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最喜歡游山逛水。這幾年來,很改了不少閑情逸致,只在這山水上頭,卻還依舊。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興安嶺上起伏不斷的綠沉沉的林海,那開滿了各色無名的花兒的廣闊的呼倫貝爾草原,以及那舉手可以接天的險峻的華山……曾給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發(fā)起多少變幻的感情。一到這些名山大川、異地勝景,總會有一種奇怪的力量震蕩著我,幾乎忍不住要呼喊起來:“這是我的偉大的、親愛的祖國?!雹?/p>
①先總寫“喜歡游山逛水”,一個“最”字,突出喜歡程度之深。接著以“很改了不少閑情逸致”,反襯那“還依舊”未改的,凸顯其“最喜歡”,并以排比句式強調(diào)其“最喜歡”中飽含的“思想”“感情”。最后以一句直抒胸臆的“呼喊”點明“最喜歡”的原因是對祖國的愛。首段為全文定下感情基調(diào),也為下文寫西湖鋪墊、造勢。
然而在足跡所到的地方,也有經(jīng)過很長久的時間,我才能理解,欣賞的。正像看達·芬奇的名畫《永恒的微笑》,我曾看過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在看過多少遍之后,一次又拿來把玩,忽然發(fā)現(xiàn)那溫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線條,那手的姿勢,是這樣無以名狀的美,只覺得眼淚直涌上來。山水,也是這樣的,去上一次兩次,可能不會了解它的性情,直到去過三次四次,才恍然有所悟。②
②以達·芬奇《永恒的微笑》類比,指出欣賞山水也需要反復(fù)領(lǐng)悟。制造懸念,繼續(xù)造勢。
我要說的地方,是多少人說過寫過的杭州。六月間,我第四次去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去,已經(jīng)有九年了。這九年間,我竟沒有說過西湖一句好話。發(fā)議論說,論秀媚,西湖比不上長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論宏偉,比不上太湖,煙霞萬頃,氣象萬千。好在到過的名湖不多,不然,不知還有多少謬論。③
③點出文章寫作對象——西湖。欲揚先抑,形成懸念,使文意曲折。
奇怪得很,這次卻有著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時候,沒有花,沒有雪,沒有春光,也沒有秋意。那幾天,有的是滿湖煙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諝庵?,彌漫著經(jīng)了雨的梔子花的甜香。記起東坡詩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北阆霒|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實在應(yīng)該仔細觀賞、領(lǐng)略才是。④
④總寫這次對西湖的印象。
四個“沒有”與“有的是”形成對照,反襯出煙雨西湖山光水色獨特之美。引用蘇軾詩句,印證眼前的景色,增添了文章的詩意,也烘托出西湖六月的“好”與“奇”。
正像每次一樣,匆匆地來又匆匆地去。幾天中我領(lǐng)略了兩個字,一個是“綠”,只憑這一點,已使我流連忘返。⑤雨中去訪靈隱,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道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都是綠的,飛來峰上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fā)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fā)藍,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覺得遍體生涼,心曠神怡。亭旁溪水琮凈,說是溪水,其實表達不出那奔流的氣勢,平穩(wěn)處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飛濺,如飛珠滾玉一般,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⑥
⑤“兩個字”概括幾天中領(lǐng)略到的對西湖迥乎不同的印象,筆力凝聚,抓住重點。這里單寫一個“綠”字。
⑥接下來濃墨重彩,工筆細描。動靜結(jié)合,調(diào)動視覺、感覺、聽覺,突出“綠”的深淺、明暗、層次。按從高到低的順序?qū)?。詳寫雨中訪靈隱的經(jīng)歷,極有層次。語言精準(zhǔn),描寫細膩。以“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收束,呼應(yīng)前面的總寫。此是一寫西湖之綠。
西湖勝景很多,各處有不同的好處,即便一個綠色,也各有不同。黃龍洞綠得幽,屏風(fēng)山綠得野,九溪十八澗綠得閑。不能一一去說。漫步蘇堤,兩邊都是湖水,遠水如煙,近水著了微雨,也泛起一層銀灰的顏色。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一棵棵樹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走近看時,原來是樹身上布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茵茵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有的青苔,形狀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樹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來,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綠山水圖。這種綠苔,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不知當(dāng)初蘇公對它們印象怎樣。⑦
