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楊銀,饒桂維,蔡婕妤,卜興明,傅煜豪
(浙江樹人大學生物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杭州 310015)
磺胺類抗生素(Sulfonamides,SAs)屬于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基本化學結(jié)構(gòu)為對氨基苯磺酰胺。由于具有抗菌譜廣、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SAs 被廣泛使用于牲畜養(yǎng)殖業(yè)中[1]。根據(jù)統(tǒng)計,SAs 在世界各國的抗生素銷售及使用量中均居于首位[2]。大量施用的SAs 會通過農(nóng)田土壤地表徑流沖刷滲濾、畜禽糞便排放、污水處理廠出水等途徑最終進入水體環(huán)境[3]。SAs 在動物體內(nèi)的代謝時間較長,容易殘留在動物產(chǎn)品當中,水體環(huán)境中的SAs 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在人體內(nèi)蓄積,造成泌尿、免疫和造血系統(tǒng)紊亂,誘發(fā)皮炎等過敏反應并具有致癌性,還會導致人體出現(xiàn)急性或慢性中毒,從而威脅人體健康,因此研究磺胺類藥物的檢測方法很有重要。
目前,檢測磺胺類藥物殘留的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質(zhì)譜(GC–MS)法[4]、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5]、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LC–MS)法[6]、毛細管電泳法[7]、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8]等。樣品前處理是分析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樣品前處理技術有固相萃?。⊿PE)[9]、固相微萃?。⊿PME)[10]、液液萃?。↙LE)[11]、液相微萃?。↙PME)[12]。這些前處理技術普遍存在以下缺點:處理時間長,試劑用量大,萃取速度慢,儀器價格高,操作繁瑣,高毒性,實現(xiàn)自動化困難,難以滿足對痕量污染物監(jiān)測的要求[13]。LPME 技術逐漸發(fā)展,分為單液滴微萃取(SDME)[14]、中空纖維液相微萃取(HFLM)[15]、分散液–液微萃?。―LLME)[16]、懸浮固化液相微萃?。⊿FO–LPME)。
單液滴微萃取技術是將有機萃取劑懸掛于針頭上進行萃取的技術,人工難以控制,難以達到要求的精確度與準確度,此技術的萃取效率由液滴的量來決定,但較大液滴在針頭上非常容易掉落,影響萃取效率。中空纖維液相微萃取技術中纖維孔隙很小,孔徑一般為0.2 μm,容易存在樣品堵塞微孔的現(xiàn)象,該技術操作較為繁瑣,萃取速率慢,難以實現(xiàn)自動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技術樣品溶液若含有顆粒和大分子會影響萃取效果,該技術常選用鹵代烴作為有機萃取劑,而鹵代烴毒性較強,容易對實驗人員造成傷害,且對環(huán)境有嚴重污染。
懸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技術由Yamani 等[17]于2007 年提出,具有萃取時間短、成本低、操作簡便、有機溶劑用量少、對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是一種新型的樣品前處理技術,在與HPLC 儀、原子吸收光譜(AAS)儀、GC 儀、高效毛細電泳(HPCE)儀等聯(lián)用后,可以對目標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痕量分析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懸浮固化液相微萃取通常使用磁子攪拌進行萃取,萃取過程要求實驗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技能且耗時較長。筆者采取懸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技術與液相色譜聯(lián)用,采用渦旋輔助微萃取,建立了以懸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技術測定環(huán)境水樣中磺胺類藥物的新方法。
高效液相色譜儀:P230II 型,配UV230II 型紫外可見檢測器、LU230II 型低壓梯度混合器、P230II 型高壓恒流泵,大連伊利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超純水器:UPWS–1–60D 型,杭州永潔達凈化科技有限公司;
渦旋混合器:SW–80A 型,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GL–20G–H 型,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電子天平:MS205DU 型,瑞士梅特勒–托利多集團;
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KQ5200DE 型,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隔膜真空泵:GM–0.33 型,天津市津騰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對甲氧嘧啶(SMD)標準樣品:純度均不小于98%,西格瑪奧德里奇(上海)貿(mào)易有限公司;
