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嬌,王 珺,張麗瓊,夏光華,李 川,申鉉日
(海南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海南海口 570228)
自198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漁業(yè)生產(chǎn)國。根據(jù)《中國漁業(yè)統(tǒng)計年鑒》,2018年中國漁業(yè)生產(chǎn)總量約為6457.66萬噸(其中,海洋漁業(yè)產(chǎn)量3301.43萬噸,淡水漁業(yè)產(chǎn)量3156.23萬噸)。近年來,我國漁業(yè)加工業(yè)發(fā)展迅速,但漁業(yè)加工生產(chǎn)中的廢棄物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漁業(yè)加工生產(chǎn)過程中大部分魚頭被看作廢棄物處理,這種行為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環(huán)境的污染。魚頭中脂質(zhì)成分豐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謝燕等研究發(fā)現(xiàn)南海海域產(chǎn)量較大的8種低值小雜魚頭部粗脂肪含量為2.7%~9.7%,其中藍圓鲹的頭部粗脂肪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含量高達28.4%[1]。
相較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由于具有調(diào)節(jié)人體的脂質(zhì)代謝、治療和預(yù)防心腦血管疾病、促進生長發(fā)育等功效,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此外多不飽和脂肪酸在抗癌、免疫調(diào)節(jié)、延緩衰老、減肥、美容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2]。多不飽和脂肪酸中的EPA、DHA不僅是構(gòu)成高等動物細胞的重要成分之一,而且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降低膽固醇、預(yù)防動脈硬化、預(yù)防老年癡呆癥、改善大腦學(xué)習(xí)機能和預(yù)防視力下降等[3-4]。魚頭中還含有一定量的極性脂質(zhì),如磷脂、糖脂和其他衍生物,其中,磷脂是極性脂質(zhì)中的主要成分[5];磷脂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jīng)常食用富含磷脂的物質(zhì)能夠促進脂肪的新陳代謝,改善大腦的機能,對心腦血管疾病、肝病、糖尿病、神經(jīng)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癥)等病的預(yù)防和治療都很有利。同時磷脂能顯著提高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細胞的活力,增強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6-8]。
國內(nèi)外已有關(guān)于海水魚和淡水魚脂質(zhì)脂肪酸含量比較研究的文章[9-11],但對海水魚和淡水魚魚頭不同極性脂質(zhì)脂肪酸和磷脂組成的比較研究鮮有報道。本實驗選取了我國6種主要的淡海水經(jīng)濟魚類,采用溶劑提取法分別提取魚頭總脂,并且將總脂分離獲得中性脂、糖脂、磷脂,探討6種魚魚頭磷脂的提取分離,并對6種魚魚頭總脂和不同極性脂質(zhì)的提取率及脂肪酸成分進行比較,以期為將來提取其有效成分,對水產(chǎn)副產(chǎn)物進行精深加工和開發(fā)高附加值產(chǎn)品提供依據(jù)。
