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明 鄭柳萍 張賢金
(1.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福建福州 350007;3.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25)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中指出:把握好“素養(yǎng)、知識、問題、情境”等要素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化學核心素養(yǎng)[1]。創(chuàng)設情境的選擇、引導問題的設計、化學知識的運用、素養(yǎng)的提升是我們當前課堂教學要努力探索的課題。變構學習模型(Allosteric Learning Mod?el)提出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習的教學策略,為研究化學教學提供了一種新路徑,為我們的教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視角。
變構學習模型是安德烈·焦爾當(Andre Giordan)于20 世紀80 年代后期,借鑒皮亞杰、巴什拉以及維果茨基的理論,為了彌補從機能主義到認知主義缺陷提出的一種新學習觀,對歐洲的科學教育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安德烈·焦爾當提出的概念體包括五個復雜參數(shù),P:問題;R:參照系;M:心智處理;N:語義網(wǎng)絡;S:意義符。它們的轉化不是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函數(shù)[2]。他認為學習者的概念體,可能促使學習發(fā)生,也有可能阻礙學習發(fā)生。學習不只是一個建構過程,而是概念先解構、后建構,再解構、再建構不斷交替周而復始的過程。變構學習模型這一術語源于一個生物化學中的隱喻。如當前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是由于外部生存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蛋白質分子結構中的氨基酸中有部分發(fā)生了突變而形成的,就是我們常稱的蛋白質的“變構效應”。以此原理來理解學習,學習是學習者的概念體發(fā)生了變化,教師不能直接改變學習者概念體,但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作用于學習者概念體的“變構部位”,促進學習者概念體結構的“解構”,為新知識找到可以填補的空間,從而接受新知識。故要讓學習可能產(chǎn)生,首先應該解構,其次才是建構。如圖1所示。
變構學習模型包含三個維度:學科維度、學習者維度和社會維度,其三維架構模型見圖2,揭示了學習的發(fā)生機理。
圖1 變構學習:“解構”與“建構”并行
圖2 變構學習模型三維架構
變構學習模型的核心是學習者的概念體?;谧儤媽W習模型的三個維度,對教學模型進行構建,教學模型主要包括四個環(huán)節(jié)(見圖3)。
圖3 基于變構學習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型
從學習者維度上,教師先確定教學內(nèi)容,后通過測查、訪談交流等形式了解學生原有的概念體;了解學生背景信息,找到興趣點,從日常生活中選取真實情境來促進學生概念體的解構與建構;引導啟用思維助手,待教學任務結束后,了解和跟蹤學生概念體的轉化情況。
從學科維度上,通過對學習內(nèi)容的比較,多重對質,完成從宏觀到微觀的化學科學思維過程。
從社會維度上,調用自己的知識,制造想象與創(chuàng)新機會,引導學生對元認知的學習。
電解原理知識是電化學核心知識之一,電解原理部分概念抽象而且集中。課標要求能分析解釋電解池的工作原理,認識電解在實現(xiàn)物質轉化和儲存能量中的具體應用。近年高考中考查電解知識及離子交換膜原理的考題不少,如2018 年高考第13 題采用質子交換膜問題,第27題采用三室膜電解問題;2019年高考第12題研究室溫下氨的合成問題等。綜上所述,現(xiàn)將本節(jié)教學目標預設為:掌握電解池的工作原理;會判斷電解池的構成條件和會寫電極反應式;通過分析離子交換膜的種類來尋找電解池中離子運動規(guī)律;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其知識承載的核心素養(yǎng)具體見表1。
表1 電解原理教學內(nèi)容的要素
教師:春節(jié)前突然爆發(fā)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導致藥店和超市里的84消毒液熱銷,全部被搶購一空。有哪位同學知道什么是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怎么來的?
情境1播放視頻:北京電視臺節(jié)目“抗擊疫情 我們在一起”。
教師:看了視頻,相信大家對84消毒液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84消毒液應用了什么化學原理?今天我們一起通過探究學習來尋找答案。
情境2工業(yè)上用電解飽和NaCl 溶液制取Cl2的裝置(見蘇教版化學必修1 教材),a、b端導管產(chǎn)生的氣體是什么?關閉電源,打開U形管左端的橡皮塞,向溶液中滴加1~2 滴酚酞溶液,描述實驗現(xiàn)象。同時提出下列問題要求學生思考:
問題1:通電前,飽和NaCl 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問題2:通電后,溶液中的離子的運動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問題3:當溶液中的離子定向移動到電極表面時,發(fā)生了怎樣的反應?
問題4:原電池裝置中發(fā)生反應時離子是怎樣移動的?電解飽和NaCl溶液時離子移動方向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促使學生萌發(fā)學習意愿。創(chuàng)設熟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通過連續(xù)問題的追問,關聯(lián)已學過的原電池知識,與原電池概念產(chǎn)生認知沖突,解構原電池概念。
教師通過FLASH 動畫課件,模擬電解氯化鈉溶液中微粒的運動情況。
問題1:該裝置與原電池有什么區(qū)別?什么是電解池?組成電解池的條件是什么?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如何寫出有關電極反應式?整個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1:電解池的定義: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采用互質陣型構造的虛擬陣列,陣列孔徑得到了有效增加.虛擬陣列模型等效為單塊拍響應的形式,一般采用空域平滑算法進行DOA估計,然后整個虛擬陣列并不完全連續(xù),其中含有“孔”,如果只利用連續(xù)虛擬陣元響應部分進行空間平滑,會造成兩端不連續(xù)虛擬陣元的浪費,進而導致陣列自由度的下降,所以本文采用虛擬陣列重構的方法進行DOA估計.
