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磊
摘 要:民間體育活動作為我國文化歷史的象征,我國的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诖?,本文分析民間體育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增強學生校園生活的趣味性和有利于弘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等重要價值,并提出結合體育課程與民間活動、科學創(chuàng)建民間情景模式、團結家長和提升小學生積極性等措施。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民間體育活動;價值與策略
從古至今,民間體育活動一直流傳在我國的各個地方,之所以民間活動依舊屹立不倒,其中的運動精神與內涵文化很值得國人去學習。適時地將民間體育活動融入到小學體育教學,能從根本上宣傳傳統(tǒng)文化和增強小學生的體魄。因此,相關的學校應將此等問題予以重視,積極為傳播體育精神與知識做貢獻。
一、淺析小學體育教學引入民間體育活動的主要價值
現(xiàn)階段我國提倡各個階段的學校將民間體育活動應用于體育活動當中,并且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的呼聲最高。合理的融入民間體育活動,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夠體現(xiàn)民間體育的價值,其中具體的價值方面如下所示:
1.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小學生目前處于生長階段,除了學生身體日常的先天發(fā)育,而后天的形成鍛煉也很重要。民間體育活動是人們經過長期的身體發(fā)展規(guī)律和生產勞作所形成的,在小學體育教學的課堂上科學的開展民間體育活動,不僅使得小學生身體內的各種器官得到了一定的滿足,相關的生理機能、機體的形態(tài)結構也獲得了活動的刺激,而且對小學生身體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1]
2.增強的體育生活趣味性。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方式過于枯燥、單一,體育教師也只能帶領小學生跑跑步、跳跳繩或者是讓小學生自由活動,不僅沒有體現(xiàn)體育教學開展的價值,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小學生對體育活動失去了娛樂的興趣,使得小學生們覺得與其在外面曬著,還不如在教室內玩玩具。而民間體育活動對此卻大大相反,其中包含著不同類型的游戲,例如,要是對于比較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捉迷藏、五彩繩等小游戲,緩解學校的“壓抑”的氣氛;如果是活潑好動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踩梅花樁、滾鐵圈等,提升學生的運動量,增強學生在學校生活的樂趣,提升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3.有益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近幾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教育局也是提倡學校多多宣傳文化,建議增加相應的課程。而民間體育活動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對國人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大多數國人與學生都沉淪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中。為了不讓優(yōu)秀的文化消失,學校應為弘揚文化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民間體育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1.結合體育課程結構,合理運用民間游戲。體育教師應該及時反省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體育教學的主要場地多是戶外操場,極少情況下是在室內進行教學(天氣惡略的情況除外)。體育教師要合理運用戶外場地,充分發(fā)揮民間活動的重要精髓,從而豐富小學生的校園生活,提升體育課程的獨特魅力。因為戶外場地的面積較大,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身體情況,選取運動幅度較大的體育活動,例如,放風箏、拔河、跳房子等游戲,進一步鍛煉小學生的跑跳能力。如果當天的天氣原因不好或者是其他原因,不得不要在室內開展體育活動。畢竟室內面積有限,教師可以采用五花繩、落石子等游戲,鍛煉小學生手、腦協(xié)調的能力,并根據書中的知識開展適合的民間體育活動。
2.利用情景運動模式,開拓小學生的眼界。民間體育活動多是大型集體間的游戲,主要的作用就是幫助小學生了解團體意識的重要性、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等,而教師正好運用民間體育活動中角色扮演的游戲,為小學生提供不一樣的社會活動。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家庭”的元素帶領學生們飾演成年人的世界,通過人物選擇、內心世界養(yǎng)成等方面,使得小學生明白未來社會“規(guī)則”,進而體會到這個社會不僅是非黑即白的,也有可能是多彩多樣的世界。而此項活動開展的意義,一方面,幫助小學生認識一些班內的其他學生,體會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如何能更好的與他人相處,明白團體活動的意義;另一方面,賦予小學生相應的責任和“大人的職責”,逐漸地學會克制脾氣、認真對待成功和失敗和遵守紀律,服從命令等。
3.團結家長,提升小學生與家長的情感。學生的家長也是重要的啟蒙老師,在小學生日常生活上,不僅是要靠教師的努力,家長也要積極配合。學校進行大型民間體育活動中,體育教師可以尋找家長,并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家長幫助小學生體會到活動的意義,不僅能促進小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親情,還可以實現(xiàn)舉辦體育教學的初衷。教師可以讓學生告知家長某某天學校要舉辦民間運動會,希望家長能幫忙提些意見,或者是家長決定親子間的民間游戲,學校進行綜合考量下制定相應的比賽項目與詳細的運動會計劃,推動民間體育活動的傳播。
4.更新運動道具,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民間體育活動還有一大特點就是任何的東西都能變成游戲道具,教師可以呼吁小學生將自己家或者是自己沒有用的廢舊物品帶到學校中來。既能提高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呼吁小學生的具有環(huán)保意識。例如,傳統(tǒng)“套圈”游戲。[2]教師可以運用廢紙或者是廢塑料制作套圈,將學生不用的物品放在空曠的場地。在征得其他小學生的同意下,如果有人套住物品,兩人就可以進行交換,進而增加小學生的對活動的積極性。
民間體育活動的內容豐富、里面蘊含的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將民間體育活動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不僅是順應我國教育的發(fā)展,而且對于小學生的身體、學習等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所以,體育教師要合理運用民間體育文化,幫助小學生了解更多的民族知識,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李澤江.小學體育教學引入民間體育活動的應用與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9(06):107.
[2]楊蘭娟.民間體育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20(15):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