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摘要】 目的 觀察文拉法辛聯合利培酮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的效果。方法 100例精神病性抑郁癥患者, 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文拉法辛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文拉法辛聯合利培酮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精神病評定量表(BRPS)、臨床療效總評量表(CGT-SI)評分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的92.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HAMD、BRPS、CGT-SI評分分別為(7.3±4.2)、(25.6±6.1)、(1.7±0.3)分均低于對照組的(9.6±4.5)、(28.2±4.9)、(2.3±1.3)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文拉法辛聯合利培酮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的效果, 顯著高于單一采取文拉法辛治療所產生的效果,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 文拉法辛;利培酮;精神病性抑郁癥;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5.068
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 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 對現代人而言生活壓力及工作壓力也愈發(fā)增強, 導致抑郁癥疾病的發(fā)病率迅速攀升。抑郁癥為常見的一種精神性疾病, 致使抑郁癥產生的因素有很多, 且存在復雜性特征, 臨床癥狀表現為語言減少, 情緒低落, 思維遲緩等[1]。精神病性抑郁癥屬于抑郁癥的類型之一, 除卻存在抑郁癥的一般表現外, 還會存在錯覺以及幻覺等癥狀, 更甚者還會產生自殘這一消極行為, 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在臨床中對于該種疾病的治療, 并不具備讓患者完全恢復的方式, 但能夠利用心理和藥物干預方式, 增強患者的恢復效果?;诖?, 本文研究文拉法辛聯合利培酮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的效果, 現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性抑郁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0~70歲, 平均年齡(43.2±5.43)歲;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32~73歲, 平均年齡(45.0±5.6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存在緊張、妄想和幻聽等癥狀的患者;②經過臨床確診, 顯示為精神病性抑郁癥患者;③經過HAMD測試后, 總分>20分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妊娠期與哺乳期患者;②存在藥物過敏史的患者;③存在自殺傾向的患者。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7 d的藥物清洗, 在結束清洗后方可進行藥物治療。
1. 2. 1 對照組 采取文拉法辛實施治療:初始劑量75 mg, 1次/d。根據患者真實狀況, 適當調整藥物使用劑量, 每天可增加75 mg, 但總體劑量不可>225 mg。針對存在肝功能損傷癥狀的患者, 初始劑量需下降50%, 個別患者還應予以個體性用藥, 做到謹遵醫(yī)囑科學用藥。
1. 2. 2 觀察組 采取文拉法辛聯合利培酮實施治療。文拉法辛治療方式與對照組一致。利培酮初始劑量1 mg, 1~2次/d, 在7 d后適當增加劑量至2~4 mg/d, 在14 d后適當增加劑量到4~6 mg/d。通常藥物劑量保持在2~6 mg/d效果最好, 可針對患者的真實狀況, 適當調整藥物使用劑量。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病情明顯緩解;有效:患者經過治療后病情逐漸緩解;無效:患者治療后病情尚未改善, 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治療前后HAMD、BRPS、CGT-SI評分情況, 分數愈低, 表示患者情況愈好。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的92.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BRPS、CGT-SI評分情況對比 治療前, 兩組HAMD、BRPS、CGT-SI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HAMD、BRPS、CGT-S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精神病也被稱作精神疾病, 主要指的是在社會環(huán)境、生物學以及心理學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之下而導致大腦功能失調, 進而產生行為、認知、意志以及情感等方面障礙程度不一的一種疾病[3]。以生物學解釋來說, 即為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 可能具有不同的腦部功能或是結構。以心理學解釋來說, 則認為創(chuàng)傷、矛盾以及緊張等方面因素會誘發(fā)精神性疾病。以社會因素來分析, 則認為因某種情景或者某個事件而致使產生精神性疾病。精神病的初期癥狀表現為性格突變、情感紊亂、敏感多疑以及睡眠較差;常見癥狀表現為內感性不足、幻覺、感知綜合征、病理性贅述、象征性思維、記憶力下降或增強甚至虛構以及被動注意障礙等[4]。較為常見的情感方面障礙包括情緒低落、激動、恐懼、遲鈍、焦慮等;患者也會產生睡眠障礙, 表現為入睡困難、容易驚醒、失眠多夢等;還有個別患者是因酒精中毒而引發(fā)的精神障礙。
