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政策約束下的制造商與再制造商生產決策分析

2020-09-26 08:16:24勞長溪
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電子產品制造商競爭

勞長溪

(廣東工業(yè)大學 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據統計,2016年全球產生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高達4 470萬噸,而在2017年,電器電子設備的累計銷售數量已經超過30億個單位。保持這種增長速度,2021年人均電子產品垃圾重量會累積到6.8 kg[1]。與此同時,消費者以更快的速度替換電子產品,從而使電子產品的使用期限變得更短[2]。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鉛、鎘、汞等有害物質,如果處理不當,會對鄰近區(qū)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極其嚴重的影響。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電子垃圾也可作為重要的資源來源。蘋果公司在2018年的環(huán)境責任報告中指出,該公司用于拆解手機的機器人每拆解十萬臺iPhone 6能回收1.9 t鋁、0.97 kg金、7.5 kg銀、11 kg的稀土元素等,而回收的材料將重新進入二級材料市場[3]。因此,如果能將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妥善處理,不僅有利于環(huán)境的保護,也能獲取顯著的經濟效益。

對廢棄的電子產品制定嚴格的管理體系,既是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同時也有經濟因素的考慮。基于生產者責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的回收立法規(guī)定,制造商應該為所生產的產品在其生命周期結束時,負有以對環(huán)境安全的形式進行處理的責任[4]。較早實施EPR制度的歐盟,計劃在其WEEE指令中,將2019年回收處理的最低目標設定為新產品數量的65%[5]。與歐盟一樣,發(fā)達國家都有類似的法律法規(guī),韓國甚至對資源的回收率設定具體目標[6]??傮w上,要求生產者對其生產的產品負有相應的責任,符合當前發(fā)達國家的立法理念。

與此相對應的是,當前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還未形成體系,并且政策的實施主要是以征收基金進行補貼的方式進行[7-8]。但因為政策實施的復雜性、基金池的不足,回收處理基金的運行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財政部統計數據表明,2016年征收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為26.1億,而支出為47.14億,基金缺口高達21.04億。據Gu等[9]的估計,按照現行的補貼標準發(fā)放,到2030年基金缺口將達到330億美元??紤]到當前中國實施“基金政策”所面臨的問題,未來該政策必然會有較大的調整。因此,參考當前發(fā)達經濟體所采用的EPR理念,要求企業(yè)負有對其生產的產品進行回收處理的責任,在此基礎上研究企業(yè)效益、消費者福利、環(huán)境影響等變化狀況,有助于為我國當前基金政策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決策建議。

在EPR情形下,生產者回收其生產的產品主要有以下3個因素:(1) 從回收的產品中獲得有用的部件,將其用于再制造;(2) 提取有價值的材料;(3) 應對政策法規(guī)的要求[10]。本文主要關注于制定生產者最低回收目標的政策約束下,電子產業(yè)的再制造活動。再制造是將使用過的產品恢復到一個具有共同的審美和操作標準,并保留舊產品的幾何結構和核心部件的過程[11]。

實踐表明,消費者對于再制造產品與新產品有著顯著的估值差異,而對于不同生產者的再制造產品也有著不同的支付意愿。有研究表明,消費者對于第三方再制造商的再制造產品的估值普遍低于制造商生產的再制造產品,平均值為7.93%[12]。因此,在研究政策因素對于制造商、再制造商生產決策的影響時,考慮消費者對于不同生產者的產品存在異質偏好的情形,更符合實際情況。

1 文獻回顧

與本文研究密切相關的領域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制造商與第三方再制造商的市場競爭;第二是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實施,對于再制造市場的影響。

