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紅
摘 要:通過對現行企業(yè)生產經營現狀的分析,找出目前企業(yè)經營活動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提出加強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分析的對策,達到及時發(fā)現和糾正企業(y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使企業(yè)生產經營正常平穩(wěn)地進行,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關鍵詞: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分析形式;分析方法;對策
工業(yè)企業(yè)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它根據市場需求,加工生產出工業(yè)產品或提供勞務,完成自己的生產經營任務,并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所以,工業(yè)企業(yè)的生產過程,既反映創(chuàng)造產品使用價值的過程,也反映產品價值的形成過程,既反映物質產品不斷運動的過程,也反映資金不斷運動的過程,這就是工業(yè)企業(yè)生產經營運行的實質。
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強調全員參與,期望通過對企業(yè)生產經營運行過程的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全過程的控制,達到對全系統(tǒng)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和管理效益最大化。就整個過程而言,生產經營活動分析不僅控制了企業(yè)的物流和資金流,而且能夠有效地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的有效實現,并由此增進資本運營效益,促進企業(yè)改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推動企業(yè)整體的全面發(fā)展。
一、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概述
要搞好企業(yè)的管理工作,必須要抓住企業(yè)經濟運行規(guī)律這個鏈條,這勢必要對企業(yè)經濟運行情況的規(guī)律和特點有足夠的認識和掌握。而企業(yè)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則是認識和掌握企業(yè)經濟運行情況規(guī)律和特點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謂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就是對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的規(guī)律性進行客觀的分析,實事求是地總結過去,科學地預測未來,嚴密地控制現在,充分調動和發(fā)揮人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可能性變?yōu)楝F實性,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所以,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是有效地管理企業(yè)的一種方法,也是當前深化企業(yè)改革、實現企業(yè)管理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手段。通過分析,認識企業(yè)經濟活動的規(guī)律性,使企業(yè)的各項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實際,減少盲目性,爭取主動性。
二、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分析的現狀
當前,許多企業(yè)定期進行經營運行分析流于形式的多,付諸行動的少;思想認識輕;運行分析能力差;分析工作基礎依然十分薄弱;分析的程序不規(guī)范,重點不突出。每次的分析會從班組、車間到廠部分析的內容都是一樣的,好像是一個固定的格式,只要根據不同的單位、不同的時期將數據進行替換就是一篇分析報告。分析更多的是在報告上做文章,為分析而分析,而沒有真正地從生產組織、指標優(yōu)化等方面尋找問題。分析沒有側重點,對指標體系只進行基本的數量分析,未經過周密詳細的調查研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提高到理論的高度去認識。因此,企業(yè)必須善于利用指標數據的增減變化,進行對比分析,在對比中可以認識到:未被利用的勞動、物質資源;利用不當的部分;進一步提高的可能性。找出什么地方還不合理,什么地方還有潛力可挖。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就是解矛盾、找差距、提措施、挖潛力、促轉化的重要方法。因此,企業(yè)運行情況分析是企業(yè)生產經營正常進行的“參謀”,關鍵在于確定分析的目標,目標一旦確定,分析方法就是必要的手段,制定對策是達到目標的保障。
三、生產經營活動分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1.活動分析重視不夠,分析目標不明確
企業(yè)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大多數忙于生產組織、技術改造等等,在思維中認為日常的經營分析不會帶來效益,盡管在日常工作中提倡管理出效益,但也都是抓一些能夠立竿見影的管理工作,而忽視了生產經營的分析對企業(yè)效益增長的作用,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分析不太重視。
當前,我們上下都在抓經濟活動分析,從班組開始進行經濟活動分析,但目前的狀況是活動流于形式,且不說分析取得的效果,我們的統(tǒng)計人員、班組成員能夠真正懂得經濟活動分析的都不多,大多數都是把財務的數據進行一個簡單的匯總,完成上級布置的工作任務而已,由于分析人員知識和技能的缺乏,導致到底要分析什么沒有明確的目標。
2.分析的形式和方法單一化
