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結論:術前評估Rh(D)陰性血型行剖宮產術產婦情況,為其制定合理輸血方案,可有效提"/>
趙曉麗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輸血方案在Rh(D)陰性血型行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Rh(D)陰性血型足月剖宮產產婦48例,按不同輸血方案分為3組,各16例。A組術前僅備冰凍紅細胞,未冰輸注,B組采用自體輸血治療,C冰冰凍紅細胞組實施冰凍紅細胞輸注治療,對比三組出血量與產婦凝血功能變化情況。結果:三組產婦出血量、凝血功能指標均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術前評估Rh(D)陰性血型行剖宮產術產婦情況,為其制定合理輸血方案,可有效提高手術安全性,減少血液浪費。
【關鍵詞】Rh(D)陰性血型;剖宮產;輸血方案;產婦;自體輸血
【中圖分類號】R45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39-02
剖宮產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分娩方式,已成為解決難產和某些產科合并癥,挽救產婦生命的重要手段[1]。產婦出血是剖宮產中較為常見與嚴重的問題,應結合產婦血型進行輸血治療,保證手術安全性。Rh(D)陰性血型是一種十分稀有的血型,血庫、血站冷凍血液備存有限,加之冷凍血液融化洗滌至少需要2h,存在無法及時用血或提前備血未使用的情況,威脅產婦生命安全,造成血液浪費[2]?;诖?,本研究將探討不同輸血方案在Rh(D)陰性血型行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Rh(D)陰性血型足月剖宮產產婦48例,按不同輸血方案分為3組,各16例。A組采用冰凍紅細胞輸注,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95±2.46)歲;B組采用自體輸血治療,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8.82±2.53)歲,采用;C組實施冰凍紅細胞輸注治療,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9.33±2.50)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1)制定輸血方案:A組產婦身體素質良好,術后出血概率較小,術前僅備好冰凍紅細胞;B組產婦身體基礎狀況較差,術后出血概率較大,滿足自體輸血標準,術中應用儲存式自體輸血;C組產婦自身無法實施輸血,短時間內無法完成新鮮血液收集工作時,采用冰凍紅細胞輸注處理。(2)血液準備:自體式輸血治療:于輸血前根據相關操作準則與規(guī)程嚴格收集血液,并將其放置于冰箱內待用。冰凍紅細胞:需于解凍好后6h內輸注完畢。以上所需血液制品均嚴格按照血站的制備、使用標準執(zhí)行。
1.3 觀察指標(1)出血量:比較三組出血情況。自體輸血:出血量<全身血量的20%,于出血基本止住、子宮縫合后輸入自體血;異體輸血:血紅蛋白水平(Hb)<70 g /L、凝血酶原時間(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正常1.5倍,應考慮給予紅細胞輸注治療。(2)凝血功能:于術后24h抽取產婦靜脈血,比較三組PT、APTT指標水平,其中PT正常值11.0-13.0s;APTT正常值26-36s(儀器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出血量A組、B組、C組出血量分別為(369.52±38.18)ml、(385.46±45.28)ml、(391.35±32.48)ml,三組出血量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532,P=0.600)。
2.2 凝血功能A組、B組、C組PT水平為(12.19±0.72)s、(11.68±0.54)s、(11.98±0.39)s,三組PT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1.684,P=0.105);A組、B組、C組APTT水平為(32.76±3.78)s、(33.41±2.59)s、(32.36±2.18)s,三組APTT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627,P=0.537)。
3 討論
產婦行剖宮產時由于宮縮無力、胎盤置入等原因易出現大出血情況,如不能得到及時干預,可能威脅產婦與新生兒的生命安全。而Rh(D)陰性血型又稱為熊貓血,血庫內存有的紅細胞數量較為有限,且血液融化洗滌時間較長,對產婦輸血治療產生影響。因此,針對行剖宮產的Rh(D)陰性血型產婦,應于其術前制定科學的輸血方案,以保證安全、有效輸血,減少血源浪費。
本研究中,三組出血量與凝血功能指標均相近,提示剖宮產術前結合Rh(D)陰性血型產婦情況給予合理的輸血方案,可有效保證其手術安全進行,有利于凝血功能的及時糾正。自體式輸血治療可結合產婦的凝血功能等指標情況回輸或保存不同血液成分,減少圍術期血液成分的丟失。自體血成分化分離可保存較多凝血因子與血小板,有利于活化凝血機制,從而糾正凝血功能情況,降低大出血發(fā)生風險[3]。針對不符合自體輸血條件的產婦,在確定血站有冰凍紅細胞的情況下放棄常規(guī)備異體血,可結合患者Hb水平確定是否需要輸血。對術中有輸血可能的產婦,為避免血源浪費,應在確定有冰凍紅細胞的情況下,盡量與醫(yī)師溝通,最大限度降低備用血量。
綜上所述,結合Rh(D)陰性血型產婦情況采用不同的輸血方案,可有效節(jié)約血源,同時利于保證剖宮產順利進行,減少不良情況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李倩,聶玉艷,耿桂啟,等.回收式自體輸血對剖宮產產婦的影響[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7,20(9):656-660.
[2] 馬婷,楊江存,宋耀軍,等.51283例住院患者與獻血者Rh血型分布和分析[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8,34(1):70-74.
[3] 馬印圖,王更銀,李燭,等.自體成分輸血在1例Rh陰性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9,32(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