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美國漢學(xué)家馬瑞志《世說新語》的人名翻譯研究 *

2020-10-15 01:34
國際漢學(xué)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世說譯法世說新語

□ 于 紅

引 言

在我國的文學(xué)歷史研究中,《世說新語》(以下簡稱《世說》)作為志人小說的代表,享有重要的地位?!妒勒f》目前僅有一部英語全譯本,該譯本的譯者為美國漢學(xué)家馬瑞志(Richard B. Mather,1913—2014)。馬瑞志不僅翻譯了該書的全部內(nèi)容,還翻譯了劉孝標(biāo)(463—521)《世說新語注》的部分內(nèi)容,增加了大量的隨文注和腳注,并在正文前后增加了完備的副文本(paratext)。該譯本在國內(nèi)外漢學(xué)界獲得極大反響,被譽(yù)為“研究六朝中國的必備文獻(xiàn)”①D. E. Gjertson, “Review of Shih-shuo Hsin-yü: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by Liu I-ch’ing; with Commentary by Liu Chün;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Richard B. Math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0.3 (1980): pp. 380—381.。然而,馬譯本在翻譯學(xué)研究領(lǐng)域并未得到應(yīng)有的重視?!爸袊W(wǎng)”2000 年到2017 年以“世說新語”為主題詞的核心期刊論文多達(dá)471 篇,其中,“外國語言文學(xué)”領(lǐng)域的論文只有1 篇。②最后檢索日期:2017 年9 月15 日。本研究試圖應(yīng)用翻譯學(xué)理論和研究方法,以人名翻譯為切入點(diǎn),闡述漢學(xué)家馬瑞志英譯本《世說新語》的翻譯方法和策略,以期對我國典籍外譯研究和文化傳播有所裨益。

一、譯者與譯本

馬瑞志出生于我國河北省保定市,其父馬德(William Arnot Mather,1874—1957)是清朝末年來華的美國傳教士。馬瑞志一生專注于我國南北朝文史研究,發(fā)表了20 余篇研究佛教思想與詩歌文學(xué)的論文和書評,是北美漢學(xué)界杰出的中古史專家。③Paul W. Kroll, David R. Knechtges, “Stud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 in Honor of Richard B. Mather and Donald Holzman,”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26 (2004): 223.

在馬瑞志的學(xué)術(shù)成果中,有四部譯作格外引人注目。1953 年,馬瑞志在加州大學(xué)(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做博士后研究時,完成《晉書》卷122《呂光傳》④Richard B. Mather, “The Biography of Lü Kuang, [The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inshu 122],” Chinese Dynastic Histories Translations, No. 2.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3.的英文譯注,譯文收入包弼德(Peter A. Boodberg,1903—1972)主持編撰的《中國中古史譯叢》(Chinese Dynastic Histories Translations),并于1957 年由加州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從1957 年到1976 年,馬瑞志翻譯并注釋了《世說新語》,①Richard B. Mather, Shih-shuo Hsin-yü: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6.1976 年明尼蘇達(dá)大學(xué)(University of Minnesota)出版了該書的全譯注本,2002 年密歇根大學(xué)(University of Michigan)出版了該書的第二版。②Richard B. Mather, Shih-shuo Hsin-yü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2nd Edition.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2.1984 年,馬瑞志從明尼蘇達(dá)大學(xué)退休,他的研究興趣轉(zhuǎn)向了我國5 世紀(jì)末到6 世紀(jì)初永明時期的詩歌與文化。1988 年,他的譯著《詩人沈約:隱侯》③Richard B. Mather, The Poet Shen Yüeh (441—513): The Reticent Marqui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由普林斯頓大學(xué)(Princeton University)出版,該書介紹了永明體代表詩人沈約的生平,并譯注了沈約的部分詩作。在接下來的15 年里,馬瑞志又以驚人的毅力和極大的熱情,翻譯并研究了永明體代表詩人沈約、王融、謝朓的大部分詩歌。2003 年,荷蘭博睿學(xué)術(shù)出版社(Brill)出版了他的譯注本《永明》④Richard B. Mather, The Age of Eternal Brilliance: Three Poets of the Yung-ming Era: Shen Yüeh (441—513), Hsieh T’iao (464—499), and Wang Jung (468—493). Leiden: Koninklijke Brill NV, 2003.。