⑦寫西湖其他景點的綠,各有特點。略寫黃龍洞、屏風(fēng)山、九溪十八澗的綠,重點寫蘇堤樹的綠。由遠到近,一連串的排比、比喻,突出蘇堤“綠”的特點,較之上文靈隱的綠,又是一番妙趣。此是二寫西湖之綠。
“蘇公”照應(yīng)前文,“堅忍不拔”是對蘇堤的綠的精神的概括與贊美。
在花港觀魚,看到了又一種綠。那是滿地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約靠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綠色,本來是生命的顏色,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xiàn)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再加上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滾著,簡直好像滿池荷葉都要裙袂飛揚,翩然起舞了。⑧
⑧寫花港的綠。與前面注重細節(jié)描寫不同,這里以全景式描寫為主,將之與初春的楊柳比較,突出其既充滿生機,又見出成熟茁壯的生命力。此是三寫西湖之綠。
三次寫西湖之綠,由“分外好看”到“印象是堅忍不拔”,又到“茁壯的生命力”,呼應(yīng)第一段中“有趣的思想”“變幻的感情”。
從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遠山青中帶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鏡,船兒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槳聲欸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靜。一會兒搖船的姑娘歇了槳,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見她向水中一摸,順手便帶上一條歡蹦亂跳的大鯉魚。她自己只微笑著,一聲不出,把魚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連連說,這怎么可能?上岸時,又回頭看那在濃重暮色中變得無邊無際的白茫茫的湖水,驚嘆道:“真是個神奇的湖!”⑨
⑨過渡段。寫從花港乘船回來的見聞,突出了西湖的“神奇”,文章也自然由寫“綠”過渡到下文寫“變”。
我們整個的國家,不是也可以說是神奇的嗎?⑩我這次來領(lǐng)略到的另一個字,就是“變”。和全國任何地方一樣,隔些時候去,總會看到變化,變得快,變得好,變得神奇。都錦生織錦廠在我印象中,是一個狹窄的舊式的廠子。這次去,走進一個花木蔥蘢的大院子,我還以為找錯了地方。技術(shù)上、管理上的改進和發(fā)展,就不用說了。我看到織就的西湖風(fēng)景,當(dāng)然羨慕其織工精細,卻想,怎么可能把祖國的錦繡河山織出來呢?不可能的。因為河山在變,在飛躍!最初到花港時,印象中只是個小巧曲折的園子,四周是一片荒蕪。這次卻見變得開展了,加上好幾處綠草坪,種了許多叫不上名字來的花和樹,頓覺天地廣闊了許多,豐富了許多。那在新鮮的活水中游來游去的金魚們,一定會知道得更清楚吧。據(jù)說,這一處觀賞地帶原來只有三畝,現(xiàn)在已有二百一十畝。我和數(shù)字是沒有緣分的,可是這次深深地記住了。這種修葺,是建設(shè)中極其次要的一部分,從它可以看出更多的東西……?
⑩一句反問,以“神奇”承接上文。
?具體寫都錦生織錦廠、花港的“變”。以列數(shù)字和作比較的手法寫花港的變化,突出變化大的特點。
更何況西湖連性情也變得活潑熱鬧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滿湖的笑,滿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潑熱鬧的。兩三人尋幽訪韻固然好,許多人暢談暢游也極佳。見公共汽車往來運載游人,忽又想起東坡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毙稳菟诿苤莩霁C時的景象。想來他在杭州興修水利,吟詩問禪之余,當(dāng)有更盛的情景吧。那時是“傾城隨太守”,這時是每個人在公余,來休息身心,享山水之樂。這熱鬧,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嗎??
?寫西湖性情的變化,突出“活潑熱鬧”的特點。這熱鬧,“千百倍地有意思”,深化主題。
希臘畫家亞伯爾曾把自己的畫放在街上,自己躲在畫后,聽取意見。有個鞋匠說人物的鞋子畫得不對,他馬上改了。這鞋匠又批評別的部分,他忍不住從畫后跑出來說,你還是只談鞋子好了。因為對西湖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這篇小文,很可能是鞋匠的議論,然而心到神知,想西湖不會怪我唐突吧?
(選自《宗璞散文選集》,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6月版。有校改。點評/劉斌)
編者手記:《西湖漫筆》,一個“漫”字,表明文中所寫內(nèi)容豐富。作者善于組織文章內(nèi)容,把豐富的材料組織得條理分明,結(jié)構(gòu)嚴(yán)密。第一段中“有趣的思想”“變幻的感情”“奇怪的力量”、第二段中“才恍然有所悟”統(tǒng)領(lǐng)全文。下文中寫西湖的“綠”與“變”,都與之有勾連。第四段中寫西湖的煙雨,第五至七段寫西湖的“綠”時也不時寫到雨。雨是重要的線索和背景。雨不僅把幾處景物勾連起來,而且正是雨使西湖的“綠”更加濃重醒目。文中多處提到蘇東坡,也有勾連文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