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靜
隨著幼兒對“計劃環(huán)節(jié)”的熟悉,他們在“做計劃”時呈現(xiàn)出了不同狀態(tài)。針對不同情況的幼兒,教師應(yīng)該如何支持他們提高做計劃的能力呢?我們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對“不會做計劃”的幼兒的支持策略
計劃前做好準備。初入園的小班幼兒,不用著急做計劃,教師要帶領(lǐng)幼兒熟悉環(huán)境、區(qū)域名稱、標志、材料,建立良好的師幼關(guān)系及一日生活常規(guī),這些是幼兒“做計劃”的基礎(chǔ)。同時,教師需利用有趣的游戲,把抽象的計劃變得具體、生動,幫助幼兒理解什么是做計劃,幼兒才有可能嘗試自己制定計劃。
支持幼兒表達。小班幼兒在做計劃時,往往受語言表達所限,不能明確地向教師說出計劃。他們可能會用手指想要去的活動區(qū)、或是想使用的材料。這時需要教師用適當?shù)恼Z言支持幼兒:“你今天想要去積木區(qū)玩小汽車?!薄澳阋呀?jīng)找到了毛根和橡皮泥,那你想用它們來做什么呢?”……支持幼兒把想法表達出來,形成自己的計劃。
支持幼兒形成意圖。做計劃的時候,有的小班幼兒頭腦中不能形成清晰的游戲意圖。教師可采取一些措施支持幼兒形成游戲意圖,比如,帶領(lǐng)幼兒去各區(qū)轉(zhuǎn)一轉(zhuǎn)、看一看的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幼兒的表情、眼神、動作,敏銳地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材料,如果幼兒一直在看某種材料,可能游戲意圖已經(jīng)開始在幼兒頭腦中產(chǎn)生,教師可以立即跟進鼓勵幼兒制定自己的計劃;可以讓該幼兒最后做計劃,鼓勵其先傾聽他人計劃,從同伴的想法中獲得啟發(fā)。
對“計劃簡單”的幼兒的支持策略
隨著幼兒對“做計劃”的熟悉,能夠開始做計劃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計劃過于簡單。此時就需要教師幫助幼兒豐富其游戲意圖,制定更詳細、更具體的計劃,提高幼兒做計劃的能力。
追問計劃的細節(jié)。當教師運用追問細節(jié)的策略支持幼兒做計劃時,提問要開放,要把問題具體化。幫助幼兒豐富意圖,還要關(guān)注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小班幼兒的問題不要過多,中、大班幼兒可以多提一些問題,還可以讓大班幼兒說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如果是小組計劃可以讓幼兒談?wù)勅绾畏止?、每人都做什么等,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幼兒做計劃的水平。
幼兒:“我今天要到積木區(qū)搭樓房?!苯處煟骸按顦欠孔鍪裁??”幼兒:“我和寶寶住在里面?!苯處煟骸澳阋钜粋€多高的房子?”幼兒:“我要搭一個三層的房子。”教師:“每一層的房子都有什么?”幼兒:“第一層房子我放許多玩具,是我和寶寶游戲的地方;第二層是餐廳,我要搭一個廚房,在里面給寶寶做飯;第三層是睡覺的地方,要搭床還有柜子,還要放一些書,給寶寶講故事?!苯處煟骸澳愣夹枰裁床牧希俊薄?/p>
幫助幼兒拓展經(jīng)驗。有的幼兒計劃簡單是由于其經(jīng)驗不足所致,如小嘉想在積木區(qū)搭消防車,但是由于其經(jīng)驗不足,在表達計劃時就會很簡單,教師要幫助幼兒豐富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如投放圖片、消防車、利用家長資源實地觀看等,拓展幼兒經(jīng)驗。當幼兒對“消防車”有了充足的認識,計劃也就會變得“復(fù)雜”。
關(guān)注“弱勢”幼兒。中、大班幼兒做計劃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兩三名甚至更多名幼兒共同做小組計劃,有的幼兒善于表達,能夠把計劃說得非常詳盡,甚至把同伴的計劃也替代說了。如,明明的計劃:“我們今天要搭一個樓房,我負責(zé)搭樓房,嘉明和我負責(zé)搭,小軍拿積木,我們搭完后還要……”小軍說計劃時就會簡單地說:“我給他們拿積木?!苯處熜枰P(guān)注這類弱勢的幼兒,支持幼兒與同伴協(xié)商,運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完善計劃,還可以在計劃時間讓這類幼兒先來說計劃。
