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身體處于發(fā)育未完全時期,一些不規(guī)范習慣一旦養(yǎng)成,很容易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尤其是小學生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對其身體的發(fā)育影響很大。錯誤的握筆姿勢會導致學生視力變差,不規(guī)范的坐姿會導致身體的多個部位骨骼發(fā)育受影響。不僅如此,握筆姿勢不正確也是小學生寫字不美觀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能使小學生更健康地成長,筆者對小學生握筆姿勢和坐姿現(xiàn)狀進行深入探討,提出了小學生握筆姿勢和坐姿不正確的主要原因,并探究其解決策略,希望對小學生握筆姿勢與坐姿的糾正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握筆姿勢;坐姿;現(xiàn)狀分析;對策
握筆姿勢和坐姿都是小學生書寫習慣中的關鍵因素,從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對學生的未來負責任。而小學生糾正自己握筆姿勢和坐姿的意識不強,甚至連字體大小、字跡輕重、寫字速度等都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家長的不斷鼓勵和同學間的互相監(jiān)督。因此,只有教師、家長及學校共同發(fā)揮作用才能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便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基礎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的模仿能力強,但判斷能力又很差,稍不留神就會埋下禍根。同樣,從小學時期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也相對更容易。因此,在小學學習階段,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十分重要。
一、小學生握筆姿勢與坐姿現(xiàn)狀
經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握筆姿勢簡直五花八門,且大多數(shù)學生的握筆姿勢都不夠標準。有些學生喜歡用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捏住筆桿。因為不能很好地控制下筆力道,使得書寫的印跡很重,浪費了許多不必要的力氣。有些學生則喜歡手腕下壓握筆,寫字時筆呈現(xiàn)向身體方向傾斜的狀態(tài)。這種握筆方式寫起字來手腕用力很大,若長時間寫字會傷害手腕。而且,因為筆傾斜的緣故,字體也會變得不美觀。還有一些學生用拇指、食指、中指同時抓筆,書寫時整只手都在為寫字用力。這樣寫字不僅會很累,還會拖慢速度。另外,小學生握筆時筆尖與手指之間的距離也各有不同。有些學生寫起字來手指距離筆尖有半支筆那么遠,距離太遠的話就不便于控制字體大小、形狀,寫出來的字也更加“懶散”。而有些學生則是手指幾乎要碰到筆尖……所以,無論手指距離筆尖太遠還是太近都不是正確的握筆姿勢。
對于坐姿,小學生更是有很多錯誤的地方。很多學生都喜歡趴在書本上寫字、看書,這對視力的影響很大。即使沒有趴在書本上寫字、看書,一大部分學生眼睛與書本的距離也是不足一尺,若不及時糾正就很容易變成近視眼。除了以上列舉的兩種坐姿,側身、扭曲身體寫字也都是錯誤坐姿,會對骨骼的發(fā)育造成一定影響。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小學生握筆姿勢與坐姿的錯誤多種多樣,學校和家長都需要提高在這方面的重視度,對其加以規(guī)范,才能保障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小學生握筆姿勢和坐姿不正確的原因
(一)教師及家長的重視度不夠
很多小學教師認為自己肩負的責任僅僅是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對學生身心發(fā)育問題并不關心。所以,當他們發(fā)現(xiàn)學生握筆姿勢有誤、坐姿不端時,除偶爾在課堂上提及幾次之外便再無動作,放任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便是錯誤的握筆姿勢和不正確的坐姿。有一部分教師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學校學生人數(shù)較多,每個班級里的學生數(shù)量較大,教師沒有辦法時時刻刻都觀察著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因此做不到隨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握筆姿勢和坐姿。而學生家長則認為糾正學生錯誤握筆姿勢和坐姿是教師的責任,于是完全放任孩子不管。殊不知家長的不重視或日復一日地推卸責任會對小學生造成更大傷害。
(二)小學生自制力不強
由于小學生身心尚未發(fā)育完全,他們往往不會像成年人一樣有很強的自制力,而是更喜歡隨心所欲,累了就隨便換個握筆姿勢或趴在桌子上寫字、看書。即使他們已經聽教師和家長說過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只要他們覺得舒服,就會把這些告誡拋到九霄云外。而且小學生又喜歡模仿和互相比較,若其中一個人開始趴著寫字,周圍的人則很快也會像他一樣,慢慢地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甚至在班級里形成風氣。
(三)過度關注教學結果而忽略過程
