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琴
摘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打造社會主義社會始終是我們國家的發(fā)展目標,踐行馬克思思想、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然而,伴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和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大量的外國文化與思想涌入中國,對我國國民馬克思主義理念造成了一定沖擊。以此為背景,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迫在眉睫。
關鍵詞:新形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引言
一直以來,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黨校都是最主要的陣地。尤其是在新的社會形勢下,我國逐漸加大“反腐倡廉”、“黨風廉政”建設力度,提高黨員的思想文化素質,提升領導干部的黨性意識與個人修養(yǎng),重視對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強化黨校社會主義風氣勢在必行。但是,回顧近幾年來的黨政建設工作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隨著社會大環(huán)境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并且亟待解決。本文便從當前黨校教育工作中的問題出發(fā),對相關教育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建議。
1落實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意義
1.1提高黨政干部素質
眾所周知,遵循馬克思主義、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始終是我們國家的發(fā)展方向。而在國家發(fā)展與社會建設中,黨政領導人員的指導作用不容忽視。對于黨政干部來說,只有具備良好的馬克思理論素質素養(yǎng),才能在思想與行動上均保持對社會主義的堅定,才能保證總的政治方向的堅定。與此同時,隨著新時期的到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道路上,黨員及領導干部的指導作用愈發(fā)不容忽視。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全民都應建立的理想信念,是黨政干部武裝自身政治思想、武裝干部頭腦、參與社會建設、引導民眾成長的重要武器,是他們的精神食糧,也是其物質保障。也就是說,在當前的國家形勢下,只有不斷借助黨校平臺與力量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才能真正完善黨政干部的素質素養(yǎng),充實他們的精神與思想,幫助他們立身于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工作中,達到立根固本的目的。
除此之外,黨政干部與領導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戰(zhàn)略思想、辯證思考能力和綜合決策等統(tǒng)籌全局的能力,學習馬克思思想能夠對此提供一定幫助。換而言之,黨政相關人員想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自己的綜合能力水平,獲得預見問題、辨析問題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能夠有創(chuàng)造性的、有預見性的、有原則并且系統(tǒng)的迎接每一項挑戰(zhàn),就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也是黨校相關教育工作的基本目的。
1.2落實“黨校姓黨”原則
對黨校工作來說,必須落實“黨校姓黨”的原則。對于我們要怎樣建設黨校、如何發(fā)展黨校、建設什么樣的黨校等問題嗎,最堅定、最科學、最正確的回答莫過于堅持黨校姓黨、堅持黨校姓馬、堅持黨校姓共。由此可見,在黨校的思想與政治教育工作中,馬克思主義理論處于極其關鍵的位置,是構建健康黨校、弘揚科學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堅定社會主義信仰、堅定馬克思政治思想的必經(jīng)之路。在此基礎上,各地方黨政工作人員必須形成正確的思想文化意識,積極地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原理準則,學習最新的相關思想文化理論成果。進而在各個方面與黨中央指導思想看齊,與國家理念保持絕對的高度一致,使黨校在黨的影響下、在踐行黨的理念中將黨的思想發(fā)揚光大,使馬克思主義理論散發(fā)更加耀眼的光芒。
1.3推動“從嚴治黨”工作
新的形勢帶來了新的要求,“反腐倡廉”、“黨風廉政”等工作逐漸被提升日程。與此同時,“從嚴治黨”的政治工作要求愈發(fā)嚴苛?;仡欬h校建設工作,一路走來,影響“黨風廉政”建設、激發(fā)政治矛盾的最關鍵因素就是理想信念的匱乏。說到底,一旦理想信念出現(xiàn)缺失,黨政干部就容易陷入工作誤區(qū),出現(xiàn)思想與行動上的偏差乃至失誤。對此,為從根源上解決上述問題,預防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思想偏差與工作失誤,黨校就必須加大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力度,盡可能地采用多種辦法使黨員干部領悟到馬克思理論思想真諦,確立政治方向,形成精神信仰,進而加速“從嚴制黨”工作的推進,完善黨校教育工作體系。
2現(xiàn)行黨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1師資力量匱乏
無論是在任何一項教育工作中,教師的角色都十分值得推敲。他們可謂是思想的引導者,是文化的傳播者。然而,當前地方黨校的師資力量與素質不容樂觀。部分黨校存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也正因如此,他們放棄了對教師的專業(yè)化培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要求,使教師的專業(yè)及理論化能力浮于表面,自然無法實現(xiàn)良好的教育成效。與此同時,受能力水平的制約,一些教師開始將目光轉向實用課程的講解。如此,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地位逐漸被弱化,教育質量的提高越來越遙遙無期。面對該情況,加大對教師的專業(yè)化培養(yǎng)力度是在必行。黨校勢必要從教師方向入手,轉變他們的思想與行為模式,向其傳遞正確、科學的政治教育觀念。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教師的科研與理論培訓提供穩(wěn)定的支撐,拓寬教師的眼界與視野,豐富教師的政治文化思想與精神層次,以此保證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的高效推進。
