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蘭
風 斗
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天邊的晚霞映紅了西邊的大半邊天空。歸巢的鳥兒呼兒喚女,莊嚴的大山靜默不語,回圈的羊群步履匆匆。晚風拂過,一絲涼意便倏地爬上臉龐,襲遍全身。黃昏,即將在這個小小的村莊粉墨登場。
黃昏中,一位耄耋老人正車著風斗。
這是一架古老而破舊的風斗,連老人也記不清它的年齡;它顏色呈暗褐色,正身已經(jīng)粗糙不堪,有好幾處還裂開了縫隙,柵梢活搖活動的,四條腿也有些顫顫巍巍的。
這是一個熟悉又勤勞的身影。頭上幾根稀稀疏疏的銀發(fā),在霞光中變成了金色,一張布滿皺紋的臉布滿疲憊布滿憔悴,骨瘦如柴的脊背,煢煢孑立的背影。她用右手使勁地車著風斗,一圈,兩圈……風斗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響聲,一聲,兩聲……她時而踮起腳瞇著眼看看風斗上面的口,再用左手撥弄撥弄口邊上遺漏的稻谷;時而彎下腰看看風斗前面的口,用左手扒開堆在口前面的稻谷。風斗不停地轉(zhuǎn)上,轉(zhuǎn)下,一圈,兩圈……;腰不停地彎下,起來,一次,兩次……
這樣的風斗,這樣的老人,在這樣的黃昏中,定格成為一幅雕塑,刀子一樣深深刻進我的內(nèi)心。
我久久地凝視著車風斗的身影,任眼淚一次次在心里滑落,肆意流淌。
車風斗的老人,那是我的母親!
我年邁的母親,她還在車著那架風斗!
母親啊,您不就是那架風斗嗎?您的一生,總在不停地轉(zhuǎn)啊,轉(zhuǎn)啊,轉(zhuǎn)過了春天,轉(zhuǎn)夏天;轉(zhuǎn)過了秋天,轉(zhuǎn)冬天;車過了麥子,車黃豆;車過了稻谷,車玉米;您,車了一生……
味 道
記憶中,故鄉(xiāng)的冬天,味道是濃郁的,香甜的,充滿著千絲萬縷的誘惑。尤其是烤土豆的味道最讓人回味無窮,魂牽夢縈。
小時候,冬天沒什么可吃的,只有紅薯、土豆和蘿卜。紅薯被我們家鄉(xiāng)人稱作“苕”,而“苕”字的讀音又和另一句方言“sháo”(傻的意思)讀音一致。大一點兒的孩子常常騙我說,吃了紅薯會越變越“sháo”。因此,我就真的不吃紅薯了,生怕自己變傻了。蘿卜是經(jīng)常吃的,“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這句古訓每個孩子都能倒背如流。然而,我又發(fā)現(xiàn)生吃蘿卜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容易打嗝,而且打出來的嗝味道特別難聞。因此,蘿卜我也不愿吃了。不敢吃紅薯,又不愿吃蘿卜,就只剩下土豆了。于是,我深深迷戀上了土豆,土豆片、土豆絲、土豆泥、土豆球、土豆湯,我是百吃不厭,百喝不倦。
然而,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用火燒(或烤)出來的土豆,那種香味兒才叫饞死個人!燒土豆也是有技巧的,主要是要把握好火候。母親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燒土豆的時候,火不能太猛。太猛,容易把土豆外面一層燒糊,而里面硬梆梆的,有時候還是生的。不好看,也不好吃。要用油性火(只帶火星的灰)來燒,這樣燒出來的土豆外表看上去跟生的土豆沒什么兩樣,摸上去卻軟軟的,好剝皮,又好吃?!?/p>
每天放學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跑進廚房,不管母親在不在家,我都能從灶堂里用火鉗刨出四五個土豆來,這是母親特意為我準備的。迫不及待地從灶臺前抓起一個土豆,從左手掂到右手,又從右手掂到左手,周而復始幾次,也就不那么燙了。然后,快速剝?nèi)ネ炼雇饷嬉粚颖”〉钠?,金黃的土豆就在眼前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種濃郁的香氣,倏地一下也鉆進你的鼻孔,你的五臟六腑。狠狠咽下一口唾沫,接著開始狼吞虎咽起來。一個、兩個、三個……
土豆吃完了,只留下一火垅的土豆皮。肚子也填得差不多飽了,再也不用擔心做作業(yè)的時候肚子唱空城計了。于是,我便攤開書本,開始做起作業(yè)來。
