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雷
有時我想,恰恰是時光里的某些暗,讓生命變得璀璨奪目。
母親因病住院。在醫(yī)院陪護母親才2天,我就深刻體會到母親對我的價值有多大,體會到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是多么害怕失去她。
躺在病床上的母親,骨瘦如柴,連翻身的力氣都快沒有了。假如沒有這次的住院,我不會懂得母親其實已經(jīng)衰弱到這樣的程度?!帮L燭殘年”這個詞,第一次讓我懂得了其中的真意。母親就像是風中的殘燭,隨時可以被風吹滅,或者燃盡自己。讓人慶幸的是,母親熬過了最危險的時刻,她的心率一度達到180次/分鐘,又慢慢恢復正常心率,活轉(zhuǎn)過來。
這樣的幸運讓我欣然,同時讓我倍感慚愧。在母親身體還算健康的那些日子里,我是多么忽視她的存在,甚至言語沖撞她,給她臉色,這是不孝的表現(xiàn)吧。
每個人的時光里,一定有一些黑暗的時刻。有一部美國的傳記片《至暗時刻》,是表現(xiàn)英國戰(zhàn)時首相丘吉爾,在戰(zhàn)爭欲摧毀一個國家時,一個首相的心路歷程與艱難抉擇。由此,我們看到,英雄人物的至暗時刻會影響國家大勢。而一個普通人的至暗時刻,也會影響到一個人未來的走向。人必須要有隨時迎接時光之暗的心理準備,它來了,要么打敗它,打不敗就要學會擁抱它。這也就是莊子說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p>
我們必須懂得,時光里的暗也是一種生命的饋贈,我們應該把它作為禮物接受下來。因為這些時光里的暗,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和蒼茫,懂得了節(jié)制和謙卑,懂得了老子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也就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眾生平等。
那些時光里的暗,對我們是一種善意的提醒,提醒我們不要活得太張狂;那些時光里的暗,對我們是一種警示,警示我們,要擁抱生命中平凡的美好。很多平凡的美好,當時光里的暗突然襲來的時候,就會在我們的頭腦中熠熠生輝。愈是暗,愈是熠熠生輝。
每個人,都有被生活的風雨吹得鼻青臉腫的時候。這些時光里的暗,讓我們慢慢看清了自己的局限。也只有在這樣的灰暗中,一個人真正的自我才會緩緩浮現(xiàn)出來,像石雕從石頭里凸現(xiàn)出來。老子言:“光而不耀?!币粋€人對時光中的暗沒有深刻的體認,他一旦發(fā)起光來,就會灼傷人的眼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薄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薄叭f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薄矣袝r想,杜甫的那些詩歌,就是他在時光里的暗中,一點點孕育出來。這也正如蚌病成珠,時光里的暗,打磨著一個詩人的詩心,使之慢慢發(fā)出珍珠般的光澤:醇厚、寬闊、溫潤、深沉。
在我們走過的道路上,有多少坎坷,就有多少時光里的暗;有多少時光里的暗,就有多少生命的菁華,在孕育,在生長,在成熟。恰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歌中寫的: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