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遠
中國社會變遷的過程,最簡單的說法是農業(yè)文化和工業(yè)文化的替易?,F(xiàn)以之作為出發(fā)點來說明農業(yè)處境的特性和在這個處境里發(fā)生的價值觀念與社會結構。
中國傳統(tǒng)處境的特性之一是匱乏經濟,正和工業(yè)處境的豐裕經濟相對照。匱乏和豐裕,并不單指生活程度的高下,而是偏重于經濟結構的本質。匱乏經濟不但生活程度低,而且沒有發(fā)展的機會,物質基礎被限制了;豐裕經濟是指不斷的累積和擴展,機會多,事業(yè)眾。在這兩種經濟中所養(yǎng)成的基本生活態(tài)度是不同的:在前者中的主要態(tài)度是“知足”(知足是欲望的自限),在后者中所維持的精神是“無饜求得”。
傳統(tǒng)匱乏經濟的形成有著許多條件。首先,中國是個農業(yè)國家。人民的生活多少是直接用人力取給于土地的。土地經濟中的報酬遞減原則限制了資源的供給。其次,可耕地的面積受地理的限制。土地所需勞力的分量是跟著農業(yè)技術而改變的。人多事少,使勞力的價值降低。勞力便宜,節(jié)省勞力的工具不必產生,即使產生了也經不起人力的競爭,不值得應用。不進步的技術限制了技術的進步,結果是技術的停頓。技術停頓和匱乏經濟互為因果,一直維持了幾千年的中國社會。
我承認物質生活的享受總是人生的一種引誘。那么,在資源有限的匱乏經濟中,這種引誘會引起什么后果呢?在村子里,每一方田上都有著靠它生活的人。若是有一個人要擴張他的農田,勢非把別人趕走不成。一人的物質享受必然是其他人生活的痛苦。路上的凍死骨未始不就是朱門酒肉臭的結果。人不向自然去爭取享受,而在有限的供給中求一己的富裕,結果不免于人相爭食。這并不是東方的特色,而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原則。
在資源有限的匱乏經濟里有不知足不安分的人,而且對于物質享受的愛好,本是人性之常,但是這種精神并不能使人在這種處境中獲得滿足,于是知足安分的觀念產生了,這觀念把人安定在這種處境里。
若是匱乏經濟和豐裕經濟只是財富多寡之別,東方和西方正可以相鄰而處,各不相擾。貧而無諂,富而好施,還是可以往來無阻的。但是這兩種經濟的不同卻有甚于此。前者是封閉的、靜止的經濟,而后者卻是擴展的、動的經濟。工業(yè)革命之后的西方,代表著一個擴展的過程,一個無孔不入的進取性的力量。由此,我們可以很簡單地說,直接使東方受患難的是西方的武器和生產技術。技術是人利用自然的方法,重視技術、發(fā)展技術是提出一種人對自然的新關系。匱乏經濟因為資源有限,所以只能是修己以順天,控制自己的欲望以應付有限的資源;在豐裕經濟中則相反,是修天以順己,控制自然來應付自己的欲望。這種對自然的要求、控制使人們對它需要了解,于是有了科學。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不產生科學,絕不是中國人心思不靈,手腳不巧,而是中國的匱乏經濟和儒家的知足教條配上了,使我們不去注重人和自然間的問題,而去注重人和人之間的社會結構問題了。西方只在技術上求發(fā)明,而忽略在各社會組成上求進步和配合,不能不說是人類歷史上的憾事。
英國人類學家拉德克利夫·布朗教授在中國的一次旅行中,發(fā)現(xiàn)了荀子著作里有著不少和他相同的見解。我不敢否認,世界文化史中可能再有一次文藝復興。這一次文藝復興也許將以人事科學為主題,中國和其他東方國家的傳統(tǒng)可能成為復興的底子。怎樣去利用現(xiàn)代技術和怎樣同時建立一個和現(xiàn)代技術相匹配的社會結構是兩個不能分的問題。若我們還想驕傲于自己的歷史地位,只有在這當前人類共同的課題上做出我們的貢獻來。
[費孝通/文,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修訂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有校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以中國社會變遷的過程為出發(fā)點,闡述農業(yè)處境的特性和因之產生的價值觀念。
B.匱乏和豐裕是相對的,區(qū)別在于生活程度的高低、經濟結構的本質和基本的生活態(tài)度不同。
C.資源的多寡導致匱乏和豐裕兩種經濟形式的產生,二者又導致人和自然的關系不同。
D.如果世界文化史中再有一次文藝復興,可能會以中國和其他東方國家的傳統(tǒng)為基礎。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篇提出論題,接著從不同的方面和層面進行具體分析,最后得出結論。
B.文章字里行間蘊含著辯證思維,尤其以鮮明、有力的對比論證方式貫穿全文。
C.文章引用杜甫詩句,意在強化“農業(yè)文化和工業(yè)文化的替易”導致的嚴重后果。
D.文章以大量篇幅進行深刻說理,并呼吁中西方一起面對當前人類共同的課題。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匱乏經濟的價值觀是修己以順天,故封閉、靜止;豐裕經濟則是對自然要求、控制,故擴展、運動。
B.費孝通曾經說,孔子所關心的是人和人的相處。這種說法與文中匱乏經濟價值觀產生的原因有著一致性。
C.在中國,儒家知足教條和匱乏經濟的匹配使后者去注重在各社會組成上求進步和配合,即社會結構問題。
D.文章一語中的穿透中西方文化價值壁壘,明確指出在社會變遷中,中西方如何才能優(yōu)勢互補地共生。
參考答案
《深藏在臘月里的鄉(xiāng)愁》閱讀
1.D(二者比較的結果有誤。臘八和春節(jié)都富有文化氣息,都體現(xiàn)風俗習慣,不存在“更”的比較性結果。)
2.①年畫是過年的精神補品。因為每種年畫都蘊含著傳統(tǒng)文化,都有著深刻寓意,如大公雞年畫寓意大吉大利。②年畫折射民俗習慣,“不去買啥,也要逛畫”。③年畫是情感的依托,“鮮艷的年畫就是大伙兒最愛看的,一看便是一年,一年便濡染在年畫放射的境界里”。
3.沒有偏離主題。①作者追溯臘八的起源,從臘八粥聯(lián)想到祭祀,進而聯(lián)想到周代、帝堯時代,形式上緊承上文,內容上使題材更廣泛,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②對臘八起源的記述,表達了人類期盼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景,這種美好愿景和過年買年畫的意義一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五、六兩段只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節(jié)日對于人們的意義。③從作者對臘八的追溯中,可見臘八起源于堯的時代.足見其歷史悠久,可見其中蘊藏的鄉(xiāng)愁具有悠久的傳統(tǒng)。
《中國社會變遷中的文化結癥》閱讀
1.D(A項中指代錯誤,原文“現(xiàn)以之作為出發(fā)點”中“之”指代“農業(yè)文化和工業(yè)文化的替易”。B項中“基本的生活態(tài)度”并不是“匱乏和豐?!钡牟煌?,而是匱乏經濟和豐裕經濟產生的結果。C項中,“導致匱乏和豐裕兩種經濟形式”“產生”的是“技術”,而不是“資源的多寡”。)
2.C(引用杜甫詩句,意在強化“一人的物質享受必然是其他人生活的痛苦”的觀點。)
3.C(“后者”指代錯誤?!白⒅卦诟魃鐣M成上求進步和配合”的是“我們”,即中國人,而不是“后者”所指代的“匱乏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