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倩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在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對其改善心功能起到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43例。對照組僅使用基礎護理,干預組采取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結果:干預組護理滿意度97.67%(42/43),對照組只有79.07%(34/43);患者心理功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皆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中效果明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理護理;心力衰竭;心功能;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15-02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通常是因為患者心血管方面出現(xiàn)問題引發(fā)的。當患者出現(xiàn)心力衰竭癥狀以后,如果沒有得到重視和救治,可能會危害患者的生命。由于心力衰竭的護理過程十分漫長,患者在此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消極、負面的情緒,影響護理的效果和質量,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需要有針對性的對這些患者進行心理護理[1]。本文就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改善心功能的效果進行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間來我院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平均分為對照組43例與干預組43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3:20,年齡最大77歲,最小53歲,平均 (54.05±1.09)歲;干預組男女比例為25:18,年齡最大76歲,最小52歲,平均(54.08±1.11)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基礎護理:每天定時為患者測量心率、血壓等指標,按醫(yī)生的要求給患者用藥。
干預組采用心理護理:(1)組建心理護理小組:在患者入院初期,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進行一個評估,按照不同的評估結果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2)疾病宣講:許多患者會因為缺乏專業(yè)的疾病知識,而對護理產(chǎn)生抗拒,這時醫(yī)務人員應該耐心和患者進行交流,為他們科普心力衰竭的注意事項,讓患者不再恐懼;(3)心理干預:每個患者都有自己擔心的問題,他們糾結和焦慮的事情也許各不相同,因此心理護理小組的心理護理應該有針對性,可以與患者像朋友一樣交談,讓患者放松心情,找出他們的心理問題,再逐一開導;(4)糾正患者不良習慣:心力衰竭是慢性疾病,護理周期長,在護理中針對患者的一些不良習慣,如熬夜、不愛運動等,要及時指出并予以糾正。建議患者合理飲食、合理作息,主要以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加重患者的心臟負擔;(5)構建和諧的醫(yī)患關系:在日常護理中,醫(yī)護人員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人性化的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在平時可以多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心力衰竭患者交流會等活動,拉近與患者之間的關系,營造更加和諧、舒適的醫(yī)患關系[2]。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
(2)對比兩組的生活質量,分為:社會功能、健康狀況、心理功能,每項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狀況越好。
1.4 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用SPSS20.0分析,(-x±s)與(%)分別表示計量與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由t和χ2檢驗。P<0.05,有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
干預組只有2.33%(1/43)患者不滿意,對照組有20.93%(9/43)患者不滿意(P<0.05)。見表1。
3 討論
老年群體是心力衰竭的高危群體,老年人在患上心力衰竭后,由于護理時間過長,病情易反復,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不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為了進一步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效果,在開展基礎護理的同時,往往還需要增加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注重關心患者的心理健康,并通過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因為患者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患者因為自身的家庭、病情的不同,心理需求也不相同,心理護理就需要注重患者的個體化和差異性,有針對的進行護理,讓患者卸下心里的負擔與包袱,更加積極的面對疾病,更加配合護理人員。有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護理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心理護理強調構建融洽的醫(yī)患關系,針對患者施行心理護理,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的醫(yī)患關系,患者和醫(yī)務人員不再是單純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而是成了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的朋友,在這種和諧的關系下,患者的配合度會更高,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護理的效果[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心理護理后,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67%,而對照組只有79.07%;并且干預組心理功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皆高于對照組,其健康狀況評分(91.57±1.09)分,也優(yōu)于對照組(78.93±1.59)分(P<0.05),與姚曉琴[4]的結果基本一致。表明,和基礎護理相比,心理護理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中效果更突出。
綜上所述,針對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優(yōu)化心功能,讓患者更快恢復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呂小玲,章蘇文.分析心理護理對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J].心理月刊,2020,15(10):107.
[2]姜賢娟.心理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負性心理及心功能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09):99-100.
[3]徐穎.心理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03):206.
[4]姚曉琴,羅霞,劉玉萍,等.心理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1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