馬鮫魚(Scomberomorusniphonius),重(459.69±182.59) g,長(36.21±3.67) cm;巴浪魚(Decapterusmaruadsi),重(70.21±64.33) g,長(17.60±2.19) cm;金鯧魚(Goldenpompano),重(406.26±144.54) g,長(22.50±2.90) cm;羅非魚(Oreochromismossambicus),重(321.78±59.42) g,長(20.89±1.37) cm;鯽魚(Carassiusauratus),重(243.21±32.05) g,長(17.30±1.49) cm;鰱魚(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重(2043.21±231.90) g,長(69.23±2.91) cm 均購自??谘亟r(nóng)貿(mào)市場;正己烷(色譜純) 美國Fisher公司;95%乙醇、氯仿、甲醇、丙酮、氯化鈉、乙酸甲酯、甲醇鈉、草酸、無水硫酸鈉 均為分析純,廣州化學(xué)試劑公司;脂肪酸甲酯標(biāo)準(zhǔn)品 美國Nu Chek-Prep公司;MF254 TLC Silica 天津博納艾杰爾科技有限公司。
Agilent 7890A氣相色譜儀 全自動進樣器,FID檢測器,美國Agilent公司;中草藥粉碎機 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TDL-5-A 型離心機 上海安亭科學(xué)儀器廠;HGC-24A型氮吹儀 天津市恒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SHA-B型水浴搖床 江蘇金壇億通電子公司;超聲波清洗儀 南京先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Thermo Sorvall LYNX6000高速落地離心機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電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XW-80A 漩渦混合儀 海門市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Flash Purification System 天津博納艾杰爾科技有限公司。
1.2.1 樣品前處理 取海水魚(馬鮫魚、巴浪魚、金鯧魚)頭部和淡水魚(羅非魚、鯽魚、鰱魚)頭部去鰓,用流動水沖洗后用組織粉碎機絞碎,離心(4000 r/min,25 ℃,10 min),棄上層血水,收集下層肉糜;放入樣品袋,密封,置于-20 ℃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2.2 六種魚魚頭總脂的提取 六種魚魚頭總脂根據(jù)Chen等[12]的方法略作修改。從冰箱取出絞碎的六種魚頭,解凍。按體積比1∶10的比例加入一定體積95%乙醇,在超聲功率60 W條件下超聲提取1.5 h,重復(fù)提取3次,抽濾提取濾液,真空旋轉(zhuǎn)蒸發(fā)濃縮至浸膏狀(45 ℃);以氯仿∶甲醇∶水(8∶4∶3,v/v/v)混懸,渦旋混合1 min以除去色素等雜質(zhì),離心(4000 r/min,25 ℃,10 min),棄上清,收集下層有機相;有機相加入0.2倍體積的0.9%(m/v)NaCl溶液,渦旋混合1 min以除去蛋白質(zhì),離心(4000 r/min,25 ℃,10 min)棄上清,將下層有機相真空旋轉(zhuǎn)蒸發(fā)至干,分別獲得六種魚魚頭的總脂(total lipid,TL),稱重,計算總脂得率,-18 ℃保存?zhèn)溆谩?/p>
式中:m1為所提取得到的總脂重量(g);m2為絞碎離心后的魚頭取樣量(g)。