為獲取經濟效益,再制造商通過回收廢舊產品生產再制造產品,與制造商的產品進行競爭。Majumder等[13]在一個兩周期的背景下,當消費者不區(qū)分制造商的新產品、再制造產品,但對制造商、再制造商的再制造產品有著不同支付意愿時,研究制造商與再制造商的生產決策。類似的背景框架下,Swaminathan等[14]研究制造商與再制造商進行競爭時,表明如果再制造效益足夠大,制造商可能會提高第一周期的生產數量,從而提高第二期可用于再制造的產品數量。同樣在研究制造商面臨再制造商的競爭時,Ferguson等[15]確定制造商選擇再制造,或者是只收集廢舊產品而不進行再制造的競爭策略。許茂增等[16]分析了消費者對于制造商生產的新產品、再制造產品和經銷商翻新的二手產品有著不同的估值時,閉環(huán)供應鏈中各部門收益以及消費者福利的問題。研究結果表明不論制造商是否從事再制造,只要經銷商銷售二手產品便會減少制造商利潤而增加經銷商利潤。Bulmus等[17]將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競爭從產品銷售延伸到廢舊產品的回收上,并表明制造商的廢舊產品收購價僅取決于自身的成本結構,而與第三方再制造商的收購價無關。在一個兩周期背景下,伍穎等[18]分析了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競爭下的生產決策問題。劉志等[19]在研究高、低端產品的差異化競爭時,表明高端產品制造商通過專利許可的方式引入再制造商的策略,能提高高端制造商的經濟效益。Chen等[20]研究了由制造商、再制造商以及翻新商構成的市場中的競爭均衡狀況,分析表明制造商傾向于阻礙再制造商、翻新商進入市場。區(qū)別于上述文獻,本文明確假設市場上已經存在再制造商的再制造產品,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了6種市場競爭均衡情形。

政策的干預給閉環(huán)供應鏈帶來了顯著的影響,出于效益的考慮,企業(yè)并不總是盡可能的回收廢舊產品,而這部分產品最終會遺留在控制之外,從而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同時因為廢舊產品中蘊含著極大的經濟價值,從整體來分析,也降低了社會福利。因此,將政策因素考慮到閉環(huán)供應鏈之中,有助于克服因企業(yè)盲目追求利益而帶來的諸多問題。Webster和Mitra[21]在一個兩周期模型中,考慮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存在產品競爭的情形下,法律規(guī)制的影響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該文獻中制造商并沒有生產再制造產品,同時該文假設制造商需要對已售出的產品全部負責,因此并沒有詳細分析政策約束因素的變化對于整體競爭結構的影響。在完全競爭市場下,文獻[4]考慮政策約束對于企業(yè)生產決策、消費者剩余以及環(huán)境的影響,給出了特定情境下的最優(yōu)回收目標。Gui等[22]針對于EPR體系中廢舊產品集體回收的成本分配缺乏有效激勵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實際處理成本而進行總成本分配,并且對于回收系統有貢獻的企業(yè)進行獎勵的機制,從理論上解決了激勵不相容問題。Esenduran等[23]考慮了制造商與再制造商競爭情形下政策約束的影響,結果表明設定更高的回收目標并不意味著會生產更多的再制造產品,這給實際決策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通過集體回收履行EPR通常被認為相對于個體履行EPR,因為成本分配的問題,制造商對于產品環(huán)境設計的激勵是次優(yōu)的。Gui等[24]對于這個問題進行了充分的研究,確定了很多回收網絡并不能同時提供參與的穩(wěn)定性和激勵制造商生產更具環(huán)保效應的產品。但如果回收網絡是設計加強型的,也就是回收網絡的成本分配以產品的可回收性為基礎,以及對于網絡有貢獻的制造商進行獎勵,那么激勵不相容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通過對上述文獻整理分析,可以看到對于政策約束下的再制造市場競爭情形的研究還是很少,并且這些分析較少考慮到不同主體生產的再制造產品,消費者對其有著不同的支付意愿。許茂增等[16]考慮到了這種支付意愿的差異性,但注意到他們的研究中的二手產品指的是經銷商翻新的,而經銷商本身與制造商是一種合作競爭的關系,區(qū)別于第三方再制造商與制造商之間的競爭。伍穎等[18]分析了制造商和第三方再制造商競爭條件下的生產決策問題,但該文并沒有考慮到政策約束的問題,并且沒有討論消費者對于不同主體生產的再制造產品有著不一樣的支付意愿。同時考慮到政策約束以及再制造產品之間存在差異的,唯一例外的是Esenduran等[23]的研究,不過該文獻并沒有具體展開討論,只是做了數值分析。本文明確考慮了消費者對于上述3種產品的支付意愿差異,在此基礎上研究政策約束對于企業(yè)效益、消費者剩余、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福利的影響,從而為企業(yè)市場決策,立法機構對于回收立法的制定提供更進一步的理論依據。

