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華
摘要:個人信息安全是網絡發(fā)展的主要問題,網絡服務者和在線網絡運營商已經成為個人信息收集、利用的主要源頭。在個人信息缺失的社會,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更加值得我們關注和保護,需要更完善的法律制定,更好的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本文通過論述,希望能夠更好地完善我國現行法律的不足,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
關鍵詞:個人信息;未成年人個人信息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獲取個人信息的渠道進一步擴展,個人信息成為商品在網絡流通,更多的人成為“裸體人”。個人信息權①是未成年人作為民事主體應當享有的權利,但由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機能尚未成熟,監(jiān)護人,親權人是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權利被侵害的主要來源。
二、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界定
各國關于未成年人年齡的要求都不一樣,我國是18周歲,日本是20周歲。從民法角度看,作為民事主體,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個人信息權作為人格權的一種,未成年人應當依法享有個人信息權。對于未成年人進行分類,我國采用智力和精神狀況的標準,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成年人享有的個人信息范圍主要包括未成年人的姓名、年齡、性別、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家庭住址等??偠灾?,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中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應當獲得法律保護。
三、未成年人對個人信息享有的權利
查詢權、知情權、參與權、反對權、更正權②是目前我國法律中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權利的規(guī)定。本文集中探討查詢權和更正權。
1.查詢權
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查閱權通常需要監(jiān)護人和未成年人共同行使,但在此過程中要保證未成年人利益不受到損失,未成年人可以就監(jiān)護人行使查詢權時做出意思表示,監(jiān)護人尊重未成年人意愿,不可過分行使權利。當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行使監(jiān)護權會侵犯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權時,未成年人可以阻止監(jiān)護人行使該項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何衡量未成年人拒絕監(jiān)護人查閱自己的隱私,需要綜合各種因素來確定,但應該本著追求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為基本原則,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安全。
2.更正權
個人信息更改權,主要指個人對其信息不完整、不準確所做的更改。正如前文所述,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也有變化,如果只是一味地保留固有信息,會對未成年人造成損失和不便。例如戶口登記簿中,對于個人姓名的記載,未成年人的姓名由父母給予,隨著年齡和社會閱歷,受教育程度的變化,可能會對自己的姓名有所要求,會改變自己的姓名。在我國《戶口登記條例》中我們可以找到對于未成年人更改自己信息的規(guī)定,其要求未成年人的年齡標準和監(jiān)護人的權限。
四、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法律保護制度的現狀
1.我國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現行法律法規(guī)③
我國現行的有關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主要有:第一類是地方行政法規(guī),比如成都市《成都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之類的法律法規(guī);第二類中主要是全國人大的常委會的決定和一些部門規(guī)章,比如十一屆全國人大的常委會通過的《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第三類主要是在其他基本法中涉及個人隱私保護的法律規(guī)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關于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規(guī)定。
2.我國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現行法律法規(guī)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于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保護在立法層級,立法效力上還存在較大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立法層級低且缺乏體系性。從立法層級看,我國個人信息的保護主要是部門規(guī)章和地方性法規(guī),效力層級較低。從立法的體系性來看,當前我國的個人信息立法主要集中在地方,是地方機關根據本行政區(qū)域內實際需要進行制定規(guī)范,全國無法形成統一標準,法律沖突在實踐中較為常見。第二,未成年人信息缺乏專門保護。由于未成年人主體的特殊性,在制定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的基礎上,應當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進行專門保護;第三,法律規(guī)定缺乏可操作性。目前,針對行為人侵犯未成年人個人信息行為的規(guī)定,主要以原則性為主,缺乏具體的操作程序。由于規(guī)定的原則性,具體實施的方法缺失,無法實際處理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情況。
五、對我國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法律保護制度完善的建議
1.提高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立法的層級④
對侵犯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行為主要通過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來規(guī)制,面臨立法層級低和無法形成完整的立法體系的問題。立法層級較低使得在適用法律時無法規(guī)制問題,缺乏完整的立法體系使得其在跨行政區(qū)域運用時難以達成一致。因此,應當針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法律保護進行高層次,系統化的立法。2013年我國首個個人信息國家標準由國家信息安全部以部門規(guī)章的形式發(fā)布,提供全國統一標準,解決了體系化的問題。2019年《民法典》草案中也涉及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的規(guī)定,這是我國第一次從法律層面規(guī)定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但是目前我國現行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中,缺少個人信息保護法,在立法層級上的問題依然存在,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2、具體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權利⑤
我國公民的個人信息權利在個人信息保護法和相關技術標準有明確的范圍,比如,《民法通則》,針對各個民事主體享有的個人信息權有明確規(guī)定,但是很難找到對于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規(guī)定。在法律制定過程中,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加強監(jiān)護人在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中的地位,同時在與其智力,年齡,精神狀況相適應的范圍內,監(jiān)護人應該尊重未成年人本人的意愿;最后,由于網絡生活已經成為當今未成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所以需要對網絡主體收集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應當有合理限制。
六、結語
完善我國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尤其是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是我國當下急需解決的立法項目。我們首先應當從立法層面入手,提高立法技術,選擇合適的立法模式,增強法律的可操作性,引進國際先進的針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立法理念,注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法律保護意識在社會公眾之間的傳播,加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法制建設,形成完備統一的法律保護體系。
參考文獻:
[1]孔令杰.個人資料隱私的法律保護[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2]梁瞻.未成年學生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D].西南政法大學,2011.
[3]葉閣澤.論未成年人的隱私權保護[D].福建師范大學,2013.
[4]張佳譽.論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D].華南理工大學,2015.
[5]趙國玲.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