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關鍵詞:馬克思;類存在;費爾巴哈
中圖分類號:A8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0)08 — 0030 — 03
國內相關學者認為馬克思自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之后就已放棄對“類”思考,代之以歷史實踐的思維方式,這樣的看法是有失偏頗。北大學者王東指出馬克思的思想是具有一致性和連貫性,后期是對前期的繼承和深化。馬克思關于“類存在”思想受到費氏的影響,但是二者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和區(qū)別,需加以區(qū)分和理解。無論國外學者的“青年馬克思的不成熟論”、“兩個馬克思”、人本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還是國內學者的中介說、轉變論或綜合創(chuàng)新說,都在不同側面和程度上肯定了費爾巴哈“類”對馬克思“類”思想之影響。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對費氏人本學意義的考察來闡釋馬克思“類”概念及其當代意義所具有內在的關聯(lián)性。在此意義上,要回歸其思想本意,還須先回到費氏人本主義的一般唯物主義路徑上去一探究竟。
在哲學史上,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1841年)是第一個明確提出“類”概念的人。他的“類”概念是對黑格爾抽象的整體性概念的直接否定,為青年黑格爾派開辟了通往唯物主義的道路。
費爾巴哈(《未來哲學原理》1843年)確立新哲學的原則:“人”。他所構筑的哲學世界為“人”之擁有,在這里人是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人必須通過生活、直覺、感覺才能成為“有限者”。與以往近代哲學“自我意識”不同,他運用感性直觀看待人和自然,將目光投向“生命”和“存在的秘密”,宣告與傳統(tǒng)人學的決裂,將“人”推向了唯物主義出場的寶座。費爾巴哈認為舊哲學只看到人是動物且具有意識,但是卻沒看到意識是自然的產(chǎn)物,在人的意義上“形成類”、“形成本來的人性”。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贊揚費氏用“人”代替了舊哲學追求的“無限”。①費爾巴哈用“類”來指稱人的本質屬性,即人是以“類”為前提,是對象性的存在。他指出人的最高本質不是個體存在的人,而是處于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你和我之間的關系”②,認為只有對象性存在的個體、自然、社會,通過相互關聯(lián)中才能發(fā)掘,是諸多人之間的加和。
費爾巴哈“類”概念的引出實現(xiàn)存在論“感性”轉向,對近代理性主義人學尤其是黑格爾“絕對精神”哲學具有當頭一棒的作用,終結了實體本體論的強大哲學傳統(tǒng)。他認為傳統(tǒng)人學的癥結在于將對象封閉于意識中,把人的本質歸結為理性的、邏輯的和抽象的形而上學的實體。因此,費爾巴哈認為人的超感性的、超現(xiàn)實的、非人性的思想應當被拋棄,人本學的開端應該是有限的、實存的、有血有肉的東西。
費爾巴哈對“人”的概念是通過感性—對象性得以論證,其反思形式是直觀。費爾巴哈認為“感性”不是人的感性活動,而看作是人的感性存在,是人的感性直觀,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他認為人是感性的、真正的實際存在,人本學就是以作為人自身對象的存在出發(fā)。雖然費爾巴哈將傳統(tǒng)的理性主義上升為“感性”,卻沒有前進到“感性活動”。正如馬克思所說:費氏人本學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xiàn)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的方面去理解?!雹偎谂c近代舊哲學整體對抗中,訴諸于感性直觀——回到事物本身,“人對自然的直觀,確證了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對上帝的直觀,確證了人是賦有類意識的最高實體;而‘我對‘你的直觀,則確證人是文化的存在、社會的存在?!雹诘琴M爾巴哈沒有真正的深入人的社會性、歷史性的存在向度中去。
費爾巴哈的感性直觀本體論雖推動哲學向人的回歸,但認為最高本質是“人”,不是“神”。他的這一提法只不過是概念代替概念的變戲法,對處在現(xiàn)實關系中人的生活無絲毫改變。費爾巴哈人本學終究遠離現(xiàn)實世界,人與類的關系是虛假問題,因為“類本質”只是一個高聳在現(xiàn)實個人生活上的永恒本質。第一,抽象性。費爾巴哈所認識的人是通過“感性直觀”把握到的“抽象的人”,僅從生物學意義理解,而沒有認識到人的“感性活動”;第二,人與動物的區(qū)別本質。費爾巴哈將“意識”看作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人的類本質就是把自己本質當做類意識——“自我意識”,這與黑格爾所理解的精神性的存在無本質區(qū)別;第三,直接指認“類”與社會的統(tǒng)一性。費爾巴哈雖宣稱“人是社會的人”,但是他對人的類關系的理解不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而是局限在兩性關系,除了愛與友情,根本沒有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其他關系。費爾巴哈僅僅通過“感性直觀”理解人的各種交往活動,視野局限在自然界之中,從而無法找到通往現(xiàn)實王國的道路。
所以,費爾巴哈的“直觀并無任何原理”③,“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歷史的產(chǎn)物”④僅僅使用感性直觀的概念聯(lián)合的原則來妄圖撬動以理性和抽象思辨構筑的傳統(tǒng)人學體系是不可能的。費爾巴哈只是在近代形而上學的巨影下建造了一個小的教堂。
馬克思“類”概念直接借助于費爾巴哈的術語,但是它的基礎、內涵與費爾巴哈完全不同,對“類”概念的理解、提升、突破和超越經(jīng)歷了長期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馬克思人學存在論超越了傳統(tǒng)人學的實體本體論,拋棄了抽象或思辨的談論人的本質的方式,以科學事實為經(jīng)驗⑤,以人的“類存在”為邏輯起點,深入到對人的存在方式的現(xiàn)實分析,從人的生存狀態(tài)、歷史境遇、未來前景等來考察。