在這四部譯作中,《世說新語》譯本的影響最大?!妒勒f新語》產(chǎn)生于劉宋時代,原名《世說新書》,簡稱《世說》,到唐宋時代才稱《世說新語》。書中所記為東漢末年至劉宋初年名人雅士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習(xí)尚。1925 年,《世說》開始被翻譯成多個日語本;⑤王能憲:《〈世說新語〉在日本的流傳與研究》,《文學(xué)遺產(chǎn)》1992 年第2 期,第110—119 頁。1974 年出版了法語譯本;⑥范子燁:《馬瑞志的英文譯注本〈世說新語〉》,《文獻(xiàn)》1998 年第3 期,第210—229 頁。1976 年,馬瑞志的英語譯本出版后,受到國內(nèi)外漢學(xué)研究者的普遍關(guān)注和廣泛贊譽(yù)。進(jìn)入21世紀(jì),隨著我國典籍翻譯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翻譯界逐漸對《世說》馬譯本展開研究。然而,與漢學(xué)界豐碩的研究成果相比,《世說》在翻譯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可謂屈指可數(shù)。本文擬在平行語料庫(parallel corpus)的基礎(chǔ)上,對比《世說》原文和譯文的人名稱謂,分析翻譯方法,總結(jié)翻譯策略。

二、《世說》平行語料庫建設(shè)及檢索

在語料庫翻譯學(xué)中,平行語料庫指的是由原文及其在另一種語言中的翻譯文本構(gòu)成的語料庫。⑦M(jìn)aeve Olohan, 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p. 24.平行語料庫必須在一定層面上將原文和譯文對齊(alignment),對齊層面可以是詞級、句級,也可以是段落級、語篇級。研究者自建的《世說新語》平行語料庫是段落級的對齊,所用原文取自楊勇《世說新語校箋》⑧楊勇:《世說新語校箋》,香港:香港大眾書局,1969 年。,譯文為《世說新語》馬譯本第二版。馬譯本以日本金澤文庫所藏宋本《世說新語》為底本,《世說新語校箋》即以宋本為底本⑨范子燁:《馬瑞志的英文譯注本《〈世說新語〉》,《文獻(xiàn)》1998 年第3 期,第211 頁。。語料庫中未收入譯本中的序言、腳注、附錄等副文本。

研究應(yīng)用了語料庫對齊與檢索軟件ParaConc。該軟件由奧克蘭大學(xué)(University of Auckland)的巴洛(Michael Barlow)研發(fā),可進(jìn)行平行文本對齊和平行查找。⑩相關(guān)資料請參考網(wǎng)站:http://paraconc.com,最后訪問時間:2020 年7 月13 日。

語料處理可分為三步。首先用光學(xué)字符識別(OCR)工具將其他格式的原文和譯文轉(zhuǎn)碼后保存為文本文件(txt.),然后使用辦公軟件(Office Word)的“查找”“替換”功能,查找“所有字符”,并在后面加一個空格,這樣就完成了對漢語原文的切分,切分后即可用語料庫軟件進(jìn)行檢索。最后將原文和譯文分別導(dǎo)入ParaConc,進(jìn)行平行對齊操作。對齊后可應(yīng)用ParaConc 的檢索(Search)功能,在平行語料庫里查找原文及其譯文或反向查找譯文及其原文。