教師“過度關注教學結果而忽略過程”是現(xiàn)代教育的弊端所在。即使教學改革一直在不斷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作為主體”,但在具體實施方面往往事與愿違。很多小學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每天的教學任務,看到學生寫字的量夠、會做的題多、考試成績高,能夠達到自己的預期便認為是完成了教學任務。換句話說,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什么樣對他們來說都無所謂。而學生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往往是存在于過程中的。所以,這種“只關注結果而忽略過程”的教學觀念就是很多小學生好習慣養(yǎng)成道路上的絆腳石,教師必須將這摒棄。
(四)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過重
課業(yè)量大、學習任務重似乎成了當代小學生的“標配”,這也是小學生握筆姿勢和坐姿“偏離軌道”的原因之一。小學生每天在學校班級里要不停地寫字,回到家之后為了完成作業(yè)也需要不停地寫字,甚至還會寫家長布置的額外作業(yè)。大量的書寫任務使學生變得疲憊不堪,多換幾次握筆姿勢和坐姿似乎會緩解疲勞,于是他們開始用五花八門的姿勢書寫,后來就干脆趴在書本上書寫……長此以往,就會慢慢變成習慣,很難改掉。
三、糾正小學生錯誤握筆姿勢與坐姿的策略
(一)教師和家長加強督促
糾正小學生不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是家長和教師共同的責任,只有二者互相配合,承擔起作為家長和教師各自的責任才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學生的未來打好基礎。無論教師還是家長都是學生最好的榜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經常將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呈現(xiàn)給學生,并時常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姿勢。若班級人數(shù)較多,教師不能面面俱到,就可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例如,教師可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幾個部分,找班干部充當小小監(jiān)督員,時刻注意提醒姿勢不規(guī)范的學生,同時,教師本身也要多觀察,成為一位合格的監(jiān)督者。家長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肩負起監(jiān)督責任,尤其是在孩子寫家庭作業(yè)或做練習時要多提醒他們注意姿勢的規(guī)范性。
(二)同學間互相監(jiān)督
注重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對糾正學生的錯誤、養(yǎng)成好習慣更為有效。我國大部分班級實行同桌制,即學生兩兩一桌,這一做法為同學間的互相監(jiān)督提供了條件。小學生之間較為親密的交往關系就是同桌關系。因為同桌之間朝夕相處,一方的一舉一動都在另一方的眼皮底下,所以往往同桌互相監(jiān)督效果會更佳。同桌之間可以定一個小規(guī)矩。例如,在上課的時候,如果對方坐姿不規(guī)范,就適當?shù)嘏鲆幌峦赖母觳?,讓他意識到自己坐姿的錯誤,有助于他及時糾正。
(三)關注結果更重視過程
關注結果沒有錯,但過程往往更加重要。取得好成績若是最好的結果,那么有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寫得一手好字則是前提。因此,小學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觀念,從過程抓起,將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作為重點管理對象,反復強調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對學生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給學生收集一些如姿勢歌、寫字操視頻等,每天上課前在班級里播放,提醒學生端正坐姿、規(guī)范握筆,真正做到練字先練姿。
(四)鼓勵學生,減輕負擔
由上文可知,小學生課業(yè)任務重、書寫作業(yè)多是他們養(yǎng)成不良習慣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和家長都應該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多考慮小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fā)展特點,體會學生的不容易,科學、合理地布置任務。另外,教師和家長要多用言語和行動鼓勵學生讓他們時刻保持姿勢的規(guī)范性。當學生表現(xiàn)得好,教師和家長要適當給予獎勵。學生受到激勵,自然會更樂于保持正確的姿勢。
總之,教師、家長及學校要重視對學生握筆姿勢和坐姿的指導,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任何一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需要一個持久不懈的過程,需要教師、家長及學校的積極擔當與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冠晶.論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9(06).
[2]陳玲.小學生作業(yè)書寫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