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若男
摘 要:作為教師與學生感情交流的基礎,“愛”能夠將教師對學生的那種情感進行有效表達,同時也充分的展現(xiàn)了教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因此在新課改下的班級管理中,廣大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強調“愛”的重要性,在“德育為先、教育為本、愛意無限”的理念中,鼓勵學生與教師拉近距離,用愛塑造情感、用愛詮釋美好。下面就來結合實際班主任管理工作實踐,來對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討
愛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一個永恒的話題,同時愛也是連接世界萬物的重要紐帶。特別是對于小學班主任而言,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更是要以“愛”為前提,有效的開展各種德育教學工作,對一些孤僻、冷漠、自卑的學生進行疏導、對一些有優(yōu)點的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知道。在不斷推進整個班級管理工作秩序的同時,也能夠確保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在六年的學習中學會對自己負責、學會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德育認知負責,在未來的發(fā)展和學習中,不斷進步、不斷發(fā)展,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人才而努力。
一、貼近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心里
“愛”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潤滑劑,如果沒有愛,那么任何一種教育都將會是無效且痛苦的。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切不可單純的對學生的認知進行扭轉,而是要時刻“以愛為本”、“以愛為源”,愛學生的一切、愛一切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塑造一種正面、積極的師德形象,通過這種微妙的榜樣樹立和接觸來確保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在一種健康、陽光的環(huán)境中成長。而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領導者,班主任更是應當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經常、主動的走進學生身邊,通過做他們朋友的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在把握學生思想冬天與感受的同時,以“愛之名”來實現(xiàn)德育教學理念的滲透,通過思想動態(tài)的把握來對學生進行剖析和認知,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的信任你、親近你。
例如,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發(fā)現(xiàn)某一名學生經常遲到,而且很多學科教師反映這名孩子經常性的不交作業(yè)。面對這種現(xiàn)象,班主任切不可直接訓斥孩子,而是應該通過班主任滿腔的愛心與熱情,來去溫暖孩子、感化孩子,通過對這類孩子進行內心深處最溫柔、最柔軟的部分進行探索,來尋找問題的根源。同時的結合家訪等方式來實現(xiàn)家長、教師、學生的三方無縫銜接,來對學生進行關愛教育,通過對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等方面,來導入德育教學和學習習慣引導,試著在朋友的角度給與其關系和愛護,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的引導下每一名學生都會得到最好的交流和教育。
二、通過榜樣力量、重塑學生心靈
新課改下的小學德育工作重點,必須要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作為出發(fā)點,通過各種潛移默化的教學手段與德育教學方式,來對身邊人的言行舉止進行觀察和學習,在不斷約束自我言行的同時,形成一種良好的德育品質和德育學習環(huán)境。在實際的工作中可以通過一下幾種方式來進行:
第一,通過詳實的班規(guī)來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班風進行管理,有規(guī)有矩的管理同樣也是一種“愛”,特別是對于小學生的日常班級活動而言,嚴明的紀律更是能夠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加公平、公正的對待,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還可以通過樹立“德育”值周生的方式,來突出榜樣的力量,讓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第二,進行正確的引導。小學階段的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進行定點檢查,同時也要在德育工作推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養(yǎng)成,一旦學生的行為出現(xiàn)了偏池就要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杜絕問題,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對那些改正效果較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同時號召身邊的其他學生進行學習。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與德育培養(yǎng)的作用下,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得到健康發(fā)展和進步。
三、利用活動感染學生、傳遞“愛”的教育
通過主題班會等活動進行德育培養(yǎng)和“愛”的傳遞。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的理解能力還存在一定的進步空間,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將班會、主題活動日等內容充分利用,通過鼓勵學生借助班會內容來進行設計和推進。例如,在實際的班級活動日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舉辦“我心中的祖國”等題目來展開一場激烈的演講,同時也可以通過選擇一些內容積極的影視作品,來調動每一名小學生對于良好習慣、思想品德的積極養(yǎng)成。對于一些有條件的班級,還可以通過邀請家長走進班級、參加班級主題活動日的方式,來做好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的引導下,每一名小學班主任都能夠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下實現(xiàn)對學生德育素養(yǎng)以及愛國主義的培養(yǎng)中,最終實現(xiàn)一種家庭、學校、教師三方齊抓共管的局面,真正的實現(xiàn)學生全面道德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此外,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還應當強調對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yǎng)。從“師本位”中掙脫出來,以一種全新的認知投身于日常的管理活動中來,為每一名小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提供平臺,通過學生自查、學生互查等方式來推進其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同時以此作為契機來為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源源不斷的指引。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班級管理必須要遵循“讓愛觸動孩子心靈”這一原則,從日常班主任德育教育入手來對各項管理工作進行深入探討,不斷以學生個體差異為基礎來進行實踐,有的放矢的推進整個班級管理和學生德育水平的提升。相信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夠滿足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同時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德育教育才能夠成為學生發(fā)展、教育進步、社會前進的源泉。
參考文獻
[1]張麗.用愛心營造陽光 溫暖孩子的心靈——小學班主任德育案例[J].心事·教育策劃與管理,2019,000(003):75..
[2]張計鎖.用愛心和責任打造屬于孩子們的心靈天空 ——小學班主任工作的一點思考[J].軟件:電子版,2018(5).
[3]項銀紅.用”心”澆灌幼小的心靈--淺談小學一年級班主任管理心得[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8,000(011):16-17.
[4]陳子.用心呵護流動兒童幼小的心靈——淺談小學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導學,2019.3,000(027):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