人名檢索以楊勇先生所編《世說新語校箋》?楊勇:《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有限公司,2000 年。的“人名異稱表”為參照,從中抽取例子,再應(yīng)用語料庫檢索軟件對人名的原文和譯文進(jìn)行平行檢索,以便對比分析。

三、《世說》人名類型與特征

《世說》是一部記錄名士言行的小說,其中人物紛繁復(fù)雜。據(jù)統(tǒng)計,全書人名共1 452 個,占專有名詞總量的81.3%,共出現(xiàn)5 567 次①丁建川:《〈世說新語〉名詞、動詞、形容詞研究》,博士學(xué)位論文,山東大學(xué),2007 年,第47 頁。。為了便于對人名翻譯進(jìn)行研究,我們應(yīng)用了語料庫檢索軟件,提取了《世說》中的全部專有名詞,并從其中分離出三種人名的基本類型:男性稱謂、女性稱謂以及“帝” “王”稱謂。由于“帝” “王”稱謂的翻譯和其他男性稱謂有比較明顯的區(qū)別,故將“帝”“王”稱謂單列一類,且本文所提“男性稱謂”不包括“帝” “王”稱謂。下文將介紹這三類稱謂的主要特征。

(一)男性稱謂

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梁實(shí)秋(1903—1987)先生說過:

我個人才學(xué)谫陋,在《世說》中時常遇到文字的困難,似懂非懂,把握不住。其中人名異稱,名與字猶可辨識,有些別號官銜則每滋混淆。談玄論道之語固常不易解,文字游戲之作更難移(迻)譯,我選了二三十段后即知難而退,以為《世說》全部英譯殆不可能。②《馬瑞志的英文譯注本〈世說新語〉》,第211 頁。

這段話中所說“人名異稱”就是指《世說》中人名的“一人多名”“多人一名”現(xiàn)象。在《世說》中,男性稱謂普遍存在“人名異稱”現(xiàn)象,人物線索顯得較為復(fù)雜凌亂,閱讀者若沒有人名異稱的背景知識,則無從把握書中內(nèi)容。結(jié)合平行語料庫檢索后發(fā)現(xiàn),“人名異稱”現(xiàn)象在原作中基本可分為六種類型:稱名、稱字、稱小字、稱官名、稱官地名、敬稱等。(見表1)

表1 男性人物稱謂類型舉例

(二)女性人名稱謂

在《世說》中,女性顯得并不重要,女性角色通常組成故事的背景,不是作者著墨的重點(diǎn)。盡管《世說》有《賢媛》一章,但女性人物也都依附男性角色而存在。例如:謝公夫人(19/22)、王江州夫人(19/27)、王右軍夫人(19/30)等。多數(shù)女性的稱謂采用了隱姓或埋名的方式。(見表2)

表2 女性人物稱謂類型舉例

(三)帝王稱謂

《世說》凡提及帝王,通常采用兩種稱名方法:稱朝代謚號、稱謚號或稱廟號。(見表3)帝王稱謂存在“一人多名”和“一名多人”現(xiàn)象,如“魏文帝”又稱“文帝”,而“文帝”也可指“晉文帝”。

表3 帝王謚號稱謂類型舉例

四、《世說》人名翻譯

古代中國人的姓名不僅復(fù)雜,而且在使用上頗多講究。宋劉過(1154—1206)的《沁園春·寄稼軒承旨》里有這樣一句話:“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贝司渲械摹跋闵骄邮俊敝柑拼娙税拙右?,“和靖”是宋代居士林逋的謚號,“坡仙”指蘇東坡,號東坡居士,仰慕者稱其為“坡仙”。題目中的“稼軒”則指辛棄疾,號稼軒居士。由此可見古代人名不僅具有指稱作用,還具有文化和社會功能。

