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句話自從一個和尚說過后,千百年來,不停地被引用,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句俗話。但是,當一些話司空見慣了,就不當一回事,這如同心肺氣管不發(fā)生毛病時,就不理會呼吸。今天,從這句話對于我們當下寫作的意義上,我談些個人一些新的認識。
這句話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就是我們面對的塵世的萬物萬象。塵世的萬物萬象那是有規(guī)律的,因為它一直保持著平衡而運行著。且不論日月山川,四季轉(zhuǎn)換,那么多的聲音和色彩,就說生老病死吧,它就是人生的規(guī)律,每個人都必然經(jīng)歷,能突破嗎,無論怎么努力,它總是在那兒,不以人的意志而轉(zhuǎn)移。我們就在這萬物萬象中,有時想,這個塵世多么豐實啊,你進來了什么都看不夠,聽不夠,聞不夠,嘗不夠,觸摸和感受不夠,在這里,一切都有序的。有序得像是精心地安排。有了一種樹葉被認定為茶,那么就有了采茶的簍,炒茶的鍋,裝茶的罐,煮茶的爐子,盛茶的壺和碗,又有了茶桌、茶凳。它就像一顆石子丟進水里所起的漣漪一樣,無盡擴散。在這其中,你感覺什么都從未生,又從未死,你就是它的一部分,好像你在,好像你又不在,多了你并不擁擠,少了你也并不空曠。這就是塵世,在塵一樣多的東西組合的世界里,而我們是寫作人,寫什么呢?有一個詞在說:文學是寫生活的。生活就是這萬物萬象。在萬物萬象中人是最主要的,又有一個詞在說:文學是人學。怎么寫人呢?萬物萬象之所以有序,有規(guī)律,其實就是關(guān)系。文學就是寫這種關(guān)系,既然人是萬物萬象中的一種,人肯定與萬物萬象有關(guān)系。再就是人是群生的,人群里有人倫秩序,有社會秩序,有生命秩序,有情感秩序,這就有了民族和國家,有了階級和階層,有了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有了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柴米油鹽,人就和人發(fā)生著關(guān)系。每個人在這個關(guān)系中尋找著自己的位置和角色,這關(guān)系運行的軌跡就是競爭,貪婪,嫉妒,快樂,憂傷和恐懼。而這恐懼就是對日常生活的恐懼,對悲傷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對碌碌無為人生的恐懼,人類之所以常常有了困境,就是對一種平衡的破壞,然后修復,再歸于合理和平衡,也就是對關(guān)系的一種梳理和調(diào)整。在這期間,人性得到充分的暴露和表現(xiàn)。佛教上講,每個人原本都是佛,只是到了塵世之后,久而久之向外追逐,忘卻了本來面目,人的成長過程暨是污染的過程,也是知道了污染而一步步再消除污染的過程,強調(diào)人生的意義一是尋找自己本來的面目,二是為這個世間加持。這一點又如同愛情,有科學講,人的能量有陽能量和陰能量,但常常是一半能量一直在沉睡的,正因為生命要補充,要平衡,才有了尋找另一半能量的行為,這就是愛情,愛情就是尋找自己的另一半,不是這樣嗎?(當然,個人內(nèi)在的能量平衡了,也就是陽能量和陰能量都醒著,這樣的人就是雌雄共體,便了不起,是大的人才,這種人才有政治的,經(jīng)濟的,軍事的,文學的,藝術(shù)的。比如劉邦、毛澤東,比如韓信、林彪,比如蘇東坡、沈從文,比如伍爾芙、戈迪默、喬伊斯和阿爾可斯。)文學就是寫這些關(guān)系的,寫出人類的困境和新呈現(xiàn)的人性。
這一層次上,如果和尚是對我們講的,那就是文學面對的是什么,就是寫作的基本面。但是,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上,文學的角度是“我們”的,是人與人、物與物間的平視。作品免不了見什么寫什么,就事論事,誠然你有才華,文筆很好,描寫精妙,遺憾的要么是兔子沒有翅膀,要么有翅膀又如雞一樣只能飛過墻頭。而且易于被一時形勢左右,成為暫短的宣傳品。那么,怎樣使作品不平庸,這就要說到第二層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因為在萬物萬象中,人類因競爭、貪婪、嫉妒、自私而產(chǎn)生的仇恨、悲傷、煩惱和恐懼,又無法擺脫,意識到了這些,就創(chuàng)造出了思想、主義、哲學、宗教,用這些東西來闡釋,從而制造了一種幻象。