馬克思在《萊茵報》時期面對現(xiàn)實物質利益問題的難事,對理性本體論產(chǎn)生了懷疑。隨后在費爾巴哈“類”概念所蘊含主賓倒置批判方法的啟發(fā)下,批判了黑格爾“邏輯的、泛神論的神秘主義”。這一期間馬克思對“人”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費爾巴哈及其“類存在”思想的啟發(fā),立足于自然唯物主義的“感性”具體直接性。但是此時,馬克思所關注的僅僅是“類”概念所具有的批判性,還沒有開始進入和質疑費爾巴哈式的理解。⑥
馬克思對費爾巴哈“類”概念呈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是在《德法年鑒》時期。費爾巴哈的新哲學原則“人”觸發(fā)了馬克思的靈感,使得他在這一時期進入了費爾巴哈的思維范疇內,將“人”的概念作為哲學的主題和出發(fā)點,用以取代“自我意識”和“理性”,認識到任何一種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種關系回歸于人自身”、“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質”。⑦
馬克思在赫斯的行動哲學⑧啟發(fā)下,同時通過自身對政治經(jīng)濟學⑨研究,意識到了費爾巴哈建造的小教堂的限度必須超越,逐漸與費爾巴哈“感性直觀”人本學產(chǎn)生理論差別。1843年3月馬克思給盧格的信中提到:“他過多地注重自然界,而過少地注重政治。”①。從《手稿》到《形態(tài)》開始逐漸對費爾巴哈“類”思想開始進行了發(fā)難。
馬克思寫作《手稿》時對費氏持有謙遜態(tài)度,認為他在理論上為人的交往建立基本原則。此后理論視野轉向經(jīng)濟領域就在于費氏所開創(chuàng)的“實證的人道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批判”。②馬克思仍然以費氏的感性直觀“類”概念來批判黑格爾“自我意識”理性本體論的觀點。他指出“人是類存在物”③,然而并不僅是一般唯物主義立場上,而是逐漸超越費氏的人本學,走向了現(xiàn)實社會歷史領域,通向真正的歷史唯物主義道路。馬克思認為真正的社會聯(lián)系是人的“類本質”,而這種聯(lián)系是從人的生產(chǎn)活動中產(chǎn)生。④他通過對私有制條件下人的勞動異化的分析,要求揚棄異化,實現(xiàn)人的復歸。馬克思開始告別費氏感性直觀的“類”,提出人的本質是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社會歷史中展開。這一時期馬克思將自由自覺的勞動看作人的本質,但還處于價值懸設,在抽象思辨的歷史觀上打轉。直到《提綱》和《形態(tài)》⑤,馬克思將類概念擴展到物質生產(chǎn)領域,對“人”逐漸達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的理解,看到了人的感性的活動,把人的本質理解為“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徹底清算了費氏感性直觀的人學觀,認為后者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的活動⑥;費氏“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喜歡直觀;“他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對象,而不是‘感性活動⑦”;“現(xiàn)實的人”的立場由自然基礎轉向了社會歷史領域。因此,馬克思沒有繼續(xù)費氏人本學路徑去構造抽象的本體論,而選擇構建面向人的交往實踐活動的人學存在論,用“類存在”來表述人的普遍本質,“為人的存在、人與世界的關系提供了一種與費爾巴哈有著根本區(qū)別的理論視野和思維方式?!雹?h3>四、“類存在”范疇在馬克思思想史上的意義
人之為人的根本究竟何在是貫穿整個西方哲學史共同的主題。西方傳統(tǒng)哲學陷入解釋“人是什么”的爭論,遺忘“現(xiàn)實的人”根本所在。黑格爾“理性實體”達到頂峰,再無前進的空間。費爾巴哈第一次將“感性”提升到本體論,但卻僅從感性直觀出發(fā)。馬克思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考人的存在的致思路徑,拋棄對人的抽象談論方法,從人的本質、實踐出發(fā),結合人作為“類”的規(guī)定和存在方式,認為人是在社會歷史境遇中不斷超越的存在。馬克思“類存在”思想既回答了“人是什么”的本體論問題,也回答了“何以待人”的價值論問題。
因此,我們理解馬克思“類存在”思想必須將其放置于馬克思從理性形而上學批判到后來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的整體轉型過程中,大而言之把他放在與黑格爾、費爾巴哈思想交鋒及直到后來的思想理論中,了解他背后潛在深層意義。馬克思“類”思想呈現(xiàn)出一個全新的模式,開啟了后來的思想,包括關于人的本質、自由、主體性、勞動等很多思想內容都包含“類”。例如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人自由自覺的本質活動,同時進一步關涉到勞動生產(chǎn)是推動整個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動力;類本質最重要的是自由,人的“類存在”與動物的“種存在”是不同的,動物是被動地適應環(huán)境,人是主動改變環(huán)境;此外馬克思講人作為“類存在”的時候,還把自由聯(lián)系起來的,人改變環(huán)境的實踐活動必定是自覺自由的實現(xiàn),體現(xiàn)了人的能動性、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在馬克思的思想史上的,“類存在”是很多問題的交匯內在包含的思想把它闡發(fā)出來,“類存在”是一個思想的種子,引向勞動、生產(chǎn)、主體性、自由、人的創(chuàng)造性,最后歸結為總和性的結果是“歷史”。當然我們并非就此宣稱“類存在”是馬克思成熟、完滿的理論,這一理論是馬克思后面逐步通過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將它推向具體化和成熟的。值得強調的是,“類存在”思想至少在這一點上已經(jīng)作為一個種子包含了后來朝向。我們從馬克思后期思想反觀回來都可以從“類存在”中找到一個歸宿,構成了后來很多思想寶庫。“類存在”思想作為馬克思早期思想的種子,為他之后豐富思想的闡發(f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