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華鋒
摘 要:美好的教室環(huán)境促進學生形成美好的行為;學生美好的行為離不開班主任精心培育;班主任美好的心靈也帶動家長變得更加美好。
關鍵詞:環(huán)境;行為;啟發(fā);家長
門前有塊空地,附近居民竟然把它當成了堆垃圾的地方。如何讓大家不再倒垃圾呢?插上“禁止倒垃圾”提示牌,沒有效果,最后主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垃圾鏟成一堆,砌成花壇,糊上水泥,勾出圖案,堆上細土,栽種花苗。從此,附近的居民再也不來倒垃圾,還把家里珍貴的花木奉獻出來,為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故事告訴我——只有用美才能啟發(fā)更多的美,班級管理亦是如此。
一、最美的環(huán)境啟發(fā)最美的行為
一個垃圾堆積的地方,大部分人會產生“多仍些破銅爛鐵”的想法。而到一個整潔美麗的地方,你想扔一片廢紙,都不忍下手。同理,一個整潔的教室,誰都不想破壞它的美麗,哪怕黑板下面多了一些粉筆灰,都感到有損教室顏容。
教室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的家,打造教室的家文化,黑板是干干凈凈的,講臺是清清爽爽的,圖書角是整整齊齊的,花臺是郁郁蔥蔥的,衛(wèi)生角的勞動工具都是隱藏的。這樣的環(huán)境是美的,帶給學生不僅是視覺上的感受,更是心靈上的影響,也是規(guī)范意識的滲透,學生更容易從心靈深處與環(huán)境契合,從而自己的言行也會更為規(guī)范。
打造最美教室,把學習環(huán)境做漂亮似乎是一件最簡單的事情,但簡單的事情做一百遍,每天做,也就不簡單了。環(huán)境育人,有序整潔的環(huán)境容易孕育有序規(guī)范的行為。例如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大家都在安安靜靜看書,多出一兩個打鬧的,班級的輿論會對他強烈譴責;反過來,如果大家都在打打鬧鬧,靜心看書的人倒成了另類。
德育過程中不僅要講愛國主義、講學習雷鋒這些高尚的品格,更要講保持安靜,講究衛(wèi)生這些看似簡單的常規(guī)紀律,打造雅行教育。江蘇省及時推出“八禮四儀”教育,“八禮”指儀表之禮、儀式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餐飲之禮?!八膬x”指入學儀式(7歲)、成長儀式(10歲)、青春儀式(14歲)、成人儀式(18歲),以此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強化文明禮儀素養(yǎng)。教室里張貼著相關教育內容進行宣傳,創(chuàng)設禮儀文化氛圍,時時刻刻提醒學生注意文明,班主任再借此開展教育活動,強化儀式感,形成美好行為。
二、最美的行為需要長期培育
開學第一天,不急于進行語數(shù)外教學,而是著重進行文明禮訓,這不只是儀式,更是要反復練習鞏固,內化為習慣。如學生書包掛在椅背前,桌肚子里右邊放文具左邊放書本,窗戶統(tǒng)一朝講臺方向推開,午餐開飯盒拿勺子統(tǒng)一行動,學生排隊做到“靜快齊”,放學家長排隊一對一交接,這一切都要規(guī)范統(tǒng)一。
蘇州網絡平臺一篇文章《開學來臨之際,你想知道老師包里的哪些“小秘密”》列舉了蘇州各學校的8位教師隨身帶到學校的手提包,其中有我們學校的范華老師,她的包里就是一本筆記本電腦。用來做什么的?課間她就在班上用筆記本電腦辦公,同時看住班上的學生,在科任老師離開課堂的其它時間,都是她承包了班級。也許你會認為這位班主任管理無方,不能放手學生。但當你真正在一線教學,你就會感到對調皮的班級只能先采取全程跟蹤式管理。因為班級人數(shù)多,而且有兩個特殊學生隨班就讀,這種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可以確保班級安全運行。特別是低年級和有特殊學生的班級,如果課間不對學生進行管理,那么出事的可能性會很大,校園欺凌、校園傷害都是在老師監(jiān)管力度不夠的情況下發(fā)生的。
