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營
課間十分鐘,我喜歡留在班里,看孩子們演繹的種種故事。一個學生拿著書跑過來問我一道題,我給他講完,他扭頭就走。我跟著他。他坐回自己的座位,我就站在他的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他。有同學小聲地提醒他:“說謝謝……”那男孩兒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笑了,說:“謝謝老師!”我也很認真地回答:“不用客氣?!?/p>
“追討謝謝”成功!
這本是一件極小的事兒,而且老師為學生講題也是天經地義的,似乎本不該如此小題大做,但我不這么認為。為了成績,為了升學,我們一味地教學生知識,卻忽略了教育的另一個重要功能——育人品德。感恩,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應具備的美德,但我們看到,在孩子身上,這種品德越來越稀有了。他們在家,沒有對父母的感恩;在學校,沒有對師長、同學的感恩;在社會上,也沒有對他人的感恩。在他們的慣有認知中,別人對他們的支持、幫助,是理所應當?shù)?。這實際上已經導致了很多的問題。所以,作為一名教育者,不應忽視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而這種教育,可以融入孩子們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
記得更早一次的“追討謝謝”,更有戲劇性。
那也是在課間,我從操場走過時,班里的一群女生正圍著報欄說什么,見我過來,她們趕緊喊道:“王老師,我們的沙包掉在報欄頂上面了,幫我們夠下來唄!”我找來一把掃帚,在那上面一掃,沙包掉下來了。她們開心地拾起沙包就跑。我把掃帚放回去,然后去“追討”我應得的“謝謝”,“追討”到后,才滿意地離開。
孩子們見我“追討謝謝”這么認真,開始變得有禮貌了,請我?guī)兔?,一定會記得說聲“謝謝”。
有時,我也會被孩子們“追討謝謝”。
課間,一群孩子圍著我東拉西扯,一會兒,他們很嚴肅地對我說:“老師,說謝謝!”我迷惑地看著他們,他們卻很得意地拿出我的水杯,打開蓋子——剛才的半杯水已經變得滿滿的。原來,他們趁我不注意,幫我接滿了水,然后向我“追討謝謝”。
我說:“謝謝你們!”他們很開心。
就在這樣的“追討”中,班里彬彬有禮之風如春草般生機勃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