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
回憶十歲前后上初小時,印象最深甚至可以說影響我一生的一篇課文,題為《千人糕》。
說的是一個小孩被他的同學(xué)邀約到家吃“千人糕”,充滿了好奇,但擺到面前的不過是常見的麥粉做的蒸糕罷了。于是他聽到了這塊糕命名為“千人糕”的理由。
先說面粉的來源:是由農(nóng)民選種、播種、灌溉、耘田、收獲以至脫粒、磨粉、裝袋等工序,再經(jīng)批發(fā)、零售持回家中,才得傾入陶瓷面盆;
然后需要加水才能和面,水從何處來,或是井水,則要打井、汲水,和面的盆,搟面的杖,以及面板從何處來,一一窮其源流,不知過了多少人手;
還有中間環(huán)節(jié),即流通過程中的人……
所有這些人,都不僅是個體,他們置身其中的,是龐大的社會人群,使他們衣、食、住、行都納入一定的組織秩序,社會生產(chǎn)才能正常進(jìn)行。
這樣算起來,一塊糕由原料到成品,功勞誰屬?不止千人吧。
這一篇課文讓我看到了整個社會的分工與合作的力量,這奠定了我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基礎(chǔ),實(shí)在不可等閑視之。
我不記得這一課文是載于我循序漸進(jìn)的某個年級《國語》課本,還是我從兄、姊的教科書里看來,總之,深深烙印到我的心中,再也沖刷不掉了。不知今天的小學(xué)語文課本上有類似題材的課文否?
陰歷七月七,“乞巧”是女兒家的專利,男兒不與焉。但那時妹妹還沒出生,我們只有姐弟仨,哥哥不參加,我就跟著姐姐,在頭天晚上,用一個凈碗盛上大半碗清水,晾在露天地兒。等到七月初七正午,從炕笤帚上隨性掐下一根笤帚苗(俗稱“細(xì)緡兒”),把它投到水面上,看它在太陽下水底的影兒是個什么東西,比如是個針啊小巧的,就算你乞到巧了,若是像個搟面杖似的影子,那你終歸是個粗人,巧不起來。
玩“乞巧”的人,當(dāng)然非乞到巧不可,一遍一遍地乞個不住,要么最后如愿以償,要么終歸不了了之。
哥哥姐姐再大了一點(diǎn),上自然課了,有一天就在正午的太陽下,平地擺放一張白紙,然后神秘地拿出小小的放大鏡來,在白紙的上空找高度,找得差不多了,就是恰到好處,“聚焦”了,緊張地手持放大鏡的柄,等呀,等呀,沒見著預(yù)期的效果。于是,重來!我在旁邊已經(jīng)不耐煩了,轉(zhuǎn)過臉去。這時,聽他們喊:點(diǎn)著了!我以為會燃起熊熊大火,把紙一燒而盡,其實(shí)只是在放大鏡的中心底下,有那么一點(diǎn)烤糊了的褐色痕跡,說是陽光給引燃的。我想,也許因?yàn)榍锾斓奶柌淮鬅?,若在夏日炎炎似火燒的時候,聚焦之下,也許會呼地?zé)鲆话鸦饋恚?/p>
我又覺得不盡興,轉(zhuǎn)身走了,反正我不是玩“聚焦”的主角,我還沒上小學(xué)呢,沒資格。
這是八十年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