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田玉娥 祝劍峰
[摘要]蝴蝶蘭組織培養(yǎng)快繁技術雖然已經很成熟,但移栽技術研究較少。如何提高蝴蝶蘭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是蝴蝶蘭種苗生產企業(yè)普遍關注的問題。從組培苗出瓶、移栽和栽后管理三個方面詳細論述了組培苗馴化移栽技術,對生產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蝴蝶蘭;組培苗;馴化;移栽
[中圖分類號]S682.31 [文獻標識碼]A
蝴蝶蘭素有蘭花皇后的美譽,其花型如蝶、色澤艷麗,且花期較長,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蝴蝶蘭是單莖氣生蘭,不能進行分株繁殖,且種子在自然條件下萌發(fā)率極低,因此組織培養(yǎng)技術育苗是目前蝴蝶蘭廣泛采用且行之有效的繁殖方法。
組培苗移栽是蝴蝶蘭組培技術商業(yè)化應用中的重要一環(huán),移栽的成活率直接關系到企業(yè)的經濟效益。組培苗在移栽后,需要面臨生長環(huán)境的劇烈改變,生長狀態(tài)也會由異養(yǎng)轉為自養(yǎng),如何為移栽的幼苗創(chuàng)造適宜的過渡期生長條件,使其能快速適應新的生長環(huán)境,是有效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所在,因此有必要對蝴蝶蘭組培苗出瓶、移栽以及栽后管理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研究。
1 蝴蝶蘭組培苗出瓶
蝴蛛蘭組培苗在生根培養(yǎng)基中生長45d左右,當葉片挺立顏色逐漸變深時就可以出瓶移栽,出瓶時要求瓶內沒有微生物污染,試管苗生長健壯,苗高5cm左右,3~5片葉、具3條根以上,根長3~5cm,根系粗壯。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移栽前需要進行馴化和煉苗。
1.1 馴化
組培苗處于溫度、光照和濕度等比較恒定的培養(yǎng)室環(huán)境條件中,而且長期保持無菌狀態(tài),出瓶后組培苗生長的環(huán)境條件隨即發(fā)生很大改變,對成活率會造成影響,所以組培苗出瓶前在溫室進行馴化,對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是很有必要的。
馴化的前2~3d,環(huán)境最好與組培室接近,而后再逐漸增強光照強度,馴化時溫度一般保持在22~25℃,光照強度50001x以內,光照強時應適當遮陽,并保持環(huán)境相對清潔和通風良好。經過一段時間的馴化,瓶苗會逐漸適應外部環(huán)境條件,此時再打開瓶口進行煉苗,可以有效的提高組培苗成活率。有試驗研究表明,蝴蝶蘭組培苗出瓶前進行2周左右的馴化,移栽成活率可高達97%。
1.2 煉苗
經馴化后的瓶苗,在移栽之前還需要進一步的鍛煉以更好的適應外部環(huán)境,這個過程稱為煉苗。通過煉苗,有利于組培苗從瓶中半異養(yǎng)狀態(tài)向溫室內自養(yǎng)狀態(tài)轉變。研究表明適當延長煉苗時間、優(yōu)化煉苗環(huán)境可以明顯提高蝴蝶蘭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
煉苗雖然可以明顯提高試管苗移栽的成活率,但煉苗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產生污染,造成試管苗爛根。煉苗一般在移栽前2~3d進行,打開組培瓶蓋,加入少量清水,以沒過培養(yǎng)基1cm左右為宜,讓試管苗充分適應外部環(huán)境。也可在前1d先旋松培養(yǎng)瓶蓋,讓試管苗逐漸適應外部環(huán)境,次日再開蓋注水。
1.3 洗苗
從瓶中取苗時,可直接用長攝子夾住根部將苗取出,但容易對根和葉造成損傷。為了避免用鑷子直接取苗造成的損傷,可采用加水搖晃的方法,即:在瓶中加入適量清水后震搖瓶子,待培養(yǎng)基搖碎,苗的根系與瓶底培養(yǎng)基分離后,再用鑷子取苗。
取出的苗放在盛有清水的盆中,水溫20℃為宜,水溫過高或過低會對幼苗移栽的成活率造成影響。洗去根部附著的多余培養(yǎng)基以防止移栽后爛根,摘除黃葉,去掉根部黑色組織塊,然后在0.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消毒3~5min,撈出稍陰干后,根據苗的大小,分級放入苗盤中等待移栽,注意不能疊放避免苗相互擠壓,如果移栽等待時間較長需注意保濕。洗苗后經消毒處理不僅可以殺菌,而且還可以使試管苗的傷口快速氧化愈合,但也有研究表明,瓶苗經過消毒后移栽與不經消毒直接移栽相比成活率差別不明顯。
2 蝴蝶蘭組培苗移栽
2.1 栽培基質
蝴蝶蘭生長時根部要求具有良好透氣性,最適合生長的pH值為5.5~6.5。在移栽時,栽培基質對幼苗植株的生長有很大影響。