人名屬于文化術(shù)語①馮慶華:《母語文化下的譯者風(fēng)格》,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197 頁。,是跨文化交流中常見的翻譯單位。人名的翻譯不僅對整個文本的傳遞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更會對語言文化的交流產(chǎn)生直接影響。②駱傳偉:《人名翻譯的策略和理據(jù)》,《外語研究》2014 年第2 期,第77—81 頁。翻譯策略體現(xiàn)了譯者的翻譯目的和文化態(tài)度。③王東風(fēng):《翻譯文學(xué)的文化地位與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中國翻譯》2000 年第4 期,第2 頁。針對文化術(shù)語,可采用的翻譯策略主要有直譯或異化(literal translation/foreignization)和意譯或歸化兩種(free translation/domestication)。直譯或異化策略有助于“保持原作形象和異域文化特色”④楊平:《文化因素與翻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6 年第4 期,第24 頁。,意譯或歸化策略強(qiáng)調(diào)用地道的目的語翻譯,“關(guān)注讀者的接受水平,滿足特定環(huán)境下讀者的審美需求”⑤袁秀鳳:《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與翻譯策略》,《外語教學(xué)》2002 年第3 期,第42 頁。。下文將從男性稱謂、女性稱謂、“帝”“王”稱謂三個層面分別比較馬譯本人名的原文和譯文,分析譯者的翻譯方法,總結(jié)翻譯策略。

(一)男性稱謂翻譯

貝克(Mona Baker)認(rèn)為,簡化翻譯(simplification)就是“譯者會下意識地簡化語言或(和)信息”⑥Mona Baker,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 Terminology, LSP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Language Engineering, in Honour of Juan C. Sager. Ed. Harold Somer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pp. 175—186.。馬譯本以“一人一名”為原則,以“姓+名”的譯法簡化了原文的“人名異稱”現(xiàn)象。(見例1、例2)

【例1】原文:王司州與殷中軍語,嘆云:“己之府奧,早已傾瀉而見;殷陳勢浩汗,眾源未可得測?!保?/82)

譯文:Wang Hu-chih, after conversing with Yin Hao, sighed in admiration, saying, “The mysteries stored in my own treasury have long since been all poured out and manifested to view, but Yin’s marshalled forces are like a vast(hao)and boundless sea, whose multitudinous sources(yüan)have never yet been fathomable.

例1 中,“王司州”即王胡之,字修齡,在《世說》原文中有五種不同的稱法,在譯文中只有兩種譯法。“殷中軍”即殷浩,字淵源,在原文有八種不同的稱法,譯文只有一種譯法。(見表4)

表4 王胡之、殷浩的稱謂原文與譯文

【例2】桓溫行經(jīng)王敦墓邊過,望之云:“可兒!可兒!”(8/79)

譯文:Huan Wen, traveling past the tomb of Wang Tun (d. 324), gazed up at it and said, “You were an all-right fellow—an all-right fellow!” (CS 98.5a)

桓溫,字元子,是《世說》的主要人物之一。根據(jù)楊勇所編《世說新語校箋》中的《世說新語校箋人名異稱表》,桓溫是其中異稱最多的人物,有八種不同的稱法,而譯文只有五種不同的譯法,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直呼姓名的譯法:“Huan Wen”。(見表5)

表5 桓溫稱謂的原文與譯文

結(jié)合表4、表5 的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出,譯者在翻譯人名時基本遵循了“一人一名”的翻譯方法,用“姓+名”簡化了復(fù)雜多樣的人物稱謂。這一做法有助于譯文讀者從整體上了解人物關(guān)系,理解文本內(nèi)容,避免因人名使用不統(tǒng)一而引起歧義。