對“計劃相同”的幼兒的支持策略
面對幼兒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nèi)制定相同計劃的情況,教師可以嘗試以下支持策略。
首先,教師要觀察幼兒的游戲狀況,弄清楚幼兒每天做相同計劃,是不是每天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如,莎莎在做計劃時說:“我要到家庭區(qū)給寶寶做飯、喂寶寶?!比绻刻於嫉郊彝^(qū),用相同的材料,同樣的流程步驟做同樣的事情,并持續(xù)了一段時間,那么,教師可以判斷幼兒的確是在做相同的計劃、做相同的游戲。但如果教師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莎莎每天都會嘗試用新的材料為娃娃做不同的“飯”,并在喂娃娃的過程中生發(fā)出許多新的內(nèi)容和情景,就表明莎莎每天的計劃雖然聽起來是相同的,但是實際游戲的含義和計劃并不一樣。
其次,教師在觀察基礎(chǔ)上,針對幼兒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支持。針對計劃聽起來一樣,但做起來并不相同的幼兒,教師需要做的是在計劃時間,幫助幼兒把“每天不同的游戲內(nèi)容”用語言表達出來,提高幼兒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其計劃水平。對于真正是“相同計劃”的幼兒,教師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材料介入。投放新材料,如上述案例中教師可以在家庭區(qū)投放與做飯相關(guān)的各種新材料,并且把這些材料擺放到顯眼的位置,同時向幼兒介紹新材料。當有新的材料投放到活動區(qū)時,能夠很快吸引幼兒的目光。材料激發(fā)意圖,幼兒的游戲意圖豐富了,做的計劃就會從原來的“相同”到“不同”。
給出選擇。計劃時間,教師可以嘗試基于幼兒的游戲意圖給出更多建議,支持幼兒完成計劃。如,可以向莎莎介紹另一個活動區(qū)中相似的材料?!吧忝刻於荚诩彝^(qū)用小毛球做飯喂寶寶,老師今天帶你去美工區(qū)看看,也許你還能發(fā)現(xiàn)更多給寶寶做飯的材料呢!”
回顧共享。回顧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與莎莎有相同“做飯”計劃的幼兒分享自己的游戲情況,大家共享經(jīng)驗,支持幼兒之間的同伴學(xué)習(xí),下次再制定計劃的時候,幼兒就可以借鑒同伴的經(jīng)驗。
“獨立”游戲。計劃時間,教師還會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往往會和好朋友制定相同的計劃。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鼓勵兩名幼兒在計劃環(huán)節(jié)單獨制定自己的計劃,要表達出自己的意圖;還可以把兩名幼兒分到不同的計劃小組;游戲時間鼓勵幼兒各自玩自己的游戲。
對“計劃能力強”的幼兒的支持策略
有的幼兒做計劃能力較強,他們能夠語言流暢、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計劃,能夠說出做什么、用什么材料、和誰一起游戲等細節(jié),計劃也比較全面。面對這樣的幼兒,我們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支持幼兒不斷提升計劃能力,并將計劃落實在游戲?qū)嵤┲小?/p>
針對計劃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要讓其充分掌握話語權(quán),讓幼兒充分表達,教師用點頭、微笑等,對幼兒的計劃表示認可即可。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式做計劃,除了語言表達,還可以用繪畫、表格等形式來做計劃,讓幼兒的計劃可視化,以“計劃”為切入點發(fā)展幼兒的綜合能力?;仡檿r間,將幼兒計劃與活動相聯(lián)系,肯定幼兒游戲過程中的表現(xiàn),詢問其是否遇到困難,如何解決和改進,幫助幼兒針對同一個主題做更深入、更持久的計劃。教師提供更豐富的材料,甚至鼓勵幼兒自己去搜集材料,使他們的計劃變得更為深入、更復(fù)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