2.2思想認識不足
如前文所言,黨校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戰(zhàn)場,是強化黨政干部素質素養(yǎng)的主陣地,對建設黨、弘揚黨的重要意義無法磨滅。然而,在當前的黨校中,存在著學員與教師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制約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的落實。對教師來說,想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學員的思想,就必須將其作為主要課程,重視黨校的熔爐作用,以積極、正向的環(huán)境激發(fā)積極、正向的精神與態(tài)度。換而言之,在教育工作中,教師必須把握正確的趨勢和方針,踐行“黨校姓黨”的理念,將理論性付諸實踐。其次,一些學員出現(xiàn)了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jīng)過時的錯誤想法,這也是教育工作無法獲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對此,黨校教師必須再次從經(jīng)濟、文化、政治、社會等多角度出發(fā),分析馬克思主義對各方各面難以忽視的作用和意義,重新幫助學員建立正確、科學的意識,幫助他們回歸主流意識形態(tài)。
2.3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課程安排上,現(xiàn)行黨校往往過于強調課程的實用性,忽略了對理論知識的延伸。甚至,一些黨校為了追求多元化發(fā)展,盲目地對課程進行更新?lián)Q代,希望通過打造精品課程、開發(fā)新型課程滿足日益多樣化的發(fā)展需要。在此基礎上,學員能夠自行選擇想要學習的課程。毫無疑問,這在滿足其個性化發(fā)展需要的同時也使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專業(yè)性被弱化,難以實現(xiàn)預期目標。對此,重新安排相關課程,制定全新的任務目標十分必要。
3優(yōu)化黨校馬克思主義教育結構的措施分析
3.1堅持核心思想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能夠適應新形勢的黨校,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思想,將提高馬克思主義政治素質作為重點任務目標。對此,黨校應明確“一個中心,四個方面”的新理念,將“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黨政領導干部”作為核心教育目標,開設“戰(zhàn)略思維”、“黨性修養(yǎng)”、“理論基礎”等基本課程。
3.2注意區(qū)分學員差異
其次,黨校教師應意識到一個問題,各個學員在發(fā)展需要與崗位職責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只有區(qū)分他們的差異性,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才能真正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教育目標。簡單來說,教師應明確學員的薄弱之處,遵循“缺什么,學什么”的理念展開教育,切實貼近學員的需求,分清培訓類課程與基礎類課程,有所側重地傳遞馬克思主義思想。
3.3加強實踐與創(chuàng)新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也是如此,應將實踐作為重點關注方向,用理論解決現(xiàn)實問題。對此,黨校教師應積極鼓勵學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站在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解決現(xiàn)存的實際問題,促進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應用,在實踐中深化學員的政治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理念、社會主義立場。指導他們利用馬克思理念解決社會主義轉型中的新問題、新情況,提高黨政學員綜合素質素養(yǎng)。
同時,站在創(chuàng)新的立場上,教師應鼓勵學員以發(fā)散的思維踐行馬克思主義理論。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員閱讀經(jīng)典馬克思主義著作和社會主義文章,使其從經(jīng)典的思想文化中獲取知識信念,感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魅力,體會社會主義的精髓。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員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觀念分析社會時事熱點新聞,鼓勵他們多角度應用相關知識,提高教育工作有效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中,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國家對于踐行馬克思主義理念的社會主義人才也做出了新的要求。各個地方黨校機關必須樹立起正確的教育意識和思想觀念,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刻板思維,創(chuàng)新多種方式方法從各個角度、各個方向加強黨政隊伍的馬克思主義建設,以此順應新的社會形勢,滿足新時代對人才的需要,不斷推動全社會的中國特色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智勇.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7.
[2]趙達遠.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3]王寶鑫.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4]周紅英.論黨校如何幫助學員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jīng)”[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7,1806:92-95.
[5]劉學申.做好黨校工作必須強化三種意識[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34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