(二)女性稱謂翻譯

《世說》中女性角色的特點(diǎn)與男性角色相比非常模糊。原文作者通常只提其姓不提其名,或隱匿姓名。女性稱謂翻譯采用了顯化譯法。顯化(explicitation)指的是翻譯中將原文隱含的內(nèi)容表達(dá)出來的趨勢。①Baker, op. cit., p. 180.原文被目的語解碼后重新編碼,在詞匯語法層面和語篇層面都會呈現(xiàn)顯性特征(explicitness)②黃國文、余娟:《功能語篇分析視角下的翻譯顯化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15 年第3 期,第42 頁。。譯者將人物姓氏譯出,并增加表示其社會地位的名詞,使女性人物在譯作中得到凸顯。原文女性稱謂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有姓無名、無姓無名和省略不提。下文逐一分析三種女性稱謂的特點(diǎn)和翻譯方法。

1. 有姓無名的女性稱謂翻譯

《世說》原文中有姓無名的女性稱謂共有三種基本結(jié)構(gòu):“姓+夫人”、“姓+氏”和“母+姓”,例如:劉夫人(8/147)、郭氏(10/8)、母殷(1/47)等?;窘Y(jié)構(gòu)“母+姓”還有兩種變化:“母+姓+夫人”和“婦+母+姓”,例如:母朱夫人(1/26)、婦母阮(7/4)等。譯文中的女性稱謂簡化為三種結(jié)構(gòu):“Lady +姓”、“Lady +姓/姓名”和“Mme.+姓”。(見例3、例4、例5)

【例3】還謂劉夫人曰。(8/147)

譯文:After Hsieh had returned home he said to his wife, Lady Liu.

【例4】王渾妻鍾氏生女令淑。(19/11)

譯文:The daughter born to Wang Hun’s wife, Lady Chung (Chung Yen), was beautiful and chaste.

【例5】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謹(jǐn)。(1/14)

譯文:Wang Hsiang in serving his step- mother, Mme. Chu, was extremely conscientious.

譯者在翻譯“有姓無名”的女性角色稱謂時,體現(xiàn)了兩個特點(diǎn):第一,大量使用“Lady +姓”結(jié)構(gòu),簡化女性稱謂的表達(dá),體現(xiàn)女性人物社會地位。在英語中,“Lady”(夫人)可用于指貴族女性,有較高社會地位的女性或有教養(yǎng)的女性等;③柯林斯詞典網(wǎng)絡(luò)版,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lady,最后訪問日期:2020 年4 月2 日。“Mme.”是法語單詞Madame(夫人)的縮寫形式,用于尊稱有社會地位的女性④柯林斯詞典網(wǎng)絡(luò)版,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madame,最后訪問日期:2020 年4 月2 日。。第二,采用顯化翻譯。經(jīng)過檢索發(fā)現(xiàn),原文中的女性稱謂在總數(shù)上明顯少于譯文(見表6 的“合計”項(xiàng)),這一現(xiàn)象是因?yàn)樵闹械臒o名無姓和省略不提的女性角色在譯文中獲得了身份,譯者將這些女性人物的姓氏或姓名譯出,因此在稱謂的使用次數(shù)上超過了原文。

表6 “有姓無名”的女性角色稱謂

2. 無姓無名的女性稱謂翻譯

在《世說》原文中,有些女性角色未被提及姓氏,而用表示社會關(guān)系的稱謂語一筆帶過,例如:“妻”“女”“母”“婦”等。在翻譯這些女性角色的稱謂時,譯者采用了增譯注釋的方法,使女性角色稱謂傾向于規(guī)范化和明晰化。(見例6、例7、例8)

【例6】魏明帝為外祖母筑館于甄氏。(2/13)

譯文:Emperor Ming of Wei(Ts’ao Jui,r. 227—239)built a mansion for his maternal grandmother,Lady Chang, on the estate of his mother, Lady Chen.

【例7】無忌入告母,請為饌。(36/3)

譯文:Wu-chi went into the house to ask his mother, Lady Chao, to prepare a meal for Hu-chih.

【例8】其婦出戒允曰。(19/7)

譯文:Yün’s wife(Lady Juan) came out and warned her husband.