又到土豆成熟的季節(jié)了,然而,我卻很難吃到一次燒熟的土豆了。于是,特別懷念燒土豆的味道,懷念童年的時光,還有母親那濃濃的愛……
禮 物
寫給母親的文章終于變成了鉛字,捧著刊有我寫的散文《母親的菜園》的雜志,我如獲至寶。
再次細讀文章,淚水依舊在心頭蕩漾,思緒也隨著母親一點一點飄飛著:母親滿人十五歲了,已進入耄耋之年的她身體還算硬朗,但比起前幾年明顯差多了。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fā),如今只剩下稀稀疏疏的幾根銀發(fā),遮不住頭皮了;一張圓潤飽滿的臉,如今爬滿了深深淺淺的條條皺紋,如干癟的豆子寫滿歲月的滄桑;一雙明亮澄澈的眼睛,如今蒙上了絲絲縷縷的一層白霧,變得渾濁不清了;一雙勤勞結(jié)實的手,如今長滿了堅硬如鐵的老繭,抖得拿不好東西了……
母親老了,命運給了她太多的劫難。母親五歲時喪父,十六歲那年嫁到深山,過了三年有名無實的夫妻生活,受盡了家人的折磨和欺凌,那是母親懂事后經(jīng)歷的第一道不幸的溝坎。后來全國解放了,母親勇敢地抬起頭,沖破了那個囹圄一般的家庭,捍衛(wèi)了自己的尊嚴,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于是,有了現(xiàn)在的我以及我的哥哥姐姐們。不幸的是,母親五十二歲那年的春天,命運突然給了她一個沉重的打擊,大姐因一場意外猝然去世了。喪女之痛如割自己身上的肉一樣痛苦,母親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然而,禍不單行,就在大姐去世后的那年夏天,母親再一次遭遇了更大的不幸,她失去了一生中最至愛的男人——我的父親。父親的離世如五雷轟頂,家里的頂梁柱倒了,母親心目中的天也塌了……母親的傷痛無以言說,日子總得過下去。剛強的母親唯有讓眼淚在心底里無聲地流淌,她知道身上的擔子是多么沉重!她必須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起這個風雨飄零的家。
母親老了,大一點兒的水壺裝滿水后她就提不動了;厚一點兒的夾衣洗后她就擰不干了;和她一起走路,盡管我盡量放慢腳步,可她仍然落下我一大截了;母親老了,疾病也跟著來了:高血壓、風濕病常年伴著她。母親每天都得吃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母親喝膩了、喝厭了,也喝煩了;母親老了,牙也幾乎掉光了,瘦肉嚼不爛了,蘋果也咬不動了。母親真的老了!從她那張爬滿皺紋的臉看得出來;母親真的老了!從她那雙渾濁的眼看得出來;母親真的老了!從她那雙長滿老繭的手看得出來;母親真的老了!從她那瘦骨嶙峋的脊背看得出來……
母親老了,如今她最小的女兒我,也已進入不惑之年。愛好寫作的我,很想為從未上過學的母親做點什么。我要用我粗糙的文字,記下母親一生的悲歡離合,記下她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zhì),記下她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記下她堅毅剛強的性情。因為,是母親她深深地影響了我,教育了我。
于是,我開始堅持不懈地寫著,從《母親的秘密苦難史》寫到《我的母親我的痛》,從《感謝母親》寫到《我拿什么報答您》,從《魂牽夢縈老母親》寫到《永遠的牽掛》,從《那一扇木窗》寫到《母親的菜園》……終于,我的母親,她隨著我愚鈍的筆端走進了文學雜志,牽動了無數(shù)個讀者的心。
“媽媽,送給您,節(jié)日快樂!”女兒的話把我從思緒中拉回到現(xiàn)實。女兒遞給我一條精致的藍色手鏈,我知道這是女兒的巧手編出來的。
撫摸著手中的雜志,我突然想起了往日的情形。母親,她總是喜歡靜靜地聽我讀書,特別是每次我讀自己寫的作文時,她總是一幅陶醉的樣子。她常常自豪地對我說:“蘭兒,別人都說你會寫作文呢!”想到這里,我忍不住撥通了母親的電話。“媽,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寫給您的文章發(fā)表了!”“真的嗎?快念給我聽聽?!蹦赣H高興地像個孩子。于是,隔著聽筒,我深情地念著:“……那時,誰也不會想到,在這一小方土地上,曾經(jīng)有一位偉大而慈愛的母親,她在這里灑下過無數(shù)的汗水,她在這里留下了無窮的愛念……”
電話那頭,母親笑魘如花。
(作者單位:湖北省遠安縣教師發(fā)展中心)