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浪潮,推動著教育者們在教學方法上不斷革新,不斷前行?;趯ξ⒄n與增強現(xiàn)實技術(AR)的創(chuàng)新結合,使得(AR)能夠與微課相結合取長補短,使教學情境變得立體、真實,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將知識從二維的書本中抽離出來沖入到三維的立體空間中,利用AR技術立體地展現(xiàn)形式和實時交互的特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美術教學的質量更為高效、輕松。
關鍵詞:增強現(xiàn)實技術(AR);微課;美術課堂教學;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0-0243-01
美術教學課堂上的微課教學方法單一,大多課堂教學依然采用動畫、音樂、圖片、等多媒體導入來達到調動學生視覺感官的目的,而這些方法顯然已經不能夠滿足在這樣先進的科技與龐大的信息化社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們,他們需要更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刺激他們的多維度發(fā)展。此時,AR應運而生?!癆R”是“Augmented? Reality”的簡稱,翻譯成中文既是“增強現(xiàn)實技術”,它是一種將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無縫”集成的新技術,是把原本在現(xiàn)實世界的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很難體驗到的實體信息(視覺信息,聲音,味道,觸覺等),通過電腦等科學技術,模擬仿真后再疊加,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被人類感官所感知,從而達到超越現(xiàn)實的感官體驗。真實的環(huán)境和虛擬的物體實時地疊加到了同一個畫面或空間同時存在。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指定設備,所看到的眼前環(huán)境還是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但是,環(huán)境中多了虛擬景象或物體的存在。AR的優(yōu)勢與微課結合提供的場景是非常豐富的多維視覺,使教學情境變得立體、真實,被學生快速的接納,所學知識更容易理解,使得教學效果得到極大的提高。其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它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全方位沉浸式的影音學習體驗
例如在欣賞課時模擬美術館場景可以讓學生“走進”美術館真實的體驗美術館式的美育教育,這種獨特的“在場感”讓學生學習體驗更加真實。美術鑒賞在初中學段往往是教材中的第一個內容,其設計所想要達到的目標從精神方面講就是為了審美感受的提升,通過聯(lián)想、分析、判斷等手段使學生能夠深入的感受美術作品內在的精神層面,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對美術作品欣賞興趣不大,這跟中學生的年齡屬性有關,也跟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關系,這時我們如果將運用AR技術制作的微課引入課堂教學讓學生走進祖國的大好河山,親身感受“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親身感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親身感受齊白石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妙,這對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中國文化的傳承都會大有裨益。
2.有助于豐富平面媒介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知識的表征都需要增強三維的空間立體感比如在學習書法時我們更需要的是對書寫點畫的要點剖析,而本身平面書寫的結構分析并不需要三維空間的借助,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增強現(xiàn)實技術強調延伸和拓展傳統(tǒng)平面媒體的知識承載形式,這也有助于豐富平面媒介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當學生閱讀知識點時,就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掃描查看到原始文字或圖畫的知識點標注、課程筆記、重難點歸納,甚至可以播放片段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為學生提供一種虛擬操作的學習場景
在美術教學新課標中將課堂教學分為了欣賞·評述、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綜合·探索,而這其中,很多內容是需要學生實際操作練習才能達到教學目標的,這個時候教師示范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大多數(shù)美術教師,由于課程性質原因,往往同一年級授課班級較多,導致一節(jié)內容會多次重復,如每節(jié)課都親身示范有可能會造成教學教具或材料損耗過大,為此很多教師會采用錄制微課的方式引入課堂示范環(huán)節(jié),這時如果在微課的制作中引入增強現(xiàn)實技術(AR),不僅會給學生的藝術探索之路上增添了豐富、趣味性,生動的三維立體教學方式也會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促進了美術課程的教學創(chuàng)新與變革向多樣化、立體化方向發(fā)展。
4.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虛擬與現(xiàn)實相結合的學習場景
讓學生在現(xiàn)實的空間中真實的感受來自虛擬世界創(chuàng)造的或幻想中的實物或景色,使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環(huán)境中,大大提高對周圍學習環(huán)境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例如,教學“移步換景別有洞天——中國古典園林”一課中,利用AR技術將美麗的蘇州園林搬到大西北的戈壁沙漠中來,讓這些大西北的孩子也親身感受“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的美景與韻味。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將AR技術引入到微課制作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微課作為教學手段的提升,這種更加靈活、生動、逼真、形象的教學方法,在美術教學中不論是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還是提高學生藝術審美能力方面的效果都是顯而易見的。AR技術引入到美術課堂教學不僅貫徹了教育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的要求,對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勇于探索的主觀能動性,和提升學習能力都會大有助力。
參考文獻:
[1] 李文華.中學美術微課+增強現(xiàn)實技術(AR)初步探究[J].科普童話,2018(13).
作者簡介:杜新紅,大學本科學歷,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初中美術教育教學;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