以上三例中,原文下劃線標(biāo)出的“外祖母”、“母”和“婦”處都未提及姓氏,但馬譯文都增譯了表示其社會地位的“Lady”和姓氏,從而改變了這類女性人名在原文的隱身狀態(tài),使女性人物形象也更加清晰鮮明。

3. 省略不提的女性稱謂翻譯

在《世說》原文中,有些女性角色因?yàn)槟撤N原因并未被明確指出,而是融入了故事的背景,被徹底隱藏起來。譯者在這種情況下都為這類隱匿的女性人物增加了姓氏。(見例9)

【例9】劉公干以失敬罹罪。(2/10)

譯文:Liu Chen, having failed to pay the proper respect to Lady Chen, was sentenced to hard labor.

劉楨因在曹丕席上平視曹丕妻子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后又免罪罷為小吏。原文并未提及劉楨失敬于何人,但是譯文添加了“甄氏”,給不了解歷史背景的譯文讀者提供了重要的輔助信息。

可以說,馬譯本在女性人名的翻譯中,通過明晰的增譯方法,幫助譯文讀者厘清了人物關(guān)系,標(biāo)示了女性人物的社會地位,將女性角色從原文的隱身狀態(tài)中凸顯出來,使其身份變得清晰可辨。

4. “帝” “王”稱謂翻譯

馬譯本《世說》的帝王謚號翻譯表現(xiàn)的特征較為多樣,可分為以下三種:一是采用固定的稱謂結(jié)構(gòu);二是增譯隱含語言信息和歷史背景信息;三是增譯內(nèi)容多樣化。下文將從這三個角度分別舉例說明。

1)簡化表達(dá)

《世說》的帝王稱謂多用謚號?!暗邸蓖ǔS兴姆N稱謂方法:“謚號+皇”“謚號+帝”“謚號” “廟號”。例如:元皇(8/46)、武帝(1/17)、孝武(1/46)、高宗(2/6)。“王”的稱謂只有一種,即“封地+王”,例如東阿王(4/66)、東海王(8/25)。我們采用了反向查找的方法,檢索了“emperor”(皇帝、國王)和“prince”(王子、親王、貴族)的全部原文(不分大小寫)。為防止原文的結(jié)果有遺漏,又檢索“帝” “皇” “祖” “宗”等關(guān)鍵詞加以驗(yàn)證。檢索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馬譯本主要使用“Emperor/emperor +謚號”和“Prince/prince +of +封地名”的結(jié)構(gòu)來翻譯“帝” “王”稱謂。(見表7)

表7 “帝”“王”稱謂的原文和譯文對比

“帝”“王”稱謂的翻譯方式簡單規(guī)范,首字母大寫的“Emperor”和“Prince”作為專有名詞,放在帝王謚號之前,首字母小寫的“emperor”和“prince”則作為普通名詞,在譯文中指代同一文本里提到過的君王。(見例10、例11)

【例10】帝悅,群臣嘆服。(2/19)

譯文:The emperor was pleased, and all the ministers sighed with relief.

【例11】由是釋然,無復(fù)疑慮。(2/25)

譯文:From then on the prince was relieved and no longer felt suspicious or anxious.

2)增譯信息

《世說》“帝” “王”稱謂的譯文頻次(277 次)高于原文(255 次)(見表7),表明譯文存在增譯。檢索后發(fā)現(xiàn),譯文中的增譯有三種途徑, 一是增譯語法成分(見例12);二是增譯解釋性信息(見例13、例14);三是增譯歷史信息(見例15、例16)。

【例12】復(fù)問會:“卿何以不汗?”(2/11)譯文:Turning to Hui, the emperor asked, “And why are you not sweating?”

【例13】魏文帝受禪。(5/3)

譯 文:Emperor Wen of Wei(Ts’ao P’ei, r. 220—226)accepted the abdication of the last Han ruler(Emperor Hsien, r. 190—220) .