抑郁癥也被稱作抑郁障礙, 臨床特征表現為長久情緒低落, 常常感到悲痛憂傷、抑郁自卑, 還有患者會產生悲觀厭世情緒, 進而誘發(fā)患者產生自殺心理。對于癥狀嚴重的抑郁癥患者來說, 還會產生妄想以及幻覺等精神病性癥狀, 即表現為精神病性抑郁癥, 這也為抑郁癥疾病的一種主要類型。在患者每次發(fā)作時, 至少持續(xù)2周以上, 更有甚者會持續(xù)發(fā)作數年以上, 且存在反復發(fā)作等特征。現如今, 伴隨社會壓力的日益劇增, 精神病性抑郁癥疾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大幅提升, 一度受到我國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5]。抑郁癥的產生和諸多因素存在聯系, 然現如今并不具有完全治愈的措施, 因而主要運用心理干預、以及藥物干預等措施應對精神病性抑郁癥疾病。其中, 藥物治療為一項重要方式, 文拉法辛和利培酮在各類藥物中, 對于精神病性抑郁癥疾病的治療效果最為明顯。
文拉法辛是苯乙胺衍生物, 屬二環(huán)內非典型抗抑郁藥物, 其活性代謝物O-去甲基文拉法辛利于再攝取低拮抗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A), 對于多巴胺(DA)的再攝取也具備顯著的作用, 進而能夠起到抗抑郁效用[6]。另外, 文拉法辛所具備的優(yōu)勢也較多, 如吸收效果好, 在進食過程中也不會影響藥效的吸收, 尤為適宜治療抑郁癥疾病。利培酮為治療抑郁癥疾病的常用藥物, 具備尤為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 但若單一運用此藥, 易于產生各類不良反應, 致使患者在臨床中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降低, 會影響到患者的疾病恢復。有學者發(fā)現, 若能夠聯合運用文拉法辛與利培酮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疾病, 利于快速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改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 同時用藥不良反應也相對較少, 對于保障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有著顯著的價值與意義[7]。
對精神病性抑郁癥患者而言, 若想進一步保障其臨床治療效果, 務必要提高其用藥的依從性。不少患者在產生抑郁癥狀后, 會產生傷人以及自殺的傾向, 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 也會給患者家屬帶來較為沉重的壓力。而針對上述情況, 為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 讓患者保持鎮(zhèn)定, 改善患者的各項癥狀, 務必要在治療過程中, 獲得家屬的長久陪同, 這樣才能夠使藥物治療和心理干預這兩種措施一同發(fā)揮出作用, 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
總之, 文拉法辛聯合利培酮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的效果更為確切, 利于改善患者抑郁癥狀, 提高患者的臨床依從性。因此說, 在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患者時, 可積極運用上述聯合用藥治療的方式, 從而保障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并值得將此聯合用藥治療方式, 在臨床中加以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佩蓉, 楊春玉, 連中, 等. 基于DTI技術對針刺聯合鹽酸文拉法辛治療抑郁癥的療效研究. 中國針灸, 2019, 39(6):571-575.
[2] 李季, 楊靖, 劉安昌. 度洛西汀與文拉法辛治療老年抑郁癥的療效及對血清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 38(24):6012-6014.
[3] 蔡楚蘭, 黃橋生. 檳榔十三味丸聯合文拉法辛對輕中度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社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8, 36(11):2743-2746.
[4] 杜彪, 杜揚, 謝星星, 等. 文拉法辛與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循證藥物經濟學評價. 中國藥房, 2017, 28(11):1456-1459.
[5] 孟祥雨. 文拉法辛聯合利培酮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的療效觀察. 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20, 37(1):91-92.
[6] 董廣進, 孫海平, 高偉. 文拉法辛聯合利培酮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的效果觀察. 當代醫(yī)學, 2019, 25(4):111-113.
[7] 蔡美香, 陳曉明. 文拉法辛聯合利培酮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對照研究. 海峽藥學, 2014, 26(4):94-95.
[收稿日期: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