這種闡釋越巧妙,越深奧,越受人推崇,成為學問去探究竟,經(jīng)過不斷的宣傳,就變成了所謂的真理。似乎依照這些真理的追求和探索而麻醉自己,使自己活得更好。以至于從學問到學問,到后來蕓蕓眾生們其實只掌握些名詞概念而達到心理精神上的需求。從文學來講,在這一層次上,我們常常聽到對作品的評價有“深刻”“有意義寫作”,是“詩與遠方”,是“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考”之類的話。這個時候的文學角度是“我”,是局外人的視點。強調(diào)的是個性,風格,刻意,哲理,象征。老子提出天人合一,那是哲學命題,莊子提出天我合一,那是文學的觀點。天與我,我的存在,就是個性,風格,刻意,象征。“我”的觀察,“我”觀察對象,“我”的見解等等,這就衍生出了懷疑,否定,顛覆,批判,矯枉過正,形成了觀念和思想。什么都講究“我”,什么都要“分別”。但是,當我們不屑和鄙視第一層次,都熱衷于第二層次,文學上,觀念的概念性作品就特別多,強作歡和強作愁的作品就特別多。以批判為深刻,以象征為意義,以形式變化為手段,是易于產(chǎn)生那些做作的,矯情的,骨感的,濃妝艷抹的作品。這如同一根電線上的無數(shù)的不同顏色的燈泡,燈泡有別,電源相同。不同顏色的燈泡發(fā)出來的光也正是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觀念。觀念是隨時改變的,比如,七七年的革命文學的觀念已經(jīng)變了,“文革”后的傷痕文學的觀念已經(jīng)變了。以觀念寫成的作品,時過境遷,還有什么價值呢?所以說:觀念是變的,事實會永遠,事實就是指萬物萬象關(guān)系中的那些故事。
現(xiàn)在我談第三層次:“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比绻f第二層次的文學角度是“我”,是局外人的視點,那么第三層次的角度就是“無我”而“無我不在”,是太空的俯視。它的作品的意義,不是思想、觀念加進去的東西,是所寫的東西自性的力量在滋生、成長。它大實大虛,它圓融,它是作為“道”的形象的生活本身,是自然萬物萬象的天意運行。如一朵花由種子,由根由莖由葉而自然開花到散發(fā)芳香。佛教總的是講因果關(guān)系的,但它最高境界便是《心經(jīng)》,《心經(jīng)》講的就是第三層次。如果說佛經(jīng)還難以理解,那被后人推崇的王陽明的學說,那世紀之交風靡的心靈導師如魯米和克里希那穆提的那些學說,他們學說的要義就是讓現(xiàn)實回到現(xiàn)實,讓生活回到生活,一切都是本來面目,然后觀察你自己,而得以超越。我們在寫作時要塑造人物,都知道主要人物難寫,次要人物則容易寫,戲曲里的小丑就好寫,也最受觀眾和讀者歡迎。這是因為習慣了要給他(她)加思想加觀念,還是非白即黑的思維。(當然,這里邊也存在了審讀能力的問題,在當下,審讀能力已經(jīng)是個嚴重的事。)《紅樓夢》寫了什么呢,寫了社會巨變背景下大觀園中一群少男少女,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作家給他強加了什么嗎,除了有怎么來的,就是他們的以成長而成長,這些以成長而成長的就是那些日常生活。它是沒有觀念和思想的加入,但它把什么都寫出來了。這如同一個人長得高高大大了,有力氣,他是可以挑擔也可以拉車的,必須是他長得健壯,你就寫他的健壯的過程,這樣他自然能挑擔也能拉車。若不寫他健壯的過程,硬要讓他挑擔或拉車,他太瘦太弱,病病懨懨,能挑擔和拉車嗎?麥苗長到二尺才能結(jié)穗,長到一尺就結(jié)穗,穗能飽滿嗎?把所寫的人與物寫到極致,寫到圓滿,它本身就產(chǎn)生所有的意義。把燈點亮了,自然就能放光,就能指引方向和道路,飛蟲會來,眾人會聚集。作品的境界取決于視野,視野就是太空的,“無我而無我不在”的視角。這當然建立于作家的先天才能和后天的認識、覺悟、學養(yǎng)上,而一旦這樣,就可能出大作品。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句話講了單純—復雜—單純的過程,講了視角的提升擴大的過程。這是世間從事任何行當成功的真諦。可以說,是神的旨意。什么是神,是你對大自然的一種反應,你有了這樣的認識,自覺,聽從了這種反應,它會對你引導,產(chǎn)生力量,這如同手機,你喜歡看哪一類新聞,你看得多了,手機就不停地會將同類的新聞傳給你。
2020年4月6日
責任編輯 孔令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