目前,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方法運用最多的就是計劃與實際完成的對比分析,是對一個時點的分析,很少利用指數、因素和動態(tài)分析方法。在分析中羅列現象多,缺乏深度的定性分析,分析報告面面俱到,輕描淡寫,抓不到痛處,眉毛胡子一把抓。堆砌了一大堆數據,看似每個方面都很重要,沒有找出影響生產經營運行效果的關鍵因素。所以,分析形式和方法的單一化不能做到綜合分析影響企業(yè)生產經營運行的因素,不能綜合評價企業(yè)生產經營運行的效果。
3.分析的內容缺乏針對性
每次的分析均是對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指標完成情況、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等的分析,而不是針對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地剖析,使分析大而全、小而全,缺乏針對性,使分析產生一個誤區(qū),只要一說分析就是要全面地進行分析,大多數的做法是各個方面都要進行分析,面面俱到,從最終的分析效果看,各個方面都沒有進行認真的分析,沒有從深層次發(fā)掘問題產生的根源,所以也就沒有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只能從表面上泛泛而談,這就是分析專題定的太多造成的。
4.個體意識和群團意識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每一位職工不論處在企業(yè)的什么位置,總是與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有著方方面面的聯系,總牽涉到一個效益和效果的問題。但目前多數職工認為,班組、個人就是干活的,企業(yè)的生產運行分析與他們無關,只要今天把工作完成了就萬事大吉,至于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運行中會存在什么問題那是領導的事。這樣就會給分析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往往會使分析出現閉門造車的情況,使制定的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四、加強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分析的對策
鑒于上述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提出如下對策并加以落實,使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分析達到最終目的。
1.認真確定生產經營活動分析的內容,使分析目標明確
作為廠領導在思想意識中要高度重視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把分析工作納入到企業(yè)的重要的議事日程中來。生產經營活動分析主要是根據企業(yè)生產特點,針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方面進行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生產計劃執(zhí)行情況分析
針對物流公司的企業(yè)性質,主要分析各項運輸、貨代、倉儲任務是否按照日歷進度完成。通過分析找出影響任務完成的各方面因素,在下一個運行周期可以針對原因合理組織生產,調整運營方向,拓展各項業(yè)務。
(2)物資消耗情況分析
主要分析定額限額材料消耗是否超標,引起材料消耗的主要原因和環(huán)節(jié)有哪些,材料本身的質量問題是否是影響材料超耗的原因,職工的崗位操作水平是否存在問題,材料發(fā)放過程中是否堅持按定額發(fā)料等。通過以上分析,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降低材料消耗:一是采用消耗低、功能高的新型產品;二是加強材料采購、保管工作的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3)設備運行情況分析
主要分析生產過程中設備的運行情況是否良好,日常維護與保養(yǎng)情況是否及時,設備的完好率和可開動率是否在計劃指標之內,設備運行不正常的原因有哪些,是否是設備自身存在質量問題還是崗位職工操作不當。找出影響設備運行情況的原因后,在日常工作中要更加重視設備管理,加強崗位職工對設備的維護和保養(yǎng)意識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崗位職工設備保養(yǎng)意識和簡單處理設備故障的能力,提高工人操作技能和水平,最大限度減少非正常的停工損失,提高設備可開動率和設備有效利用率。
(4)能源消耗情況分析
主要分析萬元產值能耗是否在計劃之內,單位產品能耗是否超出定額。能源消耗增加的原因很多,如設備空轉、工藝技術條件控制不當,季節(jié)的變化會增加蒸汽的使用等。抓住關鍵問題后,企業(y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降低能源消耗:一是嚴格按工藝要求和技術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減少返工次數,降低能耗;二是定期對全廠管網進行檢修,減少跑冒滴漏損失;三是及時關閉長明燈、長流水,抓好設備的滿負荷運轉,堅決避免設備空載現象的發(fā)生。
(5)勞動生產率情況分析
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經濟效益的高低,重點分析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原因,設備設施效能是否正常發(fā)揮,生產組織是否合理,崗位操作是否精心。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是加強崗位職工專業(yè)技術培訓,提高技術操作水平和崗位責任心,提高產品一次合格率和產品產量;二是采用激勵機制激發(fā)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縮短工時;三是通過采用新的技術成果,改進產品質量,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四是增強設備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減輕人力負擔。
(6)管理情況分析