【例14】唯侍中鐘雅獨(dú)在帝側(cè)。(5/34)

譯文:Only the personal attendant, Chung Ya, remained by the emperor’s side (Emperor Ch’eng, r. 326—342) .

英漢語言分屬不同語系,英語是注重主語的語言,漢語是注重主題的語言。在英語句子中,主語處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在漢語中主語是可以隱含的,主題才是必不可少的。例9 原文并未提到是誰在問,譯文根據(jù)英語語法需要,將隱含主語譯出。

例10 原文中的“受禪”是接受禪讓帝位,指曹丕登位稱帝。公元220 年正月,曹操死,其子曹丕繼位為漢丞相;十月,曹丕廢漢獻(xiàn)帝為山陽公,自稱皇帝。譯者將“漢獻(xiàn)帝”作為注釋增譯出來,給讀者提供了相關(guān)歷史背景,也明確了這一事件的發(fā)生時間。例11 原文的“帝”指“晉成帝”。譯者增譯的注釋同樣為讀者厘清歷史線索提供了有效的幫助。

增譯的第三種情況是使用小括號增譯帝王的歷史信息,包括“姓名+在位時間”以及“姓名”兩種類型(見例15、例16)。

【例15】虞哮父為孝武侍中。(34/7)

譯文:Yü Hsiao-fu was serving as personal attendant to Emperor Hsiao-wu (Ssu-ma Yao, r. 373—396) .

【例16】武帝欲見之。(5/15)

譯文: Emperor Wu (Ssu-ma Yen) wished to see him.

3)譯文多樣化

與原文相比,“帝” “王”稱謂的翻譯具有基本一致的結(jié)構(gòu),但在基本結(jié)構(gòu)之上也有多樣化的特征。例如:“魏文帝”在譯文中有五種譯法,“晉武帝”有七種譯法。(見表8)

表8 “魏文帝”“晉武帝”的原文譯文比較

五、分析與討論

下面將結(jié)合之前的分析,總結(jié)譯者的翻譯策略。

(一)簡化翻譯

《世說》的“人名異稱”現(xiàn)象非常突出。這種獨(dú)特的文化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制度和文化風(fēng)尚。研究通過抽取翻譯案例,分析了部分男性人名原文和譯文的對等情況,發(fā)現(xiàn)“人名異稱”現(xiàn)象在譯文中基本被“姓+名”結(jié)構(gòu)所代替。

人名在原文中不僅具有指稱功能,而且兼具喚起讀者對人物社會地位和文化修養(yǎng)等方面的聯(lián)想。與原文相比,譯文將人名的多種功能簡化為指稱功能。這樣做雖然無法充分體現(xiàn)原文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掩蓋了原文在人稱使用上的特點(diǎn),更無法展現(xiàn)原文“人名異稱”現(xiàn)象所攜帶的文化傳統(tǒng)和社會習(xí)俗,但是簡化譯法為缺少背景知識的目的語讀者提供了極大便利,使讀者可以順利地在《世說》所涉及的1 000 多個人物中厘清線索和脈絡(luò)。

亨里克斯(Robert G. Henricks)在對馬瑞志《世說》譯文的書評中指出,音譯人物姓名的方法縮短了解釋和注釋的篇幅,解決了原文中稱謂上的一人多名或多人一名現(xiàn)象給譯文讀者帶來的困惑。①Robert G. Henriks, “Review of Shih-shuo Hsin-yü: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by Liu I-ch’ing; with Commentary by Liu Chün;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Richard B. Mather,”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2.2 (1980): 281.