1.2.3 總脂的硅膠柱層析分離 根據(jù)馬婷等[13]的方法,將所獲的總脂經(jīng)中壓純化與制備系統(tǒng)硅膠柱層析進行分離??傊芙庥谏倭柯确?連接到中壓純化與制備系統(tǒng)硅膠柱,用不同極性的有機溶劑進行洗脫,得到不同極性的洗脫組分。洗脫條件:進樣量2 mL,進樣濃度20~30 mg/mL,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05 nm,監(jiān)測波長210 nm。用氯仿洗脫硅膠柱,洗至基線平衡(約10 min);分別用氯仿、丙酮和甲醇依次進行洗脫,得到氯仿、丙酮和甲醇洗脫物;將上述洗脫液分別于45 ℃下旋轉(zhuǎn)蒸發(fā)去除溶劑,可分別對應(yīng)收集到六種魚魚頭中性脂(neutral lipids,NL)、糖脂(glycolipid,TL)和磷脂(phospholipid,PL)。
式中:m1為所提取得到的總脂重量(g);m3為總脂分離所得的中性脂重量(g);m4為總脂分離所得的糖脂重量(g);m5為總脂分離所得的磷脂重量(g)。
1.2.4 六種魚魚頭磷脂的組分分析 根據(jù)鄒舟等[14]的方法略作修改。薄層板使用前在烘箱中120 ℃活化處理2 h,將硅膠柱層析分離得到的磷脂加入氯仿溶解,配制成100 mg/mL的溶液進行薄層色譜分離,展開劑為氯仿∶甲醇∶水=65∶25∶4 (v/v/v),顯色劑分別為Ditmmer-Leser試劑、Dragendorff試劑、茚三酮試劑,薄層斑點顯色定位后,觀察顯色情況并拍照記錄。
1.2.5 六種魚魚頭脂質(zhì)的脂肪酸組成分析
1.2.5.1 脂肪酸甲酯化 采用堿法甲基化[15]。取適量上述提取的不同極性脂質(zhì)(總脂、中性脂、糖脂、磷脂)均進行脂肪酸組成分析,加入1.5 mL 的正己烷和40 μL乙酸甲酯,再加入100 μL甲醇鈉-甲醇(0.5 mol/L)飽和溶液,在37 ℃下反應(yīng)20 min,然后置于-20 ℃下冷凍10 min,取出后迅速加入60 μL的草酸,離心(4200 r/min,5 min)取上清液,并將上清液通過無水硫酸鈉柱以除去其中的水分,氮氣吹干,加正己烷定容,進行氣相色譜分析。
1.2.5.2 氣相色譜分析 采用曹君[15]的方法測定脂肪酸。FID檢測器,1 μL自動進樣;色譜柱采用熔融石英毛細管柱(100 m×0.25 mm×0.2 μm,CP-Sil 88,Chrompack);載氣為H2,燃燒氣為N2、H2和空氣,進樣口的溫度為250 ℃,壓力為24.52 psi,總流量為29.4 mL/min;爐溫為程序升溫:45 ℃時保持4 min,然后以13 ℃/min 的升溫速率將溫度升至175 ℃保持此溫度27 min,后以4 ℃/min 的升溫速率將溫度升至215 ℃保持35 min,總測定時間為86 min;檢測器的溫度為250 ℃,氫氣流速為30.0 mL/min;空氣流速為300 mL/min;氮氣流速為30.0 mL/min。脂肪酸的分析采用Agilent Chemstation 軟件對氣相色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通過與脂肪酸甲酯標(biāo)準(zhǔn)對照,采用面積歸一化法確定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以峰值面積的百分比表示)。
實驗數(shù)據(jù)用SPSS 17.5統(tǒng)計軟件分析處理,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檢驗不同魚頭間的差異顯著性,并用最小顯著差異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進行了多重比較,描述性統(tǒng)計值使用平均值±標(biāo)準(zhǔn)差表示,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從表1可知,在海水魚(馬鮫魚、巴浪魚、金鯧魚)和淡水魚(羅非魚、鯽魚、鰱魚)魚頭總脂中,鯽魚魚頭總脂得率(5.19%)最高,羅非魚和馬鮫魚魚頭總脂得率較高,巴浪魚和金鯧魚魚頭總脂得率較低,鰱魚魚頭的總脂得率最低。Li等[11]研究了淡水魚、海水魚、小蝦等食用肉類的脂肪得率為0.46%~7.83%。據(jù)報道,魚類脂肪得率的變化與物種、飲食、性別、產(chǎn)地和季節(jié)有關(guān)[16-18]。