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企業(yè)的能力。主要分析人力資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各項管理規(guī)章制度是否健全,制度落實是否到位,政令是否暢通,機構設置是否合理,程序是否規(guī)范,職能劃分是否明確合理,業(yè)務分工、職責是否明確等等。通過這些分析,找出存在的、缺失的、不合理的因素,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2.生產經營活動分析的形式和方法要靈活多樣
(1)年度分析。作為制定下一年度各項計劃的主要依據。
(2)季度分析。在于深入地進行重點分析,及時發(fā)現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關鍵問題,采取措施,加以解決。一般在廠一級進行。
(3)月度分析。由于時間短,情況明,針對性強,因而是廠、車間、班組三級經濟活動分析的主要形式。
(4)每旬、每周或不定期的分析。一般應多在車間、班組進行,針對本班組本崗位具體經濟技術指標的完成情況和動向,抓住關鍵問題,利用班前班后會、班組學習會等,通過“一事、一議、一分析”的方法,組織員工進行具體分析,從而找出問題,提出措施。
(5)全面綜合分析。通過全面綜合分析,著重研究各項經濟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查明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情況,分析生產經營管理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以便統(tǒng)管全局,做出決策。
(6)專業(yè)分析。是各專業(yè)管理部門,根據自己分管的專門業(yè)務而組織的分析。通過分析,可以評價計劃的完成情況,衡量各方面工作取得的經濟效果,提高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
(7)專題分析。針對某一專門問題進行深入具體的分析。一般是根據不同時期企業(yè)的中心工作或生產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定分析的內容,明確分析的要求,進行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改進企業(yè)經營管理。
(8)事前預測分析。進行預測分析,要根據經濟活動的現狀及其發(fā)展趨勢,估計今后可能變化的各個因素對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影響,判斷計劃完成的可能性,為選定經濟合理的方案提供依據。
(9)事后分析。主要對各項經濟活動結束以后,檢查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完成情況,總結經驗,提出措施,改進工作。
根據生產經營活動分析的內容和具體的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傳統(tǒng)的分析方法有: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動態(tài)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數學方法有圖示法、相關分析法、線性規(guī)劃法、矩陣分析法。在實際工作中,通常采取的是對比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時,可先將各項經濟指標與計劃指標和上年同期指標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比,找出差距后再對可能影響指標的因素進行分析。一些綜合性經濟指標的變動,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有些因素起積極作用,有些因素起消極作用,而起相同作用的因素中,又有主次之分和影響程度的不同。必須追本溯源,尋根究底,把構成綜合性指標的各種原始因素進行分解,測定這些因素變動的影響程度,以便查明原因,明確責任,提出措施,改進工作。
3.生產經營活動分析要結合企業(yè)特點,確定分析專題,使分析具有較強針對性
(1)收集資料要盡可能全面、詳實,整理要有序規(guī)范
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時,必須先收集內容真實、數據準確的資料。資料應是多方面的,不僅要收集各種核算的實際資料,還要收集有關的計劃、定額資料;不僅要收集有關的數據資料,還要收集會議記錄、決議、紀要、報告等文字資料;不僅要收集日?;顒拥馁Y料,還要收集專門調查的專題資料;不僅要收集數據、文字資料,還要收集活動情況資料。對收集到的資料要根據分析的需要進行歸類、整合、統(tǒng)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整理,使資料的使用得心應手,為下一步的對比分析做好充分的準備。
(2)對比分析要盡可能周到,發(fā)現的問題要有代表性
主要運用對比的方法,發(fā)現出現偏差的環(huán)節(jié)和偏差程度的大小,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嚴重程度有多深。因為只有通過對比,才能找出差距,分清先進與落后、成績與不足、節(jié)約與浪費等等。在實際工作中應經常進行如下的對比:①實際與計劃指標的對比,說明計劃完成的程度,揭示脫離計劃的偏差,為進一步綜合分析提供方向。②同種指標在不同時間內對比,可以觀察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方向和趨勢。③同種指標在不同條件下對比,便于發(fā)現薄弱環(huán)節(jié),促進事物向有利方面轉化。④有關指標相互對比,研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深入認識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和平衡關系,探求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實質。
(3)分析原因要追根溯源
通過對比,揭露矛盾,只能看出數量上、現象上的差異,不能說明差異的實質,因此,還必須深入進行綜合研究,根據存在的問題,找出造成這些結果的原因,對原因的追查要一查到底,對多種原因要跟蹤追查。在實際分析時,首先要從差距上著手,按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研究這些結果形成的過程。其次,進行因果分析,在因果分析中要找出造成結果的各方面原因。再次,將有關因素加以分類,衡量諸因素對計劃完成結果的影響程度,在相互聯系中找出起決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最后,全面地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對計劃完成的影響程度及其方向,真正抓住問題的關鍵。
