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杰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園林綠化工程已成為城市建設發(fā)展中一項重要內容。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植是一項經常運用的綠化措施,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樹移植存活率低的問題制約著園林綠化工程的進一步發(fā)展?;诖耍疚姆治鰧е麓髽湟浦渤苫盥实偷木唧w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養(yǎng)護管理措施,提升大樹移植技術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平。
[關鍵詞] 園林綠化工程;大樹移植;養(yǎng)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 S72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9-89-2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園林綠化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市政建設內容,在提升城市綠化水平、美化城市形象以及促進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大樹移植是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一項經常運用的手段,對于提升生態(tài)綠化面積具有重要的作用[1]。
1 大樹移植成活率低的原因
1.1 大樹樹齡較大
園林綠化的主要目標是增加綠化面積、提升綠化質量。選擇大樹移植這個手段進行園林綠化時,很多人都認為應直接移植樹齡較大的植株,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大樹移植的作用和價值,也能在短期內顯現(xiàn)出園林綠化成效,因此造成了移植過程中所選擇的植株樹齡偏大。但是實際上,這樣雖然能提升綠化效率和成果,但是對大樹植株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一方面,隨著植株樹齡的增加,其會進入緩慢生長期,細胞的再生能力會急劇下降,這就意味著在移植過程中對大樹的根系和枝干造成傷害和破壞后植株很難迅速自愈,最終造成后期養(yǎng)護成本上升甚至植株死亡[2]。因此,從長期來看,這是一種低效法。另一方面,大樹樹齡過大會造成其自身的抵抗能力不如樹齡小的植株,對移植后的生存條件和養(yǎng)護水平要求都比較高,因此不利于整個園林綠化工程的成本降低。綜合來看,在進行大樹移植時不建議采用樹齡較大的植株。
1.2 根系受到傷害
在大樹移植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對其根系進行處理而使其根系受到傷害。從目前的移植經驗來看,根系較少的大樹移植后的成活率明顯較低。在大樹生長過程中,尤其是在幼齡期,其根系會不斷分叉延伸,因此其根系結構會大大超過大樹的空間投影,這是一種大樹植株根系擴展的正常現(xiàn)象。在移植過程中,大樹根系會不可避免地遭受危害,尤其是其末端根系易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移植完成后,其根系所接觸的土壤范圍相較于之前大大降低,從而導致移植后其所需的水分、養(yǎng)料等不足,長此以往會造成大樹營養(yǎng)不良、病態(tài)生長,甚至逐漸死亡。因此,在大樹移植過程中對于根系的保護是影響大樹移植成活率的一個關鍵因素[3]。
1.3 技術選擇不恰當
大樹生長過程中,其整體形態(tài)是影響大樹生長的一項關鍵因素,因此必須對其給予高度重視。在大樹移植過程中,有可能需要對植株的枝干進行修剪,以保證大樹在移植過程中便于移動,并且移植后能盡快形成良好的生長形態(tài),提升植株的生長速度和質量。目前,一些工作人員在進行截枝作業(yè)時,由于技術水平較低,對大樹主要獲取養(yǎng)分的枝干進行截取,導致大樹移植后無法有效獲取養(yǎng)分,最終導致移植失敗、植株死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極大地影響了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質量。從這一方面來看,技術選擇不恰當、技術水平不高,造成了大樹移植成活率不高,因此需要加以重視。
2 園林綠化工程中提高大樹移植養(yǎng)護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移植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一方面,要對移植環(huán)境進行認真的調查和分析。由于移植環(huán)境是影響大樹移植成活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移植前應對移植環(huán)境進行認真的調查和分析,如氣候、土壤等條件,并對移植前后外部環(huán)境進行對比,使其移植后的環(huán)境與生長環(huán)境盡量保持一致,為移植大樹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另一方面,科學選擇移栽環(huán)境后,需要對大樹植株進行合理選擇,應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及景觀需求對大樹植株進行合理選擇和搭配。在移栽過程中,應按照挖掘的順序進行移栽,確保植株移栽過程科學有序,讓每棵植株能在移植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移栽后要及時進行澆水,保證其移植后根系能盡快與土壤黏附在一起,提升移植后大樹的養(yǎng)分汲取能力。