表1 六種魚魚頭總脂得率比較
脂質(zhì)是由中性脂和極性脂組成,中性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易溶于極性小的有機溶劑,而不溶于水。極性脂的主要成分是糖脂和磷脂,易溶于極性大的有機溶劑[19]。根據(jù)此性質(zhì),可通過采用不同極性的洗脫劑將中性脂和極性脂分開。六種魚魚頭脂質(zhì)的組成情況見表2。從中性脂測定結(jié)果看,淡水魚魚頭中性脂的提取率均高于海水魚,淡水魚中羅非魚魚頭的中性脂提取率最高,為77.84%,海水魚中提取率最高的是金鯧魚,但也只有58.51%。從糖脂測定結(jié)果看,海水魚巴浪魚魚頭的糖脂提取率最高,為15.91%,而金鯧魚魚頭的糖脂提取率最低只為5.93%;淡水魚魚頭的糖脂提取率均較低,其中,羅非魚魚頭糖脂提取率最高,為6.47%,鯽魚魚頭的糖脂提取率最低,僅為3.67%;海水魚魚頭糖脂的提取率部分高于淡水魚。從磷脂測定結(jié)果看,海水魚魚頭磷脂的提取率均高于淡水魚,海水魚中巴浪魚魚頭的磷脂提取率最高,為22.86%,是淡水魚中磷脂提取率最高的羅非魚的2倍。比較同種魚魚頭不同脂質(zhì)(中性脂、糖脂、磷脂)提取率,發(fā)現(xiàn)在六種魚魚頭脂質(zhì)中,均以中性脂為主,磷脂次之,糖脂提取率最少。與Rao等[20]所研究的淡水魚rohu和murrel魚卵中脂質(zhì)分布相一致。
表2 六種魚魚頭脂質(zhì)組成比較
使用Dittmer-Lester試劑時,可以使磷脂顯現(xiàn)出藍色斑點(圖1a),使用Dragendorff試劑時,可以使含有膽堿的磷脂顯現(xiàn)出橙色斑點,即可使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choline,PC)、溶血磷脂酰膽堿(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和鞘磷脂(Sphingomyelin,SM)顯色(圖1b),使用茚三酮試劑時,可以使含有氨基的脂質(zhì)顯現(xiàn)紅紫色斑點,即可使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和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顯色(圖1c)。綜合分析圖1a~c上述顯色劑的作用結(jié)果,結(jié)合相關(guān)參考文獻[21-23]和各磷脂不同組分的比移值(表3),可知,六種魚魚頭磷脂分子種類主要有4種,薄層圖從下往上依次是:LPC、SM、PC、PE,未檢出PS。王文倩[24]研究草魚各部位磷脂發(fā)現(xiàn)草魚各部位磷脂都含有PC、PE、SM和LPC四種磷脂,不同部位間磷脂組分含量有一定差異。PC是生物生長所需的重要磷脂之一,是人體獲得膽堿的重要途徑和生命活動的基礎(chǔ)物質(zhì)[25]。PE又稱腦磷脂,屬神經(jīng)細胞膜的重要構(gòu)成,對改善大腦功能有顯著作用[26]。SM的兩大代謝產(chǎn)物神經(jīng)酰胺和鞘氨醇參與體內(nèi)的細胞生長、分化和凋亡等生理活動,對于抑制癌癥具有潛在的作用效果[27]。LPC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廣泛的生物學(xué)效應(yīng),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28]。六種淡海水經(jīng)濟魚魚頭磷脂中PC含量都最高,可以推測六種淡海水經(jīng)濟魚魚頭磷脂擁有較好的功能活性。
表3 六種魚魚頭磷脂各組分的比移值
圖1 六種魚魚頭磷脂的TLC結(jié)果