學生2: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陽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陰極。
學生3:電解池的組成條件:外加電源、電解質、陰陽兩極。
教師展示學生書寫的電解NaCl溶液的電極反應:
教師評價小結:1.電解池的定義;2.組成條件;3.比較原電池與電解池裝置的區(qū)別。
問題2:觀察氯堿工業(yè)離子交換膜電解槽示意圖(見蘇教版化學反應原理教材),寫出制備氫氣、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的電極反應式,說明其陽極室溶液濃度的變化情況。
問題3:若將氯堿工業(yè)電解槽中的陽離子交換膜改為陰離子交換膜,分析陰陽兩極的反應以及離子的移動情況。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動畫課件展示、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對質,理解電解池宏觀現(xiàn)象背后的微觀原理,建構新概念,并通過有關離子交換膜問題來尋找電解池中離子運動規(guī)律。
問題1:電解NaCl 溶液時,溶液中的陰離子有Cl-和OH-,為什么是Cl-放電而不是OH-放電或共同放電?溶液中的陽離子有H+和Na+,為什么是H+放電而不是Na+放電?放電能力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1:從還原性考慮:Cl->OH-。
學生2:從氧化性考慮:H+>Na+。
教師展示電解混合溶液離子放電順序:
陰極(與負極相連):還原反應。溶液中的陽離子放電順序和金屬活動性順序有關,越不活潑的金屬,其離子的氧化性越強越易得到電子:Ag+>Hg2+>Cu2+>H+>Fe2+>Mg2+>Na+。
陽極(與正極相連):氧化反應。①陽極為惰性電極時,陰離子放電能力與其還原性有關,離子的還原性越強越易失去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②當陽極是活性電極(如Cu等)時,則陽極材料自身優(yōu)先放電。
教師:若用惰性電極電解電解質的混合溶液時,離子發(fā)生反應的思路是怎樣的?
問題2:用惰性電極電解濃度均為0.8mol·L-1的氯化鈉和硫酸銅混合溶液,描述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寫出相關電極反應式。
教師評價小結:電解過程思路要先明確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后陰陽兩極附近有哪些離子,再根據(jù)陽極氧化、陰極還原分析得出產(chǎn)物。有關反應分為四個階段:首先要考慮電極要素,為惰性電極,電極不參與反應;其次要考慮陽極有Cl2析出,陰極有Cu析出;第三階段,通過定量計算,陽極OH-放電有O2析出,陰極有Cu析出;第四階段,電解水的反應,陽極有O2析出,陰極有H2析出。根據(jù)這些過程,推斷實驗現(xiàn)象。
【設計意圖】通過對電解氯化鈉和硫酸銅混合溶液的分析,厘清溶液中陰陽離子放電順序,進一步把握電解原理的本質,建構電解混合溶液型的分析思路。
教師:淘寶網(wǎng)有賣消毒液制造機,請看產(chǎn)品的介紹照片(見圖4)。
圖4 消毒液制造機產(chǎn)品圖
問題1:根據(jù)上述電解原理的知識,思考84 消毒液應用了什么化學原理?能否根據(jù)所學的電解原理設計消毒液制造機的簡易裝置?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展示學生設計成果(見圖5)。
圖5 自制消毒液裝置圖
問題2:若通電時,為使生成的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較強殺菌能力的消毒液,則電源的a 極名稱為____極(填“正”“負”),連接a 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離子方程式為___。
師生共同小結:電解、電解池原理及其構成條件,電解池問題分析步驟。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制取環(huán)保性84消毒液裝置,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討論,讓學生利用電解原理、電極反應、離子運動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內(nèi)化電解有關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提升科學探究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
由于學生會受到原概念的干擾,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只有當學生的學習欲望被激發(fā)時,才可能主動參與過程[3]。教師要在課前多了解學生,關注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和興趣點,從學生的內(nèi)部因素出發(fā),在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情況下提出問題,學生感受到對問題發(fā)生興趣時,學習動機就會被激發(fā),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
學習者原有的概念體可能促使學習發(fā)生,也有可能阻礙學習發(fā)生。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考慮的應該是:如何將一個化學概念呈現(xiàn)給學生才能被學生接受?應該如何舉例讓學生掌握概念的本質?又如何將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通過什么樣的途徑才能讓學生理解內(nèi)涵?以及要通過怎樣的教學手段突出知識的聯(lián)系,讓學生感到化學學科的魅力?這些行為都要求我們設置恰當?shù)摹白儤嫿虒W環(huán)境”,并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實驗、實物模型、試聽材料、小組討論等,通過與學生進行心智互動,促進學生有意義學習的發(fā)生[4]。
要讓“概念轉化”在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就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先擁概念來煉制新的概念。我們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有:游戲活動、實物觀察、實驗、調查、觀看視頻等,關鍵是活動要有對質發(fā)生,如與新信息對質、與教師對質、學生之間對質等,學生通過這些對質讓自己的所想和現(xiàn)實對立起來。如果學生在充滿信任的氛圍中,在比較自信的時候,他們就會接受干預,實現(xiàn)概念轉化。
綜上所述,對變構學習模型進行研究體現(xiàn)了化學學科實用價值,相信通過變構學習模型的研究會讓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