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施凱
2018年12月的一天,我偶然在網上看到原山西運城市委副書記、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安永全先生《我的高考》這篇文章,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自然而然地想到我的那些正在高三一線奮力拼搏的教師和學生。于是,我立即找來安先生演講的視頻,與高三年級的師生一起觀賞,重溫安先生當年高考的艱難心路歷程。
“不就三十幾本書嗎?”
“不就是兩千多道題嗎?”
…………
30分鐘人生起轉震撼人心,1000多名學子倍受感染。整個會場鴉雀無聲,師生們沉浸于演講的氛圍中,不少人熱淚盈眶。會議室主席臺兩側高懸的“覽先賢懸梁刺股苦戰(zhàn)必能勝,思己任披荊斬棘愛拼定能贏”巨幅,承古策今,畫龍點睛,更令高三學子熱血沸騰。
這樣的設計,在我校管理中還有很多: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高三年級200天沖刺、100天鼓勁、58天壯行;一年一度的軍訓、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等活動的呈現。文化是無法量化的,我精心創(chuàng)設氛圍凝心聚力,讓每一位身處東中的人自尊自強,全程、全員、全場營造強有力的磁場,讓師生自然而然地融入。我始終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國家把整個學校都交給你,你要用整個的心去做這整個學校的校長?!?/p>
新學期伊始,我又關注了“靠假肢登上珠穆朗瑪峰頂”的夏伯渝。這樣的一位“老人與山”的傳奇一定能讓全校所有師生感動不已。
學校教育的本質是激勵。在這些活動中,我常常提醒教師要賞識鼓勵每一位學生,通過放大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激起他們身上的熱情,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發(fā)掘他們的潛能。
學生身心等諸多方面的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這規(guī)律包括發(fā)展的不平衡性、順序性、階段性及個別差異性等。教育者應首先尊重這些規(guī)律,關注學生在身體和心理兩方面所產生的量和質的變化,不斷地開發(fā)學生身上所蘊藏的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同時,還要認識到,作為發(fā)展的人,也就意味著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我們不能要求他們十全十美,對他們求全責備。緣此,我們的激勵要有針對性,要看準學生的亮點并準確地加以激活;要有實效性,實事求是切忌空泛;要有整體性,著眼于學生全面的整體的發(fā)展。激勵還要真誠及時,方式多樣,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成長成功的機會,讓他們能“被”激勵。
(作者系江蘇省東臺中學校長、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