(4)提出具體措施,改進工作方式
揭露矛盾,分析矛盾,是為了解決矛盾。分析工作的最后階段,應根據分析的結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發(fā)揚成績,克服缺點,提出措施,挖掘潛力,改進工作,提高企業(yè)的經營效果。措施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必須經常檢查措施的實施情況,持續(xù)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工作,不斷地解決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矛盾,提高企業(yè)的管理水平。
4.明確分析的職責,解決個體和群體的分析意識問題
每次進行經濟活動情況分析,廠部、車間、班組每個層次要有明確的分析職責。廠部的分析會要充分發(fā)揮職能部室的作用,深入調查研究,抓住關鍵問題,主要是企業(yè)生產經營戰(zhàn)略與目標的實施分析。車間段隊應從加強生產組織,提高生產效率,優(yōu)化經濟技術指標等方面入手,以月度分析為主,解決好生產過程中的各種難題。班組要結合每位職工的崗位特點,認真分析如何通過自己操作技能的提高達到增產降耗、增收節(jié)支的目的。這樣做就會使分析有明確的責任和方向,可充分發(fā)揮好個體和群體的作用,使分析達到預期的效果。
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應注意的問題
1.生產經營活動分析要防止流于形式
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是一項細致具體的科學分析方法,有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廣大員工的正確認識,定期進行此項工作是可行的。但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生產任務的提高,勞動強度的加大,分析工作的質量很有可能縮水,分析工作也會流于形式。因此,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要始終如一地按照規(guī)范的程序定期召開,使之形成為一項制度。
2.分析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必須講究實效,反對形式主義。在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報告中,反對堆砌數字,羅列現象,缺乏生動具體的分析。在分析中要善于發(fā)現問題,多分析主觀上存在的問題,少一些客觀理由。要一分為二,不能以“仲裁者”自居,專門挑人家的毛病。分析的結論一定要有說服力,建議采取的各項措施,要切實貫徹執(zhí)行,組織實施。
3.運用多種分析形式,提高全體員工的參與性
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并非管理者一人要做的事,既要靠技術人員專門去做,也要依靠全體員工去分析,做到人人參與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既要進行定期分析,也要做到因事因時分析;可利用班前會采用一事一議的辦法開展分析。還可以結合分析的內容范圍不同,采用分析報告、資料匯編、經驗交流、宣傳報道等形式,建立群眾性的分析網??傊?,要人人重視,全員參與。
4.采取循序漸進、穩(wěn)步提高的方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分析
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分析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不能強求一律。對于基礎較差、經驗較少的單位,可以從局部的、簡單的分析開始,由淺入深,逐步發(fā)展到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同時向開展較好的單位學習;對于基礎較好、已有經驗的單位,要注意不斷地總結分析工作的經驗,力求提高分析工作的實效,使生產經營活動分析真正成為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的銳利武器。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可以循序漸進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依靠一次分析解決所有問題。有能力時大規(guī)模開展,沒能力時小范圍開展,通過逐步開展,使人們的認識提高,觀念轉變,方法增多,效益增強。
生產經營活動分析是企業(yè)查找原因、規(guī)范經營、加強管理、提高效益的行之有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時,抓好成本管理,認真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分析,可以使每個人清楚生產經營運行變動的情況和原因,在實踐活動中能夠更加自覺地進行運行控制,在各自的崗位盡職盡責,齊心協(xié)力,努力降低產品成本,使企業(yè)更加具備應對市場競爭的能力,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文祥,主編.新編工業(yè)會計.山西經濟出版社,2003.
[2]穆慶貴,陳文安,主編.新編工業(yè)企業(yè)管理.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
[3]賈華章,宮俊卿,主編.現代管理方法在企業(y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科學普及出版社,2001.
[4]詹銀水,主編.冶金工業(yè)企業(yè)管理.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3.
[5]王又莊,編著.工業(yè)企業(yè)經濟活動分析.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