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英,王 丹,謝 璐,曲 芬
航空總醫(yī)院檢驗科,北京 100012
Rh血型系統(tǒng)在臨床上的重要性僅次于ABO血型系統(tǒng),是最復雜的血型系統(tǒng)[1]。Rh抗原由兩個基因編碼:RhD基因編碼D抗原,RhCE基因編碼C/c、E/e抗原,形成主要包括D、E、C、e、c的5種抗原,其中D抗原的免疫原性最強,其在紅細胞上質和量的改變可導致D變異型;此外,RhD基因和RhCE基因高度同源并緊密連鎖,不等交換和轉化產生基因重組,也促使D具有血型多態(tài)性,表現為正常D、增強D、弱D、部分D、極弱D(DEL)和D陰性[2]???D主要由RhD陰性或某些RhD變異型個體接受輸血或多次妊娠產生,可致溶血性輸血反應和新生兒溶血病,在臨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hD變異型血型的孕婦妊娠期、分娩期及產后期臨床處理路徑與正常的RhD陽性或RhD陰性血型完全不一致,準確檢測D抗原至關重要。而現在臨床上所用的單克隆抗-D(IgM)試劑很少能檢測出D變異型,往往將D變異型按照陰性或陽性報告,不能準確指導臨床應用。本例孕婦因前后兩次RhD結果不一致,引起高度重視,最后確定為RhD陽性(D變異型)。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孕婦,30歲,因“妊娠8+周”于2019年3月29日在本院建檔,產科常規(guī)篩查孕婦血型,檢驗科用玻片法及鹽水試管法檢測孕婦紅細胞表面ABO/Rh抗原并報告為A型RhD陰性。2019年8月22日因例行產檢再次復查血型,檢驗科用兩種微柱凝膠法發(fā)現孕婦D抗原弱凝集、鹽水試管法陰性,遂將該孕婦標本送往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確認。孕婦孕1產0,無輸血史,妊娠期間持續(xù)監(jiān)測不規(guī)則抗體均為陰性,監(jiān)測胎兒情況正常,生產期間備2 U A型Rh陰性血,順產一女嬰。
1.2試劑和儀器 首次檢測試劑抗-D(IgM)單克隆抗體(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第2次檢測試劑1 血型定型檢測卡(IgM抗-D,DⅥ-)、試劑2血型定型檢測卡(IgM和IgG抗-D,DⅥ+)、不規(guī)則抗體篩選檢測卡(蓋立復診斷股份有限公司),試劑3 同首次檢測試劑,BASO 2002-2 離心機,DG Spin專用離心機,DG THERM 孵育器,5%的紅細胞生理鹽水懸液,5%的紅細胞懸液。所有實驗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
2.1血型檢測 該孕婦首次檢測用的是玻片法及鹽水試管法,結果顯示為A型RhD陰性;第2次檢測微柱凝膠手工法1和2顯示D抗原為1+的凝集,鹽水試管法無凝集,在顯微鏡下紅細胞呈散在狀態(tài),見表1。遂將該孕婦的血液標本送至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采用多個廠家的IgM和IgG抗-D抗體試劑進行檢測。結果確認為RhD陽性(D變異型)。
表1 孕婦兩次血型檢測結果
2.2血清抗體篩選試驗結果 孕婦未做基因檢測,為了安全起見,整個孕期多次檢測不規(guī)則抗體,結果均為陰性,表2。
表2 孕婦血清抗體篩選試驗結果
3.1RhD變異型 RhD基因變異后血型血清學表現為弱D,部分D和DEL。在中國漢人中報道的弱D有弱D15、弱D59、弱D25、弱D72及不能明確分型的變異[3-4]。其中,弱D15最常見且被研究證實會產生同種抗-D[5];中國的部分D以DⅥ 3型最常見,其分子基礎是RhD-CE(3-6)-D,極易產生抗-D,還有DⅦ[RhD-RhCE(5)-RhD/d)、RhD-RhCE(3-9)-RhD、RhD-RhCE(5-7)-RhD/d、RhD-RhCE(3-8)-RhD]等曾被報道[6];DEL型多數為RhD基因第1227位G>A突變,且均未產生抗-D[7]。
3.2RhD變異型孕婦的實驗方法及臨床處理 RhD變異型孕婦在孕期、分娩及產后臨床處理及輸血方面均具有特殊性,一方面要避免RhD同種免疫,同時要節(jié)約RhD陰性血,保障孕婦及新生兒的安全,因此準確檢測RhD變異型至關重要。
目前,一般實驗室初篩均為抗-D(IgM)試劑,而不同廠家所生產的試劑其針對的抗原表位單克隆抗體譜不同,可能導致某些RhD 變異型漏檢,而誤診為RhD陰性。本病例首次檢測不管用玻片法還是鹽水試管法均為RhD陰性,可能就是這個原因。為了降低RhD變異型的漏檢,建議實驗室對RhD陰性者特別是RhD陰性的孕婦,一定采用兩個及以上廠家的試劑,最好包含抗-D(IgM)和抗-D(IgG)。根據多數國際行業(yè)協會的標準,要求對獻血者及孕婦初篩為RhD陰性或弱陽性者應進一步做確認試驗[8]。
臨床醫(yī)生在接診RhD陰性或者弱陽性的孕婦時,必須要通過確認試驗再復查一次[9],一方面可以排除實驗室的誤檢和漏檢,另一方面有助于發(fā)現中國人群特殊的變異型。對于有條件的實驗室或孕婦最好做RhD基因檢測,如不能做基因檢測,則應定期監(jiān)測不規(guī)則抗體及胎兒情況,根據檢測結果做出合理的診療措施。
D抗原在Rh系統(tǒng)中免疫原性最強,可引起最嚴重的新生兒溶血癥,目前國內卻沒有針對RhD變異型輸血方面的策略。我國弱D主要是D15,部分D主要是DⅥ3,均被研究證實會產生抗-D,此類血型的孕婦只能按照RhD陰性血處理,但是作為獻血者時又只能按照RhD陽性血型處理。要特別注意的是,現在有的廠家RhD血型檢測試劑是可以凝集DⅥ型紅細胞,比如本案例中第2次檢測的試劑2,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把DⅥ3型RhD變異型直接判定為RhD陽性,這對于孕婦是很危險的,所以建議對孕婦最好選用不能凝集DⅥ型紅細胞的試劑。我國DEL型多數為RhD基因第1227 位G>A突變,研究證實可以安全地輸注RhD陽性血,所以此類患者如能準確檢測基因型,將大大節(jié)約寶貴的RhD陰性血。但沒做基因檢測或一些未研究證實的基因型,作為受血者應按RhD陰性處理,作為獻血者應按RhD陽性處理。該例孕婦孕1產0,無輸血史及特殊病史,多次監(jiān)測不規(guī)則抗體均為陰性,但是該孕婦未做基因檢測,為了安全,在生產時仍備有A型Rh陰性血。
綜上所述,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實驗方法及合理、準確的臨床處理路徑有助于降低D變異型孕婦發(fā)生嚴重新生兒溶血的風險。但是,完善RhD變異型的實驗方法及臨床處理還任重而道遠,需要廣大同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