(二)顯化翻譯

《世說》所記錄的女性角色大多沒有完整的姓名,有的甚至只有親屬稱謂,連姓氏都未被提到,還有一些女性只存在于男性角色背后,成為故事背景的一部分。本研究通過統(tǒng)計女性稱謂頭銜“Lady”和“Mme.”,反向查找原文中女性人物,并統(tǒng)計了原文和譯文女性人物的稱呼類型,分析了翻譯方法。馬譯本采用顯化譯法,譯出有據(jù)可考的女性人物姓氏,增譯了體現(xiàn)其社會地位的表達(dá)。

與原文相比,由于譯本彰顯了女性人物在文本中的存在和地位,女性從隱晦的背景中走出,在譯文中獲得了明確的身份。這一譯法調(diào)整了原作以男性為核心的敘事模式,重構(gòu)了一個與原文有所不同的人物關(guān)系網(wǎng)。

(三)加注釋翻譯

《世說》主要記錄漢末魏晉以來士人的言行舉止。由于帝王是士人之上更高的階層,《世說》中也記錄了當(dāng)時主要帝王的言行事跡。馬譯本采用了加注釋的增譯法,在語言層面增加了必要的信息,提高了譯文的可讀性;在信息層面增加了“帝” “王”姓名和(或)統(tǒng)治時間,突出了《世說》原作記錄事件的歷史真實(shí)性。

桑德斯(Tao Tao Sanders)在對《世說》馬譯本的書評中提到,《世說》原文難懂,因?yàn)樽x者需要具備大量的背景知識,才能了解中國那段歷史中缺少文獻(xiàn)記錄的人物和事件。①Tao Tao Sanders, “Review of Shih-shuo Hsin-yü: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by Liu I-ch’ing; Liu Chün; Richard B. Mather,”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40.3 (1977): 643.由此可見原文對于目的語讀者的難度非同一般。因此,周宗德(Donald E. Gjertson)在《世說》馬譯本的書評中,盛贊了譯文的注釋。他認(rèn)為,注釋包含了大量信息,即使非常生僻和隱晦的對話及暗語,對于非專業(yè)讀者來說都可以理解。②Donald E. Gjertson, “Review of Shih-shuo Hsin-yü: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by Liu I-ch’ing; Liu Chün; Richard B. Math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0.3 (1980): 381.可以說,加注釋的譯法雖然增加了文本的容量,改變了原文篇幅短小的文體特征,但在信息傳遞中增譯必要的信息能夠滿足目的語讀者的需要,實(shí)現(xiàn)翻譯目的。

結(jié) 語

馬瑞志采用意譯或歸化為主的翻譯策略,使用了簡化、顯化和加注釋的翻譯方法,使得譯文在語言表達(dá)和信息傳遞上更加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xí)慣和閱讀能力。與原文相比,譯文的人名稱謂更加簡單清晰,增加的歷史文化信息使原文的歷史真實(shí)性得到了強(qiáng)化。

漢學(xué)家康達(dá)維(David R. Knechtges)對《世說新語》馬瑞志譯本的評價非常高,稱之為“過去25 年中漢學(xué)研究最重要的貢獻(xiàn)之一,在將來,我們對這本譯作的崇拜將不亞于對理雅各和沙畹的譯作”。③David R. Knechtges, “Review of Shih-shuo Hsin-yü: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by Liu I-ch’ing; with Commentary by Liu Chün;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Richard B. Mather,”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7.2 (1978): 346.馬瑞志作為學(xué)者,在譯文中體現(xiàn)了嚴(yán)謹(jǐn)?shù)闹螌W(xué)態(tài)度和專業(yè)的學(xué)術(shù)素養(yǎng);作為譯者,他更關(guān)注譯文讀者的接受能力和譯文的接受效果。馬瑞志譯本不論對中國典籍作品外譯的實(shí)踐和理論研究,還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對外傳播和推廣,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世說譯法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潘安與左思
看“世說學(xué)”的這方里程碑
《世說新語》書名新考
面向大海,麗日揚(yáng)帆
論李白詩中《世說新語》典故
從《世說新語》看士族女性的魏晉風(fēng)度
《世說新語》中兩晉士人的文學(xué)審美趣味
“快”字的不同譯法
“好”字譯法種種
談“經(jīng)脈”等詞的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