2.4.1 六種魚魚頭總脂脂肪酸的組成對比分析 六種魚魚頭總脂的脂肪酸組成見表4。六種魚魚頭總脂的脂肪酸組成基本相同,GC-FID法分別檢測出18~20種脂肪酸,其中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7~8種,單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4~5種,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7種。六種魚魚頭總脂中海水魚魚頭SFA含量最高,其中C16∶0(棕櫚酸)的含量最為豐富,占總脂肪酸含量的20.89%~24.23%,其次是C18∶0(硬脂酸),占總脂肪酸含量的7.30%~9.88%;淡水魚魚頭MUFA含量最高,其中,C18∶1(油酸)的含量最為豐富,占總脂肪酸含量的21.08%~31.99%以上。
表4 六種魚魚頭總脂脂肪酸組成對比分析(占總脂肪酸的含量,%)
就PUFA而言,海水魚魚頭總脂中C22∶6n-3(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含量最高(金鯧魚除外),達8%以上,淡水魚魚頭總脂中DHA的含量較低,為0.63%~3.14%,海水魚魚頭總脂中DHA含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六種魚魚頭總脂中均含有C20∶5n-3(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海水魚和淡水魚魚頭總脂中EPA的含量相對較低,僅占總脂肪酸含量的0.11%~4.99%。分析海水魚和淡水魚魚頭總脂中EPA+DHA的總量,海水魚魚頭總脂中EPA+DHA的總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六種魚魚頭總脂EPA與DHA之和分別是11.69%、16.45%、12.73%、0.74%、2.54%、6.10%。
2.4.2 六種魚魚頭中性脂脂肪酸的組成對比分析 六種魚魚頭中性脂的脂肪酸組成見表5。六種魚魚頭中性脂的脂肪酸組成基本相同,GC-FID法分別檢測出17~20種脂肪酸,其中SFA為7~8種,MUFA為4~5種,PUFA為6~7種。六種魚魚頭中性脂中海水魚魚頭SFA含量最高,其中C16∶0(棕櫚酸)的含量最為豐富,占總脂肪酸含量的18.90%~26.83%,其次是C18∶0(硬脂酸),占總脂肪酸含量的7.48%~8.92%;淡水魚魚頭MUFA含量最高,其種,C18∶1(油酸)的含量最為豐富,占總脂肪酸含量的20.72%~31.60%。
表5 六種魚魚頭中性脂脂肪酸組成對比分析(占總脂肪酸的含量,%)
續(xù)表
就PUFA而言,六種魚魚頭中性脂中C18∶2(亞麻酸)的含量最高,海水魚魚頭中性脂中DHA的含量較高,達6%以上,淡水魚魚頭中性脂中DHA的含量較低,為0.57%~2.60%,海水魚魚頭中性脂中DHA含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
六種魚魚頭中性脂中均含有EPA,海水魚和淡水魚魚頭中性脂中EPA的含量相對較低,僅占總脂肪酸含量的0.18%~4.66%。分析海水魚和淡水魚魚頭中性脂中EPA+DHA的總量,海水魚魚頭中性脂中EPA+DHA的總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六種魚魚頭中性脂EPA與DHA之和分別是9.77%、12.01%、9.88%、0.75%、2.16%、5.46%。
2.4.3 六種魚魚頭糖脂脂肪酸的組成對比分析 六種魚魚頭糖脂的脂肪酸組成見表6。六種魚魚頭糖脂的脂肪酸組成基本相同,GC-FID法分別檢測出17~19種脂肪酸,其中SFA為6~8種,MUFA為4~5種,PUFA為7種。六種魚魚頭糖脂中SFA含量最高(鯽魚除外),其中C16∶0(棕櫚酸)的含量最為豐富,占總脂肪酸含量的9.44%~27.75%,其次是C18∶0(硬脂酸),占總脂肪酸含量的6.42%~14.69%;MUFA含量較高,其中,C18∶1(油酸)的含量最為豐富,占總脂肪酸含量的14.69%~30.06%。
表6 六種魚魚頭糖脂脂肪酸組成對比分析(占總脂肪酸的含量,%)
