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瑩
【文題亮相】
成長的路上,我們品嘗過許多人生百味。媽媽端來的一碗熱湯,同學遞來的一方手帕,花兒的芬芳,浩瀚書海的墨香,“千里共嬋娟”的情懷……帶給我們各種各樣的感受。
請以“味道”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標題自擬;(2)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病文在線】
摻在米粥里的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離不開母親操持家務,我們從中感受到溫暖和舒適。①說到這兒,我不由得想起了那碗米粥的味道。
不知從何時起,媽媽竟迷上了煮粥。每日早上,迎接我的便是餐桌上那一碗暖暖的肉粥和媽媽慈祥的微笑。
起初她不懂怎么煮粥,總是將粥煮成米飯或米湯。最初幾個星期內,家里的米都換了好幾小袋呢!
終于有一次,媽媽成功了,米粥濃稠,恰到好處,可味道還是平淡無奇。于是,她買來了巴掌大的《家庭主婦該如何做飯》《寶寶食譜》等書籍。②接下來的日子里,媽媽努力嘗試做各種口味的米粥:蔬菜蝦仁粥、青菜瘦肉粥、板栗核桃粥……我也慘了:寫作業(yè)無精打采時,媽媽端來一碗粥;看電視正精彩時,③媽媽端來一碗粥,連零食也統(tǒng)統(tǒng)換成了粥。“唉!這種日子什么時候才是個頭?。俊蔽以谛睦锬啬钪?。
小學畢業(yè)后,我進入了寄宿制初中,喝粥的機會越來越少。進入初中后,學習任務加重,我也處于躥個兒的時期,每逢放假回家,媽媽每天都會給我準備高蛋白和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④,但是早上還是少不了那一碗變換著口味的粥。
記得初一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總是復習到深夜。家里其他人都睡下了,我房間的那盞燈卻依然亮著。一天晚上,幾只飛蛾在書桌前的窗戶上嬉戲著,窗外時不時傳來蟋蟀和青蛙的叫聲。“為什么初中的學習壓力這么重?為什么人生有這么多規(guī)則?”我心里不斷地想著自己的未來以及夢想。⑤
這時,媽媽推開房門,端來了一碗米粥,放在我的旁邊便走了出去。原來,媽媽一直沒有睡。我捧起粥碗,輕輕啜了一口,一股米的濃郁以及肉的香味在我的味蕾上綻放。
突然想起,媽媽一直在鼓勵我,陪伴我。她患有嚴重的胃病,醫(yī)生說要飲食清淡才有利于身體,但為了迎合我們的口味,家里的飯有時不得不麻辣雙全。
想到這兒,我鼻頭一酸,一顆清澈而又幸福的淚滴在了香濃可口的粥里!
媽媽,您辛苦了?、?/p>
①語言過于平淡,可改為“俗話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我們幸福的生活,總離不開母親無怨無悔地承受與默默無聞地付出?!毙薷暮蟮恼Z言流暢自然,更有文學底蘊。
②調整語序,語言會更順暢。
③用詞不當,“精彩”應換成“入迷”。
④“高蛋白和營養(yǎng)豐富”語意重復,將“高蛋白和”去掉即可。
⑤語言平淡,改為“突然覺得內心十分煩躁,已然無心看書?!毙薷暮?,與當時嘈雜的外界環(huán)境相照應,更能說明媽媽送來的粥很及時。
⑥結尾最好與前文照應一下,這樣對凸顯主題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升格建議
病文存在以下問題:
1.語言不夠精練。遣詞造句時不夠簡明凝練、精準貼切,需要進行必要的刪減和替換。
2.細節(jié)描寫不生動,人物形象呆板。如“媽媽推開房門,端來了一碗米粥,放在我的旁邊便走了出去。”若不加“輕輕、默默”等形容詞進行修飾,則很難體現(xiàn)出媽媽的用心良苦。
3.結尾沒有點題。文末沒有將媽媽深沉的愛點明,缺乏畫龍點睛之筆。
【化蝶之作】
摻在米粥里的愛
周 灝
俗話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蔽覀冃腋5纳睿傠x不開母親無怨無悔地承受與默默無聞地付出。說到這兒,我便想起了那一碗又一碗的米粥。
不知從何時起,媽媽竟迷上了煮粥。每天早上迎接我的,便是餐桌上一碗暖暖的米粥和她甜甜的微笑。
起初她不懂怎么煮粥,總是將粥煮成米飯或米湯。最初幾個星期,家里的米都換了好幾小袋呢!后來,她成功了,煮出來的米粥濃稠,恰到好處,可味道還是平淡無奇。于是,她買來《家庭主婦該如何做飯》《寶寶食譜》等美食書籍。接下來的日子,媽媽努力嘗試著做各種口味的米粥:蔬菜蝦仁粥、青菜瘦肉粥、板栗核桃粥……我寫作業(yè)無精打采時,媽媽端來一碗粥;看電視正入迷時,媽媽端來一碗粥,連美味的零食也統(tǒng)統(tǒng)換成了粥?!鞍Γ∵@種日子什么時候才是個頭?。俊蔽以谛睦锬啬钪?。
小學畢業(yè)后,我進入寄宿制初中,喝粥的機會越來越少。由于學習任務的日益加重,加之我也處于躥個兒的時期,每次放假回家,媽媽都會給我準備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但早上還是少不了那一碗變換著口味的粥。
記得初一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總是復習到深夜。家里其他人都睡下了,我房間的那盞燈卻依然亮著。一天晚上,幾只飛蛾在窗戶上嬉戲著,窗外時不時傳來蟋蟀和青蛙的叫聲。我突然覺得十分煩躁,已然無心看書。
這時,媽媽輕手輕腳地推開門,端來一碗溫度適宜的米粥,輕輕地放在書桌上,便轉身默默地走了出去。原來,媽媽一直沒睡。我捧起粥碗,啜了一口,一股濃郁的香味在我味蕾上擴散。
突然想起,媽媽一直在鼓勵著我,陪伴著我。她患有胃病,醫(yī)生說要飲食清淡才有利于病情好轉,但她為了迎合我們的口味,有時做飯又不得不麻辣雙全。為此,她常常發(fā)病,半夜時而會疼醒。
想到這兒,我鼻頭一酸,驟然發(fā)現(xiàn),媽媽將那簡單而又深沉的愛摻在了一碗又一碗的米粥里!
我捧著那碗米粥,米香氤氳在鼻尖,而愛在心頭流淌。
(湖北宜昌市第十九中學)
案例總結
升格后的作文,亮點如下:
1.文從字順,語言流暢。升格后的作文,句子連貫通順,上下銜接自然,讀來不費勁兒。
2.以小見大,感悟深刻。媽媽為“我”做的一碗粥再平凡不過了,卻讓我們感悟到了濃濃的母愛。情感抒發(fā)自然,真切感人。
3.描寫生動,形象可感。升格后的習作,將媽媽送粥的畫面描繪得細致生動,一個細心謹慎、默默付出的母親形象就此躍然紙上。
4.先抑后揚,主旨突出。升格后的習作在結尾點明了“我”對母愛的深層理解,與前文天天喝粥略顯厭煩的“我”形成對比;同時,首尾呼應,結構完整,使主題更加突出,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