乙腈、甲醇:色譜純,美國天地試劑公司;
正十二醇:純度不小于99%,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磷酸: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分別準確稱取60 mg SD 標準樣品,100 mg SM2 標準樣品,140 mg SMD 標準樣品,用乙腈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容量瓶中,配制成SD 質(zhì)量濃度為600 mg/L,SM2 質(zhì)量濃度為1 000 mg/L,SMD質(zhì)量濃度為1 400 mg/L 的標準儲備溶液,置于4℃冰箱中備用。使用前用乙腈稀釋成SD 質(zhì)量濃度為3.75~60 mg/L,SM2 質(zhì)量濃度為6.25~100 mg/L,SMD 質(zhì)量濃度為8.75~140 mg/L 的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用燒杯稱取適量SAs(SD,SM2,SMD),以乙腈溶解,轉(zhuǎn)移至1 L 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搖勻后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模擬水樣。
將采集的水樣儲存于50 mL 離心管中,在實驗室冰箱中冷藏保存過夜,次日,取搖晃均勻后的10 mL 水樣,加入0.8 mL 正十二醇,渦旋1 min,在4 000 r/min 轉(zhuǎn)速下離心5 min,將離心后的溶液冰水浴5 min,用藥匙將固化后的正十二醇取出,置于干凈的離心管中,待正十二醇融化后加入0.8 mL 甲醇,將樣品溶液過0.22 μm 濾膜,進樣至高效液相色譜儀中進行分析。
色譜柱:SinoChrom ODS–BP 型柱(4.6 mm× 200 mm,5 μm,大連伊利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柱溫:30℃;流動相:體積分數(shù)為0.1%的磷酸水溶液–乙腈(90∶10),流量為1 mL/min;進樣體積:10 μL;檢測波長:270 nm。
懸浮固化液相微萃取要求萃取劑具有水溶性低、不易揮發(fā)、密度小于水、熔點接近或低于室溫(10~30℃)、萃取容量高和對分析物測定沒有干擾等特點。實驗室經(jīng)常使用正十一醇、正十二醇、正十六烷、溴代十六烷作為萃取劑。選擇正十一醇和正十二醇進行試驗,發(fā)現(xiàn)相同條件下正十一醇在萃取SAs 時冰浴后沒有固化現(xiàn)象,有機相不能與水相分離,不能滿足萃取要求,而用正十二醇萃取SAs時效果良好,故選擇正十二醇作為萃取劑。
懸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技術會利用渦旋和超聲等形式輔助乳化,渦旋可以加快萃取劑與模擬水樣之間的傳質(zhì)速率,加速乳化形成,縮短萃取時間。懸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技術利用超聲輔助時,萃取劑在超聲輔助下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水相中,與水相之間形成巨大的接觸面,從而加快物質(zhì)的轉(zhuǎn)移,實現(xiàn)萃取目的。對超聲輔助和渦旋輔助進行對比試驗,結(jié)果如圖1。由圖1 可知,在相同條件下,渦旋比超聲具有更高的提取率;并且在萃取過程中,渦旋比超聲耗時更短,耗能更少;而且渦旋設備便于攜帶。故選擇渦旋輔助乳化進行微萃取操作。
圖1 不同乳化輔助方式下SAs 的提取率
萃取劑用量是影響水樣中SAs 提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正十二醇與水相的接觸面積與SAs向正十二醇的傳質(zhì)效率有很大關系,隨著萃取劑用量的增加,SAs 的提取率也會隨之提高。試驗對比了0.3,0.4,0.5,0.6,0.8,1.0,1.1 mL 正 十 二 醇 萃 取10 mL 水樣的提取率(如圖2 所示)。試驗結(jié)果表明,萃取10 mL 環(huán)境水樣中的SAs,使用0.8 mL 正十二醇時提取率最高。由圖2 可知,隨著正十二醇用量的增大,SAs 的提取率逐漸升高,而正十二醇的最佳萃取劑用量為0.8 mL。當萃取劑用量超過0.8 mL時,隨著正十二醇用量的增大,SAs 的提取率下降,這是過多的萃取劑起到稀釋作用導致,故選擇萃取劑最佳用量為0.8 mL。
圖2 不同萃取劑用量時的SAs 提取率
溶液pH 對SAs 的提取率也有影響。調(diào)節(jié)水樣pH,改變SAs 的狀態(tài),使其處于分子或離子狀態(tài),從而影響SAs 的提取率。分別使用硫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用pH 計測得模擬水樣pH 為5.3。SD 易溶于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SM2易溶于稀酸和稀堿溶液,SMD 易溶于稀酸)。pH為3.3~7.3時SAs的提取率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溶液pH 為7.3 時,SM2 的提取率明顯高于其它兩種藥物,溶液pH 為3.3 時,SMD 的提取率明顯高于另外兩種藥物。這是因為SM2 易溶于稀堿,SMD易溶于稀酸,酸堿性試劑的加入有利于SM2,SMD在模擬水樣中的溶解,從而提高提取率。試驗結(jié)果表明,不調(diào)節(jié)模擬水樣pH 時3 種SAs 的綜合提取率最好,故選取pH 5.3 進行后續(xù)試驗。