就PUFA而言,海水魚魚頭糖脂中DHA的含量最高(金鯧魚除外),達6%以上,淡水魚魚頭糖脂中DHA的含量較低,為1.81%~4.18%,海水魚魚頭糖脂中DHA含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六種魚魚頭糖脂中均含有EPA,海水魚和淡水魚魚頭糖脂中EPA的含量相對較低,僅占總脂肪酸含量的0.14%~3.49%。分析海水魚和淡水魚魚頭糖脂中EPA+DHA的總量,海水魚魚頭糖脂中EPA+DHA的總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六種魚魚頭糖脂EPA與DHA之和分別是13.21%、22.83%、7.66%、1.95%、4.37%、7.67%。
表4~表6顯示了通過GC-FID法所得的六種魚魚頭總脂、中性脂、糖脂中的脂肪酸組成。對比分析總脂、中性脂、糖脂的脂肪酸分布表明,六種魚魚頭總脂、中性脂、糖脂中的脂肪酸組成基本相同,在六種魚魚頭總脂、中性脂、糖脂中,海水魚魚頭SFA含量(總脂33.2%~44.4%、中性脂31.5%~47.6%、糖脂30.29%~46.03%)均高于MUFA(總脂27.5%~28.1%、中性脂29.2%~32.0%、糖脂19.53%~29.06%),淡水魚魚頭SFA含量(總脂27.9%~36.3%、中性脂28.0%~35.7%、糖脂27.24%~37.31%)與MUFA(總脂31.0%~38.0%、中性脂30.7%~37.5%、糖脂25.28%~34.76%)相差不大。就SFA而言,在不同極性脂質(zhì)(總脂、中性脂和糖脂)的脂肪酸組成中C16∶0(棕櫚酸)的含量最為豐富,分別占總脂肪酸含量的15.27%~24.23%、15.30%~26.83%、9.44%~27.75%,本研究中大量的飽和脂肪酸C16∶0(棕櫚酸)的存在,也在淡水生物和海洋生物的脂質(zhì)中得到了觀察[29-30]。六種魚魚頭總脂、中性脂、糖脂中MUFA含量分別為27.5%~38.0%、29.7%~37.5%、19.53%~34.76%,其中,含量最高的MUFA為脂肪酸C18∶1(油酸)。就PUFA而言,六種魚魚頭總脂、中性脂、糖脂中均含有EPA和DHA。海水魚魚頭總脂、中性脂、糖脂中EPA含量與淡水魚魚頭相差不大,且含量較低;海水魚魚頭總脂、中性脂、糖脂中DHA含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且含量較高。在不同極性脂質(zhì)中,海水魚魚頭總脂、中性脂、糖脂中PUFA尤其DHA含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
2.4.4 六種魚魚頭磷脂脂肪酸的組成對比分析 六種魚魚頭磷脂的脂肪酸組成見表7。六種魚魚頭磷脂中的脂肪酸組成基本相同,GC-FID法分別檢測出15~17種脂肪酸,其中SFA為6~7種,MUFA為3~4種,PUFA為6~7種。六種魚魚頭磷脂中SFA含量最高,其中C16∶0(棕櫚酸)的含量最為豐富,占總脂肪酸含量的18.71%~25.45%,其次是C18∶0(硬脂酸),占總脂肪酸含量的9.60%~12.14%。六種魚魚頭磷脂中MUFA含量為21.8%~27.0%,其中,含量最高的MUFA為脂肪酸C18∶1(油酸),占總脂肪酸含量的17.72%~22.25%。磷脂脂肪酸分析結(jié)果與六種魚魚頭總脂、中性脂和糖脂分析結(jié)果相一致。
表7 六種魚魚頭磷脂脂肪酸組成對比分析(占總脂肪酸的含量,%)
就PUFA而言,海水魚魚頭磷脂中DHA的含量最高,達16%以上,淡水魚魚頭磷脂中DHA的含量較低,為5.17%~7.87%,海水魚魚頭磷脂中DHA含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六種魚魚頭磷脂中均含有EPA,海水魚魚頭磷脂中EPA的含量為1.90%以上,淡水魚魚頭磷脂中EPA的含量相對較低。海水魚魚頭磷脂中PUFA的總量達31%以上,含量均高于海水魚魚頭磷脂中MUFA(21.8%~23.6%),淡水魚魚頭磷脂中PUFA的總量達21%以上,含量與淡水魚魚頭磷脂中MUFA(23.9%~27.0%)相接近。分析海水魚和淡水魚魚頭磷脂中EPA+DHA的總量,海水魚魚頭磷脂中EPA+DHA的總量明顯高于淡水魚魚頭。