魏書生說:最好的管理是讓學生自我管理[1]。作為一個在普通學校做一線班主任的我,實在不能想象魏書生,李鎮(zhèn)西,是怎樣做局長、校長的同時還擔任班主任的。1999年李鎮(zhèn)西擔任副校長,同時擔任三個班的副班,出差半個月,期間班風良好,秩序井然,廣播操比賽全校第一。1996年他擔任兩個班班主任,學校田徑運動會時外出開會數(shù)日,班長代理班主任工作,班級在運動會上分別獲得第一名和第三名[2]。但是,對于我們這些普通小學的孩子,哪怕班主任缺位一天,也不能實現(xiàn)班干部帶領學生自我管理。不知是“班情”的不同還是沒有特級教師的超能力,普通老師只能向身邊的廣大同事學習,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盯在班級。也許所謂的“學生自我管理”只是一種理念,魏書生、李鎮(zhèn)西那樣若干天不與學生見面,班級依然井井有條,這樣高難度的操作不易推廣。老師管理班級可以逐漸由緊到松、由扶到放,但踏踏實實、細致管理、常抓不懈才是人間正道。
三、教師的美啟發(fā)家長的美
春晚小品《占位子》道出了家長搶奪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沈騰”為了自己孩子,到學校和眾家長爭奪所謂的“學霸區(qū)”,可笑的是竟然搶錯了班級?,F(xiàn)實中類似這樣自私自利的家長并不少見,他們是會插手和影響班主任的工作,真的是把教育的力氣都“使歪了”,自顧著搶奪優(yōu)質教育資源,而不懂得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實踐中發(fā)現(xiàn),往往是這些爭奪座位的家長,最缺少親子關懷,他們的孩子也容易在父母的影響下“走歪”。遇到“使歪了力”的家長和“走歪了路”的學生,老師要修煉的基本功就是和善地對話,耐心地引導,運用你的智慧和美德感化家長。
很多家長也不是不想管自己的孩子,他們是真的不會管。例如:班上有位孩子平時偷懶不肯做家庭作業(yè),家長忙著跳廣場舞幾乎不管,有一天家長驕傲地把她的手機給我看:“你看我兒子多聰明,不知什么時候用手機支付了580元,買了這套網絡課程?!标P鍵是,這件事讓他感到驕傲,這太令人害怕了。果真不久,這位家長哭著給我打來電話:“老師幫幫我吧,我實在管不了他了……”十歲不到的小孩用你手機支付幾百元都不需要請示,這樣肯定不好管。我說:“一定幫你,但你一定要限制他的權力,特別是要限制他用錢……”老師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責任心來“贏得”孩子和家長的心,管教孩子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經過老師和家長協(xié)同管教,控制這名孩子的零花錢,家長也放棄了廣場舞,每天監(jiān)督他完成家庭作業(yè),這孩子逐漸改掉了懶惰的壞習慣,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
教育者不是靠打罵,來戰(zhàn)勝孩子、“贏了”孩子,而是要靠自己的人格來影響孩子、“贏得”孩子。所謂“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zhàn)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并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3]。這需要大人給予孩子大量的鼓勵,并要花時間訓練孩子的基本人生技能。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贏得”孩子也就“贏得”了家長。老師在孩子面前的點滴付出,學生是知道的,家長是清楚的,愛可以贏得愛,當你愛生如子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家長也是正能量滿滿的,會有愛心家長樂意為班級服務,主動為班上其他家長排憂解惑,向老師申請做親子活動的組織者,報名為學校做義警、做志愿者……對學生負責,讓家長認可,甚至有家長比你更關心這個班級,不是孤軍奮戰(zhàn)的你——最幸福。
“幸福是什么,就是無論我們多累,班上孩子一張張笑臉迎面而來,撲到我的懷里,親切地叫一聲老師。”這是2019年5月4日,蘇州網絡平臺文章《新時代教師職業(yè)內涵培訓從幸福出發(fā)》里的一段話。把教室當成自己家,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娃,把家長當成伙伴,把工作當成幸福,班主任要修煉的基本功就是:用美啟發(fā)更多的美。
還記得那塊空地嗎?要想門前沒有垃圾,就在上面種上美麗的花;要想教育不跑偏,那就用美啟發(fā)更多的美。
參考文獻:
[1]魏書生.最好的管理是讓學生自我管理[J].江蘇教育:班主任,2017.(39):1.
[2]楊菊蘭.新時代班主任班級管理面對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