,兼執(zhí)之,進受命于主人?!辟Z公彥疏:“此云筴,彼云筮,一也?!盵10]946由此可知“筮”的本義并不完全是蓍草,而是包括蓍草在內(nèi)的占卦用具。

也有注家對“筮”的本義做出了準(zhǔn)確的訓(xùn)釋。如《儀禮·士冠禮》:“筮與席?!编嵭ⅲ骸绑?,所以問吉兇,謂蓍也。”[10]946鄭玄認(rèn)為筮的本義是用以問吉兇的物品,即占卦用具。訓(xùn)詁術(shù)語“謂”多用于以具體釋抽象,以狹義釋廣義,以別名釋共名。[25]164“謂蓍也”即以狹義釋廣義,以一種占卜用具“蓍”訓(xùn)釋占卜用具的全稱“筮”。

不能否認(rèn)蓍草可以用作占卦用具,但根據(jù)文獻中對占卦用具的記載,蓍草并不是唯一用具,甚至不是主要用具。《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蓖跻葑ⅲ骸八}茅,靈草也。筳,小折竹也。楚人名結(jié)草折竹以卜曰篿……五臣云:筳,竹筭也?!盵26]35根據(jù)王逸的注釋,可以得知,至少在楚地,卜筮的材料不僅有草,而且有竹。出土文獻同樣可以證明這一點。《楚卜筮簡綜合研究》在論及卜筮工具時提到,楚簡中能夠確定的占卦用具有22種,包括長葦、長剌、大央、央蓍、漆蓍、彤笿、少 、大彤筮等等。盡管大多數(shù)不為人們所熟知,但是有一些還是能知道其為何物,如葦即蘆葦,蓍即蓍草, 即竹籌等。[27]203-204

目前占卦用具的考古實物較少,前文出土算籌中可以認(rèn)定為占卜籌的有湖北江陵王家臺出土的骨-竹算籌和陜西岐山縣鳳雛村出土的角質(zhì)算籌。另有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M23大墓出土的5根玉簽可以認(rèn)定為占卜籌。[28]蓍草可能由于難以保存而未發(fā)現(xiàn)有出土文物,但這些可以確定為占卦工具的出土文物已經(jīng)充分說明了占卦工具的多樣性,而并非僅限于蓍草。因此,王國維的“古者筮亦用筭以代蓍……筮字從竹,亦當(dāng)由此”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表“算籌”義時“筮”最早出現(xiàn),其次是“策”,

最晚是“筭”

“筮”的本義是占卦用具,在外形與用途(計算數(shù)目)上都與算籌相似,那么可以認(rèn)為筮是策、筭的前身。從筭、筮、策在文獻中的使用用例來看,筮只用于占卦,而不用于其他方面的計數(shù)。如《儀禮·少牢饋食禮》:“左執(zhí)筮,右兼執(zhí)韇以擊筮。”策既能用于占卦,又能用于其他方面的計數(shù)。如《周易·系辭上》:“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盵10]80此處策用于占卦。《老子·道經(jīng)》:“善計,不用籌策?!贝颂幉哂糜谟嫈?shù)。筭基本不用于占卦,大多數(shù)用于其他方面的計數(shù)。如《儀禮·既夕禮》:“主人之史請讀赗,執(zhí)筭從?!?/p>

根據(jù)文獻用例,可以推斷,從“算籌”義的角度來看,“筮”出現(xiàn)得最早,其次是“策”,最晚是“筭”。這是比較容易解釋的。數(shù)學(xué)的萌芽與需要計數(shù)的占卦有關(guān),此時的算籌主要用于占卦,稱為“筮”。當(dāng)數(shù)學(xué)逐漸發(fā)展并脫離占卦成為一門獨立學(xué)科時,與其相關(guān)的術(shù)語也相應(yīng)地發(fā)生了改變。“策”處于過渡階段,所以既能用于占卦,又能用于其他方面的計數(shù)。“筭”則處于轉(zhuǎn)變基本完成的階段,很少用于占卦,多用于其他方面的計數(shù)。