2.2 合理移植
一是合理選擇移栽時間。結合當?shù)氐臍夂驐l件,選擇合適的移栽時間,能有效提升大樹的成活率。移栽通常選擇在春季雨后進行。二是合理處理大樹植株。移植前,需要將大樹從培育基地挖出,這時需要對其根部進行修剪和生根處理,以保證其根部在移植后能適應新的土壤環(huán)境。三是大樹挖掘。挖掘時,必須盡量加大土球量,一般按樹木胸徑的6~8倍挖掘土球或方形土臺[4]。四是做好調運工作。要注重調運過程中對根系的保護,將根部土塊置于駕駛室一端,樹冠朝向汽車尾部,做好樹冠的適度收攏和樹干的柔性綁扎。五是移植后需要及時回填土壤,回填后立即灌一次透水,保證樹根與土壤緊密結合,促進根系發(fā)育。然后連續(xù)灌3次水,灌水后及時用細土封樹盤或覆蓋地膜保墑、防止表土開裂透風。
2.3 移植后的日常養(yǎng)護管理
大樹移植成活率不僅與移植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息息相關,而且與后期的日常養(yǎng)護管理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大樹移植后,結合樹木品種、氣候環(huán)境等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有效的養(yǎng)護管理,方可提高大樹移植成活率,提升園林綠化工程質量。一是大樹移植后必須穩(wěn)固大樹,避免被大風吹歪樹身。常采用立支撐(一般呈品字形三桿支撐)和拉細鋼繩的方法穩(wěn)固樹,若用支撐桿,支撐點一般應選在樹的中上部2/3處,支撐桿底部應入土40~50 cm。二是夏季氣溫高,樹體蒸騰作用強,為了減少樹體水分散失,應搭建遮陰棚減弱蒸騰,并防強烈的日曬。三是大樹移植后,對萌芽能力較強的樹木,及時除去基部及中下部的萌芽,培養(yǎng)骨干枝,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四是栽植后立即一次透水,兩三天后澆第2次水,7 d后澆第3次水,以后應視土壤墑情進行澆水。同時,表土干后要及時進行中耕,以利于土球底部濕熱能散出,以免影響根系呼吸,促進根系生長,提高肥水利用率[5]。五是在冬季霜凍時,可用防凍墊(無紡麻布、塑膜、草繩)包裹樹干及主枝,以防止大樹受凍。對樹皮呈青色或皮孔較多的樹種及常綠樹種,應用草繩或保濕墊纏繞主干和近主干的一級主枝,減少水分蒸發(fā),同時預防干體日灼和冬季防凍。待第2年秋季可將草繩解除。六是移植后,可以適量對樹木補充營養(yǎng),促進新根發(fā)育,增強樹木對于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通常在樹木萌芽、新梢生長后、秋季長梢時各追施肥一次,以氮肥為主,最好選在雨天或者澆水的時候進行施肥。七是樹木通過鋸截、移栽,傷口多,樹體抵抗力弱,易遭受病蟲害危害,所以要加強預防??捎?、7、9月用多菌靈或托布津、敵殺死等農藥混合噴施,達到防治目的。
3 結語
生態(tài)文明建設已成為一項舉國關注的重大工程,面對人們對生存環(huán)境的要求,提升園林綠化工程建設質量已成為一項重要且緊迫的工作。上文對大樹移植成活率低的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就提升大樹移植養(yǎng)護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措施,期望能提升大樹移植成活率,進而提升園林綠化水平,創(chuàng)建更加綠色、健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黎志軍.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植技術與養(yǎng)護管理[J].鄉(xiāng)村科技,2019(34):65-66.
[2]楊嚴文.簡述園林工程中的大樹移植及其養(yǎng)護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9(30):68-69.
[3]張善菊,陳娟,苗興軍.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植技術與養(yǎng)護管理[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9(12):139.
[4]徐建鋒.城市園林綠化中大樹移植及養(yǎng)護探究[J].現(xiàn)代園藝,2019(11):83-85.
[5]王靜芝.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植技術與養(yǎng)護管理應用[J].南方農業(yè),2019(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