六種魚魚頭磷脂EPA與DHA之和分別是21.43%、21.98%、18.39%、5.61%、9.09%、10.38%,而現(xiàn)在用作大量提取磷脂的大豆和雞蛋,它們的磷脂中EPA+DHA分別是1.4%[31]和5.6%~10.1%[32]。呂晴等[33]對太平洋磷蝦磷脂及其脂肪酸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的52.46%,其中EPA+DHA的總量為24.51%,與海水魚魚頭磷脂中EPA+DHA總量相差不大。所以從低值的海產(chǎn)原料中提取的磷脂,具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尤其EPA、DHA較高的特點,作為結(jié)合有DHA、EPA的磷脂,DHA/EPA磷脂除了磷脂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外,由于特殊的脂肪酸組成,其自身還具有獨到的生理功能,如DHA-PL和EPA-PL均可以顯著改善代謝綜合征,EPA-PL也可以顯著改善老年癡呆動物的學(xué)習(xí)和記憶能力[34]。因此,魚頭磷脂具有較好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應(yīng)得到充分利用[35]。
2.4.5 六種魚魚頭不同極性脂質(zhì)EPA、DHA、EPA+DHA含量比較 圖2a~f中列出了六種魚魚頭不同極性脂質(zhì)(總脂、中性脂、糖脂、磷脂)EPA、DHA、EPA+DHA含量比較,總體來說極性脂(糖脂、磷脂)的EPA含量與中性脂相差不大,極性脂的DHA的含量要高于中性脂(金鯧魚除外)。在6種魚魚頭不同極性脂質(zhì)中,EPA的含量較小,而DHA含量較大,這一現(xiàn)象在磷脂中表現(xiàn)最為明顯,6種魚魚頭總脂、中性脂和糖脂中的EPA+DHA含量都要普遍低于磷脂,特別是中性脂更是明顯偏低,由此可見6種魚魚頭脂質(zhì)中包括EPA、DHA在內(nèi)的PUFA主要傾向于結(jié)合在磷脂分子上。在早期其他魚類的研究中,也觀察到EPA和DHA大量集中在磷脂中[36-38]。Rao等[20]所研究的rohu和murrel魚卵顯示在磷脂組分中,EPA含量分別為1.1%和1.0%,DHA的含量分別為14.1%和6.8%。Tocher等[39]報道在鱈魚、鯡魚、綠鱈魚、牙鱈、毛鱗魚和沙鰻中存在大量的n-3 PUFA,同時,觀察到在磷脂部分含有大量的EPA和DHA。近年有研究表明,結(jié)合有EPA和DHA的磷脂在擁有磷脂和PUFA各自的功能特性和營養(yǎng)特性外,EPA和DHA在磷脂分子中比在三酰甘油分子中更利于人體消化吸收,生理活性更強,且比它們作為單體脂肪酸或其甲、乙酯及甘油酯等形式氧化穩(wěn)定性更強,不易被氧化,再加上磷脂本身具有改善脂肪代謝、增強免疫力等活性,因此富含EPA/DHA的磷脂具有潛在的研究價值[40]。
圖2 六種魚魚頭不同極性脂質(zhì)EPA、DHA、EPA+DHA含量比較
通過上述對6種魚魚頭的脂質(zhì)的研究分析表明,6種魚魚頭總脂均以中性脂為主,但仍含有一定量的磷脂,魚頭磷脂中共檢出4種磷脂組分,分別為PE、PC、SM、LPC,其中PC明顯高于其他磷脂組分,且相對總脂、中性脂、糖脂,以EPA、DHA為主的PUFA更傾向于結(jié)合在磷脂上,有研究發(fā)現(xiàn),結(jié)合EPA、DHA等n-3 PUFA的磷脂(EPA-PL、DHA-PL),在擁有磷脂和n-3 PUFA各自功能特性的基礎(chǔ)上具有一些獨特的生物活性,如細胞膜透過性增強,具有較好的氧化穩(wěn)定性和增強紅細胞變形的功能等[41]。同時,對海水魚和淡水魚魚頭中不同極性脂質(zhì)脂肪酸研究分析表明,海水魚魚頭不同極性脂質(zhì)的EPA含量與淡水魚相差不大,DHA含量比淡水魚高。因此,淡海水經(jīng)濟魚類尤其是海水魚魚頭有望作為n-3 PUFA磷脂的原料來源,進一步進行開發(fā)利用,以期達到廢棄物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