圖3 不同pH 時的SAs 提取率
萃取時間是影響提取率的一項要素,使用渦旋的方法進行萃取試驗,在渦旋過程中,足夠的萃取時間可以使目標分析物最大程度地轉(zhuǎn)移進入萃取劑中,提高SAs 的提取率。圖4 展示了不同渦旋時間對應的SAs 提取率,由圖4 可見,渦旋時間為15~60 s 時,SAs 提取率隨著渦旋時間的增長而增大,在渦旋時間為60 s 時SAs 提取率達到最大,然后呈下降趨勢。原因是渦旋時間太短會導致萃取劑與水樣中的SAs 不能達到分配平衡,SAs 未能最大程度地進入正十二醇;渦旋時間過長則會造成乳濁液不穩(wěn)定,SAs 提取率也會降低且浪費能量。綜合考慮,選取最佳渦旋時間為60 s。
圖4 不同渦旋時間時的SAs 提取率
分別選擇離心時間為1,3,5,7,9 min,考察SAs的萃取率,試驗結(jié)果如圖5 所示。試驗發(fā)現(xiàn)隨著離心時間增加,SAs 的提取率起初隨之提高,在離心時間為5 min 時達到最大,然后呈下降趨勢。最初提取率隨著離心時間增加而提高,可能是因為過短的離心時間導致萃取劑萃取完SAs 后與水樣分層不夠完全,冰浴后固化的十二醇結(jié)構(gòu)松散,收集較為困難,會有所損耗,導致SAs 提取率較低。而隨著離心時間的增加,SAs 提取率達到峰值后即形成動態(tài)平衡,而過長的離心時間會導致耗能增加。綜合考慮,選取離心時間為5 min。
圖5 不同離心時間時的SAs 提取率
在2 000~6 000 r/min 區(qū)間分別設置不同的離心轉(zhuǎn)速,考察離心轉(zhuǎn)速對SAs 提取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6 所示。試驗結(jié)果表明,SAs 的提取率隨著離心轉(zhuǎn)速的上升而增大,在離心轉(zhuǎn)速為4 000 r/min 時SAs 的萃取率達到極值,然后開始降低。這可能是由于離心轉(zhuǎn)速過高導致SAs 分解,破壞了正十二醇的結(jié)構(gòu),從而使SAs 的提取率降低。為了使萃取SAs 的正十二醇與樣品溶液充分分離,選則最佳離心轉(zhuǎn)速為4 000 r/min。
圖6 不同離心轉(zhuǎn)速時的SAs 提取率
配制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3.75,7.5,15,30,60 mg/L 的系列SD 標準工作溶液,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6.25,12.5,25,50,100 mg/L 的系列SM2 標準工作溶液,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8.75,17.5,35,70,140 mg/L 的系列SMD 標準工作溶液,在1.5 色譜條件下測定,以SAs的質(zhì)量濃度(x,mg/L)為自變量、色譜峰面積(y)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計算線性方程、相關系數(shù)。
以信噪比(S/N)為3 時對應的標準溶液質(zhì)量濃度為方法檢出限,信噪比為10 對應的標準溶液質(zhì)量濃度為定量限。
線性范圍、線性方程、檢出限和定量限列于表1。由表1 可知,SD,SM2,SMD 的質(zhì)量濃度分別在3.75~60,6.25~100,8.75~140 mg/L 范圍內(nèi)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shù)(r)均不小于0.999 2,SD,SM2,SMD 的檢出限分別為0.48,0.72,0.92 mg/L,定量限分別為1.59,2.40,3.05 mg/L。
表1 3 種SAs 標準曲線的線性方程、相關系數(shù)、檢出限及定量限
分別取質(zhì)量濃度為15,30,60 mg/L 的SD 溶液,質(zhì)量濃度為25,50,100 mg/L 的SM2 溶液和質(zhì)量濃度為35,70,140 mg/L 的SMD 溶液,按1.4 方法處理,在1.5 色譜條件下進行加標回收試驗,平行試驗5次,計算平均回收率和相對標準偏差,試驗結(jié)果列于表2。加標樣品色譜圖如圖7。由表2 可知,該方法SD,SM2,SMD 的精密度良好,SM2,SMD 回收率良好。SD 鑒于其本身幾乎不溶于水的物理性質(zhì),使用該方法情況下?lián)p耗較大,導致其回收率較差。
表2 加標回收試驗結(jié)果
圖7 加標樣品色譜圖
吸取同一標準混合溶液10 μL,分別在0,2,4,6,8,10 h 于1.5 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峰面積,計算峰面積測定值的相對標準偏差,SD,SM2,SMD 的色譜峰面積測定值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2.8%,1.8%,2.3%,表明該方法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建立了一種懸浮固化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譜聯(lián)用測定環(huán)境水樣中磺胺類藥物的方法,實驗過程中以正十二醇作為萃取劑采取渦旋輔助微萃取,該方法試劑用量少,操作簡便,成本低廉,對環(huán)境友好,準確性、重現(xiàn)性好,可以滿足樣品分析的要求,為測定磺胺類藥物在環(huán)境水樣中的含量提供新思路和新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