蝴蝶蘭組培苗移栽最適合的基質是水苔,水苔在使用前需用清水浸泡8h左右,可適當降低其PH值,為了降低病害的發(fā)生可以使用2000倍高錳酸鉀溶液代替清水。浸泡完成后,去掉雜物,將水苔撈起擠出一部分水分,以用手輕捏不出水為宜,水苔在使用前通過脫水處理,可避免剛移栽的蝴蝶蘭幼苗在低溫高濕環(huán)境下發(fā)生爛根,大規(guī)模生產時水苔脫水處理可以使用甩干桶操作。
2.2 移栽
蝴蝶蘭組培苗移栽最佳的時間為3一5月,如在溫室大棚移栽,則一年四季均可進行。移栽前先對溫室大棚及育苗床架進行消毒處理,根據分級后苗的大小,分別移栽至穴盤或營養(yǎng)缽中。
移栽時先將浸泡處理好的水苔抖松,用少量水苔墊在蝴蝶蘭組培苗根系底部中心,再將根部和單軸莖用水苔包住,包水苔時要注意不能太緊,避免傷及根系,同時也給根部留出一定空間以便于通風。
包好水苔后,將苗豎直栽人穴盤或營養(yǎng)缽的正中央,栽植時注意宜淺不宜深,以水苔低于盆沿約1cm為宜,既不能包住心葉,又不能讓根系基部全部露出。栽植過深,澆水時水苔吸水過多,會導致蝴蝶蘭幼苗根部腐爛。移栽或擺放時要注意讓蝴蝶蘭小苗葉片朝向一致,可按照葉片與育苗盤對角線平行的狀態(tài)擺放。
3 蝴蝶蘭組培苗移栽后管理
移栽后的試管苗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精細管理,而后逐漸過渡到常規(guī)栽培管理,期間要注意進行溫度、濕度、光照和肥水管理,同時要保持移栽環(huán)境通風良好,為試管苗的快速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3.1 溫度
蝴蝶蘭為熱帶花卉,營養(yǎng)生長階段最適合的溫度為25~27℃。蝴蝶蘭組培苗移栽后環(huán)境溫度,白天應保持在24℃~28℃、夜間溫度不低于18℃。
3.2 濕度
蝴蝶蘭在低濕狀態(tài)下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高濕環(huán)境下往往相伴著病害的發(fā)生,常規(guī)栽培最適宜的相對濕度范圍為60%~80%。較高的濕度有利于減小葉片蒸騰速率,減輕根系吸水的負擔,濕度過低不利生長,過高易造成病害流行。
蝴蝶蘭組培苗剛移栽時濕度應控制在90%左右,一周后相對濕度可逐漸降至80%。濕度過低時,可使用噴霧、水簾與風扇等設備來增加環(huán)境濕度。
3.3 光照
剛移栽的蝴蝶蘭組培苗光照不宜過強,光照過強會使葉片轉為紅色,導致生長停滯。瓶苗移栽后,為減少葉片水分蒸騰,需要進行遮光處理,遮光率在65%左右,前2周光照強度保持2000~30001x,而后逐漸提高光照強度至60001x左右。光照過弱會導致根部發(fā)育不良,影響植株生長。
3.4 通風
蝴蝶蘭喜通風環(huán)境,通風不良會造成葉片下垂。移栽后的組培苗應置于潔凈通風的環(huán)境中,逐步增加通風時間,2周后即可進入常規(guī)管理,每天通風6h左右。
3.5 肥水管理
蝴蝶蘭植株的根系為氣生根,喜干燥透氣環(huán)境,根部忌積水,否則容易造成根系腐爛。新移栽的組培苗在第1周內無需澆水,適當的干燥可促使幼苗生根,也可以避免軟腐病的發(fā)生。一般7d左右基質會逐漸干透.第2周即可澆水,澆水時要讓整個基質都均勻濕透,同時要防止因苗葉心積水引起爛心,導致植株死亡。第3周可以開始施用N:P:K=1:1:1的液體肥料,1個月后過渡到常規(guī)栽培管理。
3.6 病害防治
由于蝴蝶蘭組培苗栽培環(huán)境濕度較大,溫度較高,有利于病菌的生長和繁殖。為了防止幼苗發(fā)生病害,除加強環(huán)境通風換氣外,還應結合藥物防治。蝴蝶蘭組培苗移栽完成后,應立即使用75%百菌清500倍液噴撒,后期每10d消毒殺菌1次,連續(xù)進行3次,即可進入常規(guī)管理。
[參考文獻]
[1]李金雨,陳麗璇,林麗仙,等.蝴蝶蘭組培苗移植技術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10,31(8):1309-1311.
[2]周文蘭.蝴蝶蘭組培苗的煉苗移栽技術研究[J].現代園藝,2013(12):7-9.
[3]鄭一強,狄文偉.蝴蝶蘭組培苗的練苗馴化與定植[J].北方園藝,2010(23):107-108.
[4]譚巍.蝴蝶蘭組培苗出瓶的研究[J].北方園藝,2011(07):131-132.
[5]張偉,余漢黨.尹守恒,等.蝴蝶蘭組培苗溫室移栽及小苗期栽培管理技術[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5(16):14-14.
[6]張秀麗.柳玉晶.蝴蝶蘭組培苗馴化移栽技術研究[C].中國園藝學會觀賞園藝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2008:415-417.
[收稿日期]2020-03-30
[作者簡介]李芬(1984-),女,湖北隨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園林、花藝。
[通訊作者]祝劍峰(1981-).男,湖北黃岡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