“筮、策、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從各個字的最早古文字字形方面也可以得到佐證。從現(xiàn)有的出土資料來看,“筮”的最早古文字字形是金文“ ”,刻于史懋壺上,時間是西周中期?!安摺钡淖钤绻盼淖肿中问恰?”,出現(xiàn)在上博簡的《曹沫之陳》中,時間約為春秋早期[29]?!肮g”的最早古文字字形是“ ”,載于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中[22]68,時間是戰(zhàn)國末期?!绑摺⒉?、筭”的古文字字形最早出現(xiàn)時間與文獻用例相符合。

綜上所述,“策”在表示“簡策”義時是假借義,與“筮、筭”并沒有聯(lián)系。“筮”作為占卜用具,是表示“算籌”義的“策、筭”的前身,出現(xiàn)時間也最早。其次出現(xiàn)的“策”處于過渡階段,既能用于占卦,又能用于其他方面的計數(shù)。“筭”出現(xiàn)時間最晚,基本上已經(jīng)從占卦中分離出來,成為專門的計數(shù)工具名稱。

注釋:

①以上出土算籌的資料來源為:鄧亮《出土算籌補考》,《中國科技史雜志》2021年第3期,第403-417頁。在選取例子時均選取漢代及以前的算籌實物。

參考文獻:

[1]王國維著,胡平生,馬月華校注.簡牘檢署考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涂白奎.釋“巫”[J].華夏考古,1997,(01):82-92+113.

[3]馬明宗.釋“巫”[J].儒藏論壇,2021,(00):101-106.

[4]李旭冉,于沁可.蓍草偽說考[J].周易研究,2022,(03):45-54+100.

[5]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崇文書局,2010.

[6]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7]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8]朱謙之編.老子校釋[M].上海:龍門聯(lián)合書局,1958.

[9]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86.

[10]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1]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輯處.漢語大詞典(第二卷)[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8.

[12]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編.戰(zhàn)國雄風(fēng)——古中山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1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舋墓——戰(zhàn)國中山國國王之墓(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4]劉亮.周原遺址出土的圓柱形角器初考[J].考古與文物,1999,(05):56-61

[15]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編輯.西漢南越王墓(上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霍山縣文物管理所.安徽霍山縣西漢木槨墓[J].文物,1991,(10):39-61.

[17]盱眙縣博物館.江蘇東陽小云山一號漢墓[J].文物,2004,(5):38-49.

[18]荊州地區(qū)博物館.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J].文物,1995,(1):37-43.

[19]徐州博物館.徐州東甸子西漢墓[J].文物,1999,(12):4-18.

[20]徐州博物館.江蘇徐州后山西漢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4,(9):33-45+2.

[21]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quán)摹補.金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2]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23]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5.

[24]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25]郭芹納.訓(xùn)詁學(xu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6]洪興祖撰.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7]蔡麗利.楚卜筮簡綜合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2.

[28]李宸.大酋長之墓——含山凌家灘07M23墓文化內(nèi)涵試析[J].文物天地,2015,(04):118-122.

[29]王青.論上博簡《曹沫之陳》的性質(zhì)——兼論先秦時期“語”文體的起源與發(fā)展[J].學(xué)術(shù)月刊,2008,(02):126-131.

[30]鄧亮.出土算籌補考[J].中國科技史雜志.2021,(3):403-417.

作者簡介:

尤志鵬,男,江西撫州人,陜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訓(xùn)詁學(xué)。

苗栗市| 巴马| 徐汇区| 方城县| 辉南县| 抚顺县| 铁岭县| 文山县| 万安县| 金寨县| 彭州市| 安康市| 东丰县| 舞阳县| 和静县| 兴隆县| 东光县| 普兰店市| 甘洛县| 南江县| 云龙县| 张北县| 武功县| 四川省| 延津县| 兴宁市| 鄂尔多斯市| 迁安市| 新邵县| 依兰县| 桂平市| 江山市| 革吉县| 南平市| 拜城县| 海阳市| 民勤县| 辽宁省| 新郑市| 周宁县|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