2 研究問題及假設

本文主要研究的問題為:在一個原始裝備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生產新產品、再制造產品、第三方再制造商(Independent Remanufacturer, IR)生產再制造產品,并且消費者對于這3種產品的支付意愿不一致的市場中,研究立法

表2 高估值下各部門收益Table 2 The revenue from various sectors under the high valuation

表3 中等估值下各部門收益Table 3 The revenue from various sectors under the medium valuation

表4 低估值下各部門收益Table 4 The revenue from various sectors under the low valuation

綜上分析,基金補貼、設置最低回收目標對于整個閉環(huán)供應鏈的各個部門而言,影響范圍、程度都有著極大的不同。若政策的目標將保護環(huán)境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則設置最低回收目標的政策相對合理。若是為了再制造產業(yè)的持續(xù)性發(fā)展,鼓勵更多的企業(yè)從事再制造活動,則基金補貼政策更有利。

5 總結

通過法規(guī)的形式,使制造商負有對其生產的產品在生命周期結束時進行妥善處理的責任,有助于解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帶來的問題。本文研究對制造商制定最低回收目標,在考慮消費者對于再制造產品存在估值差異的情形下,企業(yè)的生產決策及相應的影響。研究表明:(1) OEM和IR的再制造成本需滿足一定的約束,制定最低回收政策才會對企業(yè)的生產決策產生影響;(2) OEM的新產品數量隨著回收目標的增加而減少,當OEM的再制造成本較大時,回收目標的增加會減少市場上再制造產品的數量;(3) 提高最低回收目標,有助于改善環(huán)境效益。

數值分析表明,同樣的回收目標下,消費者對于再制造產品估值越高,則社會福利越高。當未處理的產品對于環(huán)境的影響越大時,回收目標的增加對于社會福利的提高越明顯。通過與現行的回收基金政策比較,表明實施最低回收目標的政策在改善環(huán)境效益方面更顯著。若是為了再制造產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鼓勵更多的企業(yè)從事再制造活動,則基金補貼政策更有利。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只考慮一個制造商和一個再制造商的競爭情形,實際上市場可能會存在多個再制造商,因此制造商可能會面臨更復雜的競爭情形,這需要對本文的基本模型進一步修正,以適應這種復雜分析的需要。此外,本文考慮OEM和IR回收產品有著分離的回收渠道,但在一些行業(yè)中,OEM也會和IR在產品回收上展開競爭。因此,雙邊競爭也是研究再制造市場競爭的一個重點。最后,一些國家在制定EPR法規(guī)時,除了最低回收目標外,還規(guī)定了一個資源再循環(huán)率的目標。本文為了處理的便利性,假設企業(yè)的再制造率為1,因此釋放這一假設,有助于獲取更強的現實意義。以上的幾點,都是市場中普遍存在但在本文中卻沒有展開討論的問題,因此對其進行研究符合實際的需要。

猜你喜歡
電子產品制造商競爭
正確使用電腦等電子產品
一位制造商一架軍機(美國篇)
摭談中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利弊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6
受挫的汽車制造商在通向全新未來的十字路口止步不前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2
幫孩子減少對電子產品的迷戀
中華家教(2018年8期)2018-09-25 03:23:06
我國小型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模式
感謝競爭
天翌全系列衛(wèi)星天線制造商
高通24億美元收購芯片制造商CSR
IT時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3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
平定县| 绥棱县| 宝丰县| 宿松县| 油尖旺区| 石渠县| 无为县| 昭觉县| 集贤县| 兰考县| 射洪县| 黄山市| 东乡县| 开江县| 合作市| 黄浦区| 阜平县| 土默特左旗| 宜都市| 友谊县| 肇东市| 加查县| 崇义县| 额尔古纳市| 吉林市| 平昌县| 武夷山市| 栾城县| 潍坊市| 温宿县| 洪泽县| 石门县| 称多县| 南开区| 林西县| 铜陵市| 栖霞市| 渑池县| 友谊县| 三江|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